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12/12/2017

明年股市有暗湧

#股票

  歲晚,不少大銀行/投行都會出些回顧、展望等報告,美國銀行近日也出了份報告,有兩點值得投資者關注。

 

  美國銀行有個資金流向報告,其Michael Hartnett謂,資金持續流入不同市場。

 

‧31億(美元,下同)淨流入股市。有137億流入ETF,有106億自主動式基金(即非ETF,非被動式基金)流出

 

‧12億淨流入債券

 

‧3億淨流入黃金

 

  Hartnett察覺流入股市的資金似不再鍾情增長(Growth)股,所謂增長股就是非收息股,只追求股價上升,科技股一般就是增長股,近日美國的增長股,錄得有史以來第7大的流出(圖一),所以近日美國科技股跌,原因可能很簡單,可能是歲晚收爐,資金收手,炒增長股(股價上升)動力少了,便轉投收息股,等派息。

 

 

大戶撤離增長股?

 

  但可以使投資者擔心的是,是否大戶已對2018年增長股的增長速度無信心,怕增長率會放緩?以往經驗是,如有股增長率年30%,3年後,即是增長已逾倍,會不會在第4年時,增長放緩了?有這擔憂,資金自然會先撤,再觀望公布的業績和公司的發展大計,在來年時再作部署。

 

  美國銀行的另一個觀察是,如果某年有大量資金湧入股市,則翌年股市的表現會較差,圖二的紅圈便是,2017年有歷史高紀錄的3,470億美元流入債券,有2,860億美元流入股市,按這個今年流入錢多,明年股市表現會遜色的傳統觀察,明年股市要留心,此中道理不難明白,當所有好友都入市了(資金流入),誰再來買股?

 

 

  不過這可能是美股的問題,如明年A股入MSCI,又可能會有新資金,屆時流入的,要走著瞧。

 

中國能及時撇泡?

 

  美國銀行的第3個觀察對A股市場就不太好了。

 

  他們觀察到每當中國一年期國債息逾4厘時(圖三),中國的乜泡物泡便會爆,真的?若是,今次中國會爆乜泡?習近平於今年7月中的金融工作會議已謂要去槓桿,周小川近日臨別贈言「明斯基時刻」和「灰犀牛」都是撇泡,因此今次中國一年期債息上4%,又是否一定有嘢爆?唔知,因為我無槓桿,但中國的大戶又如何?能否及時撤了槓桿、撇了泡,可能要到2018年底才知。

 

 

  美國銀行這3大觀察,應可提醒各位,世界不是日日都好天的,小心才可駛得萬年船。

 

05/04/2024

買基金,就不要買中港基金?

#基金債券攻略 #投資 #中港基金 #理財智慧 #股票 #基金

  不經不覺,2024年已經過了一整季。我趁這個復活節加清明節的長假,整理了今年首季各類基金的表現。我發覺,只要你不是買中港基金的話,今年首季的投資成績應該不錯。

  如果你主力買日本基金和科技基金,收穫就更豐厚呢,平均升幅都接近兩成。事實上,去年和今年初,我都先後推介過大家買科技基金和日本基金,大家有跟入嗎?

  承接我今日文章的首段,如果你買的基金是中港基金,可能仍然沒有運行。不過,中港基金在今年首季也不是一面倒下跌(去年才是),因為中港股票在今年首季已經喘定。因此,如果你買的中港基金,做得比較出色,就未必會蝕錢;但做得遜色的話,則仍可能要蝕。

  買基金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用低廉的成本,涉獵到海外市場。但這樣就引發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我們買基金,還應該買中港基金嗎?因為中港股票我們自己都可以容易買到,為何要額外付錢予基金經理賺?

 

港股及A股在今年首季見喘穩,買中港基金不一定會蝕錢。(資料圖片)

 
  這個問題確實頗有趣。我身邊有些朋友,自己沒有時間研究股票,但自己較熟悉的就是港股,所以就買中港基金。當然,也有部分朋友是因為工作關係,不方便直接買港股(要申報,以及不可以太短炒),所以就買中港基金。

  我自己沒有這方面的限制,而我又有時間做一些簡單的研究,所以,如果我買基金的話,一定不會買中港基金。

  但我明白有些朋友在這方面的限制,所以,他們買基金的話,也會揀中港基金。我個人認為,既然你是買基金的話,也不要只買中港基金,應該以一個組合形式去參與,才可以發揮基金投資的最大好處。

  以近年的情況來看,如果是基金投資的話,只有2022年的情況較為惡劣,但只要大家是分散投資,整體上是沒有大問題的。我也要補充一句,即使是2022年,只要你有買能源基金,就算組合其他基金都要蝕,但整張成績表也不會太差。

  最後,我想指出一點,如果從風險的角度看,買基金的風險始終比買股票低。如果大家直接買股票,買著一些表現奇差的股票,例如這兩三年的科技股,跌幅可動輒五成或以上;但如果是買基金的話,我幾乎可以肯定,你不會蝕五成。除非是出現股災這種情況,才會令基金經理避無可避,否則,基金的風險一定比個別股票低。

  當然,從回報的角度看,買中表現突出的股票,回報也會比基金佳。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我個人來說,更看重的是風險管理,希望盡量做到冒最小的風險,得到最大的回報。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