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03/04/2020

亡命小巴公路飄移 疑身體出問題 警拘司機

#安全帶 #危險駕駛 #亡命小巴 #冷靜

  【晴報專訊】網傳「亡命小巴」片段,一名小巴司機疑精神或身體狀況出問題,2分鐘車程中竟在公路瘋狂「飄移」,不斷切綫並一度撞壆,更反問乘客「呢度咩路嚟」,有女乘客驚慌尖叫嚎哭,更有人打開車門向外揮手求救。警方昨以危險駕駛拘捕男司機。專家提醒,乘客應保持冷靜,扣上安全帶,熟悉駕駛的乘客可輕扶軚盤及拉手掣煞車。

 

片段中有乘客不斷尖叫嚎哭,要求司機「停車」,更有人上前捉著軚盤。(網上片段截圖)

 

   該段長約2分鐘片段可見,前日(1日)一名駕駛專綫小巴44A的男司機,由上水開往屯門途中,正於新田公路近元朗準備上天橋時,有乘客發現路綫有誤,惟司機卻反問乘客:「呢度咩路嚟」,令乘客大為緊張,紛紛要求司機停車,惟司機駛上天橋後頻切綫,行車期間不斷「飄移」,甚至撞上天橋石壆,險象環生。有女乘客尖叫嚎哭,哀求司機停車,又有男乘客衝上駕駛座握緊軚盤,期間小巴車門更一度被打開,有人向外揮手求救,亦有乘客向後方車輛呼救。

 

警方事後拘捕57歲司機,並到涉案小巴站頭調查。

 

  警方稱前日約下午4時40分,接到小巴乘客報案,到場後該名57歲盧姓男司機報稱不適,已扣留涉案小巴檢驗,昨以涉嫌危險駕駛拘捕男司機。該小巴路綫由運泰實業營辦,屬冠榮車行,股東為「小巴大王」馬亞木及其兒子馬僑生及馬僑武,公司至截稿前未回應。屯門V city小巴站頭昨貼出通告,稱一名盧姓司機被即時停職。運輸署要求營辦商提交報告,初步指事件中沒乘客受傷。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據片段所見,除睡眠不足、耳水不平衡、服藥後副作用外,不排除司機可能小型「中風」,致精神系統急性失調,手腳眼不協調或失控,建議職業司機定期做身體檢查。

 

遇事要冷靜 可協助控制軚盤

 

  香港公共及專線小巴同業聯會主席陳勵生指,該司機不算年邁,過往每年2至3個月司機都會做身體檢查,但「最近疫情唔知有無影響」,相信是個別事件。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如乘客遇上類似情況應保持冷靜,中後排應扣上安全帶,前排若有熟習駕駛的人士,可上前助司機控制軚盤,並慢慢拉手掣煞車,千萬不要站起來或靠近車門,一旦發生撞車或司機急煞停,是極危險行為。

 

 

29/07/2021

體罰四大守則

#理財 #體罰 #親子 #冷靜 #心理情緒 #價值觀

  (續上期)

 

  當使用體罰時,大前提父母一定要冷靜,清晰了解自己不是在盛怒之下邊罵邊打;讓子女明白受罰的原因,了解父母的感受。否則,子女會產生懼怕或仇恨的心理,所以不要濫用體罰。父母如果難有客觀標準作參考,可想想每次體罰完後,子女會否對自己不瞅不睬,例如沉默、冷淡、保持距離等,如果超過一天便代表用體罰的方法有問題了。父母使用體罰四大守則:

 

  1)說明原因。父母在整個過程需要解釋體罰的原因,要有針對性,例如因為子女有意或無意傷害別人、破壞東西。體罰前後要解釋,令子女明白父母不是隨便打他們,即使年幼子女未能完全明白,父母也要嘗試耐心教導及聆聽他們的想法。

 

  2)父母先冷靜。父母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緒,透過慢慢深呼吸三下控制脾氣。在穩定情緒下作出體罰,不為了一時之發洩而做出衝動的責罵,例如趕著出門、測驗考試來臨、騷擾兄弟姊妹讀書,個人情緒包括工作不順境、夫妻爭拗、投資失利等等。

 

(iStock)

 

  3)子女情緒穩定。首先父母也應穩定子女的情緒才作出體罰及解釋原因,例如先站立3-5分鐘冷靜下來,因他們哭鬧/憤怒的時候聽不到父母的教訓,不能反省自己的錯誤。

 

  4)體罰只限某些位置。例如只打手掌,不能打身體脆弱的位置特別是頭,不具傷害性。

 

  總而言之,筆者不支持體罰,因為有其他方法比體罰更有效,包括溝通,用正面方法,例如鼓勵、適切的讚賞,父母應該以愛出發。親子關係和理財教育相互影響不能切割,因為沒有好的溝通和關懷,只得監管和責備,甚至體罰,得出來的效果可能更差。

 

  相反,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良好,可以更有效地教導理財的知識和態度,幫助子女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理財行為。這是個漫長學習的過程,父母需要耐性、平和、堅定的態度,最重要是以愛心教導子女。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沒有相關資料。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