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親子語
12/09/2019

【產前準備】未懷孕已要服用產前維他命,孕婦最易缺少哪兩種營養?

#親子 #懷孕 #孕婦 #維他命 #葉酸 #鐵質

 

  懷孕可以令人驚怕,實在太多事在你控制範圍以外。不過,你可以做到最好的事,就是給孩子一個好開始。

 

  服用產前維他命,就是其中一件事。這些補充品有助減低嬰兒出生問題的風險,幫助胎兒成長,同時避免媽媽出現營養消耗。這是加拿大產科醫生及婦科醫生協會推薦所有孕婦要做的。

 

  如果一直有服用多種維他命的話,你可能會想到:我還要買產前維他命嗎?

 

  實際上,它們都不一樣:產前維他命有專門給胎兒成長的重要營養,受孕前就應該轉吃。

 

  而專家說,選擇哪一種產前維他命,都不重要。雖然每一種都有點不同,但重要的是有一些重要養分:葉酸及鐵質。

 

葉酸

 

  葉酸可以減少胎兒出現神經管道問題,例如脊髓及神經管道發育不完全等。首3個月,會有最高的風險,特別是最早幾個星期,所以受孕前3個月就應該開始服食產前維他命。

 

  從食物中得到足夠的葉酸並不容易,就算吃大量菠菜、蘆筍及肝臟等,所以專家建議,不論你有甚麼飲食計劃,都應該服用補充劑。

 

  如果子女有神經管道問題,或者媽媽的 BMI 超過35,醫生可能會處方更高劑量。

 


 

鐵質

 

  產前維他命中,鐵是第二個重要養分,因為身體需要鐵質製造紅血球細胞和胎兒腦部發展,懷孕時媽媽的血質量都會增加。

 

  女性每天需要大約18毫克的鐵質,孕婦就要27毫克,特別是懷孕期最後的3個月。不少準媽媽都有缺乏鐵質的情況,因為胎兒會不斷吸收需要的份量。

 

  如果孕婦血液檢查發現缺鐵,醫生會建議服用補充劑。

 

其他呢?

 

  專家認為,沒有話需要某種多於另一種的。不過,要注意的是,例如魚肝及魚油都含有的維他命A,吃過高劑量的話,有機會引起胎兒身體缺陷的。請先和醫生商量一下。

 

  坊間也有宣傳益生菌及奧米加-3的孕婦補充品,但專家說,成效沒有足夠證明,集中於從飲食方面得到就好了。

 

 

  最理想的,是從食物中獲取最多的營養,例如鈣質及維他命D(奶類製品、沙甸魚及三文魚),奧米加-3 (果仁、種子、豆類、三文魚、鯡魚、鯖魚、蛤類和青口)。

 

  如果因為對食物敏感或者健康理由等,不能維持一個均衡的飲食,就需要依靠產前維他命了。

 

何時服用?

 

  產前維他命應該在早上空肚服用,如果份量會引起噁心,可以與食物一同進食,或者晨吐嚴重的話,就試試改為晚間服食。

 

  鐵質補充品或會引起便秘等,就要考慮放棄多種維他命,只服食葉酸補充劑。

 

  另外,生產後也不要停服維他命,最少維持4至6週,或者直到停止哺乳。這可以保護媽媽及嬰兒,不會有缺乏營養,同時給大家一個好開始。

 

22/04/2024

釋放小朋友思維

#財識兼收 #投資 #親子 #教育 #理財智慧 #科技

  匯君第二場Live提到教小朋友的問題,多數家長都會擔心小朋友未來。例如有些小朋友可能很活潑,但不聰明而讀書成績差,擔心他未來前途;另一位小朋友可能讀書成績好,但太內向又不太懂與人溝通,家長亦會擔心他未來不能融入社會。家長們,其實我們怎去理解20年後的世界呢?

 

  回想一下20年前,大家手上的手機絕不是現在的樣子,當年時興Nokia手機,主要功能是電話通訊,連拍照功能亦欠奉,而今天的智能手機比一部桌上電腦還要厲害。對比一下,今天很多科技與知識,20年前還未出現,例如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更將在港推出)、人工智能、芯片等,當年不少想法認為這些大概只會在電影情節內出現。

 

  我們今天的想法與過去的經驗,真的對小朋友有用嗎?舉例,若未來可能是一個藍領十分吃香的年代,而小朋友又在這方面發展得十分好,那麼,在文化中小學課程的成績好壞,其實又有多大影響呢?

 

我們不應將太多既有觀念與經驗灌輸給小朋友,去左右他們的發展。(iStock)

 

  上一代家長經常叫孩子用功讀書,別浪費時間去玩耍。今時今日,看著小朋友在玩電腦、手機,應否強制要求他們停止而跑去溫書呢?此舉是好是壞,其實也是未知數,只要不沉迷,取個平衡點就可以了吧。

 

  又例如,未來可能人工智能當道,所有需要書本上知識的工作都被淘汰掉,若小朋友花一輩子讀相關學位,背誦所有專業條例,當上了律師、會計、醫生等,到頭來這些工種都被消失掉,是否害了他一生呢?

 

  再者,在合理預期下,未來20年的變化速度,絕對比過去20年的變化來得急速。近期Netflix劇《三體》成為熱話,當中有一段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對話十分值得深思。劇中外星人準備來侵佔地球,旅程需時400年,雖說今天外星人的科技超越地球人,但400年後它們並不樂觀,重點就是它們計算地球科技進步的速度。

 

  人類存在超過10萬年,大多數時間與猿人沒多大區別,停留於狩獵模式。由狩獵發展出農業需時約9萬年之久,之後由農業進入工業時代需時約1萬年,由工業時代進入原子時代需時約200年,由原子時代進入資訊時代需時約50年。這班外星人計算地球科技進步的速度是以幾何級數地加快,因此惟有一邊來地球,一邊殺掉地球的頂尖科學家,希望阻止地球科技前進。

 

  雖說這只是來自一本小說的劇情,但這個觀察很值得深思。家長們若以自己過去的感受與對未來的判斷,向小朋友的成長太過指指點點,對小朋友的發展未必是好事。較好的做法,或許是從旁啟發,與小朋友一起應對未來的變化,把自己的經驗分享予小朋友,但又別太主觀地去左右小朋友的發展。除學術知識外,更重要是做人處事的態度,這更有意思。

 

  記得其中一個匯君Live的問題,指網友於投資時聽取一位老人家的意見。同樣道理,這個又要小心,因為近年的投資環境亦變化得很厲害。金融海嘯後持續12年的低息環境、各國瘋狂印銀紙、加密貨幣、人工智能股、芯片股、電動車股、生物化學股等,皆是前所未見的。當然,老人家也可以與時並進的,但若該位老人家真的只記著80、90年代的投資教條,年輕人不加思索地去採納這些意見,結果並不理想。

 

相關連結:

【匯君 4週年 Q&A live 第二場】
https://www.patreon.com/posts/hui-jun-4zhou-q-102243547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