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14/11/2017

中港股市齊升的啟示

#股票 #港股 #A股

  昨日中港股市,都見出近年來的新高,昨日這兩市有甚麼可要注意的?

 

港股:

 

  (1)昨日港股恒指收29182.18,升61.26點,期指收29187,升118點,期指見出約4點的高水,是近周來少見的,啟示大戶看好後市。

 

  (2)昨日恒指50隻成分股中,只得13隻上升,即是有47隻成分股是跌或無升跌的。

 

  (3)如果期指是恒指的先行者的話,則昨日不升或下跌的板塊,在今日應有回升,不然就是期指大戶造市,推高來沽。

 

  (4)另一個要注意的是,港交所(00388)昨日升幅厲害,這可以是大戶要炒上,一定會帶動成交上升,故港交所價必受惠,如果如是,相信225元會是港交所的下一波段的支持位。

 

A股:

 

  昨日,兩市小幅高開,開盤震盪後保持強勢,在銀行股的帶領下,指數盤中再次刷新反彈新高。此後,煤炭股開始發力,中小創保持強勢,指數震盪中緩慢上行。午後,股指高位徘徊,繼續保持強勢下,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迎來上漲。

 

  這裏的上漲有著較大不穩固性,一旦籃籌股分化,題材股不能有效跟進,成交量不能有效釋放,這裏很有可能迎來單日的大幅調整。因此,對近期的持續上行,還是建議逢高減倉,落袋為安。當然,目前機構紮堆藍籌股,短期不會有較大的分歧,而指數也仍保持穩中向好趨勢,但短期的波動,還是需要有所防備。

 

  買起A股的資金,有多路,險資、私募、外資,至於散戶,似乎已被上述的3類機構投資大戶擠出門外。

 

  今年8月,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指出,保險資金運用要堅持審慎穩健運作,深刻反思過去一個時期少數保險機構激進經營和激進投資問題並認真汲取教訓,決不能使保險資金成為大股東投資控股的工具。

 

  隨著險資監管持續加強,並未出現通過二級市場買入股票舉牌上市公司的案例,而投資個股則更加關注公司業績,側重財務投資,投資風格仍然以長期穩定為主。

 

留意斑馬股發威

 

  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指出,從第三季度保險機構持股情況來看,若剔除中國人壽集團所持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平安銀行這兩個因素,保險2017年第三季度持股市值為6,392.83億元,比第二季度增加了33.07億元,增幅為0.52%。同時,保險機構通過定向增發方式所持中信證券市值較大,2017年第三季度持股市值6,336.43億元,比第二季度增加了29.44億元,增幅為0.47%,表現為增持狀態。

 

  「不過,剔除中國人壽、中信證券、平安銀行後,保險機構2017年第三季度共計持股4,704,414.25萬股,比第二季度減少了180,564.13萬股,減幅為3.70%。」張剛表示,整體看,剔除中國人壽和平安銀行,保險機構2017第三季度所持股票隻數達到575隻,比2017第二季度的612隻,減少37隻,其中,保險機構新進的股票數量為127隻,比第二季度減少26隻。被減持的股票數量為185隻,比第二季度增加31隻,為歷史最多。被增持股票數量為116隻,比第二季度減少40隻。被減持的股票數量為185隻,比第二季度增加31隻,為歷史最多。被增持股票數量為116隻,比第二季度減少40隻。持平的股票數量為147隻,比第二季度減少2隻,為歷史第四多。

 

  「可見,第三季度保險機構持股家數處於一年多來最少狀態,減持股票數量創歷史最高,所佔比例為三成多。」張剛表示。

 

  險資減持,自然使A股不會太勇上,但當減持完畢,而且是按保監指示,要維持穩健運作(投資)時,對A股市場,可以是起了個定海神針作用,讓業績優良股受捧,投機股受抑。

 

  但作為私募基金及外資,他們的投資取向不受到監管,又會怎買股?招商策略提出一種叫斑馬股,黑馬股是爆冷的,白馬股即大藍籌,斑馬股是黑白混種,是謂有條件由黑馬轉化成人人追捧的白馬,此即是要識於微時。

 

  招商策略認為白馬股可以在第四季及明年初中伏,因白馬藍籌可以有三重風險:(1)若市場持續快速上漲,臨近年底,不排除會遭遇「平準」;(2)年底至明年年初,若公募抱團瓦解,有基金試圖尋找新的方向,則前期重倉的個股面臨較大調整壓力;(3)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持續流入,流入較多的個股漲幅巨大,因此陸股通實際盈利較高。但是,我們注意到陸股通也並非完全不看重估值水平和前期漲幅,前期漲幅較大,而估值相對較高的個股在遭遇拋售。

 

  基此,招商策略就提出要留意斑馬股。斑馬股即市值相對較小(80至500億),基本面還不錯,在市場知名度尚可,在所屬行業或者競爭領域擁有一定地位,但是沒有那麼白,基本面或短期業績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估值相對較貴,導致機構存在配置上存在一定的爭議,配置比例相對較低。四賽道備戰斑馬股:(1)中高端消費。伴隨人均GDP突破8,000美金,房屋投機需求受到壓制,居民的消費潛力有望持續提升,中高端消費有望迎來持續增長,目前市場重點關注的仍是以美的、茅台為代表的藍籌消費。上述領域出現斑馬股概率較高。(2)科技創新。創新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理念,創新驅動也成為中國重要經濟增長點,當前,在以人工智能、物聯網為代表的平台型技術即將落地的前夜,科技革命有望迎來近一輪爆發,各類型科技股均有實現快速增長的環境。(3)製造升級。在相對傳統的製造領域,隨著去產能和全球產能的轉移,很多領域上市公司已經處在中國甚至全世界領先的水平,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隨著企業盈利改善,製造業投資需求回升,部分相對傳統的製造領域也有望誕生小白馬。(4)綠色中國。明年投資增速大概率下滑,園林環保類基建有望保持較高增速。對地方財政和PPP規範以及金融監管落地後,若利率能穩步不行,園林環保PPP類上市公司的壓制因素將會解除。

 

善用AI應對變化

 

  面對著市場這些大變化,投資者怎應對?要中西、新舊投資法混用才可,可以參加個「傳統智慧×人工智能」工作坊。

 

  AlphaGo打敗世界圍棋冠軍,AI發展勢不可擋,如何將AI應用於證券市場,增加獲利機會?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少數擅長構建人工智能交易系統的基金經理廖文禮,將於工作坊講解人工智能的重要元素及組成;如何構建宏觀數據如影響市場的消息、對走勢有決定性的消息;內部數據的構建包括投資者數據、風險承受力;探討區塊鏈的應用、比特幣趨勢;更有市場個案分析,包括突破性的技術及應用例子等。

 

  愈來愈多基金公司棄用基金經理而用電腦選股,只要制定條件,就可由電腦分析數據預判市況,更可以建立選股系統,設定出入市策略包括資金運用及注碼等,避免個人情緒影響決策。要做到這樣,是否一定要有龐大的花費?如何不花分毫,運用免費電腦系統就可以做到?擅長電腦選股及程式交易,在監控和管理程式交易、研發及設立自動化交易系統上擁有豐富經驗的許瀚源,將於工作坊深入淺出為大家一一分享。

 

  有波浪大師美譽的許沂光兄準確地預測了A股602%升浪,許兄認為下一個30倍升浪將快出現,究竟確實出現時間為何時?造就30倍升浪的條件是甚麼?大家應如何分析做好部署?許兄會於工作坊一一為大家解答及分析。

 

 

  工作坊將於11月18日(星期六)早上8時45分至下午4時30分假銅鑼灣怡東酒店舉行,每位費用HK$4,980,包括午膳及上、下午茶點。立即登入www.etbc.com.hk/e644b.html報名,或電2880 2845查詢。

 

05/04/2024

買基金,就不要買中港基金?

#基金債券攻略 #投資 #中港基金 #理財智慧 #股票 #基金

  不經不覺,2024年已經過了一整季。我趁這個復活節加清明節的長假,整理了今年首季各類基金的表現。我發覺,只要你不是買中港基金的話,今年首季的投資成績應該不錯。

  如果你主力買日本基金和科技基金,收穫就更豐厚呢,平均升幅都接近兩成。事實上,去年和今年初,我都先後推介過大家買科技基金和日本基金,大家有跟入嗎?

  承接我今日文章的首段,如果你買的基金是中港基金,可能仍然沒有運行。不過,中港基金在今年首季也不是一面倒下跌(去年才是),因為中港股票在今年首季已經喘定。因此,如果你買的中港基金,做得比較出色,就未必會蝕錢;但做得遜色的話,則仍可能要蝕。

  買基金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用低廉的成本,涉獵到海外市場。但這樣就引發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我們買基金,還應該買中港基金嗎?因為中港股票我們自己都可以容易買到,為何要額外付錢予基金經理賺?

 

港股及A股在今年首季見喘穩,買中港基金不一定會蝕錢。(資料圖片)

 
  這個問題確實頗有趣。我身邊有些朋友,自己沒有時間研究股票,但自己較熟悉的就是港股,所以就買中港基金。當然,也有部分朋友是因為工作關係,不方便直接買港股(要申報,以及不可以太短炒),所以就買中港基金。

  我自己沒有這方面的限制,而我又有時間做一些簡單的研究,所以,如果我買基金的話,一定不會買中港基金。

  但我明白有些朋友在這方面的限制,所以,他們買基金的話,也會揀中港基金。我個人認為,既然你是買基金的話,也不要只買中港基金,應該以一個組合形式去參與,才可以發揮基金投資的最大好處。

  以近年的情況來看,如果是基金投資的話,只有2022年的情況較為惡劣,但只要大家是分散投資,整體上是沒有大問題的。我也要補充一句,即使是2022年,只要你有買能源基金,就算組合其他基金都要蝕,但整張成績表也不會太差。

  最後,我想指出一點,如果從風險的角度看,買基金的風險始終比買股票低。如果大家直接買股票,買著一些表現奇差的股票,例如這兩三年的科技股,跌幅可動輒五成或以上;但如果是買基金的話,我幾乎可以肯定,你不會蝕五成。除非是出現股災這種情況,才會令基金經理避無可避,否則,基金的風險一定比個別股票低。

  當然,從回報的角度看,買中表現突出的股票,回報也會比基金佳。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我個人來說,更看重的是風險管理,希望盡量做到冒最小的風險,得到最大的回報。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