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12/07/2018

加碼2000億

#貿易戰 #美國 #中國 #A股

  今周一及二,筆者兩度為文,提出中港股市投資者不要表錯情,以為特朗普的豁免關稅申請是轉軚,不打貿戰了。反之,這個「豁免」,是將500億美元、2,000億美元以及可能的5,000億美元的徵稅貨項,裝了個鐳射精準器,只打中資,不損美資。

 

  打貿戰,開個幾千億的戰線,一定有彈打到美資,給個「豁免」,這些美資就不會反對特朗普的貿戰,因為無子彈打中我,我沒有受傷。如此一來,特朗普就可以「消滅」了一定的國內反對聲音,可以讓他放手對華出牌。

 

  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昨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美方昨晚公布了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徵收10%關稅的建議產品清單,徵求公眾意見。這個徵求意見的過程將持續兩個月左右時間,8月30日完成流程。此後,美方才可能採取行動。最後是否徵稅、對哪些產品徵收,在未來兩個月的時間內還有各種不確定性。」

 

  馬駿認為,我國有關方面正在深入研究貿易戰對我國相關企業和行業的影響,會考慮採取相應措施減少其負面衝擊。

 

  貿易戰3天後,中方釋放了4點意味深長的信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9日晚間表示,對於美方7月6日加徵關稅措施,中方不得不做出必要反擊,中方在研究對美徵稅反制產品清單過程中,已充分考慮了進口產品的替代性,以及對於貿易投資的整體影響,同時,中方將研究採取以下措施︰⑴持續評估各類企業所受影響;⑵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稅收收入,將主要用於緩解企業及員工受到的影響;⑶鼓勵企業調整進口結構,增加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大豆、豆粕等農產品,以及水產品、汽車的進口;⑷加快落實國務院6月15日發布的有關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強化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營造更好投資環境。

 

外部壓力轉為改革動力

 

  這個貿戰會怎影響A股,筆者找來些國內專家談談,資料來自《中國基金報》。

 

  「受訪者劉明達表示,當前市場如此孱弱的表現,是內外多個因素導致的。

 

  「中美貿易衝突對中國經濟影響相對有限,但因特朗普的貪得無厭和反復無常,讓投資者對中美貿易前景產生了深深的憂慮,再加上中興通訊的超預期下跌,明顯打擊了市場人氣。

 

  「隨著貿易戰的逐步展開,美國上下也會評估貿易戰的各種風險,美國政府也十分清楚,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貿易戰對自己沒好處,中國的巨大市場對美國能源和農產品極為重要,妥協是更好的選擇。這就決定了中美貿易衝突會是一場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漫長博弈過程,未來通過一系列博弈之後,會逐步達成一個雙方可以接受的妥協方案。

 

  「中美貿易戰的外部壓力會轉換為推進國內改革開放的動力,通過進一步的開放市場,理順各種和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建立一個統一規範化的市場,讓世界各國的生意人都願意來中國做生意。只要把市場做大,手裏就有了避免貿易戰的核心力量,任何國家都會因為顧忌失去中國市場而不敢和中國打貿易戰。這是未來提高中國國力和世界影響力的根本措施。

 

  「影響市場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國內市場資金面出現持續偏緊的態勢︰民企融資愈來愈難,民企債券違約逐步增多,社會整體信用收縮愈發明顯,直接導致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大幅下滑,市場對此反應激烈,高負債、現金流枯竭、各種結構化產品多和大股東質押率高的個股,都遭到資金拋棄,市場風險偏好急劇下滑,這是市場下跌的內在因素。

 

  「這些問題的集中暴露,已經得到政府和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央行行長易綱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同時啟動降準和定向扶植小微企業融資的措施,政策轉向訊號明確,可以預見未來政策會出現持續的寬鬆預期,有利於實體經濟穩定,融資難的問題也會緩解。政策底依稀可見,市場也將逐步企穩反彈。

 

  「從微觀層面看,2018年一季度全部A股累計利潤同比增速為14.4%,整體法ROE為2.7%,保持良好水平,特別是大消費和醫藥行業保持較高的利潤增速,尤其是行業龍頭的上證50,整體經營狀態持續改善,業績增速整體維持在16至35%的良好水平,ROE穩中有升,平均估值不到10倍。當前市場上證指數平均估值不到13倍,滬深300估值不到12倍,已經接近2016年初2638點的水平,比998點和1664點的估值還低。A股已經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市場,2700點下方繼續深幅調整的概率不高,市場的估值底部就在附近了。即使未來短期出現深幅調整的極端情況,不僅不應視為風險,而應視為加倉良機!市場局部風險仍是負債率高、現金流匱乏的公司,以及股權高質押率的公司。」

 

  怎部署投資取向?

 

  「另一位受訪者鞏懷志表示,6月的這輪下跌,市場本身處於低位,資管新規也已經落地實施,當前市場最大的風險來自高負債、現金流不好的公司,信用緊張拿不到錢,以及質押過高的公司,可能導致控股權喪失。他們避險方法是把投資標的調整到現金流特別優良、估值不高的公司,比如消費服務、大金融等公司。雖然這些股票也被動下跌,但市場到了這個位置,我們認為這些公司未來價值能體現出來,目前保持中性倉位。

 

  「從中長期來看,現在是對優質公司進行布局的好時機。所以,他們傾向於在市場下跌過程中慢慢加倉,但也不用特別激進。主要加倉方向,一是現金流特別好、長期增長明確的消費服務類公司,二是估值已經逐步趨於合理的新興產業類公司,這些公司代表著未來經濟轉型的方向。」

 

  上證指數現處2800下,下半年要悲觀否?

 

  「劉明達認為,對未來市場一直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在金融去槓桿和嚴監管的背景下,他們重倉的消費龍頭白馬會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競爭優勢更加明顯,企業價值持續提升,這都是他們保持樂觀的客觀理由。」

 

  「鞏懷志則表示,現在市場是在比較低的位置,何時全面轉向樂觀,需要持續觀察政策導向的變化,及股票市場的流動性改善力度。

 

  「他們認為現階段市場進入了調整的中後期階段。一方面中美貿易戰逐漸明朗,市場逐步調整適應,未來邊際影響變小;另一方面宏觀政策正在逐步做出一些改變,使得市場流動性向好的方向慢慢轉化;此外股票市場自我循環下跌到一定程度,價值投資者入市意願逐漸增強,都會逐步扭轉市場的情況。

 

  「從2、3年長周期的維度看,目前市場明顯處於底部區域,包括企業盈利、估值、換手率、交易量、股東行為等,都可以看出來市場正在形成中長期大的底部。但是從1、2個月的角度來看的話,短期市場自我循環到甚麼程度很難說,A股市場趨勢交易者過多,加之市場下跌過程中引發的平倉行為,短期市場也有可能會跌過頭。」

 

跌市撈港股如火中取栗

 

  宏觀經濟上要留心信用收縮和人匯。

 

  「劉明達稱,展望未來,對內金融去槓桿,對外中美的持續博弈,仍將是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他們的總體看法是,貿易衝突會成為常態,打打談談的過程會比較漫長,對市場的影響將會逐步減弱,中期來看不會成為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

 

  「從中期來看,信用收縮問題才是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他們認為,信用收縮導致的民企信用債發行困難的現象,國家會通過定向寬鬆來逐步解決,出現大面積企業債務違約的概率不高。同時也應該看到,確實有些企業因為過度擴張導致過度負債,過度加槓桿,這樣的經營風格在金融去槓桿和強監管的環境下是難以為繼的,出問題也是必然的,不必大驚小怪。」

 

  「鞏懷志則認為,人民幣雖然有所貶值,但總體問題不大,而且貶值有利於出口增加。」

 

  人仔貶,是可以抵銷貿戰關稅的壓力,以美開徵10%關稅計,現今人仔已貶了約6%,即尚有4%要被消化,如出口/入口商各承擔2%,則對中國的整體經濟影響是可控的。當然,如特朗普又出怪招,不只徵10%稅而是更高稅率,那就另計,人仔會否見7,就看特朗普了。另外,美國又會否讓美元貶,或又指摘中國操控人匯,並予額外制裁,另計。

 

  「另一位受訪者楊玲表示,從估值水平上,A股估值已經見底,A股主要指數的估值,已經接近2016年2638點的位置、2008年1700點左右的位置,甚至低於2005年998點的估值水平。低估值帶來高安全邊際,目前位置機會大於風險,市場在反覆磨底之後,仍會回到基本面主導的軌道上。從盈利能力上,上市公司盈利韌性很強︰目前A股共有1,196家公司公布中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的有839家,佔已披露業績預告總數的70.27%;淨利潤同比增長在50%以上的有241家,佔比為20.2%;在100%以上的有147家,佔比為12.3%。」

 

  A股好,港股好;A股差,港股也好不到哪裏。一言括之,去年是凡跌都可撈,撈必有所獲,但今年怕是凡跌去撈,也要手快套利或狠心斬,始可火中取栗,食轉雞糊。

 

07/05/2024

【FOCUS】歐洲江河日下,對華各有盤算

#產能過剩 #歐盟 #貿易戰

  時隔近5年,中國最高層周一(6日)再次到訪法國。首日舉行的中、法、歐盟領袖三方會談上,「不存在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以及「世界無法消化中國的過剩產能」的言語交鋒,預示中歐經貿結構性矛盾難解。而德國總理朔爾茲婉拒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赴會邀請,更顯歐洲就對華潛在貿易戰的立場分歧。

 

全球GDP及製造業佔比大降

 

  中國的製造業強國宏圖,正令江河日下的歐洲如坐針氈。昔日GDP佔全球三成(2006年),2015年遭美國爬頭後跌至最新的兩成邊緣(20.5%);儘管首季經濟終於走出近18個月停滯的泥沼,但歐洲製造業PMI仍連續22個月位於收縮區間。

 

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國宴,愛麗舍宮外出現彩虹。(AP)

 

  眼見兩大領頭羊德國、法國去年對華貿易逆差分別高達584億歐元、460億歐元,多年來高舉「反壟斷」、「公平競爭」大旗的歐盟,正躍躍欲試仿效美國的「國家資本主義」,允許各國政府在一系列產業提供與美國相符的補貼。

 

  歐盟改弦更張背後,是其在全球製造業份額佔比,從2008年的24%降至2022年的16%的殘酷現實,馬克龍更直指,「沒有經濟繁榮,沒有技術主權,就沒有強國……規則太多,將導致競爭力的喪失。」

 

歐盟執委會對華展示強硬

 

  不過,面對「去工業化」威脅日盛,歐盟執委會並非推動各成員國就國家支出、產業政策的共識,而是選擇將矛盾對準中國,主席馮德萊恩最新警告,不迴避採取強硬行動,動用一切貿易防衛工具保護歐洲經濟和安全。

 

中、法、歐盟領袖舉行三方會談。(AP) 

 

  在此之前,歐盟已對中國電動車、風力渦輪機、醫療器械展開調查,並對4家電子科技中企實施貿易限制,以及突擊搜查同方威視位於荷蘭和波蘭的辦公室。此外,將中國快時尚零售網站Shein列入「非常大型網路平台」名單,以及聲稱不排除仿傚美國禁用TikTok。

 

  最新消息指,歐盟的下一個關注目標是中國在一帶一路中的關鍵戰略採礦和能源利益,並或在今年暑假對中國3間電動車企開徵反補貼稅。

 

歐洲議會選舉在即主導立場

 

  相比馮德萊恩的咄咄逼人,朔爾茲婉拒了出席周一的中法歐三方會議,顯然是想與潛在的中歐貿易戰劃清界限。他較早時就指,雖然競爭應該公平,但歐盟不應出於保護主義而採取行動。對華立場截然不同的還有同屬歐盟成員國的匈牙利,中匈兩國預計稍後將簽署至少16項協議。

 

  歐洲就對華戰略分歧浮現,背後一大主導即是將於6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特別是馮德萊恩謀求第二個主席任期,而馬克龍陣營大概率恐難敵極右派的勒龐。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