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綠路閑人
16/11/2020

【50+自在小日子】收窄朋友圈讓心靈清空

#社交 #朋友 #應酬 #人際關係

  外子常說我走運,伴隨身邊的,都是生死之交。我想,這跟運氣無關。

 

  從來,我就不是一個容易相處的人,一路走來,願意繼續陪我「行街睇戲食飯」的,都是心量大的人。沒一定心量,早已放棄了我。 

 

 

(圖片由作者提供)

 

  「行街」——無論向左走還是向右行,向前進還是向後退,我都要問因由,總是無法接受安排,跟著眾人同一方向走。這反映我那尋根究底窮追猛打,硬要把事情的始末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徹徹底底的性格。

 

  好明顯,我就是一個「麻煩友」。

 

  「睇戲」——對於片種、導演、演員從不妥協,不愛的,打死也不會看;更不能接受看電影期間,交談進食聽電話,對於那些於觀看途中,無厘頭開著電話屏幕檢視訊息的人,我會破口大罵,因為那黑暗中的刺眼強光,足以令我想殺人。這反映我那不平則鳴動輒挑釁隨時惹禍的性格,伴在我身邊,其實相當危險。

 

  好明顯,我就是一個「麻煩友」。

 

  「食飯」—— 這方面,我最是揀擇。不吃雞、鴨、鵝、乳鴿、不吃牛肉、海鮮除了蝦和魚類,其他也少吃。香港人最熱愛的自助餐、打甂爐、BBQ,通通謝絕。上館子點菜,四時氣候,時令菜蔬,一概考究,該煎的,不可以炆,該蒸的,不可以炒。陪我吃飯,制肘多多,難以盡情。

 

  好明顯,我就是一個「麻煩友」。

 

  試想,誰個傻瓜會願意跟「麻煩友」結伴同行?

 

 

(圖片由作者提供)

 

  幾十年來,朋友團愈收愈窄,本來在身邊嘻嘻哈哈哇喇哇喇團團轉的所謂朋友,恰如溫水從手沖咖啡的咖啡粉、濾紙和濾杯走了一轉,萃取出來,所剩無幾。

 

  這一點,我從不抱怨,亦不介意。相識滿天下難道不累?朋友多寡,不是重點,朋友真假,才是我的著眼點。

 

  在真朋友面前,我可以任意任情任性,徹頭徹尾做一個「麻煩友」,毋須矯飾毋須壓抑毋須妥協。他們偶爾一句:「你真係好鬼麻煩!」聽起來,親切又窩心,願意接受「我」是「我」而留下來,因為他們懂我疼我。

 

  年紀大,時間無多,精力有限,必須一概從簡,生活如是,交際更甚。難得朋友圈收窄了,無謂應酬無聊對話,全數省下,返璞歸真去蕪存菁,把注意力留給自己。

 

  人事複雜,耗損心志,拋得開,才賺一點閑,保持距離,以淡見真。

 

 

(圖片由作者提供)

 

03/01/2024

移民英國|居英港人愛「圍爐」?中西文化差異下的社交方式是怎樣?移居哪裏都別忘記一件事

#移民 #英國 #移民英國 #民族認同 #民族認同 #社交 #圍爐 #文化差異 #融入 #社交距離 #生活百科 #心理情緒 #壓力 #適應

  移民英國後,不少朋友都很關心我的社交狀態,經常被問到「識唔識到外國人?」、「有無香港朋友喺倫敦?」。畢竟英國的冬天又濕又凍,沒有社交很容易有種莫名的孤獨感,「圍爐」當然倍感溫暖,不過在很多香港人眼中,結識朋友不是一件純粹的事,「圍爐」就是不融入,結識到外國朋友特別高尚,這不是我子烏虛有,大家不妨到「電子唐人街」看看各大留言。其實「圍爐」並無對錯,只是大家喜歡的社交方式不同,還有中西文化差異,始終跟「自己人」做朋友更能暢所欲言。

 

「我不是想吃亞洲菜,是只吃亞洲菜!」

 

  朋友S是首批移居英國的香港人,她只愛亞洲男生,也只吃亞洲菜,對她來說,英國文化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單純只是一個工作和居住的地方。人在異地,總會覺得孤獨,她開始沉迷各種家居派對,也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居英港人。S坦言比較喜歡「圍爐」,無論是話題上,還是溝通方式,始終香港人比較啱傾。當然S也有不少外國朋友,但大部分外國人都難以接受如此「單刀直入」的溝通文化,他們喜歡說很多漂亮的話來維持表面的禮貌,對香港人來說是一種虛偽。

 

  S曾經與一對情侶共居,那對情侶其中一方是英國人。S的室友曾當著英國男友的面取笑S穿得像一個「流浪漢」,初時那個英國人被這種溝通方式嚇得目瞪口呆,後來才發現這是不帶惡意的玩笑。跟外國朋友相處,要收起「愈熟愈Mean」的社交文化,你覺得他們虛偽的同時,他們也會覺得你沒有教養。

 

 

有種社交叫「合則來,不合則去」

 

  朋友L卻有點不一樣,身邊圍繞的都是外國朋友,因為她的喜好和性向在香港並非主流,過往經常被人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反而來到英國後,跟外國朋友相處得更自在,可以放膽做自己。這種交友模式與虛榮與否無關,純粹是合則來,不合則去。

 

  跟外國人做朋友的其中一個有趣之處在於「和而不同」,正因大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如果能夠擁抱這些不一樣的地方,會看見一個更大的世界。L不少外國朋友知道她的母語是廣東話,覺得相當特別,不時向她請教,她也經常把香港的飲食文化跟外國朋友分享。所謂融入,不是要去除所有本土意識,硬生生地將自己變成另一個人格去迎合當地人,這只是民族自卑感作祟。

 

居英外國人的民族認同:不要忘記自己來自哪裡

 

  我曾經在一間咖啡店打工,老闆是在英國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人,每當他們看見自己種族的客人,總會更熱情招待,用自己的語言溝通;我的愛爾蘭鄰居在英國生活了幾十年,至今仍不承認自己是英格蘭人。他們不約而同地對我說,無論在哪個地方生活,永不要忘記自己來自哪裡。如果放在香港各大討論區,他們便是「圍爐」、不融入,但又如何?香港人不能失去的正正是這種民族認同感,無論去到哪裡,也不要忘記自己是香港人。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