世事政情

容我世說
28/12/2023

烏克蘭戰火下的聖誕政治

#容我世說 #烏克蘭 #俄羅斯 #東正教 #宗教 #聖誕節 #自主教會 #聖統教會 #基輔 #蘇聯 #大國博弈 #澤連斯基 #俄烏戰爭

  今個聖誕對於活在砲火導彈下的兩個地方——巴勒斯坦和烏克蘭,都是悲傷的聖誕。從聖誕邁向新年,未減他們愁苦之情,同時也在測試人類的慈悲心,我們有否在歡樂中記掛那些受難者,為和平禱告?傳說是耶穌出生地的伯利恒,早前已決定取消所有節日慶祝活動;至於烏克蘭,作為主要信奉東正教的國家,今年則正式迎來新的傳統,第一次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令這個聖誕在悲情中帶有濃濃的政治意涵。

 

  走在基輔街頭,沒有火樹銀花,那些聖誕樹都是由前線砲彈所造成的「砲彈樹」,帶點驚嚇。而矗立在市中的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今年首次在12月24日舉行平安夜彌撒,25日傳出聖誕頌。總統澤連斯基不諱言,這個改動就是一種對俄羅斯的抗爭,代表著烏克蘭要遠離俄羅斯的強烈渴望。

 

基輔的東正教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舉世聞名。(Shutterstock)

 
  他向全國人民致聖誕賀詞時說:「我們大家一起慶祝聖誕節,在同一天,作為一個大家庭,作為一個民族,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他的意思是指烏克蘭的人心是朝向西方世界的,同時亦認為歐洲才是烏克蘭的大家庭,而和歐美共同慶祝聖誕,乃是出於對俄羅斯的抵抗意志,並藉此企圖牢固民族的團結,共同對付外敵。

  如是者,聖誕對烏克蘭人而言,隨著新傳統的出現,便被賦予多重的政治意義。其實自2004年一場橙色革命之後,除政治鬥爭外,烏克蘭亦默默地展開了一場宗教鬥爭,直到2014年廣場革命爆發,宗教鬥爭更是白熱化。

  烏克蘭首都基輔最為人嘖嘖稱奇的,就是大大小小多不勝數的聖堂,差不多每一個街口都能看到一座。只要站在小山丘上,遠眺的景緻離不開散落不同街角、金色圓頂的東正教堂,那種金色,耀眼得可以在黑夜點亮起城市中某些角落。

  東正教是東斯拉夫民族地區的主要宗教,但當宗教成為掌權者的統治工具後,便會變成另一回事。老百姓仍然非常虔誠地在聖堂裏禱告,只是背後不同宗教派系的互相暗鬥,隨著政治氣候而起伏,從未休止過。

 

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抗爭不只在政治方面,宗教上亦然。(iStock)


  換言之,烏克蘭的內部衝突,不僅表現在東部與西部地區的政治分歧,也由此延伸到宗教上。在二戰時,納粹德國利用烏克蘭對抗蘇聯,便大力資助當地的自主教會,來制衡莫斯科牧首的聖統教會在烏克蘭之主導力量。

  因此,自主教會受到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歡迎,甚至視之為獨立運動的主要部分。當十月革命爆發,沙俄瓦解,烏克蘭曾一度獨立,自主教會伺機崛起;後來烏克蘭與蘇聯合併後,自主教會被清算;直到納粹德國與蘇聯對峙,自主教會再次有機會與莫斯科聖統鬥個你死我活,一直到現在,兩者繼續爭奪聖堂。

  對於烏克蘭東正教信徒而言,他們過去有兩句話:「羅馬是父親,莫斯科是母親。」現在,親歐的烏克蘭政府自然唾棄了母親,自主教會從2014年革命後也立即轉向羅馬。

  有趣的是,東正教在聖誕節計算上用的是儒略曆,有別於天主教和新教,他們在1月7日才慶祝聖誕節,但由於過去東歐紛紛加入歐盟,連聖誕節也早已與西歐接軌,剩下的便只有俄羅斯和烏克蘭。廣場革命後,新總統波羅申科上任不久,也立刻改例,在2017年將12月25日定為國定假日,以展示烏克蘭決心國際化。不過,烏克蘭一時間沒有轉變過來,直到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愈來愈多烏克蘭東正教信徒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Shutterstock)

 

  然而,在2019年新成立的烏克蘭東正教教會(OCU),作為自主教會的一員,早已定於12月25日慶祝聖誕。到了2020年,烏克蘭東正教領袖、大牧首伊皮法紐斯一世(Epiphanius I)表示,若信眾支持,他對慶祝聖誕的日期持開放態度。雖然如比,有不少信奉東正教的烏克蘭信徒尚未完全放棄在1月7日慶祝聖誕,也有愈來愈多人選擇慶祝兩次——12月25日與1月7日各一次。


  直到今年戰事仍然膠著,民心開始疲累,甚至有怪罪澤連斯基之意,基輔政府立刻用聖誕來激勵士氣,提醒人們西方世界才是烏克蘭值得勇往向前的方向。看在普京眼裏,當然不是味兒。烏克蘭愈往西跑,俄羅斯愈把烏克蘭東部捉得緊,熱戰繼續。東與西之間的較量,比我們所知的尖銳。

 

06/06/2024

北約政策新轉向,俄烏之戰翻開另一頁

#容我世說 #俄烏戰爭 #烏克蘭 #俄羅斯 #澤連斯基 #美國 #大國博弈 #北約

  5月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外長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了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所商討的議題,乃是回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要求,北約能否解除限制烏克蘭採用北約提供的武器,襲擊俄羅斯境內的軍事設施,結果從美國到歐洲北約成員大國都為烏克蘭跨過紅線,開了綠燈。北約這個新轉向令外界為之側目,擔心俄烏不僅和談無望,並有可能令戰事失控,禍及全球。

 

  事緣今年上半年,烏克蘭東部在俄羅斯節節進逼下,烏方先後失守好些原本已經收復的地方,再這樣下去,烏克蘭戰敗指日可待,澤連斯基遂慌忙向美國和北約求助,要求他們解除烏克蘭不可使用北約武器進攻俄國土地的限制。

 

  過去兩年以來,西方軍援烏國有條紅線,就是北約武器只限在烏克蘭境內與俄方作戰時使用,這條紅線乃是北約和俄羅斯私下的默契,超過這條紅線,便難保俄方不打核武戰。

 

北約成員國外長雲集布拉格,商討烏克蘭能否使用北約武器襲擊俄羅斯境內軍事設施。(AP)

 

  現在澤連斯基要求北約解除這條紅線,至少讓他利用北約武器的優勢,向俄方境內軍事設施還擊,企圖一挽頹勢。報道指英法兩國毫不猶疑為澤連斯基背書,而拜登本來一直反對踩過界,只批准對烏方加大軍援,但後來經過國會討論後,出人意表地也按了綠燈。

 

  今次北約的踩過界即是超越紅線,自然會亮起警鐘,就好像消防車頂上轉動的紅燈,發出響亮的聲音,好讓我們警覺。這個世界響起了警鐘嗎?其實一早已亮出刺眼的紅色燈光,但大國的政客們太埋首於鬥爭之中,看到的只是一己的狹獈利益。如是者,核戰,會否一觸即發?

 

  今次捷克會議中,32個北約成員國有24個投票支持烏克蘭「踩過界」,解除以前把戰事局限於烏克蘭境內的限制,並可使用北約武器反擊俄羅斯國土。支持者表示,他們以民主之名,將為烏克蘭提供一切所需,包括戰鬥人員。捷克總統較早前已提出,在非常情況,北約軍隊正式進入烏克蘭提供必需戰鬥援助,並不違法。

 

若北約的軍隊及武器攻入俄羅斯境內,俄烏戰爭就會升級為兩大擁核陣營的衝突。(AP)

 

  不過另方面,仍有幾個北約東歐成員國如保加利亞等反對踩紅線,只可惜她們的聲音已變得非常微弱。而英國代表在北約會議上更振振有詞地回應說,當俄羅斯在烏克蘭攻城掠地,為何烏克蘭不能反攻俄羅斯土地?聽起來似乎有其道理,但後果呢?試想象,北約軍隊及武器攻入俄羅斯境內,則不僅是俄烏之間的問題了,那就會掀起北約和俄國兩大擁有核武陣營的衝突,後果不堪設想。

 

  想不到,俄烏戰爭持續了兩年多,北約未有為和談製造空間之餘,還欲令烏克蘭在軍事上北約化,卻又拖拖拉拉未有圓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夢想,其目的就是只視烏克蘭為棋子,刺激兼抗衡俄羅斯,而普京亦咬住烏東不放,令戰事延續。

 

  事實上,俄羅斯無法洗脫侵略者的形象,但北約要令這場戰爭成為北約代理戰也昭然若揭。澤連斯基充當美國的馬前卒,亦已變得灰頭土臉。北溪一號爆炸案明明是美國所為,澤連斯基拍心口指是他下令的「好事」,硬替美國吃下了隻「死貓」;俄烏戰事頭一年本來有和談的機會,澤連斯基在美國授意下企硬,結果令和談泡湯,把國家拉進深淵;去年10月加沙危機爆發至今,澤連斯基忙不及站在美以立場,已令他失去不少南方國家的支持。

 

澤連斯基甘為美國的馬前卒,碰得灰頭土臉。(AP)

 

  看來,俄烏之戰再戰下去,沒有贏家,卻把世界也置於刀鋒口上,究竟誰能擔當白武士?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