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心理攻防戰
13/12/2018

【父母的愛】坦蕩式VS隱晦式告白?有條件的愛令人太辛苦了

#親子關係 #心理情緒

  看到死因硏訊中那名中四學生的遺書說:「我不懂甚麼叫愛,我以為我知道了,以為學會了,但並不是。……原來從小到大我竟然沒有一次與人真心去交流過,甚至父母……」

 

  我不想猜測當事人的經歷。但和朋友談起這段話,大家都有所感慨,也想起一些年輕人的相關經歷。

 

  感覺被愛是一種主觀的體驗。極大部分父母都是愛子女的,但是表達方式卻是各有不同。

 

  有些是坦蕩式,口口聲聲對孩子說「我愛你」,經常親吻面頰擁抱等表現出來。有些是隱晦式,即是不大喜歡以言辭表達,以無限細心照顧是否穿得暖吃得飽,一切愛護關懷盡在不言中。孩子在接收上,也可以準確地感受到父母的愛。

 

  但是有一種相處模式,可能會令孩子困惑的,就是「有條件的愛」:當孩子表現出好行為,由其是父母和親朋戚友讚賞的行為,或者是孩子有好成績好成就時才得到父母的認同,但當孩子未達標,尤其是努力但未達標時父母只有催谷,只是帶著失望般回應:「你可以做到更好的,要更努力呀!」。

 

  這是一種目標為本,成就為主的模式,完全忽略了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和進步。這樣,孩子便不會得到應有的鼓勵和支持,也難於明白到何謂「無條件的愛」。

 

  若要簡單說明「無條件的愛」,那可以參考那些對病童或殘障兒童的例子。他們的父母接受子女的限制,「I love you as they are」(我就是喜歡這樣的你),注重他們的努力和每一點一滴的進步,會因子女的退步退化而失望,卻仍會表示鼓勵和支持,仍會讓子女感覺到關心和接納。

 

  有人說得好:「在愛中成長的孩子,才會容易學懂如何去愛。」

 

07/03/2024

親子相處和親子理財的關係密切非常

#理財 #親子理財 #親子相處 #理財智慧 #兒童發展心理學 #理財教育 #親子 #親子關係

  我們過去接近十年推廣兒童、青少年和親子理財教育,強調親子相處做得好,理財教育也會做得好,兩者的關係很密切。所以未來我們會多點討論親子相處的方法和技巧,特別引用《親子相處的魔法、快樂教養100招》,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林俊斌副教授及張溢明先生合著。

 

  從前,親子關係不必多言,注重身體力行。上世紀70年代經濟迅速發展,教育水平提高,出現很多「現代父母」。他們回想小時候父母的各種不足,希望自己教養子女使做得更好。

 

  至1980年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科研成果豐盛,親子科學也深入民心,我們會引用此書,握要地介紹相關的科研成果,舉出日常生活中會遇上的挑戰,並提出實用的處理方法。

 

(Shutterstock)

 

  教養孩子從來不是容易的事。兩位作者結合研究理論和實際經驗,寫出100篇親職小貼士,對家長實在大有裨益! 作者進一步將概念和技巧用於日常生活之中,能夠把重點放在如何(How),正正是此書最可貴的地方。

 

  希望各位家長透過這本書,不論是親子相處或理財,用科學的方法教養孩子,讓孩子在成長路上走得更暢順!

 

按:摘錄自《親子相處的魔法、快樂教養100招》

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林俊斌副教授及張溢明先生合著。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