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05/10/2016

市場否極泰來?

#股票

  今年,有不少黑天鵝,恒指未見新低,今周五,美非農職位又到公布,如果數據亮麗,估計股市就會升,因為市場或已否極泰來。

 

  有無搞錯,非農數據亮麗即是會加息喎,加息都市升?不是要數據差,不能加息,以至要減息,市才會升?不是,「減息」今是已out,潮流可能興「加息」。

 

  筆者一直強調西方經濟正面臨個撥亂返正,認識到減息有極限,而且減息是不可持續,是走另條路才可以有望救到當前環球經濟,這個觀點,自去年9月的G20財長會議後,就一直延續着,目前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透過QE的購買債量,已經佔到非新興國家地方的淨債發行量的不小部分,英國就曾一度出現無債可買之困局,另方面,持久低息,有損銀行息差,銀行為百業之母,銀行如有大規模倒閉、大虧蝕,環球經濟必受衝擊。所以近月,當一些有利加息的經濟數據出台時,大市非但企穩,尚或可升,因為市場今時看,加息,利銀行增加息差收益,銀行、金融股佔各地股市指數成分股的大頭,銀行盈利前景轉佳,大市指數便升。

 

倘若加息 利好銀行增息差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Flows and Liquidity》周評作者Nick Panigirtzoglou在上周討論QE局限時稱:「QE對央行的局限究竟有多大?一種觀點認為,這解釋了為甚麼日本央行放棄QE,開始關注收益率目標。日本央行要避免陷入歐洲央行的當前處境:未來不遠的QE懸崖。」

 

  怎辦好?怎創新?

 

  在美聯儲政策創新這件事情上,最熱情鼓動者,莫過於美國前財長、白宮前首席經濟顧問Larry Summers。

 

  他在接受《彭博》採訪時,「連續購買股票將成為央行的常用配方,它是通脹低迷、增長潛力低迷的發達國家刺激的必由之路。」

 

  所有的政策建議中,我們可能將選擇「持續購買更多品牌的資產。……事實上美國政府已使用其他方式購買資產,比如購買聯邦政府僱員的養老保險基金。」

 

  事實上華爾街已經在研究美聯儲未來可能的股票購買對市場的潛在衝擊。

 

  Larry Summers是指,如經濟再下滑,又或美儲局(也包括環球央行),環球央行要放水救經濟,就應考慮買股。但如果經濟不再下滑呢?央行不用放水,不用買股,但可以加息,於是又出現上文所講的銀行股好,指數好現象。

 

  那麼全球經濟又是否已走出低迷?有迹象如是。

 

  在經歷了2008-09年的「大蕭條」之後,全球多數主要經濟體受高失業率的打擊,不過石油市場近日有了好轉,原油為首的大宗商品的價格的「雪崩」式下跌,則使用一些資源出口形經濟體也陷入了困境。

 

資源價格 擺脫跌勢趨穩定

 

  包括高盛的哈祖斯在內的經濟界專業人士都認為,阻礙全球經濟增長的一些負面因素正在消退,這將為全球經濟加速復甦鋪平道路。不過,即使如此,全球許多經濟體的復甦道路上也充滿了艱難險阻。來自政治領域的不確定性就是一枚「地雷」。哈祖斯特別之處,短期內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就是下月即將舉行的美國大選的狀況。美國兩黨候選人都在稅收和財政政策上提出了變格行的意見,如果競選承諾被兌現,那麼新政會帶來如何正面和負面的結果,這是2017年的事。

 

  而面臨政治不確定性的國家不光是美國一國。其他國家中,英國將面臨「脫歐」帶來的前景不確定性,而法國和德國的現任領導人則都會在明年的大選中陷入與極端激進政治派別的苦戰。此外,年底的意大利憲法公投就可能先行引爆歐洲的一顆「定時炸彈」。這也是2017年之後的事。

 

  不過,暫時而言,美國經濟前景仍更多取決於居民收入和消費狀況的變化。因此,設法維持民眾的消費意願就變得至關重要,專門研究美國經濟的牛津大學經濟系研究院員達科(Greg Daco)就預計,美國經濟同比增速在三季度能夠達到2.7%,這要比二季度翻上一番。此後,今年四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速會維持在2%。

 

經濟好轉 投資市場更樂觀

 

  但業內其他經濟學家指出,只有在薪酬穩步增長的背景下,美國民眾才會有更強的消意願。專家認為,在美國失業率已經降至相當低的水平,勞動力逐漸呈現「供不應求」的居民的狀況下,民眾薪酬水平的水漲船高應當是在所當然。而也只有如此,消費的上升才能有效地推動經濟進入新一輪的加速周期。

 

  瑞信(Credit Suisse)的經濟學家上周就向其客戶指出,在持續了2年的經濟放緩周期之後,全球經濟增長出現了重新加速的勢頭,此後,全世界經濟增速將由「不及預期」提升至「充分增長」的水平。該行因而將2017年全球經濟的平均增速從原先預估的2.6%提升到了2.8%。而今年(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則為2.4%。而高盛的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對於全球經濟前景則感到更加樂觀,預計全球經濟增速有望在明年達到3.5%的高水準。

 

  因此,如今周五美國的非農就業數據亮麗,股市是會迎之以「起」,而非「跌」,因為機構投資者知道日本的QQE,即是QE不再,QE既要完結,就不要再指望減息,當息不減之時,機構投資者就自然希望經濟有晴天,而不是再有陰霾。

 

20/05/2024

美股驚天大逆襲!散戶之王回來了!誰是Keith Gill?今日的Meme圈已進入前所未有八國聯軍時代?大家該怎樣對待Meme股?

#數碼營銷 #Keith Gill #Reddit #AMC院線 #Robinhood #Koss #黑莓 #DeepFuckingValue ##YOLO #Gamestop #Roaring Kitty #DFV #股票 #遊戲驛站 #華爾街機構 #香櫞 #牛市 #創科 #Dump Money #美股 #GME #Meme股

  美股上演了一出驚天大逆襲,meme股紛紛回歸集體上漲。三年前散户大戰華爾街機構的遊戲驛站(GME)一度狂飆近120%,日內至少六次因波動過大而觸發熔斷,GME空軍已損失10億美元。

 

  其他Meme股,同為Meme股核心標的AMC院線、Koss、黑莓、Reddit以及散戶偏愛的網紅券商Robinhood也同步走高。

 

  原因就是——曾在2021年引爆meme股狂潮、隨後銷聲匿跡的散戶圈Keith Gill回來了。

 

  5月13日,Keith Gill(網名Roaring Kitty/DeepFuckingValue或DFV)在X發佈了一幅meme圖片,圖片顯示的是一個人打遊戲時身體前傾認真起來的姿態。

 

 

  這條疑似再次吹響戰鬥號角的推文,在X的瀏覽量超過了2,000萬次。隨後,他又發佈了一些電影片段,這些片段都圍繞著角色的回歸展開。散户之王回歸讓X和美股散戶大本營Reddit上的散戶大軍興奮不已。

 

 

  誰是Keith Gill? 何以有這麼大能量?

 

  今年37歲的Keith Gill是WallStreetBets歷史上最偉大的傳奇人物;他成功引起了華爾街、美國國會、美聯儲、交易平臺、成千上萬投資者、全球媒體的集體注意。

 

  Keith之所以在散戶心目中有如此之高的地位,是因為他在2020至2021年,領導了散戶對抗華爾街機構的meme股大戰。

 

  現實生活中他和妻子、5歲的女兒住在波士頓北面的Wilmington,是麻塞諸塞州共同保險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

 

 

  Keith Gill從2019年夏天開始逐漸投資GameStop,並且會把自己的帳戶收益截圖放在WSB論壇裏,他持續更新自己對GameStop的投資資訊,並且每次都配著#YOLO。

 

 

  Keith Gill開設了自己的Youtube頻道Roaring Kitty,視頻裏他的經典扮相是綁著一條紅色頭巾,語速超快地解答網友關於股票交易的各種問題,向網友普及股票交易基礎知識。

 

 

  Keith Gill在GME股價最低點買入了五萬美元看升期權,累計回報率一度超過4,400%,在WSB聲名鵲起。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Gill本人是一位註冊在案的經紀人,持有CFA牌照,受到美國金融業管理局(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Finra)的監管。

 

  Keith賬戶裏的資金也從五萬美元變成了幾十萬、一千萬美元。愈來愈多的散戶帶著崇拜和艷羨的眼光看待Keith。

 

  但做空機構香櫞對此嗤之以鼻,還發佈報告嘲諷那些跟風買入遊戲驛站的散戶,說他們最後會賠得血本無歸。

 

  事實證明,傲慢的香櫞沒有看清楚形勢。

 

  當時,受疫情封鎖影響,美國新入市散戶的數量大幅增加,這些人中不僅手握拜登政府的巨額財政補貼,而且已經經歷過幣圈崛起的教育,接受高波動投資的理念,更關鍵的是,許多小散戶都討厭代表傳統金融勢力的華爾街機構,急於為象徵兒時美好回憶的遊戲驛站爭一口氣。

 

  規模百億美元的基金被小散打爆,只能被迫平倉,這場散戶與機構的世紀軋空大戰,被散戶們譽為大衛與歌利亞之戰,還被改編成了電影《Dump Money》,而Keith在其中功不可沒。

 

 

  世紀大戰驚動國會,Keith宣佈退網,當年2月,財長耶倫召集監管機構開會,討論這次meme股運動的影響。Keith作為核心人物,後來被傳喚到了美國國會作證。

 

  他對國會強調說,自己只是個人投資者,不屬於任何機構,也並不提供專業的金融建議,觀點僅用於教育目的。

 

  如今的Meme圈,仿佛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八國聯軍時代。大家可以把握機會,充分享受牛市所帶來的福利。對於這一類的Meme,天天有一夜暴富的神話,投資試水可以,長期大量持有的風險屬實很大,需要謹慎又謹慎。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