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Bella vita 美好生活
02/11/2016

風帆敎曉我的人生道理

#運動 #風帆

  我最喜愛的季節快了過去,所以要讓這篇文章插隊,下一篇再續古希臘哲學。

 

  上個星期,上天賜我一連幾天有空去好好享受了兩個與風玩遊戲的活動:風帆與風箏,非常感恩。這兩個也是已經超過十三年沒有觸碰過的玩意。雖然很久沒有玩,但是就像駕車和踏單車一樣吧,一些技能就是只要學過就永遠不會忘記。

 

 

  風帆,曾經是一個我非常非常非常熱愛的玩意而且與它有頗深的緣份,曾經在一只大帆船上生活過三年帆遊太平洋,十三年之後再坐上小風帆,感覺很輕鬆。重新聽著帆船教練去了解駕駛風帆的原理,我才明白原來風帆原來已經是我的一部分。

 

  駕駛風帆最重要的事情是設定目標和方向,不管要到哪裏去,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如果目標是很難去到,就是分拆成階段性目標。例如:當目的地正正就在風的正面吹來那個方向(12點的方向),由於我們絕不可能逆風而行,所以必須先去60度(2點)再去300度(10點),然後慢慢就可以去到12點的位置。

 

  這是一、目標和方向的設定。不就像我們做人一樣嗎?首先要設定一個目標或方向。不然我們只會原地打轉或是向橫發展,永遠不會達到自己的理想。

 

  二、是策略。有了目標與方向之後,我們又有甚麼策略可以幫助我們盡快達成目標呢?有些人從中環駕駛帆船到尖沙咀可能需要兩小時,但是準備充足的舵手可能只需要一小時。因為他能夠在每一個位置把風勢掌握得恰到好處。記著,我們是不可能控制風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控制自己的帆去決定究竟要讓多少風去幫助我們航行。如果太多風,駕馭不到就會把船吹翻。如果太少風,就會不夠動力以最佳速度前進。所以,精準就是一切。如果我們要到達目標,一定需要一個策略,可以化成具體的execution plan。

 

  三、是平衡。沒有平衡,船身不可能以最佳狀態前進,更精凖的sail trimming 也是沒有用。前、後、左、右,每一邊也需要視乎當時的形勢而重新安排。沒有一條公式可以背頌,這應該是最困難的。平衡彷彿就是一個永恆的成功之道。透過帆船的體驗就可以明白平衡的重要性。

 

  四、是不拘小節。這是玩小帆船必須要學懂的道理,否則翻艇只會是唯一的結果。在大帆船上不會那麼明顯。如果要做到由逆風方向的A 點(2點方向)到B點(10點方向),一定要轉變位置,但是每一次轉變位置也會使帆船繩變得亂七八糟。如果很需要整理的朋友看到這個情況一定會狂抓,開始放開舵手,因為他們覺得必須要立刻整理繩子然後忘記掌舵, 然後因為舵失控了,船身開始自轉而風帆又左右搖晃,不用先知也可以肯定很快就會翻艇。我非常明白細節是很重要,但是如果時常只顧著細節而忘卻穩定方向的重要,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如果艇翻了,細節還有用嗎?

 

  五、是隨機應變。其實由A點到B點途中,會遇到很多不測之風雲。我第一次離岸出遠洋就遇上時速六十六海哩的風暴,相等於十號風球。這些風暴沒有預兆,天氣報告也不能顯示。所以,出海時往往之能作最好的準備及最壞的打算。這個過程也讓我明白,計劃可能會有變的,但這只是協助我們抵達目的地的策略,因應時勢改變一下策略又何妨?莫非在十號風球下也要全速前進嗎?如果要安全抵達目的地,就必須學懂隨機應變。

 

  風帆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內在訓練,大家趁著這個風的季節去體驗一下吧。而帆船應該是人人也可享受的水上活動,康文署有五個水上中心定期舉辦風帆體驗課程,收費只是七十元。你還等甚麼?

 

Note 1: 帆船課程資料

Note 2: 小妹曾於2006年出版海上遊記《任我帆遊南半球》歡迎到公共圖書館借閲:)

 

20/03/2024

單車環台,退休人士可考慮

#我要退休 #台灣 #退休 #環島 #環台 #單車 #運動

  幾年前,我的姨仔已經提議我們一起參加台灣的單車環島旅行,即是由台北踩單車去台中、高雄、台東、花蓮、宜蘭,然後再回到台北,全長900公里,大約要用9日時間(還有其他起點選擇,例如台中或高雄,總之是環島一圈)。

 

 

  我聽到這個提議之後,其實已經心動。但我必須先強調,我不是單車發燒友,只不過喜歡踩單車而已,但感到以踩單車形式去旅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可以讓我用另一個角度細味台灣。只可惜,一場世紀疫情,令到這個計劃一拖再拖。

 

  今個星期,我終於圓了這個單車環台的夢想。總結一句,我認為這是一趟精彩的旅程,絕對值得推介。既然這個是退休專欄,我就從退休角度分享一下我對這次旅程的感受。

 

  我們這個團一共40人,主要當然是台灣人,其餘還有香港人(即是我們一行四人和另外一人),以及新加坡人、印度人、美國人等等。當中七成人是50歲或以上,其中有好幾位更已經70歲,最大年紀是71歲。50歲以上的人士,應該有七成是退休人士。

 

 

   說到這裏,我要先解釋一下我們踩的單車。今時今日,科技進步,除了普通的公路單車(Road Bike)外,還有電力輔助的e-Bike。但我必須強調,踩e-Bike不等於不需用力,或不用踩(不是電單車),如果不踩,e-Bike是不會動的,而如果你踩,就有少許附加推動力,上斜路時助力更大,會感受到和普通單車的分別。就是因為有了e-Bike,我才可以順利完成今次的環島旅程呢!

 

 

  我們40人之中,剛好一半用Road Bike,一半用e-Bike(從另一個角度看,有了e-Bike,這類單車環島的市場就擴大了一倍),而50至70歲的參加者中,有七至八成是踩e-Bike,但當中也有幾位是踩Road Bike的,令我十分佩服。從他們的裝備可以看到,他們也不是專業的單車友,最多只是平時經常踩單車而已。

 

 

 

  我和幾位台灣的退休人士談過,他們都是希望趁退休初期,體力上仍然能應付時,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深度探索自己成長的地方。

 

 

  旅程期間,我們也碰到幾位60歲以上已經退休的台灣人(下圖),他們不是踩單車環島,而是騎電單車環島。這令我記起多年前有一套台灣電影叫《不老騎士》,講述十多位平均年齡81的長者,心懷18歲的騎士夢,用13日時間環台一圈的事蹟。

 

 

  很感恩,整個旅程期間,天氣算是十分好,基本上沒有下雨,也沒有任何驚險事件!我認為,單車環台值得推介,尤其是退休人士,只要你有能力平衡部單車,夠膽踩馬路,加上有一定體能,便可接受這個挑戰,豐富你的退休生活。

 

 

 

  作者電郵:lkslo@yahoo.com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