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親子芬享
04/01/2021

【第一章】莫忘初衷,勿失本心

#親子 #親子心得 #育兒 #初衷 #本心 #陪伴 #學習興趣 #運動 #心靈健康運動 #目標 #人生規劃 #誠實 #善良 #仁愛 #奉公守法 #貢獻社會

  每位父母養兒育女都有他的心得和方法,而且因人而異,盲目依樣葫蘆,當然未必奏效。我慶幸在為人父母的漫長旅程中,感到非常喜悅和滿足,所以才斗膽將我與子女相處的理念略為整理,歸納為接下來的十期專欄文章,和大家分享交流。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生兒育女都是自己的選擇。可是你還記得你當初為甚麼希望為人父母呢?你對子女最大的期望是甚麼?當然每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都不一樣吧,但我建議大家至少和你的伴侶好好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最好是在小朋友出生前吧!)。

 

  你可能會覺得「莫忘初衷、勿失本心」是老生常談,了無新意,但認清方向其實是必要的第一步,不可輕視。夫妻如能在大方向上取得共識,可減少將來因育兒而產生的爭拗。對我和我先生來說,我們最希望的是子女能夠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擁有一顆善良、仁愛的心;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有幸的話,當然也希望他們能夠貢獻社會,成就以生命感動生命。不過,倘若這使命對他們來說太過沉重的話,至少也要做到Do No Harm 吧!因此,我們與子女「約法三章」,內容非常簡單:(一)要誠實、(二)要善良,仁愛,不能害人、(三)奉公守法。

 

可能有人認為「天道酬勤,輕財聚人,厚德載物,德行天下」這16個字是陳腔濫調,但這卻是筆者人生的座右銘。筆者相信有得必有捨,很多人年輕時的生活條件都不太理想,透過勤奮工作去改善生活,而人亦不應將錢財看得太重,這樣就能廣交結友,再以仁德之心待人接物,財富終會累積,屆時便應回饋社會。筆者期望子女亦要有着仁愛、善良的心。圖為筆者之書法作品。

 

  許多年前的一個聖誕假期,我和女兒的一次閒談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影響深遠。以下是當時我倆的對話內容:

 

  女:媽媽,在新的一年裏,你的新年大計是甚麼呢?

  我:好問題!我還沒有想過呢!

  女:那麼,你的人生目標是甚麼?

  我:家庭和睦、健康快樂、對社會有貢獻吧!

  女:哈哈,我覺得我們的家庭已經很和睦了。那麼在新的一年裏,你將會做甚麼令自己更健康快樂呢?

 

  女兒的提問,令我反思良久。就是自那時開始,我便決定了每天至少要花半個小時做運動,另外每天也要花半個小時進行「心靈健康運動」(Mental health exercise) , 如畫畫、書法、閱讀、睡前冥想感恩。

 

  我由此體會到認清你的目標、方向是很重要的,這樣你才能夠更有效地分配時間,規劃你的人生。假如你認為你是以家庭為重的話,那麼你每天陪伴家人的時間又有多少呢?畢竟愛與陪伴在親子旅程中尤為重要。

 

  與此同時,我覺得為子女締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培養子女喜歡學習,讓他們可以放膽地、獨立地作出新嘗試,學會不怕失敗,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記得許多年前我與子女到一間雲吞麵檔吃麵,與一對母子「搭枱」。當時那位媽媽正在滔滔不絕地教訓他的兒子,喝道:「你再咁曳,我今日就要你讀多兩本英文書先准瞓覺,睇你以後仲敢唔敢唔聽話?」我當時感到非常錯愕。試想想,如果你認為讀英文書是一種懲罰的話,那麼兒子將來又怎會喜歡閱讀、喜歡學習呢?

 

筆者認為讓小朋友愛上學習,保持好奇心,是育兒的要訣之一。簡單如每日放鬆半小時去享受閱讀,也能是人生成功的關鍵。圖為筆者的油畫作品。

 

  同樣地,我也不贊同以給予子女時間「打機」來作為獎勵。這樣做的話,不是間接認同了讀書是苦差,而「打機」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利申:我和兒子也有「打機」。我覺得打機是一種消遣,只要清楚自己工作的緩急輕重,不要沉迷便可以。)

 

  令小朋友喜歡學習,是至為重要的。因為當你喜歡一件事情時,你做得好的機會自然會更高。至於怎樣才能培育子女享受學習,能夠獨立學習(例如不用補習老師幫忙),確實知易行難。往後我在這方面也會和大家分享一些小心得。

 

  最後,今期是我2021年第一次和大家在《經濟通》「親子芬享」的專欄上碰面,祝大家2021年身體健康、身心愉快,讓我們齊來迎接更美好的一年!

 

2020年是艱難及充滿挑戰性的一年,筆者希望2021是一個有如日出般絢麗的新開始。圖為筆者女兒的油畫作品。

 

22/04/2024

釋放小朋友思維

#財識兼收 #投資 #親子 #教育 #理財智慧 #科技

  匯君第二場Live提到教小朋友的問題,多數家長都會擔心小朋友未來。例如有些小朋友可能很活潑,但不聰明而讀書成績差,擔心他未來前途;另一位小朋友可能讀書成績好,但太內向又不太懂與人溝通,家長亦會擔心他未來不能融入社會。家長們,其實我們怎去理解20年後的世界呢?

 

  回想一下20年前,大家手上的手機絕不是現在的樣子,當年時興Nokia手機,主要功能是電話通訊,連拍照功能亦欠奉,而今天的智能手機比一部桌上電腦還要厲害。對比一下,今天很多科技與知識,20年前還未出現,例如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更將在港推出)、人工智能、芯片等,當年不少想法認為這些大概只會在電影情節內出現。

 

  我們今天的想法與過去的經驗,真的對小朋友有用嗎?舉例,若未來可能是一個藍領十分吃香的年代,而小朋友又在這方面發展得十分好,那麼,在文化中小學課程的成績好壞,其實又有多大影響呢?

 

我們不應將太多既有觀念與經驗灌輸給小朋友,去左右他們的發展。(iStock)

 

  上一代家長經常叫孩子用功讀書,別浪費時間去玩耍。今時今日,看著小朋友在玩電腦、手機,應否強制要求他們停止而跑去溫書呢?此舉是好是壞,其實也是未知數,只要不沉迷,取個平衡點就可以了吧。

 

  又例如,未來可能人工智能當道,所有需要書本上知識的工作都被淘汰掉,若小朋友花一輩子讀相關學位,背誦所有專業條例,當上了律師、會計、醫生等,到頭來這些工種都被消失掉,是否害了他一生呢?

 

  再者,在合理預期下,未來20年的變化速度,絕對比過去20年的變化來得急速。近期Netflix劇《三體》成為熱話,當中有一段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對話十分值得深思。劇中外星人準備來侵佔地球,旅程需時400年,雖說今天外星人的科技超越地球人,但400年後它們並不樂觀,重點就是它們計算地球科技進步的速度。

 

  人類存在超過10萬年,大多數時間與猿人沒多大區別,停留於狩獵模式。由狩獵發展出農業需時約9萬年之久,之後由農業進入工業時代需時約1萬年,由工業時代進入原子時代需時約200年,由原子時代進入資訊時代需時約50年。這班外星人計算地球科技進步的速度是以幾何級數地加快,因此惟有一邊來地球,一邊殺掉地球的頂尖科學家,希望阻止地球科技前進。

 

  雖說這只是來自一本小說的劇情,但這個觀察很值得深思。家長們若以自己過去的感受與對未來的判斷,向小朋友的成長太過指指點點,對小朋友的發展未必是好事。較好的做法,或許是從旁啟發,與小朋友一起應對未來的變化,把自己的經驗分享予小朋友,但又別太主觀地去左右小朋友的發展。除學術知識外,更重要是做人處事的態度,這更有意思。

 

  記得其中一個匯君Live的問題,指網友於投資時聽取一位老人家的意見。同樣道理,這個又要小心,因為近年的投資環境亦變化得很厲害。金融海嘯後持續12年的低息環境、各國瘋狂印銀紙、加密貨幣、人工智能股、芯片股、電動車股、生物化學股等,皆是前所未見的。當然,老人家也可以與時並進的,但若該位老人家真的只記著80、90年代的投資教條,年輕人不加思索地去採納這些意見,結果並不理想。

 

相關連結:

【匯君 4週年 Q&A live 第二場】
https://www.patreon.com/posts/hui-jun-4zhou-q-102243547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