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16/04/2020

DSE下周五開考 6款消毒酒精含甲醇

#甲醇 #慢性中毒 #消委會 #疫情 #口罩 #新冠肺炎 #酒精 #清潔劑 #教育局 #摩洛哥 #日本 #病毒 #DSE #特朗普 #撥款 #世衞 #搶米潮 #米價 #保就業 #航空業

  【晴報專訊】疫情下市民對口罩、酒精等防疫物品需求急升,但小心誤購劣質貨。消委會發現,坊間售賣的24款消毒酒精樣本中,有6款含有甲醇,長期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失明及腎衰竭等;另74%樣本的酒精濃度較聲稱低,包括一款聲稱酒精含量達75%,惟實際僅有62%,逼近世衞建議用作消毒的含量下限。

 

消毒酒精對防疫至關重要,但要小心選購安全產品,以免得不償失。

 

  消委會今年3月11至13日期間,到荃灣、沙田、北角、銅鑼灣等6區的藥房,購入共24款消毒酒精樣本,並委託本地一間實驗所進行酒精成分及容量測試。結果發現,6款樣本含有微量甲醇,濃度由0.007%至0.0336%不等,最高一款為購自北角的「免洗手酒精消毒噴霧75%」,其次是含量達0.0321%的「SONYAU」。

 

含量最高2款已下架

 

最高甲醇含量的兩款樣本,相關藥房稱已將產品下架。

 

  由於甲醇進入人體後可導致中毒、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長期吸入可能導致失明及腎衰竭等,雖然測試中6款含甲醇樣本濃度不足以引發急性中毒,惟部分消費者若用作自製搓手液或日常家居清潔、洗傷口等,亦有機會增加吸入分量,甚至直接進入血液等,長期使用或造成慢性中毒。出售2款樣本的相關藥房事後表明,因安全理由,已將相關產品下架。

 

  測試又顯示,22款標示酒精濃度為75%的樣本中,有16款乙醇或異丙醇含量較其聲稱的不足,當中3款實際含量更少於70%,最低一款的乙醇含量更僅有62%;另一款購自銅鑼灣、聲稱內含95%乙醇的樣本,實際含量亦僅89.3%。

 

  此外,測試亦發現,23款有標示產品容量的樣本中,16款與產品上標示的容量不符,當中3款的實際容量比標示少逾10%以上,相差最大樣本更比容量少21%,已轉交海關跟進。

 

濃度 60%至 80%最佳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表示,據世衞指引,一般醫護使用的消毒液需達60%至80%的乙醇或異丙醇,才能有效殺死細菌及病毒,憂慮若酒精濃度貼近60%,含量或會隨使用時間揮發,影響效用;但同時酒精濃度愈高亦不代表愈有效,因乙醇或異丙醇含量愈高,和細菌的接觸時間便愈短,加上水份含量不足作催化,亦不能通過溶解細胞壁質膜殺死微生物,建議應選購60%至80%濃度的酒精產品。

 

  對時下興起各種自行測試酒精含量實驗,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提醒,當中或存火警或中毒風險,市民不應隨意自行測試。

 

首3月872宗防疫品投訴 多涉網購平台

 

  消委會表示,今年首3個月接獲872宗涉及消毒酒精、防疫用品及外科口罩的投訴,當中近75%與購買口罩有關,主要來自網上平台;其中涉及外科口罩投訴的總金額達144萬元,當中金額最高個案為20萬元。

 

  其中有個案在社交平台買口罩後,遲遲未發貨,相關專頁帳號其後被刪除,且沒其他聯絡方法,受害人求助無門;另有商戶發貨期一拖再拖,其後藉口因供應緊張等,退款時亦需扣除3%手續費等。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時下網購普遍,市民亦心急搶購防疫物品,惟開設網店成本低,建議消費者選用有聯絡方式或有商譽的商戶購買物品。

 

 

下一頁 清潔劑5分鐘殺毒 60℃高溫減感染力

清潔劑5分鐘殺毒 60℃高溫減感染力

 

如曾到高危地方,港大團隊建議將衣物以60度熱水浸泡半小時再放入洗衣機清洗。(iStock)

 

  疫情持續下,個人衞生成焦點,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病毒在不同環境的感染力,溫度會影響病毒穩定性,愈高溫傳染性愈低,60度以上高溫可在短時間內令病毒失去感染力;而一般清潔劑,如1︰99的家用漂白水、70%乙醇等,亦可在5分鐘內殺死病毒,有助市民防疫。

 

  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公共衞生實驗室科學分部主任潘烈文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指出,溫度會影響病毒穩定性,在愈高溫環境下,病毒愈快失去感染力,當病毒在攝氏70度時,可在5分鐘內失去感染力;而37度可維持2日,22度則維持14日,4度時病毒在14日後仍穩定存在。團隊稱,如市民擔心衣物曾接觸病毒,或要照顧家居隔離人士,可將衣物以60度熱水浸泡半小時再清洗。

 

病毒停口罩面 最長達7日

 

  而病毒在不同物料表面,其穩定性亦有異。在平滑表面上較穩定,以外科口罩表面停留最久,7日後仍驗出病毒;其次是不鏽鋼、塑膠(4至7日)、玻璃(4日)、木材及布料(2日),病毒停留最短是紙張及紙巾,只有3小時。但港大不建議在外科口罩外層疊加紙巾,因令佩戴者不舒適,反更頻密觸摸口罩而玷污雙手。

 

  另研究亦顯示,市面上6種清潔劑,全部都能在5分鐘內有效殺死病毒,包括1︰49或1︰99家用漂白水、70%乙醇(酒精)、7.5%聚維酮碘、0.05%氯二甲酚、0.05%氯己定及0.1%苯扎氯安。至於在1︰49的肥皂水內,研究發現部分病毒在5分鐘內仍具感染力,但15分鐘後已驗不出病毒。港大認為市民毋須過於恐慌,只要將家居及物品表面,以清潔劑清洗一段時間,均能殺死病毒,減少感染風險。

 

 

下一頁 DSE下周五開考 7.22放榜 倘疫情惡化或取消 校內成績評級

DSE下周五開考 7.22放榜 倘疫情惡化或取消 校內成績評級

 

當局稱會審視確診數字、感染模式及社會情況,決定最終會否延遲或取消考試。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宣布,今屆中學文憑試(DSE)如期下周五(24日)開考,7月22日放榜。因應疫情隨時有變,已安排兩個後備考試日,而最壞情況是取消考試,以考生校內成績評定DSE成績,但延期或取消要評估整體疫情及社會狀況,局方坦言未有客觀標準,復課安排亦未決定;衞生防護中心亦指,未有與教育局討論何種情況下暫停DSE。

 

楊潤雄(左)強調評估成績是萬不得已的最後選項。右為蘇國生。

 

  楊潤雄表示,經諮詢後,各界均贊成在安全情況下如期開考,但因應疫情在考試期間有機會急轉直下,已安排2個後備考試日期,首先在5月22日繼續未完成的筆試,若屆時疫情仍未受控,會再延後至6月11日;2個方案放榜日期分別是8月中或8月底;另體育實習考試會延期到5月底,部分項目要取消。

 

已定兩後備考試日

 

  一旦疫情持續嚴峻,6月11日仍無法開考,考評局會取消今屆考試,並按擬定機制根據考生校內成績,再以其中學過往在文憑試的表現作調整,得出報考科目的評估成績。他強調,評估成績是萬不得已的最後選項,但疫情難料,考評局須作兩手準備。

 

  被問到延遲或取消考試是否有客觀標準,楊稱,當局會審視確診數字及感染模式,亦會檢視當時社會情況,早前宣布延期開考亦非單靠數字,而是考慮有大批在外地港人回港或令疫情惡化。他強調,考試是低風險靜態活動,相信考生做好本份注意衞生,可放心考試,又指當局已準備20萬支消毒搓手液贈予考生。

 

20萬搓手液贈考生

 

  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表示,今起會經學校或郵寄派發更新的綠色准考證,考生要同時帶備3月時派發的原有准考證,到最新指定試場應考。所有試場會加強清潔消毒,另安排更多課室,監考員數量達2.1萬人,比去年多一倍。由於考生在試場有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即使有考生確診,曾同場的考生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機會很低。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建議,考評局設立熱綫方便考生查詢新安排,亦提醒考生要提早到考場;教聯會則呼籲當局做好一切防疫準備,若有突發情況要盡早公布後續安排。

 

 

下一頁 連續2日本地零感染 新增4輸入個案 摩洛哥返港婦陰轉陽

連續2日本地零感染 新增4輸入個案 摩洛哥返港婦陰轉陽

 

持續有英國返港人士確診新冠肺炎,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或因當地疫情未消,而非出現航班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連續第2日錄得「零本地感染」,但衞生防護中心指,新增4宗輸入個案中有「陰轉陽」情況,1名由摩洛哥經廣州返港的60歲婦人,在內地化驗的結果呈陰性,但返港作家居檢疫時大便出血,最終確診;中心提醒市民要有心理準備打「漫長(抗疫)戰爭」。另本港錄得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中心指情況令人擔心。

 

  截至昨晚10時,本港錄得4宗確診個案,總感染人數升至1,016人。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4宗新個案涉及3男1女,包括22歲留學英國男生(CASE 1014)、42歲英國返港男子(CASE 1016),及36歲荷蘭返港男子(CASE 1017),其中摩洛哥返港的60歲婦人(CASE 1015)出現「陰轉陽」情況。

 

  張稱,該婦人在2月底至本月10日到摩洛哥旅遊,期間曾遭貓抓傷,其後她經廣州返港,在內地檢測時對病毒呈陰性反應。惟返港接受家居隔離時,出現大便出血情況,她致電中心熱綫後獲安排到瑪嘉烈醫院見醫生,最終確診。張指,過去本地亦曾有陰轉陽個案,相信問題或與採樣或當時處於潛伏期相關,暫未知大便出血是否新冠肺炎的新病徵,「因一般痔瘡問題亦可致大便出血,仍需與醫生研究。」

 

張竹君:抗疫或成新常態

 

  對於持續有英國返港人士確診,是否意味航班內已有感染情況,張稱雖然有同機返港者確診個案出現,但他們在航班上多數分散坐且不相識,與典型機內感染的群集式染病情況有差異,且因英國疫情未消,返港人士有一定比例受感染亦不奇怪。

 

  至於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最新研究指,美國社交距離措施或需維持至2022年為止,才能有效控疫。張竹君說,國際研究表明需待大部分人有抗體,或出現專門藥物或疫苗,才可減少社交距離,「口罩和社交距離,或會成為港人常態,要有心理準備疫情或是漫長戰爭。」

 

今年首宗登革熱「令人擔心」

 

張竹君呼籲市民到戶外要噴「蚊怕水」,預防感染登革熱。

 

  另外,本港出現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涉及1名84歲退休老翁,他居於元朗崇山新村,平日多在家中或落田耕作消磨時間,沒有外遊紀錄。張指他在本月3日發燒,並到元朗門診求醫,當時對新冠肺炎呈陰性反應,至4日後他因持續發燒,再到博愛醫院求診,並轉送屯門醫院,及後證實感染登革熱。

 

  張竹君坦言。目前氣溫仍低,且未到雨季,出現本地登革熱個案「令人擔心」,恐有大型爆發出現,促市民除了戴口罩,亦要注意蚊蟲,到戶外地方要噴「蚊怕水」及穿淺色長袖衣服。

 

 

下一頁 全球200萬人確診 合作抗疫遇危機 特朗普停撥款 問責世衞 德:卸責無濟於事

全球200萬人確診 合作抗疫遇危機 特朗普停撥款 問責世衞 德:卸責無濟於事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暫停向世界衞生組織撥款,聲稱對方應對失誤及無履行基本職責,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中方指此舉將削弱世衞組織能力及損害國際抗疫合作。歐盟譴責有關決定,德國直言「推卸責任無濟於事」。

 

  全球現時有逾200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其中13萬人死亡,重災區美國有逾60萬人確診,2.6萬人死亡。特朗普直斥世衞出現嚴重管理不善,隱瞞疫情擴散風險,發布中國的錯誤資訊。他指美國在疫情爆發初期對中國旅客實施入境限制,但遭世衞反對,令其他遵從世衞建議的國家持續對華開放邊境,加速全球擴散錯失抗疫機會,無數人因為這個錯誤決定喪生。

 

  特朗普稱美國每年向世衞撥款4億至5億美元,比中國平均的4,000萬美元多,但世衞卻一直對中國唯命是從,他認為這對美國不公,故指示團隊暫停撥款,待美方審視世衞嚴重處理失誤及隱瞞疫情的角色。被問到是否會讓世衞總幹事譚德塞下台,特朗普指正在調查,他不認識譚德塞,但知道「這個人有點問題」。不過他強調會繼續與世衞合作,推動對方採取有意義的改革。另外,特朗普將於星期四與其餘的七國集團領導人舉行視像會議,商討應對疫情的措施。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則形容世衞「滿手鮮血」,認同應調查中國在事件中的角色,但未有談及中美關係及貿易談判會否因而受影響。美國7名參議員致函譚德塞,要求他交出疫情相關資料、通訊紀錄及郵件往來,以便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

 

蓋茨批危險 聯合國籲團結抗疫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現在是團結對抗疫情的時候,未是時候減少世衞的資源。微軟創辦人蓋茨亦表示,在世界處於衞生危機期間,停止向世衞提供資金「很危險」,認為世衞工作無任何組織可取代,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世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對事件表示嚴重關切,指美方決定將削弱世衞組織的能力,損害國際抗疫合作,受影響的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特別是能力脆弱的國家,敦促美方切實履行自身的職責和義務,支持世衞領導國際抗疫行動。歐盟譴責特朗普的決定,認為並不合理。德國外交部長亦說,病毒沒有國界,推卸責任無濟於事。

 

 

下一頁 2月搶米潮 米價推高1成

2月搶米潮 米價推高1成

 

去年米價已升8.5%,經過搶米潮後價格再升。

 

  消委會檢視本港3間大型連鎖超市物價,發現去年整體價格輕微上升0.6%,其中以近期曾有市民瘋搶的食米價格平均加幅最大,高達8.5%;另急凍食品升幅亦達6.7%。消委會指,自2月搶米潮後,價格更於1月內急增10%,籲市民勿過度囤積。

 

  消委會檢視百佳、惠康及華潤萬家3間大型連鎖超市,比較230項較受歡迎的貨品由2018年1月至去年12月的平均售價,並分成12大類、50組貨品,發現去年整體貨品價格平均升0.6%,其中以「雜糧/調味」及「糧油食品」類別總平均售價升幅最高,分別升3.3%及3.2%,當中加幅較大貨品包括食米及急凍食品,升幅分別達8.5%及6.7%;另有21組貨品售價下跌,跌幅由0.1%至5.6%不等,並以啤酒跌幅最大。

 

  受疫情影響,早前出現搶米潮,消委會選取13項食米貨品,比較今年首2個月於2間大型超市網上購物平台的售價,發現7款食米平均售價在2月錄得上升,當中3款單件貨品平均售價更較前1個月升約10%。

 

消委會促勿囤積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曾比較2月初出現食米、廁紙等物品搶購潮前後情況,發現1月價格仍穩定,但自2月出現「缺米」等傳言後,售價即升,連購買多件較便宜的優惠亦取消。她指,理解消費者擔憂,但本港貨品供應穩定,籲勿囤積。

 

 

下一頁 申津貼後改聘低薪者 保就業計劃被批數人頭

申津貼後改聘低薪者 保就業計劃被批數人頭

 

政府的「保就業」補貼幫僱主出糧,羅致光早前承認難做到「滴水不漏」。

 

  港府推出第2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保就業」計劃,被指存有漏洞。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策容許僱主申請津貼時僱用不同僱員,只是「數人頭」,僱主或會改聘低薪人士,認為當局應要核對紀錄才批出資助。職工盟亦批評當局未有設立規管補貼期減薪和放無薪假的機制,且不應只靠僱員舉報違規僱主,促加強監察。

 

  政府推出的「保就業計劃」擬在6月向僱主提供首期工資補貼,資助每名僱員每月最多9,000元。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認為,當局只「數人頭」的做法,容許僱主在津貼期僱用不同僱員,或令僱主改聘較低薪人士,建議應核對紀錄,規定僱主聘用相同僱員才能獲資助。另外,65歲以上人士由於無供強積金而不受惠於計劃,她擔心僱主會先撤換該批員工,建議政府核對出糧紀錄。

 

職工盟:未規管減薪放無薪假

 

  職工盟稱,計劃雖要求僱主不裁員,但未有規管減薪和放無薪假等情況,若有僱主要求僱員放半個月無薪假,另外半個月薪金由政府出資,變相可不花分毫聘用員工。職工盟主席吳敏兒稱,監察計劃依賴僱員舉報,認為當局應加強監察僱主支薪機制,例如要求呈交支薪紀錄,並引入刑事罰則嚴懲違例僱主。她舉例,公司能以1月的工資金額,及已裁員的3月人頭數作補貼基礎,變相補貼金額多於實際派發人數,被裁走的僱員卻無支援,倡設失業援助金,並建議豁免申請者的入息和資產審查,只需以解僱信作證明,發放期為6個月、金額為正常工資的8成,以1.6萬元為上限。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前日解釋,計劃若加入更詳細監察,便難以在短期內推行,目前難做到「滴水不漏」。羅稱本港暫未有專門制度了解全港320萬僱員的就業情況,故難設失業援助金。

 

 

下一頁 客運量挫逾5成 內地航空業 首季蝕$438億

客運量挫逾5成 內地航空業 首季蝕$438億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帶來打擊。中國民航局公布,內地航空業今年首季客運量挫逾5成,累計虧損398.2億元人民幣(約438億港元),當中航空公司虧損336.2億元(約370億港元)。

 

  民航局新聞發言人、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熊杰表示,首季旅客運輸量為7,407.8萬人,按年跌53.9%,單計3月運客量1,513萬人,按年急挫71.7%。

 

國際航綫減至每日20班

 

  熊杰表示,隨着全國有序推動復工復產,3月航班量有所恢復,但估計未來仍持續徘徊低位。他續指,全行業受到疫情的影響,對經營造成比較大的衝擊,當局正積極應對,為民航企業發展紓困,精準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下一步將繼續密切關注疫情的變化,加強經濟運行監測,深入分析疫情對民航企業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帶來的影響,做好政策的供給和儲備。

 

  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副主任孫韶華指出,自3月29日以來,全國國際航班數量減至每日不超過20班,每日入境人數平均2,000至3,000人。武漢機場自本月8日解封至周二,累計進出港客運航班799班,共運送旅客約4萬人。另湖北省內的宜昌、恩施、襄陽、十堰機場,從3月29日已開始復航,截至周二累計進出港客運航班1,454班,運送旅客約9.2萬人。

 

  針對官方包機安排,截至周二共執行相關客、貨運任務575架次,包括接回在疫情嚴重國家的2,744名中國公民、運送134名援外醫療專家組和聯合工作組人員,抗疫物資9,544噸。當局將繼續協助疫情嚴重國家的留學生回國。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