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19/07/2017

高盛叫買A股

#股票 #A股

  近日A股大跌,但高盛則叫一定要買A股,他們的評語是A股已由Nice To Have(有都好)變為Have To Have(無就唔得),原因為何?《華爾街見聞》有如下報道。

 

  高盛在最近的研報中表示,A股市場正從一個(Nice-To-Have)轉變為一個(Have-To-Have)的市場。據數據顯示,中國A股市場在股票市值上僅次於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則位列全球第一,同時A股市場的交易量略高於紐交所。

 

6大原因 推薦內地股市

 

  然而,中國的股票、債券等資產相對於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在全球市場上被很大程度地低估了。就宏觀經濟來看,2016年中國的GDP佔比全球達到15.3%,貿易總量佔比11.4%,A股交易量截至今年5月佔比全球超過1/5,但是中國在MSCI AC全球指數截至7月7日佔比僅有3.1%,外國交易者佔比僅1.5%,而債券市場的外國投資者佔比為1.4%。

 

  儘管一直以來,投資渠道有限被認為是國際投資者佔比偏低的主要原因,但高盛表示,對於市場結構、交易動態、監管框架和公司治理的普遍擔憂才是主要因素。然而現在,高盛在其最新研報中變身A股粉絲,向國際投資者大力推薦A股-你值得擁有。

 

  原因一︰關聯度低-A股市場與全球股票市場收益關聯度較低,帶來尋找α的機會。據高盛分析,A股和全球股市的相關性平均為29%,遠低於其他發達市場的平均水平。同時,A股市場與美股、歐股和日本股市的關聯度分別為20%、19%和18%。而美歐日幾個發達市場的關聯度整體在50%-70%之間。

 

  原因二︰估值低-就PEG而言,A股市場相比較其他重要市場整體來看是偏低的。

 

  原因三︰A股的某些部門,給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新經濟和巨大的消費者市場提供了機會。A股市場的醫藥零售、有綫和衞星、人力資源服務、非資產管理/經紀服務的金融部門,在H股是沒有的。

 

  原因四︰中國從房地產流向股市的資產再分配流動潛力巨大。目前,國內的房地產投資佔家庭資產的65%,而股票投資佔比僅3%左右,相比之下,美國的家庭房產投資佔比為49%,日本和英國分別為34%和35%,但英國家庭股票投資佔比達到36%,澳大利亞也高達33%。

 

  原因五︰相比較離岸市場的股票,A股收益對公司盈利增長普遍不太敏感。據高盛分析,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對中國的季度盈利增速相關性分別為17%和13%,而這一相關性在恒指中則達到40%水平。

 

  原因六︰由於未覆蓋的股票長尾因素,A股中等待發掘的α機會將非常豐富。

 

好淡皆有 後市仍可樂觀

 

  突然間,以前利淡A股的原因全變為利好,本欄周前亦報道過UBS的老總已講投資者(國際投資者),已開始不理淡中國的觀點。兩間歐、美大行都唱好中國A股,看來是似在為A股吹集結號了。但又不是所有老外都看好A股,仍有些得很看淡,《彭博》昨日的報道是︰悲慘A股未見底,No End To Misery(圖一)。

 

 

  《彭博》這個看法不可以謂是錯,因為中國的創業板近月真是跌到隻狗,昨早,創業板又見一開市又再跌逾5%(圖二),有四成個股跌至停板,此時看《彭博》的報道,就會覺得評論正確。但到下午3時,再看A股三大指數表現,又是另番景象。創業板,上證指數及深證成分股指數,都見倒升(圖三、四、五),這是否Misery已End,有待觀察,但無論如何,作為傳媒人論傳媒人,筆者就會謂《彭博》寫這No End To Misery稿的朋友,是不識A股。

 

 

  ⑴《彭博》所講Misery股,是創業板,這是阿爺在今次擠股市泡沫中的主打對象,要打,其中一個原因,是要有關股東的管理層,要關注正業,不要只顧炒業,更不要炒高散貨。如這樣會為炒家、大股東帶來Misery而保障了小股東的利益,又有甚麼好悲。

 

  ⑵這位撰稿朋友可能中文有限,不了解上周末中央設立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穩定」含義,這是升得泡沫,要壓,跌得心慌,要托,你住信又好,不信又好,昨日就見到人行為對沖稅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和央行逆回購、MLF到期等因素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0億元逆回操作。其中,1,30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45%,700億元的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6%,均與上次持平。

 

  由於昨日有300億逆回購到期,故單日淨投放1,700億元,前日為淨投放1,400億元。

 

A股好淡都有,投資者怎辦?

 

筆者較傾向看︰

 

  禍(跌)不單行,應已行。

 

  福(升)無重至,應該至。

 

  A股後市是可以樂觀的。

 

粉絲專享 石Sir請您飲咖啡

 

  2017香港書展將於今年7月19日至25日舉行,假如您是本欄忠實讀者,書展期間於《經濟日報》攤檔訂閱hket.com,可額外獲贈咖啡券一張(價值港幣37元)。

 

  方法:於訂閱時出示本日專欄文章的複本,形式包括電子報截圖、網上html版本或印刷報章剪報便可。想了解更多書展優惠,請登入http://goo.gl/XqQRPA或致電28802863查詢。」

 

 

05/04/2024

買基金,就不要買中港基金?

#基金債券攻略 #投資 #中港基金 #理財智慧 #股票 #基金

  不經不覺,2024年已經過了一整季。我趁這個復活節加清明節的長假,整理了今年首季各類基金的表現。我發覺,只要你不是買中港基金的話,今年首季的投資成績應該不錯。

  如果你主力買日本基金和科技基金,收穫就更豐厚呢,平均升幅都接近兩成。事實上,去年和今年初,我都先後推介過大家買科技基金和日本基金,大家有跟入嗎?

  承接我今日文章的首段,如果你買的基金是中港基金,可能仍然沒有運行。不過,中港基金在今年首季也不是一面倒下跌(去年才是),因為中港股票在今年首季已經喘定。因此,如果你買的中港基金,做得比較出色,就未必會蝕錢;但做得遜色的話,則仍可能要蝕。

  買基金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用低廉的成本,涉獵到海外市場。但這樣就引發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我們買基金,還應該買中港基金嗎?因為中港股票我們自己都可以容易買到,為何要額外付錢予基金經理賺?

 

港股及A股在今年首季見喘穩,買中港基金不一定會蝕錢。(資料圖片)

 
  這個問題確實頗有趣。我身邊有些朋友,自己沒有時間研究股票,但自己較熟悉的就是港股,所以就買中港基金。當然,也有部分朋友是因為工作關係,不方便直接買港股(要申報,以及不可以太短炒),所以就買中港基金。

  我自己沒有這方面的限制,而我又有時間做一些簡單的研究,所以,如果我買基金的話,一定不會買中港基金。

  但我明白有些朋友在這方面的限制,所以,他們買基金的話,也會揀中港基金。我個人認為,既然你是買基金的話,也不要只買中港基金,應該以一個組合形式去參與,才可以發揮基金投資的最大好處。

  以近年的情況來看,如果是基金投資的話,只有2022年的情況較為惡劣,但只要大家是分散投資,整體上是沒有大問題的。我也要補充一句,即使是2022年,只要你有買能源基金,就算組合其他基金都要蝕,但整張成績表也不會太差。

  最後,我想指出一點,如果從風險的角度看,買基金的風險始終比買股票低。如果大家直接買股票,買著一些表現奇差的股票,例如這兩三年的科技股,跌幅可動輒五成或以上;但如果是買基金的話,我幾乎可以肯定,你不會蝕五成。除非是出現股災這種情況,才會令基金經理避無可避,否則,基金的風險一定比個別股票低。

  當然,從回報的角度看,買中表現突出的股票,回報也會比基金佳。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我個人來說,更看重的是風險管理,希望盡量做到冒最小的風險,得到最大的回報。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