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iMoney 熱點
28/07/2021

【新經濟時代】資本搶攻生鮮電商 冷鏈物流快速崛起

#冷鏈物流 #通用汽車 #TikTok #電商

  疫情推動內地更多生鮮製品交易從實體店轉至網上進行,吸引一眾基金及巨型科企大舉投資這領域。這令生鮮電商需求加快的同時,為食品而設的冷鏈物流產業也快速發展,未來4至5年相信仍然處於黃金周期。

 

  冷鏈物流代表某產品由生產、倉儲、運輸到銷售的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在其最佳低溫環境下能同時保持質量和減少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內地中產家庭收入增加,消費者的安全意識亦正在上升。與此同時,京津冀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經濟帶加快合作步伐,以及疫情推動生鮮電商普及,重塑食品的生產加工地及消費市場,都推動內地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持續擴張。截至前年,行業規模按年上升17%至3,391億元(人民幣‧下同)。若行業維持往年增長勢頭,至2025年市場規模將逾9,000億元。

 

(iStock)

 

食品主導冷鏈需求

 

  冷鏈物流的下游需求基本由食品主導,根據《製冷技術》數據,食品冷鏈佔冷鏈物流市場近九成。食品當中可細分為農產品、家禽和乳製品市場等。水果及蔬菜的保質期由於較短,採用冷鏈物流的比重亦較高。截至前年,內地食品冷鏈物流總需求為2.3億噸,按年增加23%。冷鏈物流市場餘下需求來自醫藥製品,和食品冷鏈比較,以注射劑、疫苗、口服及外用藥品為首的醫藥冷鏈,由於監管相對嚴格,前期投資額較高,加上業務的延續亦需一定的客戶基礎,因此門檻相對較高。

 

  生鮮電商固然是推動冷鏈物流的主力。疫情令居民減少外出購買食品,根據Questmobile數據,疫情期間內地生鮮電商新增用戶高達2,542萬名。個別生鮮電商模式例如前置倉、店倉一體及社區團購等,都對冷鏈存在高需求。根據艾瑞諮詢數據,去年內地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4,585億元,在整個生鮮品市場的滲透率僅9%,仍較家電、服裝鞋類及家庭用品等的雙位數為低。艾瑞諮詢估算,若今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增至逾12%,有關冷鏈需求將由去年的1,146億元,按年大增46%至1,676億元,具增長動力。

 

  目前,內地冷鏈物流服務供應者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正在轉型的傳統物流企業、由生產商自己建立的冷鏈部門、專業冷鏈服務供應商,及國內外企業共同成立的合資冷鏈商等。冷鏈商的業務模式亦有多種,當中最普遍的包括為客戶提供低溫貨物儲存、保管及中轉等倉儲服務,以及提供多種貨物低溫運輸服務,例如幹線、城市及區域配送等。換句話說,倉儲及運輸兩範疇,已佔了冷鏈市場的最大部分。惟冷鏈企業為留住客戶,近年亦紛紛走綜合路線開拓其他服務,例如開發冷鏈園區,以至發展供應鏈業務,即除了倉儲及運輸,亦同時兼顧採購及分銷。

 

順豐京東物流暫佔優

 

  除了電商活動頻密,為冷鏈產業而設的政策不斷出台,也推動產業發展。環顧已出台的政策,主要分為三類。第一是加快冷鏈物流體系而設的政策,主要製訂這領域的相關標準和規範,促進行業朝標準化方向發展。第二是便利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的政策,主要從供電、稅收、基建等方面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便利。最後是促進農產品流通的有關政策,主要是和產品冷鏈運輸有關的具體政策。去年由國家衛生衛健委等部門推出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範》,為內地首個冷鏈物流的全國標準,供予業界依從。

 

  截至去年,全國冷鏈物業百強企業收入按年增加26%至695億元,其相關市佔率亦達26%,較2015年時上升9個百分點。雖然行業集中度上升不小,惟市場仍以中小企業為主,競爭依然激烈。在冷鏈物流市場暫取得領先位置的公司,包括內地速遞巨頭順豐速運(深︰002352),及京東集團(09618)旗下的京東物流(02618)。順豐近年先後在食品和醫藥冷鏈布局,其中醫藥網絡覆蓋逾200多個城市,並持有12個總面積達17萬平方米的醫藥倉。順豐和外資在2018年創立的新夏暉,同時在內地提供冷鏈供應鏈相關服務,也屬全國前列冷鏈企業之一。

 

  另一冷鏈物流強者京東物流,服務包括純配、倉配、原產地生鮮產品和企業對企業(B2B)等四種。截至去年,京東物流在內地經營87個為生鮮、冷凍及冷藏食品而設的冷鏈倉庫,總面積超過49萬平方米。由於其冷鏈倉庫採自動化方式運作,因此較傳統效率高出三倍。此外,公司旗下坐擁2,000架專用於冷鏈運輸的貨車,運輸網絡覆蓋全國逾30個省份。因此可同時提供同城及跨區域的冷鏈配送服務。

 

  行業未來的發展重點,不外乎發展新物流技術及設備,以及朝數字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等方向,令用戶可借助互聯網及物聯網等技術,實時監控冷鏈物流產業鏈的各環節,打通生產商及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屏障。預期內地冷鏈物流行業和發達地區的差距逐步縮短下,有力提供綜合服務的前列企業料可維持優勢。

 

京東物流把握母公司流量

 

  冷鏈物流僅為京東物流的一部分。集團以倉儲網絡為主,配合冷鏈、大件及跨境網絡,形成一個在行業中較突出的業務組合。

 

  和順豐比較,京東物流資產建設主要上更倚賴經營租賃,比重多於自有資產。惟公司背靠京東,能分享對方貢獻的流量紅利,成為較順豐佔優的一環。中長期而言,京東物流有望透過整合供應鏈業務和地域擴張等,發展為一間集科技及物流於一身的企業。

 

  京東物流上市至今調整未停,惟公司始終屬內地一線物流企業,加上收入仍維持強勁增長。相信投資期過去後,將進入新一個盈利周期。近期該股34港元出現支持,可率先低吸,目標價可看兩成回報約40港元。一旦失守30港元心理關口,則宜止蝕。

 

美股篇:手握電池技術殺手鐧 通用汽車步入轉捩點

 

  隨著環球不少國家或地區政府相繼定下碳中和目標,電動車取締傳統燃油車已是大勢所趨,除電動車龍頭Tesla(TSLA)外,新興電動車廠包括中國的蔚來(NIO)、理想(LI)、小鵬(XPEV),美國的Lucid Motors、Lordstown Motors(RIDE)、Nikola(NKLA)等自然能夠受惠這一趨勢。

 

  與此同時,一眾傳統車廠亦紛紛開始轉型生產電動車,當中通用汽車(GM)已經成功殺入這一戰場。有券商認為,通用汽車已經成為一間「顛覆式創新」車廠,因此給予其「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為每股85美元,較現價仍有逾54%上升空間。

 

  經歷新冠疫情之後,全球車企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去年股價大漲6倍後,Tesla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一哥」,即使股價今年表現不佳,市值仍然超過6,300億美元,幾乎是豐田(TM)、福士 (德︰VOW3) 、戴姆勒 (德︰DAI) 以及通用汽車之總和。

 

  這些傳統車廠,過往曾在行業內叱咤風雲,在全球號召低碳減排的背景之下,傳統汽車巨頭的地位遭到極大挑戰,近來亦順應時勢,陸續推出各款電動車。而投資者要思考的是,這些傳統大廠中,有哪些能夠順利轉型,又有哪些最終會被市場淘汰?

 

全面轉型至電動車

 

  當中通用汽車在行政總裁Mary Barra的帶領下,開始專注於發展電動車領域,實力與前景不可小覷。早於去年底,Barra已經向Tesla派下戰帖,放話要成為北美第一的電動車廠。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通用將在2025年底用於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開發的投資,從270億美元加碼至350億美元;預計在2025年前再全球範圍內推出至少30款電動汽車;到2025年底,在美出售的新車中當有40%將是電動車,到2035年將只生產電動汽車。而今年將是該公司電動車全面轉型之路的起點。

 

  為彰顯加速推動電動車轉型的決心,今年1月時,通用汽車還大改Logo設計,是逾50年來首次,以小寫「m」代替大寫「M」,象徵着電源插頭形狀,以及旗下Ultium電池系統。事實上,磨劍多年的Ultium電池系統正是其殺手鐧之一,這種電池技術能夠大幅提升電池組容量以及性能,令續航里程最高達640公里。

 

  為提高電池產能,今年4月時,通用汽車宣布將夥拍南韓LG能源 (LG Energy Solution),在美國建造第二間電池製造廠,斥資至少23億美元。

 

  這間電池廠預計將於2023年開始量產,每年生產至少50萬輛電動車的電池組,以應對逐漸增長的市場需求。

 

市場未給應有估值

 

  市場亦對通用汽車投下信心一票,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經升逾三成,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的18%,相較之下Tesla年內跌足11%。在FactSet追蹤的23位華爾街分析師當中,有20位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為74.5美元,相對上周四(22日)收市價55.6美元,仍有逾54%潛在升幅。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通用汽車已經計劃全面轉型為電動車廠,但資本市場現時仍然將其視為傳統汽車股,相對電動車大廠Tesla、比亞迪(01211)而言,估值自然不會太高(見表),惟Wedbush分析員Dan Ives表示,華爾街現時正在重新評估該公司。

 

  Ives表示,公司有望利用其Ultium電池技術,與純電動車廠一較高下,因此市場不再將之視為傳統汽車製造商,而是一間「顛覆式創新」車廠。他指隨着通用汽車逐步推進電動化,估值有望與純電動車公司比肩。是次他給予該股「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為85美元,僅次於Wolfe Research分析師Rod Lache給予的86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Ives向來以分析科技股出名,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蘋果 (AAPL) 、微軟 (MSFT) 等科技巨頭,同時亦覆蓋Tesla、 Nikola等純電動車廠,以上皆是估值較高的高增長股份。因此是次他將通用汽車納入評級清單,背後亦反映其股價前景樂觀。

 

科技篇:TikTok下載量突破30億次 成首個非FB旗下高下載量App

 

  TikTok在2020年經歷了多事之秋,儘管受到多個國家政府禁令的威脅,但仍創造了新記錄。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TikTok包括其中國版本的iOS版本抖音,其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全球下載量已超過30億次。

 

  Sensor Tower的數據報道中亦提到,TikTok 已成為首個非Facebook旗下,突破30億全球下載量的應用程式,現時全球只有4個應用程式的下載量超過30億次,分別是WhatsApp、Messenger、Facebook和Instagram,全數為Facebook旗下 。截至今年上半年數據,TikTok是全球下載量最多、收入最高的非遊戲類應用程式,首次安裝量就高達3.83億次,估計用戶的消費多達9.2億元美金。

 

全球多國質疑私隱問題

 

  在2020年,Tiktok的資訊安全問題,備受外國質疑。美國政府宣稱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會將用戶的個人資訊交給中國政府,因而作出國家安全審查。而美國海軍、陸軍、國土安全部和運輸安全管理局,以構成網絡安全威脅為由,亦禁止政府流動裝置上使用。美國眾議院更通過決議,要求聯邦政府流動裝置不得使用及下載TikTok。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接受採訪時,明言考慮封殺相關程式。其後,中印兩國在邊境爆發衝突,同日印度政府也以國家安全和私隱疑慮為由,禁止民眾使用TikTok和其它58種中國手機應用程式,使TikTok失去其最大市場。

 

  另外,英國和澳洲政界同樣有禁止或限制TikTok的呼聲,這也大大打擊TikTok在海外市場的發展。英國保守黨的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Tom Tugendhat表示,需要認真考慮英國與字節跳動等外國公司的關係,同屬保守黨議員Bob Seely也抨擊TikTok存在非常嚴重的私隱問題。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亦提醒澳洲公民,需要謹慎考慮將數據傳送至TikTok。自由黨參議員Jim Molan則表示,TikTok可能是中國偽裝成社交媒體應用的數據收集工具。

 

Streaming service:CNN+明年推出 進軍串流媒體平台

 

  近年,串流媒體如Netflix、Disney+、Amazon Prime Video等在世界各地冒起,吸引不同媒體公司爭相推出相關平台,以吸納更多用家。美國電視台頻道CNN,早前宣布將推出「CNN+」的串流媒體服務。有關服務將於2022年第一季度推出,每天提供8至12小時的原創節目。

 

  CNN母公司WarnerMedia新聞與運動部門總經理、兼CNN Worldwide總裁Jeff Zucker表示,CNN在1980年發明了有綫新聞,在1995年定義了綫上新聞,現時正擴大新聞的版圖,在2022年推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串流媒體訂閱服務,以嶄新的方式擴大CNN品牌的影響力和範圍。Jeff Zucker又指,電視仍然是CNN工作的核心。

 

  目前CNN尚未透露服務的實際費用。據悉,他們仍在商討有關價格,並表示此服務將不含廣告,惟它將暫時在美國推出。

 

Health:YouTube增標籤 推薦健康影片

 

  YouTube於周一表示,日後將推廣更可靠有關健康內容的影片,並會在這些影片新增標籤,避免觀眾吸收到錯誤信息。

 

  據CNBC報道,由於確診個案和死亡人數再次上升,YouTube再度面臨平台上有關新冠肺炎和疫苗的錯誤資訊問題。美國衞生總署上周公開呼籲科技公司,期望他們可減少傳播錯誤資訊,並敦促該些公司採取一系列行動,包括與研究人員共享數據。

 

  由本周起,當用戶在YouTube搜索特定的健康醫療主題時,將顯示「強調(Highlight)」更多具有權威來源的影片;同時新增「信息面板(Information Panels)」,以顯示美國國家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推薦的可靠來源的網址。不過這些標籤的有效性,取決於觀眾有多想點擊這些影片。

 

  YouTube健康及公共衛生合部門總監兼全球負責人Garth Graham 博士周一時發表網誌表示,這是YouTube 識別和指定權威健康來源的第一步。他又指,YouTube已要求美國國家醫學院召集專家小組,就如何定義權威健康內容來源等問題制定方針。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