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國金與投資
21/06/2018

開徵關稅如何鬥大?

#貿易戰 #美國 #中國 #關稅

  中美貿易糾紛越鬧越大,繼美中各自發表總值500億美元的25%關稅清單之後,特朗普突然大發脾氣,謂若中國報復,會另發總值2000億美元的10%關稅清單,消息即時震動環球金融市場,各地股市在貿易戰可能持續升級的陰霾下紛紛下跌,而以中國內地股市表現最差,上證指數3000點失守跌見兩年新低才初見喘定,影響所及,港股也跌至30000點樓下。在美國,以反映藍籌股的道指跌幅較大,但投資者認為貿易戰對美國科技股影響有限,納指反而在這個時候又升見歷史新高。

 

特朗普加碼順口開河?

 

  特朗普端午節假後亞洲開市前發功,聲明謂若中國在500億美元關稅上進行報復,便會再拿2000億美元中國貨開刀;對此,中國商務部立即表態,謂會跟進反擊。中國官媒接著紛紛用上「自衛還擊」的字眼,即中國根本絕對不想打貿易戰,但若被攻擊,也只好還擊。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沒有繼續在推特發文談貿易糾紛,可能是他想先看清楚形勢,二來,他近日忙於應付偷渡客問題,當局把兒童與家人分離,囚在「兒童營」備受到美國輿論的抨擊,而特朗普近日的推特主要與民主黨人及所謂的「虛假傳媒」不斷罵戰。

 

  與此同時,中國官媒也短暫收火,畢竟現時連第一輪關稅還沒有開徵,即是談判大門仍沒有關死,而就算是正式開打之後,也可以是談談打打。

 

  特朗普上台後,不再遵守多邊貿易協訂,要向各個對美享有貿易順差者開火,他常揚言,美國長期受騙,在全球貿易每年「輸8000多億美元,已輸無再輸」,故此不怕與別國打貿易戰,而中國既然享有最多貿易順差,便需要作出最大的讓步。

 

  中國是希望以大幅增加進口來減少貿易順差避免與美國互相開徵關稅;然而,美國官方的立場不時改變,達成共識之後反口不認。結果,還是公布了500億美元的懲罰性關稅清單,其中300多億美元會在7月6日起實行。而中方亦即時反擊,發表針對美國的500億美元貨品清單。

 

2000億美元等於懲罰所有中國貨

 

  過去,當中國揚言反擊時,特朗普曾謂要增加多1000億美元貨品的懲罰性關稅,而今次的哃嚇更大,要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

 

  根據美國的貿易數字,25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已差不多等於所有中國出口的全部,其實也不用出甚麼新的清單了。事實上,就算中國報復,也難再找出總值2000億美元的進口美國貨品,因為已超出美國對華的所有出口。

 

  這個鬥大的遊戲,牌面上美國必定是勝方,而這也是特朗普所謂「輸無再輸」的理據。

 

新清單若出籠,必嚇壞美消費者

 

  然而,強抽所有中國貨品的關稅不等於就是特朗普或美國的勝利,這只會令到美國消費者付出更多,因為大量廉價的必需品是來自中國,也根本上無法找到同樣的替代,結果,這只會加劇通脹的威脅,到時不僅中國經濟受打擊,美國經濟也很可能變成「滯脹」(STAGFLATION)。

 

  特朗普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由於大規模的貿易戰還未展開,美國消費者即時未被嚇倒,而美股投資者也只是半信半疑。最受驚嚇的是中國股民。

 

  我認為,所謂2000億美元的清單是難以拿出來的,因為到時最害怕的,可能會變成是美國消費者和股民。而事實上,中美關係也不至於鬧到「互不做生意」的地步。

 

中興事件反映美兩黨立場

 

  此外,也要留意中興(00763)事件的發展。美國參議院兩大黨齊齊反對特朗普給予中興生路,而從參議院的投票結果來看,遠超過三分二議員要「趕絕中興」,看來,當與眾議院協調之後,也不難取得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令到特朗普未必能夠推翻國會兩院的聯合決議。事實上,特朗普當局也正利用中興事件要求中國讓步。特朗普若要保中興,共和黨議員們也得買帳;反之,中興就真的有可能最終被封殺。要封殺中國今後在高新科技的發展,似已是兩大黨的共識;因此,也不宜特別責難特朗普。

 

有賴中美最高層對話解困

 

  貿易戰雙輸是必然的,現時要看習近平和特朗普的智慧,能否透過最高層對話緩和兩邊的情緒,及就算貿易戰開打,也只局限於較少的範圍。否則,環球股市以至經濟都會進一步受損,而更多資金會流入債券,黃金和日圓等避險。

 

16/05/2024

【FOCUS】「川建國」VS「拜振華」,對華加關稅亂鬥

#拜振華 #鋰電池 #半導體 #關稅戰 #電動車 #貿易戰 #中美關係 #中美貿易戰

  加徵關稅的昏招,令拜登和特朗普樂此不疲,似再次應了中國網民關於「川建國」和「拜振華」的調侃。白宮周二(14日)宣布,三年內分階段大幅提高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對象包括鋼鐵鋁、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半導體等。惟此招對本就對美出口微乎其微的電動車、光伏、鋼鋁影響有限,更早已被證明「未傷人先傷己」。

 

進口佔比微乎其微,出拳出在棉花上

 

  艱難拼連任的拜登,正有意對特朗普「東施效顰」。據白宮最新聲明,將對來自中國的180億美元進口商品分三年提高關稅,以回應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保護美國工人和企業。

 

艱難拼連任的拜登,正有意對特朗普「東施效顰」。(AP)


  其中,2024年內,提供電動車關稅從25%至100%,鋼鐵和鋁產品關稅0-7.5%至25%,電動車鋰電池關稅從7.5%至25%,太陽能電池關稅從25%至50%,注射器和針頭關稅從0%至50%,個人防護設備關稅從0-7.5%至25%。

 

  對中國出口「新三樣」的領頭羊電動車,加稅至100%聽起來石破天驚,但事實上,美國去年進口最多的電動車分別來自德國、韓國、墨西哥,總計超177億美元,來自中國的進口僅約3.8億美元。此外,中國造太陽能電池,過去逾十年來基本沒有直接出口美國(主要經東南亞出貨);美國去年自中國進口鋼材、鋁材亦僅分別為59.8萬噸、23萬噸。換言之,拜登出拳如同出在了棉花上。

 

新稅不利抗通脹,中國反應不同2018

 

  拜登此番關稅戰來勢洶洶,但下注顯然仍追不上「狂人」的步伐。因應拜登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稅至100%,3月曾表示對墨西哥製造的中國汽車徵收100%關稅的特朗普,最新將稅率叫價提高至200%,並揚言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至少60%的關稅。

 

美國來自中國的電動車進口去年僅約3.8億美元。(AP)


  不過,回看特朗普2018年挑起的對華關稅戰,實際效果跟預想出入甚大,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去年3月就指,研究顯示,美國進口商承擔了特朗普關稅的「幾乎全部」成本;關稅每增加1%,價格就會上漲約1%。紐約聯儲2019年亦指,2018年的對華關稅令美國家庭平均增加419美元成本,包括額外稅負及效率損失。而全美零售商聯合會最新則稱,「在消費者抗擊通脹的時候,政府最不應做的事情就是對進口產品額外加稅。」

 

  值得一提的是,跟2018年時,中國先後三輪對美國祭出加徵關稅報復,且都以牙還牙式的在同日生效,今次回應暫只停留口頭上的「必然措施」,顯然謹慎得多,大有對「川建國」、「拜振華」政客亂鬥靜觀其變之意。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