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iMoney 熱點
25/03/2021

【疫後轉型】失業非絕路 航空界重新出發

#保險 #航空 #轉型 #失業 #地產代理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香港逾一年,經濟久未能恢復,最新公布的失業率升至7.2%,再創近17年新高,失業人數增至26.16萬。疫情持續反覆,過去一年多個行業如航空業、旅遊業、零售業及餐飲業等受重創,其中航空業更成「重災區」,國泰航空(00293)去年10月宣布大裁員,近6,000名員工頓時失業。

 

  不過,失業並非絕路,受疫情影響的人士毅然轉型,部分選擇投身至地產代理及保險業界,重新出發創造人生新一頁。

 

  iMoney今期專訪了數位轉行後取得驕人成績的人士,其中從美容業轉投地產代理的Tammy,入行不足兩個月就促成了近億元的成交;而前空姐Kate,加入保險業僅僅數個月,收入大幅躍升,究竟她們如何做到?入行又有何難度?一起看看她們的故事。

 

人力資源顧問:就業市場情況差勁

 

  過去一年多,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和本地經濟活動造成沉重打擊,本港經濟早已一蹶不振,香港經濟在2020年全年合計收縮6.1%,是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疫情下本港失業率持續高企,港府去年曾推出保就業計劃「保住」就業市場,但自從計劃於去年11月完結,失業率繼續攀升。統計處本周初公布,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的7%,上升至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7.2%,創2004年1至3月沙士後高位,也是近17年的新高,失業人數增至26.16萬;就業不足率也升至4%。

 

 

  不少行業的就業情況持續處於困景,其中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失業率高企在11.1%水平。另外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仍企穩於14.1%;而零售業的失業率再進一步上升至9.1%。也有多個行業的失業情況惡化,如進出口貿易業、教育業,藝術、娛樂及康樂活動業等。

 

就業市場略有改善

 

  資深人力資源顧問、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見圖)表示,現時市場的職位空缺並不多,「現在就業市場的確處於很差的狀態,疫情本來受控,但最近又有群組爆發,市場的擔憂當然仍存在。雖然市民近來開始可以接種疫苗,但接種的進度不太理想,也出了一些事故,因此的進展也有影響。」她續稱,這情況下,政府隨時也會再收緊防疫措施,將令市場情況更糟糕。「香港的情況較特殊,早於2019年已面對社會運動,很多行業已捱了一段時間,如最近UA院線結業,為何在這個時間結業呢?代表很多企業也一直希望自己捱得住,但通常拖到真的沒有方法,才決定結業。」

 

 

  「企業早前的最大希望是第一季情況會變好,但無奈現在的狀態未如理想。第二季能否變好,就要看打疫苗的速度。但現時的情況看,相信也未必能如願。在這情況下,僱主的招聘意欲一定會較保守,要他們增聘員工非常困難。」不過,仍有一些行業受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少,她舉例指,如房地產行業,「農曆新年前樓市開始出現小陽春,因此大型發展商新世界(00017)、地產代理美聯集團(01200)相繼舉行大型招聘會。」

 

  周綺萍指,雖然目前就業市場的空缺十分緊迫緊絀,但相對去年第四季時最差的情況已稍為改善。「就業市場最差的情況是去年第四季,當時爆發第四波疫情,勞工市場的情況非常差,現在的情況比當時的職位空缺,已增長5%左右,這由於今年第一季有疫苗的出現,僱主稍為有希望,企業的情緒略為樂觀些,因此你見到房地產、金融股票市場的情況較好。」

 

  政府之前預計過農曆新年將出現企業結業潮,到底會否出現?周綺萍認為現時的情況沒有市場預計般嚴重。「最大的原因是政府於初七(2月18日)放寬防疫措施,如果在之後才放寬的話,情況會更加嚴重。放寬防疫措施後,仍有些公司會舉行春茗或新春飯局,對飲食業來說稍有支持;但若不是及時在初七放寬,我相信結業的食肆會有更多。」

 

 

勞動市場數據滯後

 

  她表示,農曆新年後是一個頗為關鍵的時間,「之後沒有大節日,復活節對香港來說並不是大節日,市民也不會送禮,未必對消費有大刺激。我相信現時企業也是在盤算著之後的情況,計算自己那盤數。」她續稱,之後的發展,要視乎疫情的發展,及打手疫苗的進展如何。「老實說,就算是很多人已打了疫苗,我相信勞工市場出現見V型反彈的機會不大。勞工市場不像投資市場般很易出現V型反彈。這由於僱主捱了那麼久,他們一定也會非常保守。即使是生意好了,他們也未必願意增加員工數目,因此勞動市場的數據一定會滯後,最少會較投資市場滯後一至兩季。」

 

  「未來香港就算能夠成功清零,可以通關,但問題是香港是外向型經濟,即是香港跟內地可以通關,但外國仍未處理好疫情的話,香港的出口,旅遊也構成問題,要完全恢復至往日的情況,一定信時較長的時間。」

 

 

  周綺萍說,現在仍在增加人手的行業,包括醫療藥業、保健食品行業、資訊科技(IT)、消毒清潔,外賣,超市行業等,都仍在擴張。以IT為例,她指疫情下不少企業都容許員工在家工作,虛擬銀行也極速發展,對資訊科技的需求也源源不絕。

 

失業人士被壓價也要接受

 

  不少專業人士成為失業大軍,又應否轉行呢?周綺萍分析指︰「如果你從事的行業是因為疫情而受影響,但行業中長期是有前景的,而你又在這個行業已經工作一段時間,即是工作了兩至三年的時間,就未必值得去轉行,因為你在行業在有一定經驗,這些工作經驗是值錢的。你轉去另一個行業,在人工上一定要屈就。所以你貿然轉行也未必著數,一定會被壓價,因為你擁有的並不是行內經驗。另一個情況,如你在哪個行業只是工作了兩、三個月的時間,你倒不如轉行吧,因此情況不同。」

 

 

  周綺萍說,如果被裁人士希望留在原來的行業工作,如有一家公司願意僱用你,就算要減人工也可接受。「我覺得現在的情況,爭取到一份工作十分重要,因為現在的情況,僱主一定會壓價,通常如你沒有工作在手的情況下找工作,他們一般會壓價一至兩成,這是正常的。」

 

  「但我覺得即使是人工被壓價,你想繼續留在這行業的話,就需要接受這份工作。因為當失業的空窗期較長,你的『File』一定會變差,之後請你的公司也會壓價更多。」她舉例指,如一名待業人士一年沒有工作,公司必會向他壓價更多,「因為公司會覺得你多時沒有工作,會跟社會脫節,也覺得你不在狀態,屆時會向你壓價兩成至三成;這情況下,你雖然被壓價也是有工在手,總好過無工在手。當之後的經濟恢復,你屆時可以要求公司再加人工,甚至走出去再找新工作也可以,未來的市場向好,機會也更多。」

 

航空業成失業重災區 應怎樣辦?

 

  疫情重挫航空業,札根香港超過70年的國泰航空(00293)也難逃一劫。國泰於去年10月裁減香港逾5,000名員工。周綺萍表示,空中服務員要轉行相對容易,因為他們本質是服務員,很多行業也需要,不少已轉到房地產、保險或財務顧問,有些則就讀有關醫療的課程,接受培訓後就可以進入行業,另外也有進入物業管理。

 

  不過,原任職機師的話則較難轉行,周綺萍解釋︰「因為機師的專業性較高,薪酬也很高,他們要轉行的話,工資一定要大幅折讓。當然也有機師轉行至『揸車』、『揸巴士』,你要他轉到其他行業的話,相關性較細。」

 

轉行需三思而行

 

  至於前航空業人士應否轉行?周綺萍也有保留。「你辛苦讀書多年才能夠成為機師,會否轉行呢?坦白說,若希望找到份工資跟以往水平相近的工作,一定要從事專業行業,但從事專業行業的話,一定要在讀書。但當你讀了幾年書後,屆時航空業可能已經回復過來了,所以要看情況。」

 

  同時也要視乎自己的財務狀態,「如果你的財務狀態沒有太大壓力,不如趁現在好好放鬆一下。當然有一些機師轉去『揸巴士』,除了收入比以往低很多外,你也要衡量自己能否放低自己的心理障礙,其實這有沒有需要呢?如果你有一家人要養,或者你很愛工作,不然生活會不平衡的話,這樣的考慮下,你可以看看自己的行業仍有沒有機會。」

 

  「如果是空中服務員轉去做醫護,要起碼讀一年或接受訓練,你要好好考慮自己是否真的不會再在航空業發展,也要想清楚的,如果真的決心轉行,你就值得投入較多的時間及精神去修讀專業課程,讓你有中長線的發展,但也一定要看清楚。」

 

  周綺萍建議,其實前航空業界人士可考慮轉至地產代理、保險代理及金融顧問,「你的投入不需要太多,只需考一個試,我相信這些試也不太難考,要轉頭這些行業難道相對較細,作為短期或中期的轉行是沒有問題,看看自己有沒有興趣在在這些行業作出發展,這是沒有問題的。」

 

 

樓市交投旺 美聯逆市請逾千人

 

  最近本港疫情有所放緩和,雖然經濟情況未見有改善,但有大企業趁逆市大舉招攬人才。其中美聯集團也於上周舉辦今年首個大型招聘會,逆市廣招人才,提供逾千職位空缺。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去年疫情肆虐,每個行業都大受打擊,但地產市道受的影響相對輕微,去年二手方面錄得47,000宗成交,比2019年的42,000宗成交有一成多的升幅。

 

 

  「今年我們也看好一手市場,相信今年一手成交有18,000宗,二手成交約有50,000宗成交,比去年有所上升,因此我們銳意增加人手,希望趁這個時間大力搶佔市場佔有率,我認為集團的市場份額仍有很大上升空間。我們集團去年在疫情的環境下,仍然錄得盈利,故我們也積極招募前線人手,希望可以招聘到1,000名地產代理,因此舉行了大型招聘會。我們也會繼續招募後勤工種,如數碼發展、設計等範疇,同時移民服務、按揭轉介服務仍有空缺,我們也會增加人手。」

 

  他表示,即使現在還未通關,樓市的情況並不差,相信通關後,有內地的資金來香港,屆時樓市的走勢會更好,無論是成交量或成交價,也會進一步向好。「我們看好今年的樓市,有本地的資金支持,再加上內地資金,我們年初時原預計樓市今年將有5%上升空間,3月初時將樓價升幅預測改為升10%;豪宅受惠於通關,樓價升幅有望達15%。而樓價1,000萬元以下的物業,受惠於『林鄭plan』,今年樓價有望升 15%。」

 

 

航空業成新力軍之一

 

  布少明說,過去一年轉到美聯從事地產代理的新員工,不少是來自航空、飲食、零售業、旅遊業等。「早幾年以上行業的市道較好,他們也未必會冒險轉工,但今時今日他們的行業處於較差的環境,也有裁員的情況,因此這批人有興趣從事物業代理。」

 

  以去年為例,有逾210名來自以上行業的人加入美聯物業,尤其是航空業,去年約有60至70人加入集團從事地產代理;而來自零售行業的人更多,佔約七成,「始終零售行業的工種較接近地產代理行業,是銷售貨品,對零售行業的人而言,轉行到地產代理較易。特別是名牌的零售,他們也是服務有錢的客人或豪客,也有一定優勢,一些來自豪宅區的主管也喜歡招攬這些同事。」

 

美聯物業於早前舉行大型招聘會,單是前員工已打算增聘近千人。

 

  來自航空業界的人也有他們的優勢,布少明解釋︰「航空業長多時間也是星期六日也要工作,而我們這一行也是這情況,對於航空業的三文兩語較好,他們可以服務來自內地或海外的客人。同事航空界人士的學歷稍為高,服務客人的專業服務也達到一定水平。」

 

  不過,要轉行至地產代理行業,布少明坦言也有不少挑戰。「其實地產代理的工作十分繁重,當你取得一個放盤後,要收盤,拿鎖匙,簽地產代理協議等。而且星期六日的時間,可能忙得連飯也沒有時間吃。一有新盤開賣時,你就需要在現場招攬客人,工作時間也很長,站著的時間也較多,是個辛苦的行業。」

 

做代理都要學拍片剪片

 

  同時,地產代理行業近年轉向數碼化,代理要學懂為放盤拍片,剪輯影片、配音,放字幕及放在社交媒體做宣傳,全是代理一手一腳去做。「事實上,拍片及影相也有技巧,你將單位拍得靚,出來的效果也相差很遠。同事也要學懂怎樣剪片。雖然公司有後勤員工協助剪片,但很多時已是『隔一重』,花較多時間,如代理自己剪片的話,很多時同事只需花上一至兩小時,已經完成剪片及上載的工作,就可以很快讓客人在網上看到放盤,現在愈來愈多客人看到網上放盤介紹就聯絡我們,因此同事要懂得轉型。」

 

  為令新入職員工更快上手,美聯也經常為員工舉行培訓,如為員工提供「考牌班」,課堂平均合格率較市場高出約18%,集團也為同事提供拍攝及製作影片的課程,也有邀請成功的KOL同事分享他的經驗;另方面,也有舉辦更細節的培訓課程如儀容、針對內地客人的課程,「如內地人專有的樓市名詞,如較名貴的茶有哪些種類,甚至這一行的壓力較大,我們也有一些教導員工如何紓緩壓力的課程。」

 

  過去從事入職貴價品牌的護膚品銷售的Gigi,以往工作的公司位於尖沙咀,大受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其實早在2019年11月我已想轉行,但由於社會運動及疫情因素下,考試不斷延期,最後才順利於去年底考到地產代理牌照,於去年12月開始在美孚分行工作。」

 

  Gigi指,轉行至地產代理業的原因,是看到香港樓市無論是租務或買賣成交也相當活躍,「我覺得可以試一試,這是另一個範疇的東西,我希望突破自己,希望可以試更多,學更多事情。」工作數星期後,Gigi已成功開了第一張單。她回憶指︰「那次是冬至晚上的九時多,有一位年輕的客人到我們的店舖找盤,他當時已有心水的戶型及目標,我就跟他推介一些他心水的單位,很快就找到他心水的單位。」過了不久,Gigi就成功促成這單生意,協助客人購入美孚新邨的兩房單位,不久後她也促成一宗深水埗舖位的租務成交,租金約9萬元。

 

  入行僅一個月,Gigi成功奪得集團住宅部1月份最佳新人王寶座(一個份整集團住宅部只有三位業績最好的新人可以取得這個獎項),Gigi說滿意自己的成績,「以往的工作經驗可以幫助我在這個行業中做得更好,包括銷售滿意及溝通技巧,可以透過跟客人的互動,加深了解客人的需要,這樣一擊即中的機會很大。我覺得溝通及交流十分重要,並不是讀書可以學到的,你需要設身處地,拿心出來跟客人溝通才可以做到。我也慶幸公司為我們提供很多不同的培訓,也為我們提供很多支援。」

 

入行兩月促成近億成交

 

  另一位轉職地產代理後取得驕人成績的Tammy,過去從事美容行業達8、9年時間,由於去年疫情下很長時間「無工開」,於是決定轉行。Tammy說︰「我於2020年3月加入美聯擔任分行的文職,協助交易文件處理,物業資料處理等,其後我見到分行的代理同事工作得不錯,所以就趁自己還有機會,就嘗試去考地產代理牌照,最後成功,於今年1月就轉行至地產代理。」

 

Tammy 拍攝了不同的影片介紹放盤單位,成功促成近億元的物業成交。

 

  Tammy於分行從事文職的9個月間,處理了很多買賣合約的文件,因此她對文件的認知比很多人更清楚了解,對新盤的買賣的流程也十分了解及熟悉。同時,由於她之前從事美容行業,也有銷售的成分,不怕跟陌生人交流。

 

  轉至地產代理後兩個多星期,Tammy就開了第一張單,促成了一中美孚新邨兩房單位的成交。其後她拍了一條介紹曼克頓山的單位放盤影片,成功吸引到個客人主動找她,「該位客人的家庭有一半老人家,於是我替他們找了一個面積逾3,000平方呎的特色單位,方便老人家活動,客人一睇那個單位就覺得十分合適,於2月份立即決定買入單位,樓價逾9,000萬元。」

 

  GiGI及Tammy的上司、美聯物業業務董事王俊康對這兩位新入行的員工讚不絕口,「Tammy一入行就促成了一單近億元的成交,就算有很多有經驗的營業員,工作多年也未必有這個機會;其實這一行能夠做到過億元的成交的新人十分少見;而曼克頓山對上一次錄得近一億元的成交,已要追溯至2012年了。」

 

  「我覺得這些新人的最大優勢,是他們有一顆初心,也勇於嘗試;而一些有多年經驗的同事反而有一些掣肘。作為新人,他們不會受古舊的思想的影響,以往一些舊同事未必想嘗試新的事物,但見到他們兩位新人的成功,也開始踏出第一步嘗試,我覺得他們活化了這個行業。」

 

 

航空界轉職保險業 月薪翻幾倍 「空姐保險」是如何鍊成的?

 

  「疫市」下仍不斷有新血加入的行業,除了地產界外就是保險業了。其中一間老牌保險公司由去年起,吸納了70位航空業人才,在云云團隊中,更有一支名為「空姐保險」的團隊,顧名思義多由航空業人士組成。面對疫情影響,由航班停飛工作減少到公司倒閉,一眾空姐空少如何轉危為機?踏入新領域,他們又面對甚麼機遇及挑戰?

 

Albert(左三)去年起開始組織「空姐保險」, 招攬7至8位前空中服務員加入, 分別為Vivian、 Kate(左一及二); Tammy ( 右三至右一)、Brian 及 Victoria。

 

機艙服務員溝通技巧取勝

 

  「空姐保險」的主管Albert任職資深營業經理,他表示香港保險市場近10年都處於高速增長的狀態,特別受惠於內地市場,最近5、6年更見增幅。雖然受到疫情影響,減少了內地生意,但他指現時以本地作為主要市場的保險公司,生意仍然不俗,認為可能因為疫情關係,市民反而加強了保險意識需求。

 

  Albert提到,不論是保險、零售、酒店、地產也好,各行各業都想聘請航空業人士,他認為航空業界培訓較良好,員工都經過一定訓練,待人接物的技巧亦較高。機艙服務員平日要服務幾百人,通常都善於接待客人;或是常要處理機上突發情況,應變能力亦較好。Albert又認為,保險是面對客人的行業,航空業人員的儀容及儀態較好,所以有一定的優勢。

 

  入行僅8、9個月的港龍前空少Brian透露,大學本身就讀酒店管理,所以離開航空業後曾短暫到酒店工作,但他表示從前任職空少時數長工作多,月入卻只得2萬多、3萬元。即使後來轉到酒店任職中層管理,薪酬亦無太大變化。他坦言酒店與航空業都是消耗身體的行業,到了一定歲數後身體變差,而自己早年已考到保險經紀牌,本身有一定客源,考慮到身體狀況、保險行業發展潛能高等因素,毅然加入保險界。

 

  Brian大方透露,投放同樣時間,他轉行後薪酬高10倍,更曾試過跟一位客人見面三次,所簽到金額的數目已是以前空少的一個月的薪金,而目前最高額的保單是10,000美元儲蓄保單。Albert補充指,就現時市況而言,如果一個月有數十萬元保單金額,已算是公司前十名業績,公司共有兩萬名員工,Brian曾取得前一百名的佳績。Brian稱,現時上班時間較彈性,對於體能消耗亦較少,他表示從事保險業的好處是多勞多得,「想賺多少可以自己決定,只取決於你勤力與否」。

 

  問到保險與航空兩個行業的分別,Brian表示雖然兩者均屬客戶服務,惟以前一個航班就可能要服務過300人,保險卻是專注於一個人身上,相對更加專注地為客人服務。另外,Brian指以前空少一職,對其言行舉止有一定要求,故認為自己的溝通技巧、談吐都令客人滿意。即使沒有「航空業光環」,仍有客人覺得他比以前接觸過的經紀態度好,客人亦大讚他的銷售過程、言談技巧等方面都較優勝,最後更選擇與他簽約。Brian提到,轉行保險業成為新人時,主要跟隨上司見客學習,不過現時公司有更多培訓,如15天的啟航計劃訓練班,提供給有興趣入行的人士參加,成功入職更有10,000元的獎賞。

 

  而另一個投身保險業的前空姐,是曾在港龍工作了6年的Kate。提到進入保險業的契機,Kate表示自己一直在尋找合適時機離開航空業,由去年2月開始,受到疫情影響航班停飛,隨著工作減少,自己不禁思考將來生活。她表示航空業工作辛苦,收入卻跟勞力不成正比,想家人過更好的生活,亦不想家人擔心自己,所以決心轉行。至於為甚麼選擇保險界,Kate則提到,早年認識一名保險經理,觀察對方平時的生活、工作後,十分嚮往對方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她知道這是自己離開了航空業想要的生活,所以認為保險業是必要一試的行業。

 

連升兩級 冀年底創立分區

 

  Kate由去年7月中旬加入保險行業,她透露直至去年11月的業績已有40萬元,她謙虛道:「不知道可否稱之為「標青」,但就與上司有所交待。」,相對於以往空姐月入只有1.8萬至2萬元左右,她表示從事保險後,平均月入已是以前的一倍。Kate對於未來亦有明確目標,她提到自己的團隊目前暫時有6至7人,她預計到年底將增至8至10個人;剛剛連升兩級的她,今年亦向著行內標準——「百萬圓桌」(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MDRT)進發,亦期望到今年底,她們的團隊可以創立分區。

 

  由空姐轉為保險從業員,Kate認為從事保險業最重要的兩件事是:規劃及行動力。她表示因保險業是個十分自主的行業,不會有人提醒工作內容,所需要的是自己有所規劃,定時定候分配好工作。至於行動力,Kate稱,「自己提醒自己,我已休息了3天,我是時候要工作。」

 

 

  她反而認為比起何時尋找客源,自律工作的挑戰更大。她坦言即使有客人,「若自己不行動就不會有生意,但若主動去尋找客源生意便滾滾來。」

 

  在港龍任職13年、當時已升至倉務長的Tammy亦成為了「空姐保險」的一員。去年公司結業,她至今剛剛進入保險業1個月左右。Tammy提到進入保險業的原因,一來是眼見同團隊的Vivian發展不俗;二來是疫情原因,許多人意識到身體健康以及保險的重要性,她亦相信通關後,內地市場有龐大的發展空間,故投身保險業。

 

  Tammy表示保險與航空業兩者的工作性質相似,大多時都是要接觸不同人,對於面對的難題,Vivian則代答,「最大的難題在於考試。」就如Tammy從事航空業十多年,她的專業知識在航空業,保險對她而言始終是新領域,保險業的用詞及專業知識對她們而言有難度,但事實上只要努力通過考試,已算抱有很大的決心。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