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容我世說
10/04/2024

南方國家發聲,德國成以色列屠殺「共犯」?

#容我世說 #尼加拉瓜 #德國 #以色列 #南非 #聯合國 #國際法庭 #加沙 #巴勒斯坦 #猶太人 #大國博弈 #以巴衝突 #國際動態

  中美洲尼加拉瓜跟著南非的脚步,就加沙人道大危機走進聯合國司法機關——國際法庭(ICJ),不過今次卻把槍頭轉向德國,指控該國一方面停止援助聯合國近東工程處,令它無法在加沙進行人道支援,另方面則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等同協助以色列屠殺加沙巴人,違反人道法,要求德國立即停止供應武器。而國際法庭也於4月8日開庭審理,令德國國際形象扣上問號。

 

尼加拉瓜的代表告上國際法庭,指控德國協助以色列屠殺加沙巴人。(AP)


  大家可能覺得奇怪,遠在中美洲的小國尼加拉瓜為何敢得罪歐盟大國,並冒犯以色列?而德國政壇無論左翼或是右翼陣營,為甚麼都站在以色列的一邊?德國總理朔爾茨多番強調德國無條件支持以色列,連思想界知名左翼、法蘭克福學派學者哈巴馬斯 (Habermas) 也一反其一貫觀點,早於去年11月和三位歌德大學政治哲學教授發表《團結原則》(Principles of Solidarity),表達他們與以色列團結一致的立場。


  無論是來自基督教民主黨的前任總理默克爾,或是來自社會民主黨的現任總理朔爾茨,他們都不約而同強調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國的「國家理性」(Staatsräson),這明顯和德國納粹時期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有密切關係,這不僅左右著德國二戰後的政策,並塑造了德國的世界觀。


  自以色列建國以來,德國政府一直認為德國對以色列負有「特殊責任」和承諾,而以色列的生存權亦成為當今德國存在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這就叫做「國家理性」,並延伸到德國知識分子身上。由於整個德國民族對猶太人的罪疚感,德國人害怕被扣上「反猶分子」的帽子,知識分子更不用說了。

 

德國著名左翼學者哈巴馬斯一反其一貫觀點,發聲明支持以色列。(AP)


  因此,他們感到似乎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站在以色列一邊。而哈巴馬斯今次的表現,反映了即使獨立的思想家,也無法擺脫歷史環境的因素。他過去強調理性溝通,反對霸權,現在卻視以色列在加沙的行為為「合理自衛」,令全球南方學界為之大感意外,紛紛撰文批評,甚至提出和西方思想界保持距離。


  不過,最近德國一批公務員公開指摘以色列違反了國際法和人道法,犯下戰爭罪行,呼籲朔爾茨政府停止供應武器給以色列,不然的話,就正如尼加拉瓜政府所說,最後恐淪為「屠夫」內塔尼亞胡的「共謀者」,失去國際聲譽和領導地位。這些公務員的發聲,可算是德國少聽到的異見聲音。


  至於尼加拉瓜,其實該國和南非正試圖代表著一種抗衡西方的南方力量,兩國同樣和巴勒斯坦解放運動有著歷史淵源——南非黑人爭取從白人統治者的隔離政策解放出來,當時得到巴解組織全力支持;而尼加拉瓜左翼反抗組織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FSLN),在上世紀70年代力圖推翻右翼蘇慕薩(Somoza)獨裁政權時,也獲巴解提供物資和軍事訓練。


  可是,以色列卻一直軍事支援蘇慕薩,以報後者對猶太復國主義者的支持,這可以追溯到建國之前。因此,1979年7月,隨著蘇慕薩政權倒台而桑地諾上台,以色列與尼加拉瓜的關係出現下滑,並最終在3年後斷交。

 

尼加拉瓜總統奥蒂嘉推動提控德國,被西方大國認為懷有政治動機。(AP)


  桑地諾領導人奥蒂嘉成為美國和以色列的眼中釘,美國多次推倒他甚至令尼國陷入長期內戰。奥蒂嘉經歷數番大起大落,終又在2021年12月再度上台領導尼加拉瓜。因此,他今次借提控德國以確立以色列在加沙的種族滅絕行為,西方大國認為他懷有政治動機,指摘以色列及其盟友之餘,但沒有譴責哈馬斯,在道德上欠說服力;但全球南方則以支持為多,指尼國的做法可重申國際法的重要性,以及對西方不惜違反人道法軍援以色列構成一點阻嚇作用。


  無論如何,今次加沙危機繼俄烏戰爭之後,再次顯示西方與南方國家之間的角力。在世界秩序的瓦解與重建中,我們正處於無以名狀的陣痛裏。

06/06/2024

北約政策新轉向,俄烏之戰翻開另一頁

#容我世說 #俄烏戰爭 #烏克蘭 #俄羅斯 #澤連斯基 #美國 #大國博弈 #北約

  5月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外長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了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所商討的議題,乃是回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要求,北約能否解除限制烏克蘭採用北約提供的武器,襲擊俄羅斯境內的軍事設施,結果從美國到歐洲北約成員大國都為烏克蘭跨過紅線,開了綠燈。北約這個新轉向令外界為之側目,擔心俄烏不僅和談無望,並有可能令戰事失控,禍及全球。

 

  事緣今年上半年,烏克蘭東部在俄羅斯節節進逼下,烏方先後失守好些原本已經收復的地方,再這樣下去,烏克蘭戰敗指日可待,澤連斯基遂慌忙向美國和北約求助,要求他們解除烏克蘭不可使用北約武器進攻俄國土地的限制。

 

  過去兩年以來,西方軍援烏國有條紅線,就是北約武器只限在烏克蘭境內與俄方作戰時使用,這條紅線乃是北約和俄羅斯私下的默契,超過這條紅線,便難保俄方不打核武戰。

 

北約成員國外長雲集布拉格,商討烏克蘭能否使用北約武器襲擊俄羅斯境內軍事設施。(AP)

 

  現在澤連斯基要求北約解除這條紅線,至少讓他利用北約武器的優勢,向俄方境內軍事設施還擊,企圖一挽頹勢。報道指英法兩國毫不猶疑為澤連斯基背書,而拜登本來一直反對踩過界,只批准對烏方加大軍援,但後來經過國會討論後,出人意表地也按了綠燈。

 

  今次北約的踩過界即是超越紅線,自然會亮起警鐘,就好像消防車頂上轉動的紅燈,發出響亮的聲音,好讓我們警覺。這個世界響起了警鐘嗎?其實一早已亮出刺眼的紅色燈光,但大國的政客們太埋首於鬥爭之中,看到的只是一己的狹獈利益。如是者,核戰,會否一觸即發?

 

  今次捷克會議中,32個北約成員國有24個投票支持烏克蘭「踩過界」,解除以前把戰事局限於烏克蘭境內的限制,並可使用北約武器反擊俄羅斯國土。支持者表示,他們以民主之名,將為烏克蘭提供一切所需,包括戰鬥人員。捷克總統較早前已提出,在非常情況,北約軍隊正式進入烏克蘭提供必需戰鬥援助,並不違法。

 

若北約的軍隊及武器攻入俄羅斯境內,俄烏戰爭就會升級為兩大擁核陣營的衝突。(AP)

 

  不過另方面,仍有幾個北約東歐成員國如保加利亞等反對踩紅線,只可惜她們的聲音已變得非常微弱。而英國代表在北約會議上更振振有詞地回應說,當俄羅斯在烏克蘭攻城掠地,為何烏克蘭不能反攻俄羅斯土地?聽起來似乎有其道理,但後果呢?試想象,北約軍隊及武器攻入俄羅斯境內,則不僅是俄烏之間的問題了,那就會掀起北約和俄國兩大擁有核武陣營的衝突,後果不堪設想。

 

  想不到,俄烏戰爭持續了兩年多,北約未有為和談製造空間之餘,還欲令烏克蘭在軍事上北約化,卻又拖拖拉拉未有圓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夢想,其目的就是只視烏克蘭為棋子,刺激兼抗衡俄羅斯,而普京亦咬住烏東不放,令戰事延續。

 

  事實上,俄羅斯無法洗脫侵略者的形象,但北約要令這場戰爭成為北約代理戰也昭然若揭。澤連斯基充當美國的馬前卒,亦已變得灰頭土臉。北溪一號爆炸案明明是美國所為,澤連斯基拍心口指是他下令的「好事」,硬替美國吃下了隻「死貓」;俄烏戰事頭一年本來有和談的機會,澤連斯基在美國授意下企硬,結果令和談泡湯,把國家拉進深淵;去年10月加沙危機爆發至今,澤連斯基忙不及站在美以立場,已令他失去不少南方國家的支持。

 

澤連斯基甘為美國的馬前卒,碰得灰頭土臉。(AP)

 

  看來,俄烏之戰再戰下去,沒有贏家,卻把世界也置於刀鋒口上,究竟誰能擔當白武士?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