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政經頑石不低頭
25/10/2018

特朗普自摑

#貿易戰 #人民幣 #特朗普

  特朗普近日兩度自摑,包括:明明自摑的是《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在土耳其沙特領事館被殺,特朗普為錢失義事;而暗暗被摑的,是美財政部的評論美國貿赤與人匯是否被操控事。

 

  朋友傳來下文,資料是採自美財政部報告,特朗普會否稱財政部報告為Fake News,如不會,而又如習近平於11月的習普會(如有),展示美財政部這份報告,則特朗普還可以續打貿戰?指控人仔貶值?

 

  該文作者是江平舟。報告裏說:

 

  1.中國並沒有放任人民幣貶值。2018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已經貶值到十年前水平,這幾個月人民幣更是貶值了7%,但是,但是中國並沒有放任人民幣貶值。

 

  美國認為從夏天開始中國央行採取了一系列工具來努力遏制人民幣貶值,包括積極加入「逆周期因子」,還有中國幾家大型銀行開始拋售450億美債,來抵抗人民幣貶值壓力。

 

不買美國商品 但買美國服務

 

 

  人民幣雖然在貶,但中國央行不斷實施的阻止人民幣貶值的政策手段,讓美國滿意,所以美國認為中國沒有操控匯率,因為在人民幣貶值過程中,中國採取一系列政策來進行抵抗。

 

  2.中國外匯儲備不斷減少,二季度經常帳減少到GDP的0.2%。

 

  從附圖上從0軸開始看,零軸上的數據,代表中國順差,零軸下的數據,代表美國順差,這圖是美國財政部自己做的統計,不是中國人做的。

 

 

  在2008年,商品貿易上,中國商品大量賣往美國,美國人瘋狂購買中國商品,但中國人並沒怎麼買美國商品。

 

 

  所以我們看到圖上的深藍色部分才會那麼大,這個0軸上方的深藍色部分,代表著美國人瘋狂買中國商品,而中國人卻不怎麼買美國東西,形成順差。

 

  中美貿易順差,也是特朗普最最不滿,叫罵最兇的地方,啊,為甚麼美國人買中國那麼多東西,中國人卻不買美國的?

 

  中國根本是在拼命佔美國便宜。

 

  是,在2008年,是這樣。

 

  可隨著時間更迭,中國經濟發展,購買力上升,我們可以看到兩點。

 

  1.中國人也開始買美國貨了。

 

  2.中美在服務商品上出現了重大改變。

 

  剛才看了0軸上方,現在來看0軸下方,0軸下方代表中國買美國多,美國買中國少,那麼我們看看中國買美國多的是甚麼呢?

 

  不是美國商品,而是美國服務。

 

  所謂的美國服務,就是像版權、專利權、旅遊留學、金融服務之類的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方面,中國大量購買美國的,而美國卻不怎麼買中國的。

 

  那麼現在,也就是2018年,中美貿易問題出現了一個平衡現像,就是中國對美國,商品貿易順差,美國對中國,服務貿易順差。

 

 

  那這樣一來,中美兩國其實是公平的,正如美國財政部自己公布的數據報告,我們看18H1,圖上紅圈位置,我們就可以清楚看到,中國多買美國服務,美國多買中國貨物。

 

  兩國在相互購買的總量上,是處於一個較為平衡的狀態的。所以特朗普過去整天叫囂,美國買這麼多中國貨,中國不買美國貨,中國在佔美國便宜,這回被美國自己的財政部打臉。想必特朗普也清楚了,中國是不買美國貨,但中國買的是美國服務。這也是中美貿易戰中,特朗普聲音忽然變小的原因,因為數據就擺在那,全地球的人都可以查可以看,你總不可能再繼續胡說八道吧。而且這還是你美國自己做的數據,也不是中國做的。

 

日韓只賺不回 才是背後禍首

 

  而且同樣的統計,我們來看看日本和韓國的,看了這兩個國家的對美貿易,你就應該清楚美國的貿易問題應該找誰算賬了。

 

  多解釋一句,日本這個淡藍色的income指的是日本人在美國賺的錢,然後把錢從美國匯回了日本,這個也算作是對美貿易逆差的一部分,這三張圖清楚顯示,到底是誰在「欺負」美國?到底是誰在拼命賣美國東西,自己卻不買美國東西?

 

 

  中國人買美國東西少嗎?一點也不少。拼命賣美國東西卻不肯買美國東西的罪魁禍首,是日本,是韓國。

 

  在貿易問題上,中國真的是幫日本韓國在擋子彈,中國買美國那麼多服務,美國視而不見,日本韓國在後面偷著樂。

 

16/05/2024

【FOCUS】「川建國」VS「拜振華」,對華加關稅亂鬥

#拜振華 #鋰電池 #半導體 #關稅戰 #電動車 #貿易戰 #中美關係 #中美貿易戰

  加徵關稅的昏招,令拜登和特朗普樂此不疲,似再次應了中國網民關於「川建國」和「拜振華」的調侃。白宮周二(14日)宣布,三年內分階段大幅提高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對象包括鋼鐵鋁、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半導體等。惟此招對本就對美出口微乎其微的電動車、光伏、鋼鋁影響有限,更早已被證明「未傷人先傷己」。

 

進口佔比微乎其微,出拳出在棉花上

 

  艱難拼連任的拜登,正有意對特朗普「東施效顰」。據白宮最新聲明,將對來自中國的180億美元進口商品分三年提高關稅,以回應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保護美國工人和企業。

 

艱難拼連任的拜登,正有意對特朗普「東施效顰」。(AP)


  其中,2024年內,提供電動車關稅從25%至100%,鋼鐵和鋁產品關稅0-7.5%至25%,電動車鋰電池關稅從7.5%至25%,太陽能電池關稅從25%至50%,注射器和針頭關稅從0%至50%,個人防護設備關稅從0-7.5%至25%。

 

  對中國出口「新三樣」的領頭羊電動車,加稅至100%聽起來石破天驚,但事實上,美國去年進口最多的電動車分別來自德國、韓國、墨西哥,總計超177億美元,來自中國的進口僅約3.8億美元。此外,中國造太陽能電池,過去逾十年來基本沒有直接出口美國(主要經東南亞出貨);美國去年自中國進口鋼材、鋁材亦僅分別為59.8萬噸、23萬噸。換言之,拜登出拳如同出在了棉花上。

 

新稅不利抗通脹,中國反應不同2018

 

  拜登此番關稅戰來勢洶洶,但下注顯然仍追不上「狂人」的步伐。因應拜登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稅至100%,3月曾表示對墨西哥製造的中國汽車徵收100%關稅的特朗普,最新將稅率叫價提高至200%,並揚言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至少60%的關稅。

 

美國來自中國的電動車進口去年僅約3.8億美元。(AP)


  不過,回看特朗普2018年挑起的對華關稅戰,實際效果跟預想出入甚大,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去年3月就指,研究顯示,美國進口商承擔了特朗普關稅的「幾乎全部」成本;關稅每增加1%,價格就會上漲約1%。紐約聯儲2019年亦指,2018年的對華關稅令美國家庭平均增加419美元成本,包括額外稅負及效率損失。而全美零售商聯合會最新則稱,「在消費者抗擊通脹的時候,政府最不應做的事情就是對進口產品額外加稅。」

 

  值得一提的是,跟2018年時,中國先後三輪對美國祭出加徵關稅報復,且都以牙還牙式的在同日生效,今次回應暫只停留口頭上的「必然措施」,顯然謹慎得多,大有對「川建國」、「拜振華」政客亂鬥靜觀其變之意。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