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iMoney 熱點
18/03/2021

ESG策略師月薪達10萬 拆解人才搶手之謎

#ESG #招聘 #新世界

  普羅大眾或許對ESG(即環境、社會及管治,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認識不多,但ESG概念卻極速冒起,成近年最炙手可熱的投資議題。ESG不僅牽涉政策及經濟層面的考慮,同時亦影響個別企業的商譽和股價,因此ESG愈來愈受到投資者的重視。

 

  事實上,香港在ESG方面的發展其實已走在前端,上市公司需提供ESG報告,讓投資者了解她們怎樣管理有關風險,港府也於年初成功發行25億美元綠色債券,是本港歷來最大規模的綠債交易,可見香港十分重視ESG發展。

 

  畢竟ESG是個新興理念,本港卻面對ESG「人才荒」的情況,難怪市場傳出新世界發展(00017)願意以月薪10萬元聘請ESG策略師。究竟ESG如何為企業生出持續發展的「金蛋」﹖想投身ESG行列,門檻到底有多高﹖以下將逐一解構。

 

影響企業行為及投資思維 九成的企業關注ESG

 

  ESG是近年投資界掀起的一股新思維,這門投資起源於社會責任投資(SRI,Social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是社會責任投資中最重要的元素。ESG投資於數十年前開始於歐美出現,美國首隻ESG基金於1971年成立,其後首個ESG指數也於1990年成立,及至2006年,聯合國成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當時ESG投資已在歐美得到廣泛認同。

 

  事實上,在金錢掛帥的投資世界,以往投資者最關注的就是投資回報,環境和社會問題的問題難免相對不受重視。隨著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可以為一間公司或一項投資帶來增長機遇,也可以構成重大風險,如早年一些外國石油企業因發生嚴重漏油事故,遭美國政府重罰達10億計美元的巨額賠償。

 

  從以上可見,環境因素確實跟企業經營及持續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因此現時整個金融界,包括國際性的組織、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等也提倡綠色金融或可持續投資,希望為環境和社會帶來正面效益。國際投資者及企業愈來愈重視ESG,皆因會直接影響公司信譽、價值及投資前景。

 

評估環境影響及社會貢獻

 

  再深入些看,ESG與投資又有何關係﹖當投資者在考慮是否投資一間公司時,除了考慮該公司的營運數據,同時也要關注非財務類上的指標,包括公司對環境的影響、對社會的貢獻,以公司內部管治這三大元素。簡單而言,環境這部分就是評估公司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對能源的利用以及對廢物的處理。而在社會部分,就要評估企業對員工的管理、產品的安全性、員工的福利以及慈善方面的工作。至於公司治理,則要評估董事會結構、股權結構、管理層薪酬以及商業道德。

 

  一般來說,ESG表現較良好的公司,於企業管治的往績通常較理想,而且具備較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優勢。很多大型歐美機構的投資者,已將公司的ESG策略加入投資的考慮之中。同時,來自政府、大學或公共機構的退休保障基金,在挑選基金管理公司為她們的資產進行投資時,也為會將ESG列入考慮的因素。基金經理可以把ESG因素融入財務分析與投資程序中,又或者透過企業參與,以股東的權力來影響企業行為。

 

  富達國際的年度分析師調查顯示,在未來十年內,將有近四分之一(24%)的公司會實現淨零碳排放(Net Zero,又稱「碳中和」)目標,凸顯了各行各業及不同區域對ESG的關注日益提升。當中歐洲企業在領先地位,分析師估計,到2030年,將有30%的歐洲企業會達到淨零碳排放,而亞洲企業也在迎頭趕上,有五分之一(23%)的亞太地區企業可望於這段期間達到淨零碳排放的里程碑。

 

  以上調查於去年12月1日至10日,及今年年1月6日至13日進行,研究了全球各地約15,000家個別公司的內部分析師觀點。富達國際全球企業管治與可持續投資主管陳振輝表示,在各行各業的層面看,可持續發展這個議題一年比一年受到重視,疫情大流行更加速了這種思維的轉變,今年有超過半數(54%)的富達分析師表示,他們所覆蓋的大多數公司目前都有定期討論可持續發展議題。 相較之下,在2020年此比例僅為46%、而在2017年則更只有13%。調查又指出,早於2017年作出調查時,沒有關注ESG這議題的企業近九成,而今年卻有約九成的企業轉為關注ESG。

 

  ESG並非一種資產類別,而是一種可橫跨不同資產類別的投資策略,其中股票、債務證券、銀行貸款等亦可視為ESG的一種。債務證券中又可細分為傳統企業或主權債券、ESG市場貨幣基金、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可持續債券及綠色按揭抵押證券。而銀行貸款則包含綠色貸款、與可持續掛勾貸款等。另外,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私募基金、創投基金等另類投資亦屬ESG投資策略。

 

  全球可持續投資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據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1月時發表名為《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Update》的報告中,指出為應對氣候變化,綠色金融為起了關鍵作用,2020年可持續金融債券的金額達6,500億美元,較2018年時約3,000億元金額大增。

 

港府推千億綠色債券計劃

 

  各地ESG投資資產的規模快速增長,根據彭博社資料顯示,2020年ESG概念產品新發行量達4,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綠色債金額達2,150億美元、社會債券金額達1,335億美元,而可持續債券金額則達614億美元。預期至今年底止,綠色債券市場規模將可能逾1萬億美元的規模。

 

  事實上,香港在推動ESG的發展,確實走在全球最前,近幾年港府推動綠色金融的態度亦頗為積極,其中港府早於2019年推出1,000億元主權綠色債券計劃,作為市場的強力支持,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政府發行計劃之一。今年1月底,港府成功發行了25億美元綠色債券,是本港歷來最大規模的綠債交易。港交所(00388)早前也設立可持續及綠色交易所平台「STAGE」,是亞洲首個與環保相關的平台,也要求上市公司須提供ESG報告,讓投資者了解她們怎樣管理有關風險,以上種種也進一步擴大了香港作為ESG國際融資中心的舞台。

 

甚麼是ESG?

 

環境(Environmental)

 

 

檢視內容

溫室氣體排放、污水處理、能源管理、燃料管理、生物多樣性影響、廢棄物處理、產品包裝等

 

社會(Social)

 

 

檢視內容

社區關係、勞工權益、薪酬福利、客戶數據隱私、公正披露標示、員工健康、工作風險等

 

公司治理(Governance)

 

 

檢視內容

商業道德、壟斷競爭、報告審計、供應鏈管理、系統風險、公共安全等

 

新世界重視ESG發展 高薪請ESG策略師

 

  近年,不少香港企業重視ESG發展,而新世界發展(00017)是其中一間大力發展ESG大型企業,致力於環境、社會和經濟方面訂立目標,引領行業邁向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集團上周六(13日)舉行大型招聘會,招聘近千個來自新世界發展及旗下逾10間公司的職位,包括ESG策略師,市傳指上述職位的月薪高達10萬元。據了解,以上ESG策略師職位,負責的集團環境方面的諮詢方面的工作,除具有ESG經驗外,也需具備數據管理、諮詢及項目管理經驗。

 

新世界發展旗下K11 ATELIER King's Road 囊括三大最高級別環保認證,綠化面積相等於26個網球場。

 

定立2030可持續發展願景

 

  為何新世界願意出高價招聘以上職位﹖相信是由於集團十分重視可持續發展,集團定下2030可持續發展願景(2030 願景),參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引導集團於環保、健康、智能與關愛四大方針融入各方面的業務中。新世界發展可持續發展主管及香港K11可持續發展總經理鄧業煒表示,於過去4年多以來,新世界集團也在不斷探討怎樣將ESG全面融入各方面的業務上,「我們看到ESG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商機,簡單來說,ESG是一個表現的指標,去量度非財政方面的數據,我們不會是為報告而做,而是希望持續地改善。」

 

  鄧業煒指,「在新世界『2030可持續發展願景』這概念性的框架上,我們其實已經制定了目標,這些目標糅合了集團所有的業務,希望在現有的營運業務中,目標於2030年前減低集團50%的碳排放強度(根據2015年作為基準年)。簡單來說,我們的業務持續發展擴大,但同時要減低碳強度,這個難度是很大的,但這正正是國際所有領導性的公司鼓吹的做法。」

 

新世界發展可持續發展主管及香港K11 可持續發展總經理鄧業煒表示,過去4年多以來,公司不斷探討怎樣將ESG 全面融入業務。

  

  經過新世界在可持續發展上的投入,集團已取得初步成果,2020年的財政年度的碳排放強度已較2015年減低25%,成績相當不俗。鄧業煒說,未來新世界也繼續跟國際接軌,「因為大家都知道氣候變化是影響所有行業同不同人,各國如中國已說明2060年要達到碳中和,香港也於早前已宣布2050年要達致碳中和,其實這些促使我們要做更多。事實上,我們可能減50%也不足夠,我們希望將來達到科學基礎目標,在環保建築認證的指引下減碳排放外,也要研究日常怎樣去慳電,包括利用科技去研究怎樣去大大減碳。」

 

興建更環保建築物

 

  新世界如何減低碳排放?其中一部分是於建築方面落手,包括發展安全優質、對環境影響較小並具有氣候韌性和適應力的建築,以保障用戶及社區的健康和福祉。在可能情況下,集團的目標是使香港的新建項目獲得綠建環評金級或更高級別的認證,以及為大中華區的K11新建商業/零售項目獲得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金級或更高級別的認證。集團亦盡可能考慮為內地的項目,獲取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二星」或更高級別)及WELL建築標準(任何級別)。

 

港交所 積極推動ESG

 

  近年市場愈來愈重視及關注涉及ESG和綠色金融的議題,港交所自2012年開始推動ESG匯報,聯交所更於去年7月發布了新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ESG指引》),當中一個最大變化,是上市公司要由自願匯報逐步轉為必須匯報。香港交易所上市科首席營運總監兼政策及秘書服務主管伍潔鏇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希望上市公司在評估、處理ESG相關風險時,董事會務必扮演更積極的主動角色,有助提升投資者對公司信心。

 

 

  港交所一向積極推動ESG及綠色金融發展國際化,伍潔鏇表示,當中的原因是由於社會愈來愈關注ESG,港交所作為市場監管者,在監管上的框架需要與時並進,並符合投資者及持份者的期望。她指現在市場上較大的機構投資者,都十分關注ESG或可持續發展,當市場有這個要求,港交所作為監管機構是有需要做的。她表示近年市場對ESG這方面的資訊需求明顯增加,「其實ESG所講的並不是一間公司在慈善上捐出來多少錢,反而投資者跟我們說,他們不是希望投資的公司捐出多少錢,而是公司對風險的監管更好,並可持續發展,公司有多關注ESG,就可以反映出公司的長遠發展有多好。」

 

伍潔鏇表示,希望上市公司在評估、處理ESG相關風險時,董事會務必扮演更積極的主動角色。

 

去年更新上市公司ESG指引

 

  港交所於去年7月起加強上市公司披露ESG資料,伍潔鏇表示,市場以往對ESG的需求沒有那麼大,但近年情況已出現變化。她說︰「以往市場較關注的,是公司的盈利數字及財務的指標,但是現在已經改變了。現在一般投資者及持份者去判斷一間公司的前景,一定要看該公司非財務性的指標,ESG或企業管治過去5年受到市場很大的關注,因此我們推出新的ESG指引,都是希望令到ESG更全面去匯報。」

 

  伍潔鏇說,新指引進一步要求董事在ESG作出領導及問責的角色,及ESG管治架構,「其實ESG並不是只列出一堆數字、計出一些數據來匯報,我們希望公司的董事局在作出領導角色是審視公司的ESG風險在哪裏,並將焦點放在這些風險上,希望公司更明白自己的風險,並好好去管理風險。」她續稱,新指引也加入一些董事會怎樣按環境、社會的改變而檢討進度,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隨著公司及環境的轉變,而不斷就ESG的風險作出改變。

 

  另外,港交所也針對氣候變化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10年前大家所講的ESG主要是公司有多少碳排放,或對環境排放多少有害物質,是公司本身對環境的破壞等。但近幾年世界出現不少自然災害,如火災,颱風,疫情等,都是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在這些情況下,究竟公司如何作出應對管理,這是公司需要匯報的。」事實上,上市公司更關注ESG發展,有助提升公司地位。伍潔鏇指,現在很多國際性的投資者作出投資決定前,一定會留意公司的ESG 風險,但不會考慮投資完全沒有披露ESG風險公司。港交所也為上市公司提供ESG資訊,包括提供影片、也不時邀請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分享公司如何去帶領員工去審視公司的ESG 風險,到公司要寫報告時,也有為他們提供一些教材及指引。

 

  伍潔鏇也強調︰「ESG並不是公司上市後才需要關注的,其實早在上市前也要為有關資訊作準備,去年12月底我們推出指引,要求公司如希望來香港上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投資者對公司的ESG有期望,因此公司在上市前也要披露有關公司的ESG風險,公司管理層有何風險控制等。」

 

羅兵咸永道梁小慧:企業發展ESG 需集結各部門力量

 

  ESG近年為市場熱話,資本市場對ESG愈來愈重視,近年港府也大力推動綠色金融。但香港普羅大眾對ESG的了解並不多,難免會誤解本港在這方面的發展較落後。不過,羅兵咸永道(PwC) 的ESG主管合夥人梁小慧(Sammie)卻認為香港的ESG發展可算是亞洲區中行得最前,現時不少本港企業已把握這方面的商機,推出很多ESG相關投資、融資產品,近年不少公司也願意投放資源發展。

 

羅兵咸永道(PwC) 的ESG 主管合夥人梁小慧(Sammie)認為香港的ESG 發展可算是亞洲區中行得最前。

 

  雖說ESG是香港金融界最炙手可熱的投資議題,但市場上熟悉這範疇的專家的確不多,而梁小慧就是其中一人。早於數年前開始,她已協助其公司羅兵咸永道制定及實踐ESG策略,成行內最較早已研究這範疇的專家。她也率領PwC團隊於2019年時幫助證監會就ESG方面作出大型的調研,分析香港的綠色金融發展,包括資產管理公司的ESG披露,為業界於日後的ESG發展作出實用指引,足見她在行內的地位舉足輕重。

 

  梁小慧說,PwC作為國際性的專業服務機構,早於數年前已明白到ESG的議題對公司發展十分重要。「我們公司在ESG以及氣候變化議題的確行得較前,公司認為於2030年已可做到淨零排放。我們的行業要做碳減排,相比起一些重工業相對沒那麽複雜。以我們本身的營運方式而言,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在能源效益方面下功夫,如選址在獲得國際認可的建造證書的商廈作為我們的辦公室。同時我們也會推動供應鏈,會鼓勵合作的商業夥伴,包括供應商,倡議他們減排,以滿足國際上淨零排放的要求。」

 

幫助客戶達致淨零排放

 

  她又指,公司也會幫助企業客戶訂下淨零排放的目標。「我們的客戶涉及不同層面,有大公司、中小企、政府部門、監管機構,學校及創投公司等,因此我們的角色是協助不同界別的持份者,我們可以在ESG方面協助客戶做得更多。」

 

  梁小慧指,以往香港在ESG方面行得較前的以歐資公司為主,如法國,英國等背景的公司行得較前,早年上市公司發布的只是CSR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即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舉例說,就是做了多少善事、種了幾多棵樹。但隨著政府及監管機構過去數年的努力,包括港交所自2016年1月1日起,要求香港所有上市公司必須每年披露ESG資料,此舉令香港上市公司對ESG的認識有所增加。

 

  梁小慧表示:「港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就ESG進行披露,投資者及上市公司一定十分重視,因為投資者是上市公司中重要的持份者。其實當一間公司在ESG做到有相當的水平,也會受到不少機構投資者的追捧。另外,公司在造方面做得好,跟銀行借錢的利息也可以有所降低,不少銀行推出了息口較低的綠色金融服務產品。」

 

香港推行綠色金融具優勢

 

  及至2019年,證監會對參與香港市場的資產及財富管理者和資產擁有人的可持續投資實踐進行調查,並公布對持牌資產管理公司整合ESG元素和氣候風險的調查結果。調查發現,這些公司對加強ESG舉措,管控環境和氣候風險都甚為關注。梁小慧指以上大型調查可算是本港ESG發展的重要轉捩點,令業界對ESG的認受性及認識有所提高。

 

  同時,港交所也推出一系列綠色金融的措施,也舉辦了很多研討會,「港交所請了很多專家來分享,其實香港的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很多國際的大企業,他們的方法及經驗是領先的,通過研討會的分享,令很多中型,本地行或中資行一起學習ESG這範疇。」

 

  梁小慧表示,經過數年的發展,香港在ESG於全球來說已走得很前,「於上市公司披露這個層面來說,香港絕對是在亞太區中行得最快。即使是歐美 ,也未必用上市公司條例形式去推行ESG;新加坡、泰國雖然有類似的措施,不過他們沒有要求公司要覆蓋關於碳排放密度的數據,但這是香港所要求這些量化的、可比較的數據,可以令投資者可以做到更有系統性的分析。」

 

  「最初的時候,上市公司未必知道要做ESG披露的原因,但亦有率先把握這商機,做好ESG工作而嘗到甜頭。以金融界為例,不少企業除了做好ESG披露工作,亦推出綠色債券,綠色借貸,很多銀行及基金也把握這商機,推出很多ESG相關產品,在借貸、債券,或ESG投資產品,你見到香港有愈來愈多類此產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相當的優勢,亦在把握綠色金融的各項先機。

 

  不過,梁小慧也認同目前能夠掌握ESG投資理念、投資流程、績效分析、責任投資原則等知識的人才有限。到底本港的大企業如何在公司找出ESG的專才﹖她表示,公司中負擔策劃ESG的要員相當不一,一般先來自公司的秘書部,「因為要為公司作出披露,此外人事部也是常見要參與的,也有財務部的同事,同時ESG也涉及職業安全,也會有相關部門的同事參與。而有些公司要做一些淨零排放的目標,有些行業也有工程部參與,因為要計好數。基本上看,採購、人力資源及市場部,要撰寫戰略目標,策略是情,這樣市場部同事也會參與。」

 

  換言之,為公司定立ESG方面的發展策略,需要集結不同部門的力量,是一項團體協作的工作,「通常有持續發展的部門去牽頭,如一個發展商來說,他們要建造一道有綠色建築的大廈,先要有設計部的參與;招標的時候,就涉及更多部門需要參與,不然很難達到要訂下的目標,如碳排放的指標,因此需要不同部門的合作。」她補充,市場變得很快,她見到公司也更願意投放更多的資源,在ESG方面做得更好。

 

ESG人才渴市 如何把握入行機會?

 

  前文也探討過,不少上市公司及企業也積極提升ESG方面的表現,從各大招聘網站可見,不少企業也正招聘ESG相關的人才,可見ESG人才也十分渴市,對於職場人士而言的確是一個新機遇。不過,目前ESG尚未有一套標準考核機制,有意進入ESG行列人士難以透過「考牌入行」,希望踏入ESG領域人士應該如何裝備自己?又或者如何透過進修把握入行機會?

 

 

  近年陸續有評級機構開始就企業的ESG表現作出評級,市面上已有不少ESG相關的課程,包括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SPEED)今年也開辦「環境、社會與管治報告證書」課程(Certificate in ESG Reporting),課程包括ESG報告撰寫技巧。課程主任、SPEED副院長吳偉昌博士表示,世界各地財務監管機構開始注意可持續發展事宜,以往稱之社CSR(企業社會責任),而直到近年則注意到更具體的ESG。

 

SPEED 副院長吳偉昌博士研究ESG 課程多年。

 

  對於開辦ESG課程原因,他表示自己從事ESG研究近十年,幾年前開始認為ESG是個市場重要的發展趨勢。最大原因自然是港交所兩度提高上市公司對ESG報告的披露要求措施;另一原因是2007至2008年金融海嘯雷曼債券事件,令他反思到業界的社會責任何去何從,及後認為應運用金融系統盡社會責任,投入有意義的項目,即使是基金亦可包含正面想法,加強綠色投資金融、可持續發展等等。

 

課程分七大主題

 

  談及ESG領域發展前景,吳博士解釋,對於有意投身ESG領域人士,現時並無規範資格要求,但他認為在職人士先有ESG方面的認識及經驗較好。他認為ESG的確需要專門人才,但這些人才亦需要擁有跨界別知識,譬如對會計、財務、新科技有一定認識,甚至是知悉科學方面: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對公司運作的影響、改善碳排放要引入的技術、系統等,均是不可缺少的知識。

 

  SPEED的「環境、社會與管治報告證書」課程主要對象為專業會計師,財務分析師、內部審計師、可持續發展經理、高級經理等。而課程主要分為七大主題,包括:與ESG有關的商業道德,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性、社會性責任投資和綠色金融、作為資本市場的要求披露非財務信息、ESG報告和相關的香港交易所合規情況、持份者的參與和環境管理體系、碳審計及碳足跡報告、其他如全球趨勢、氣候變化問題等綜合報告。

 

  也有機構引入獲外國認受的考試,從而令到有意進入ESG行業的人士可了解此嶄新領域。香港老牌環保團體地球之友,去年成為歐洲金融分析師聯合會(EFFAS)的合作夥伴,協助 EFFAS在香港及亞太地區舉辦「環境、社會及管治分析師認證」(CESGA®)課程及考試。地球之友董事麥礎允表示,歐洲分析師聯會早於2014年已有ESG考核,加上CESGA®的課程經過EFFAS的大學教授、金融從業員等設計課程,認為課程比較全面,可平衡學術及實踐,適合香港金融從業員,因而於去年將CESGA®帶入香港。

 

地球之友董事麥礎允亦已考獲CESGA 資格

 

  麥礎允指目前全球約有800人通過CESGA®考試,香港則於去年11月及本月先後舉辦了兩場考試,往後將於每季舉辦一次,今年接下來6月及9月亦會舉辦考試。她提到首次考試報考人數約有40人,比其預想為多,而今年詢問考試的人亦比去年多,預計日後報考人數會陸續增加。麥礎允透露除了本地人外,亦有非本地考生查問報考事宜,可見考生國籍亦十分多元,相信日後將有更多人關注ESG。她又認為,即使現時未有規範標準才可成為ESG人才,但隨著市場快速發展趨勢,香港現時超過九成的上市公司都選擇披露ESG報告而言,相信ESG人才要求標準化的日子實不遠矣。

 

考生多為上市公司職員

 

  麥礎允提到考生多任職投資銀行、藍籌上市公司人員、公司管理層等,就金融市場對於ESG的認識需求會愈來愈大,CESGA®亦適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團隊、投資者關係團隊、需要為企業撰寫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審計行業、顧問行業等等。

 

  成功報考CESGA®的考生亦可接受為期3至6個月的網上課程。網上課程共有十個單元,主要分為ESG基礎知識及ESG分析兩大部分,涵蓋 ESG 各個範疇,包括企業 ESG 報告、ESG因素於企業的應用、ESG最新趨勢及個案分析等。

 

  關於為何有意引入CESGA®,麥礎允提到主要原因有二。一來作為環保團體推動ESG,可令大眾認識更多,更易推動香港綠色金融及持續發展金融,並籍著金融工具去改善氣候問題。二來港交易兩度提高上市公司對ESG報告的披露要求,市場開始對ESG要求不斷提升,但本港仍然缺乏提升從業人員ESG專業技能的培訓課程,她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理應要趕上步伐,因而有意在港推行ESG的課程。

 

吳博士所參與編寫有關可持續金融的著作及學術期刊。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07/11/2023

Lenovo轉型開拓解決方案市場!亞太區女舵手肩負重任說好新故事:與團隊保持溝通建立互信!

#硬件 #壓力 #F1 #產品 #Lenovo #ESG

  老牌公司轉型,推動全新商業策略時,企業中堅的管理者角色尤其重要。不但要在市場上爭取消費者的了解與認同,也要扛起責任,帶領團隊跨出舒適圈及既有領域,不斷開疆闢土。

 

今年7月上任的Lenovo方案與服務業務集團亞太區總經理何一凡表示,將集團新業務故事說好,是其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曾曉汶攝)

 

  今年7月上任聯想(Lenovo)方案與服務業務集團亞太區總經理的何一凡(Fan)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負責管理公司的新業務,壓力固然存在,但其使命感卻成為「雞精」,讓她更精力充沛。

 

  在科技界,不論是企業或專才,都必須勇於求變,積極學習,迎戰日新月異的技術和市場需求。

 

聯想拓解決方案市場 挑戰多

 

  作為老牌硬件製造商的Lenovo,近年積極轉型,更於2021年組建一個全新的「方案服務業務集團」,成為提供軟件及服務的解決方案跨國供應商,另闢蹊徑。今年7月,Fan亦由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一職,轉為肩負起聯想新方案服務業務的管理責任,帶領團隊在亞太區拓展事業版圖。

 

  她笑言,要說好Lenovo全新的故事,是其目前最重要的責任和任務。惟要帶領新團隊闖進新世界,確實有著無形的壓力,「畢竟對於外界而言,Lenovo一直以個人電腦和智能硬件設備而聞名,現時要將新業務帶到市場,讓更多人認識,一點也不容易。」她加以解釋,以往在硬件市場,要讓大眾了解產品,可能只需要一張資料清單(Fact sheet)、產品圖像便可;但現時走入方案及服務的層面,要談及的還有方法論(Methodology),甚至解構客戶的需求從而提供相應服務,需要在市場上發圍,花上的時間和心思會更加多。

 

Lenovo較早前與F1合作,提供全面企業方案及服務,也因應F1的ESG策略需求,提供裝置回收服務。(受訪者提供圖片)

 

  她以該企與一級方程式賽車(F1)的合作為例,雙方商討合作期間,F1團隊表示除了希望有硬件及軟件平台的支援外,也希望有更多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相關的策略,「我們決定順應其需求,為F1不同部門需求提供終端設備及軟件協作平台的同時,也因應其ESG策略,提供裝置回收服務」,彈性地應付企業客戶的需要。

 

  由於工作範疇涉及更多客製化的需求,Fan的工作量不斷增加,她也坦承現時的工作時間相比以往長,但這卻無損其對工作的熱誠,「很奇怪,我現時每一日都好像喝了雞精一樣,工作時都精神旺盛。」Fan又笑言,精神或源於她的使命感,「我知道有許多新故事要演繹予團隊、客戶及市民大眾聽,所以特別興奮。」

 

  除此之外,由於現時其工作覆蓋範疇拓展到整個亞太區市場,她需要與各地團隊合作,也令她更雀躍。「可以聆聽更多不同人的新想法、新意見,我也因而學到更多,再作出相應的策略調整。」

 

  不過,亞太區市場涵蓋的範圍相當廣闊,遍布日本、香港、印度、澳洲等,加上Lenovo本來就採取Global-local的策略,即每一個市場都交由當地人做管理,因而每個市場的戰略也會有所不同。所以,Fan要確保每個市場都能順暢地運作,絕不容易。

 

親訪各地團隊 聆聽所需建互信

 

  Fan坦言,難以做到每個市場的步伐一致。「畢竟每個地方的客戶需求,以及可獲取的機會都不一樣。」但作為領導者,最主要是建立良好的框架,清晰地向團隊解釋和表達公司的新商業模式以及發展方向,再委託各地區的管理層去處理,讓他們自由發揮,「現時,我很難每一件事都去到Nth degree(極點),所以未必所有事都親力親為,某程度上必須知人善任。」她強調,最重要是保持溝通,成為互相信任及協作的團隊。

 

  她又稱,Human Touch(人性化接觸)對其而言相當重要,所以她上任的首三個月,就先親身前往各地探訪團隊,了解各地員工和客戶的需求。Fan表示:「聆聽是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如果沒有靜心去聆聽,很難發掘可以建立互信的機會。」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