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創業兵團
20/10/2017

打造智慧城市 生活變Smart

#創業 #創科 #STEM

  世界各地積極發展智慧城市,港府早前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顧問研究報告》,聚焦交通。

 

科技園現時有100間公司進行智慧城市相關的創新研究,科技園科技創業培育計劃主管莫偉軒(左四)表示,冀科學園與中大可構成「智慧地區」(smart region),成為新科技的示範場地

 

  有加拿大回流港人,研發單輪平衡電動滑板,在美國創業盛會中搶盡風頭,又因亮相電影《春嬌救志明》於內地熱賣,與海外發行商簽訂逾1億港元定單,冀在娛樂以外,可成為智慧城市的個人代步工具。然而,因本港法例問題而未能取得牌照使用,致令香港只能作為研發基地。

 

  亦有港人將大專及企業用的VR技術平民化,小四、小五學生可參與360度影片拍攝及進行3D掃描,冀藉此推動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

 

單輪滑板簽億元定單

 

  還記得電影《春嬌救志明》中,本港游泳運動員、女飛魚歐鎧淳與演員余文樂於公園相遇,腳踏著一部單輪平衡電動滑板嗎?原來這名為Surfwheel的滑板,由科技園公司「科技創業培育計劃」成員Koofy Development Limited設計,已與海外發行商簽訂1,400萬美元(約1.1億港元)發行合約,近日亦獲創新科技署批核逾200萬元研發基金。

 

  該公司聯合創辦人馬頌棋由加拿大回流香港,但一直難忘在北美的衝浪時光。原於飛利浦電子公司任職產品經理的他,覺得「份工幾時搵都會有,但好想有自己的作品」,遂於2013年自立門戶,花兩年時間研發可於陸上體驗衝浪及滑雪的電動滑板,作品參與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舉辦的創業者大會後,令公司聲名大噪,2016年更跟美國電影公司華納兄弟簽約,在美國推出印有蝙蝠俠、神奇女俠及超人的單輪平衡電動滑板。

 

  馬頌棋指出,電動滑板的車輪設計令電動滑板可以上壆,在娛樂以外,更可成為短途代步工具,充電90分鐘後可用1小時、行走12公里,可透過相連的手機應用程式,設定為訓練模式。初學者首先要學平衡,約兩星期後已可轉彎。目前Surfwheel已推出3個版本,未來會推出僅5公斤重、可摺疊款式,易攜出行。

 

港產單輪平衡電動滑板以科技園為研發基地,但受本港法規所限,只能主攻內地及歐美市場。

 

受法例所限 未能在港使用

 

  他表示,Surfwheel於中國、美國、歐洲皆可使用,但香港仍受法規所限,期望可獲政策支持。

 

  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冀將科學園打造成發展智慧城市的測試場地,該公司主席羅范椒芬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亦表示,希望科學園可成為「特區中的特區」,試行不同法例所限、未能公開測試的創科成品。《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顧問研究報告》中提及可將科學園及香港中文大學打造為智慧生活體驗社區,試行自動駕駛汽車及無現金社會等。

 

  雖然本港在推動創科產品時有規限,惟馬認為,在港做研發有很多好處,「外國人住得開心,易吸引海外人才」,且貿易網絡廣闊,透過參展即可接觸世界各地的採購員。

 

訂枱App兼享優惠

 

  科技園「網動科技創業培育計劃」成員Bid N Eat,開發同名智能手機應用程式「Bid N Eat」及「BNE Merchants」,前者供消費者使用、後者主攻商戶。

 

  食客利用該App,可於「最後一分鐘」找到有位的餐廳,看到食物圖片、餐牌價錢及其他用戶評分,目前主要靠優惠及折扣吸客,每宗成功交易都會按人頭收取中介費。

 

  該公司聯席創辦人方宇傑指出,手機App是為AI chatbots鋪路,冀成為用家的飲食私人助理,可根據平日與用戶的對話,了解其口味,自動建議餐廳及代為訂座。

 

智慧印章 人流帶到指定地方

 

  畢業於城大創意媒體學院的80後鍾慧龍與90後林曉筠,成立Animae Technologies Limited,將畢業作品變成真實,最近設計「智慧印章」,於奧海城試驗方案:用家需到商場指定位置,用以導電物料製成的蓋章,於手機屏幕上蓋印,集齊印章後有獎賞。

 

  鍾慧龍指,以導電物料製成的蓋章恍如鑰匙,而手機就是門鎖,兩者要配成一對才可解鎖,故可避免遙距操作,一定要到指定位置才可收集智慧印章,冀藉此將人流帶回商場。

 

VR技術小學生識用

 

  3面牆、4部投影機、6個鏡頭連感應器、2米乘2米的空間,建構出沉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空間。若於拳套加入感應器,就可與虛擬畫面中的拳手格鬥,升級變成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

 

原動力科技有限公司、VirCube首席執行官及首席技術官曾俊雄表示,該公司設計的VirCube是一個開放平台,使用者可自由設計不同場景。

 

  原動力科技有限公司VirCube首席執行官及首席技術官曾俊雄表示,以往沉浸式虛擬實境主要應用於大專院校,企業使用時向科技公司購買度身訂造的方案,用作職安訓練,他們設計的VirCube是一個開放平台,用者可自由設計不同的場景,並在虛擬實境的畫面中,加入3D模型。

 

3D眼鏡教學 睇器官分布

 

  有見社會對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的討論度愈來愈高,曾俊雄認為,沉浸式虛擬實境技術可平民化,可應用於小學常識及中學地理、生物、歷史科課堂,做互動教學。學生戴上3D眼鏡後,可以「穿透」人體,近距離看到骨骼的組成及器官分布,亦可親身感受金字塔的實景高度。

 

  該公司曾與小四、小五學生合作,建構出一個過馬路場景,由小學生負責拍攝360度全景影片及以平板電腦進行3D掃描。他指出,學生亦可參與進階版,如用軟件設計3D模式及寫程式。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及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已購入該系統,作教學用途。

 

  他認為,利用沉浸式虛擬實境可減省成本:「以往建築業做Mockup(實物模型),要用好多錢,但用VR技術可以模擬場景,即時修改,10次Mockup變成1次,亦不用畫數千張渲染圖。」他又表示,一個2米乘2米的空間連系統約需30萬元資金,4米乘4米則需48萬元。

 

24/04/2024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創科政策研究報告!哪些潛在問題窒礙香港發展創科經濟?在教育、技術轉移層面可以做甚麼?公私營可怎樣協作?

#創業 #團結香港基金 #人工智能 #初創 #創科 #香港新經濟 #團結香港基金,香港新經濟,人工智能,初創,創業

  綜觀香港的四個傳統主要支柱產業——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以及工商業支援服務,這些產業對香港的GDP貢獻接近六成。然而,這些行業的成功,也導致了人才向某些行業的過分集中,使得本地創業創新的熱情相對較低。如今AI及科技產業的迅猛發展,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各地都在積極擁抱創新帶來的新機遇,以此打造新經濟。

 

 

  針對香港的創業生態,團結香港基金上月(3月)發表了一份題為《優化各界資源協作 推動香港初創發展》的政策報告,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下稱「AEF」或「我們」)為該報告的策略夥伴。報告透過與超過70名持份者進行深度訪談和焦點小組討論,釐清阻礙香港初創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報告還結合了持份者訪談及其他地區經驗,從教育、技術轉移、融資、市場拓展、吸引人才和企業五大方面提出十四項建議,以促進香港初創生態系統的發展,希望透過凝聚各界力量,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初創生態圈,從而培育更多具備創新力和競爭力的人才和初創企業。

 

從國際金融中心到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香港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科網泡沫,得出一個教訓,就是高科技產品投資額及風險高,但回報卻不穩定,容易虧本,故此多投入做科技含量不太高卻低風險低投資的行業。因為這種保守的思維模式,導致過去二十年來香港的創科市場並不夠活躍。然而,發展至今,初創企業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報告引述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初創企業的數量每增加10%就能在下一年帶動人均GDP增長2.4%及提升2.9%的專利申請數量。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博士指出:「大家必須要意識到創業家的角色對於社會是很重要的,是一個火車頭的角色,是一個動力,對於推動香港創新的重要力量,因為創業家敢於冒險,富有創新的思維,才能帶動技術的創新、就業和各方面的發展。」隨著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如火如荼,香港亦終於決心投身其中,努力追趕新經濟的腳步,重新激發這座國際都市的活力。比如,香港特區政府於《財政預算案2024》增加預算,大力支持創科;本港大學如城市大學推行大型創新創業計劃的「HK Tech 300」;港交所推動創業板改革以吸引高增長潛力的科技企業登陸;私營機構如阿里巴巴等也設立創業者基金,組織JUMPSTARTER環球創業比賽扶持創業者,設立HKAI Lab促進技術商業化。

 

香港創業生態仍需要各界不斷協力完善

 

  儘管政府已經在創新科技發展方面投放了大量資源,於2018-2022年期間於創科投放超過1,500億港元,但香港在2023年《全球創業生態系統指數》中僅排名第12位。本地的獨角獸數目相對較少(18家),落後於北京(91家)、上海(71家)和深圳(32家);更甚的是,香港在初創企業早期融資的角色甚少,僅佔全球風險資本市場的0.5%。

 

  為了促進香港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有效發展,我們委託團結香港基金對本地創業生態進行研究,發現當下窒礙香港進一步發展創科經濟的潛在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本港畢業生缺乏可行的創業想法或風險偏好較低,導致創業意願較國際同儕低;技術轉移支援不足,阻礙了商品化的過程;早期企業的投資風險較高,且政府偏好後期投資限制了融資渠道等。

 

  報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建議。在細讀建議前,大家可以先了解整個初創生態圖畫。發展初創,與栽種植物有異曲同工之妙。前期的創業教育,是埋下他日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促進技術轉移和企業聯動,是提供催化劑,協助初創孵化;後來的融資,則是為初創企業茁壯成長提供養分;其後的開拓市場及吸引人才和企業,更為樹苗最終開花結果創造良好的環境。這裏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教育層面上,報告建議將「創業」元素融入小學科學課程中,鼓勵學生通過專題研習,運用科學概念提出具創意、創新的方案解決實際問題;又建議「商校合作計畫」與創業教育提供者合作,提供互動式商業模擬訓練和共同設計培訓計畫。就青年教育,AEF亦早於2021年成立慈善機構SEED Foundation,銳意盡早於中學階段即介入為學生提供科技教育,協助下一代邁向科技主導型經濟。在SEED Foundation 提供的課程中,學生既獲得知識上的增長,同時亦能得到真實工作場景體驗,過去一年的參與學生獲安排至阿里雲、屈臣氏集團、港鐵、香港電訊等企業進行實習,將理論付諸實踐。科技人才的培育,對創科長遠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在技術轉移層面上,報告建議建立技術轉移聯盟、引進世界級私人孵化器來港發展、為招聘和培訓本地和國際技術轉移人才提供資助等。為協助初創企業將研究成果轉化落地,我們亦早於2018年成立HKAI Lab,為初創社會提供一個匯聚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者、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平台,促進人工智能及技術商業化。在HKAI Lab「加速初創企業發展計畫」的121家科創企業中,逾三成成功籌集到資金,當中大部分的市值更達到1000萬美元至2500萬美元。

 

  在協助企業家獲得融資方面,報告發現投資者擔心種子期和早期風險投資的高風險性質,政府亦傾向投資後期階段的公司。為便利資金流向初創企業,報告建議參考以色列Yozma基金和深圳天使母基金,成立香港天使母基金,同時修改上市規則以開放資本市場。AEF成立至今,亦積極向早期的初創提供資金及策略指導,相信報告中所倡議的公私營合作,共同出資成立子基金,為本地初創企業提供關鍵的種子期和早期風險投資,將能為香港的初創土壤帶來更充足的養分,為初創企業的孵化創造利好的環境。

 

 

公私營相互協作 共同建設創科生態圈

 

  政府近年決心大力發展創科,在資金、創科基建、人才引進、上市等政策都有所突破,包括撥款30億予人工智能資助計劃、支持「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進駐河套、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港交所18C章的发布等。至於私營市場上亦設立了不同的創業平台和基金,如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ParticleX、HKX等為初創企業提供各種軟、硬件支援,積極推動本港初創生態圈蓬勃發展。

 

  我堅信在培育成熟的孵化生態系統中,公營及私營孵化器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公營上,政府主要提供資源和基礎設施,而私營機構則進一步帶來市場專業知識和風險投資支援。透過這種資源的有效整合及互補,能確保初創企業能從多樣化的支援機制中受益,長遠能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本港經濟健康發展。

 

  香港,正在科技創新領域謀求煥發新的風采。我相信,香港科技創新產業的未來,值得令人期待。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