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凱文隨筆
10/09/2020

特朗普:股市上升比人民性命重要

#特朗普 #Bob Woodward #民主制度 #精英制度 #美股 #疫情 #美元

  當年揭露水門醜聞的《華盛頓郵報》記者Bob Woodward一本即將出版的新書,訪問了特朗普,談到新冠病毒問題,特朗普毫不諱言說,他早知那病毒是「致命的」,但他不想引起「恐慌」,因為恐慌會導致「股市崩潰」,於是他不斷「淡化」病毒的影響。

 

 

  換言之,他是故意欺騙民眾,維持股市的升勢遠較人民生命重要。好傢伙,果然示範了我們詩人「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殘酷氣魄。美國民眾會否醒覺,要看11月份的大選結果,如果特朗普仍能連任,一方面證明選民真的是愚蠢到了極致,另一方面也證明拜登就是個爛貨,援引一名美國政治分析員對拜登的品評,He is well known but not known well,翻譯成中文是:「他很出名,但討人厭」,總之就是一個瘋了的民主大國,兩害要取其輕,難矣!美國民眾是否覺悟,可是他們自己的事,所謂「當局者迷」,也不去理了,等看大選結果就是了。

 

  然而,「旁觀者清」是真的嗎?也不見得。這世界不是活在所謂「一人一票」民主制度下的人,很多都仰望美國這個民主燈塔,有些人將社會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政治體制,迷信制度一改為「一人一票」,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這些人都像美國的民眾一樣,「信息量不足」(美國喬治亞州州長今年4月初,病毒已在美國爆發了一個月,他才驚悉原來沒病徵的感染者,也能傳播病毒予別人),且看這些年來各種顏色革命後,哪一個國家變得更好?沒有!只見經濟惡化,民生困苦。印度這個堪稱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又如何,他們的富豪確實是名列全球前茅,但一貧如洗的人民多不勝數,民主制度並未改變其民生;其新冠病毒感染人數高達437萬人,正在追趕美國635萬人的世界紀錄;中印邊境近月不斷爆發衝突,令人不難聯想到印度政府就是仿效美國政府,將人民焦點從疫情失控轉移至對外軍事爭端,掩飾其治國之無能。

 

  談到美國的民主制度,其實就是「精英制度」,不是精英階層就無法晉身政壇;儘管是「一人一票」的大選,但可供選擇候選人的都離不開「精英階層」,絕對不會有為民請命的童話角色出現;奧巴馬雖然是個黑人,但也是一個富裕的黑人,他父親那代人(上世紀六十年代)已上哈佛大學唸研究院,他自己哈佛法學院畢業後,也不急於掙錢,而是儲心積慮願其從政的夢想,並從事社區工作,廣納人脈,最後就造就了他成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的傳奇。特朗普沒有從政經驗,但輕易就當選總統,其實也不是異數,因為他本身就是美國的「精英階層」。

 

  近日與朋友聊到美國經濟隱憂,聯儲局瘋狂印鈔,美元一旦崩潰,會否禍及港元時,那位從事投資顧問的朋友說,大可放心,美元崩潰也許會來,但也是50年後的事。這位朋友又墮入了「信息量不足」的陷阱,他指人民幣仍未走出國際,將部分港元儲蓄轉換成人民幣是愚不可及之事,因為人民幣既不是國際儲備貨幣,國際貿易也離不開美元結算系統。他不知道人行早於五年前推出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國際間以人民幣作儲備貨幣也稍見苗頭,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真的要等50年嗎?如果在今年3月美國爆發新冠病毒時,問任何一個人,美國的死亡人數將是世界之最,且還遠遠拋離其他國家,有人會信嗎?原因就是很多人都迷信美國是世界第一,美國人自己當然深信自己是宇宙第一,但客觀的事實告訴我們,它不但不是第一,更甚者,它是不合格。

 

23/04/2024

特朗普受審,對他的選情有何影響?

#威少看世界 #特朗普 #陪審員 #拜登 #總統大選 #國際動態 #美國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目前正以被告的身份在紐約曼哈頓地方法院受審,他被指控於2016年讓法律助手科恩向艷星丹尼爾斯支付13萬美元「封口費」,以免她對外公開2006年她與特朗普的性史(特朗普一直否認丹尼爾斯的說法),進而防止失去女性選民對特朗普的支持。此後,特朗普和科恩偽造商業紀錄,將這筆錢計入特朗普公司的「法律支出」欄目,目的是掩蓋此事,因為他們明知付這筆「封口費」是為了影響總統大選。

 

  案件昨天(22日)正式開審,控辯雙方的律師分別發表了開場白。若陪審團裁定罪名不成立或無法達成一致的裁決,特朗普肯定會更猛烈地抨擊民主黨人對他進行「政治迫害」,以吸引更多同情者。如果他被裁定有罪,法官未必會判他即時入獄服刑,一是偽造商業紀錄屬於輕罪,二是考慮到特朗普的年齡。但特朗普的罪犯身份會變成他的政治包袱,很多美國人難以接受一位被法庭裁定有罪的人出任總統。

 

控方「主場作戰」,勝算機會較大

 

  特朗普代表共和黨參選,而曼哈頓是民主黨的大本營,在上屆總統大選中,85%的當地選民投票支持拜登,因此檢察官是在「主場作戰」,這讓特朗普很憤怒但也很無奈。法庭要求挑選「不帶偏見,立場中立」的陪審員,但這非常困難。據美國媒體報道,最初有96位候選人,在問到是否可以保持中立的立場時,有48人舉手表示做不到,於是正好一半的候選人立即被淘汰。

 

曼哈頓是民主黨的大本營,特朗普今次在這裏受審,令他既憤怒又無奈。(AP)

 

  挑選陪審員有固定機制,因為美國沒有居民身份證制度,駕駛執照幾乎可以替代身份證,所以常常按駕照號碼隨機抽出陪審員候選人。我住在紐約時,曾經多次接到法院的相關通知,但非美國公民不符合陪審員條件,所以我從未做過陪審員。有些人不願做陪審員,因為會影響自己的工作;但也有人願意做,尤其退休人士,因為做陪審員是有報酬的,從網上查到紐約目前的報酬是每天40美元。醫生可以獲得豁免,因為他們要隨時準備醫治/搶救病人;警察、律師等某些職業的人也可以獲得豁免,因為他們很難「立場中立」。

 

  「主場作戰」的控方必須讓12位陪審員都接受對特朗普的指控,相信他透過支付「封口費」的方式,避免了相關醜聞曝光,這在客觀上達到了為他助選的效果,屬於選舉舞弊。控方的這個邏輯不會被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所接受,但有一定知識背景、平時看書看報的人可能容易接受,所以在篩選陪審員時,有一個問題是你通過甚麼渠道獲取新聞信息?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12名陪審員和6名候補陪審員中,大多數都透過該報獲取新聞信息,令該報在一眾媒體中獨佔鰲頭。眾所周知,《紐約時報》對特朗普毫不友善,看來陪審員的價值取向可能也差不多,這意味著控方獲勝的機會比較大。

 

是次的陪審員和候補陪審員大多透過《紐約時報》獲取新聞信息(《紐約時報》網上版截圖)

 

12位陪審員及6位候補陪審員的性別及職業(《NBC》新聞報道截圖)

 

辯方爭取「暗粉」,寄望「以少勝多」

 

  特朗普的辯護團隊在對檢察官的指控提出反駁時,首先強調特朗普讓科恩支付的錢本來就是法律支出,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偽造商業文書。同時,他們還準備了各種方案,打擊控方證人的公信力,其中最主要的證人就是科恩。

 

  猶太裔律師科恩2006年就加入了特朗普的公司,後來成為特朗普的法律顧問,幫老闆處理各種法律事務或其他個人事務,逐步得到特朗普的信任,其辦公室就在特朗普的辦公室旁邊。他被稱為特朗普的跟班(fixer),可見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但在聯邦調查局對科恩的逃稅漏稅行為以及有關「封口費」事件展開調查後,兩人的關係轉差。科恩認為他為保護特朗普付出了代價,但特朗普沒有幫他支付法律開支,兩人後來還互相起訴。最終科恩在曼哈頓聯邦法院承認八項罪行,包括逃稅和違反選舉開支法,同時答應做特朗普案的污點證人。

 

  特朗普已經用不同的詞語辱罵過科恩很多次,但那與說服陪審員無關。辯方如果能在法庭上透過盤問科恩本人來摧毀他的公信力,則有希望說服12位陪審員中的一位到兩位,令陪審團無法得出12人一致的意見,這樣特朗普就可以脫罪。辯方的夢想是在曼哈頓這塊「深藍」土地上找到對拜登政府不滿的人,或對政府「濫用權力迫害政治對手」很反感的人,而最好是潛藏在曼哈頓的特朗普粉絲。這顯然是可遇不可求。

 

科恩本來是特朗普的法律顧問,鬧翻後轉為污點證人。(AP)

 

如果主角作證,必將好戲連台

 

  儘管控辯雙方已經「亮出底牌」,將各自的主攻方向公之於眾,但此案仍有一個重大變數尚未揭曉,這就是本案的主角特朗普本人是否會接受盤問。從現在開始,特朗普每周有4天要在曼哈頓出庭,這嚴重影響他去全國各地競選拉票,但不會對他的競選活動帶來嚴重打擊,因為他可以繼續製造「受害者形象」,批評拜登和民主黨人用法律手段打壓競爭對手,同時號召支持者向他捐款(他的法律開支巨大,如今已捉襟見肘)。但如果他本人出庭作證,則後果難料,有可能直接影響總統選舉結果。

 

  有人認為他口才好,加上有律師指點,可以更好地說服陪審團,最終做出無罪裁決。但一些法律界人士則認為,特朗普可能是最差的證人,因為他太自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可能拒不聽從律師的專業建議,隨時即興發揮,一旦證詞前後矛盾,就會被控方抓住把柄,一舉摧毀其長期經營的「人設」(形象、魅力、公信力),從而導致陪審團判他有罪。特朗普在庭上作證,可能會為這場官司增加色彩甚至火藥味,但他的律師團隊一定會堅決反對,因為律師們知道這位78歲的老人向來不聽人勸,只要一句話講錯,就會讓他們的努力全都白費。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