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12/05/2020

海洋公園下月恐執笠 急求$54億續命1年

#倒閉 #政府 #財委會 #救亡計劃 #立法會 #海洋公園 #檢疫 #入境 #何栢良 #粵港澳 #健康碼 #銅芯口罩 #創科局 #抗疫

  【晴報專訊】面臨財困的海洋公園,受疫情影響閉園逾3個月,損失高達7億元。在全球旅遊業停頓下,今年初尋求政府一筆過撥款近107億元的救亡計劃亦「泡湯」,決定擱置翻新方案,向政府建議撥款54億元以解燃眉之急,其中30億元率先償還商業貸款,其餘逾20億元「苦撐」以維持未來1年營運,強調是「40年來第一次」,爭取時間重新定位,否則下月將面臨倒閉,本周五立法會財委會將審議。

 

撥款有部分用作繳清大樹灣水上樂園的建築費,按計劃水上樂園將於本年底落成。

 

  今年初政府建議向海洋公園一次過注資106.4億元救亡,包括擴展及優化園區、將兩筆約37億元政府貸款,免息推遲8年至2029年還款。惟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公園自1月底閉園至今超過3個月,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孔令成表示,樂園面對有史以來最嚴峻挑戰,過去3個月必需的營運開支達5億元,收入損失近2億元,現金流只能維持至6月底。

 

$30億先作還債 餘款用於 1年營運

 

  政府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向海洋公園撥款54.2億元,其中30億用於償還商業貸款,其餘以維持未來1年營運,以及繳清計劃年底前落成的大樹灣水上樂園建築費;並追加1,323萬元撥款成立海洋公園檢討小組,重新審視公園的未來,研究融資模式、營運結構等,目標在年底前向當局提出建議,包括尋求進一步撥款等。

 

  文件又指,疫情有可能引起持續影響,有損公園的入場人次及收入,根據最新估算,106.4億元的新發展方案只能令海洋公園公司持續營運至2037/38年度,無法達至長遠財務穩健。

 

邱騰華: 40年首索撥款 望非常態

 

邱騰華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疫情打擊全球旅遊業,海洋公園過去3個月更是「零遊客、零收入」,可預視未來2至3年旅客數字及組合將與以往截然不同,早前所提交的新發展方案已不可行,強調「(園方)從來無攞過政府撥款,今次係第一次」,指如無疫情,樂園仍有生機,期望財委會本周五審議,趕及下月前通過。

 

  邱又說,公園以往是靠政府、商業貸款及捐款營運,往後是否以同樣模式營運需重新審視,強調不希望政府撥款成為常態。被問及公園管理層是否需為管理不善而問責,他稱,政府日後會增加參與管理,當局及園方願意承擔責任。

 

  海洋公園董事局副主席劉鳴煒指,如撥款獲通過,重開後需重新檢討開支成本及經營模式,與政府協商一個可持續營運計劃,而水上樂園興建已近尾聲,有信心年底前落成。對於會否裁員,他表示,公園有責任節省開支,但絕大部分開支為固定成本,強調不希望裁員,但會考慮不同方法節省成本。

 

議員批管理不善 憂不斷「填氹」

 

  實政圓桌田北辰形容現時是「吊命行動」,惟公園無其他有效配套,長遠亦無法生存,關注政府撥款後,會否仍需要再次撥款,及未來預計的虧蝕金額,並期望政府交代未來會否由有管理主題公園經驗人士擔任行政總裁。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指,今次是公園開業以來,首次向政府尋求撥款,認為海洋公園作為香港品牌貢獻不少,應支持撥款,但政府須加強監管。

 

  公民黨譚文豪指,過去數年訪港旅客較2014年大幅上升,但公園同期每年入場人數反跌約20%,批評園方管理不善。議會陣線毛孟靜稱,公園過去每年虧蝕金額不斷上升,明顯是管理層營運不善,但無人需下台,要求政府將撥款分拆,逐筆提交財委會審批。

 

 

下一頁 粵港澳擬同步「開關」 豁免強制檢疫 何栢良倡健康碼替代

粵港澳擬同步「開關」 豁免強制檢疫 何栢良倡健康碼替代

 

現時從內地到港的非港人,需強制檢疫14日,當局正研究放寬安排。

 

  本港守住22日零本地感染,港府透露正商討打通粵港澳的跨境防疫措施,冀月內能豁免特定群組出入境時強制檢疫安排。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認同,來往中港需各自檢疫14日「費時失事」,建議用「健康碼」取代檢疫。

 

  衞生防護中心稱昨無新增新冠肺炎感染個案,本港穩守22日零本地感染。但中心指昨有1宗海外個案,1名70歲老婦早前在英國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後,前日(10日)仍從倫敦乘坐英航BA27返港,但在機場被截獲,現於伊利沙伯醫院留醫,目前情況穩定;中心正與英國衞生當局了解情況。

 

英回港婦確診 22日零本地感染

 

  疫情漸見曙光,港府亦急謀「開關」措施。特首林鄭月娥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粵港澳三地政府正商討同步放寬檢疫限制,只要符合特定跨境目的,且已通過病毒測試者,出入境時可望獲豁免強制檢疫,冀在月內有共識。她又稱,檢測安排會類近跨境貨車司機做法,至於跨境學童問題則要待所有口岸正常運作才能處理。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指出,現時來往中港者需各自檢疫14日安排有必要檢討,因隨本港學生逐步復課,約2萬名跨境學童反覆檢疫。他建議當兩地疫情均無大反彈時,港府可參考澳門及內地部分地區做法,以「健康碼」取代檢疫,亦方便跨境者毋須再出示紙本健康證明。

 

 

下一頁 銅芯口罩抗菌力 被質疑惹「吸銅」憂慮 創科局:會再向供應商確認

銅芯口罩抗菌力 被質疑惹「吸銅」憂慮 創科局:會再向供應商確認

 

市民昨起已陸續收到郵政派遞的銅芯口罩,但隨即有人在網上轉售圖利,售價由1元至200元不等。

 

  外間一直質疑政府派發的「銅芯口罩」(CuMask)是否安全,特別微銅粒會否吸入肺部。多位專家質疑,口罩內的銅分布不均,抗菌效能成疑,加上清洗未必能清理污染物;有醫生更坦言,寧使用簡單布口罩。創科局局長薛永恒承認政府工作未必理想,惹人懷疑屬正常,會再向供應商確認安全,亦對口罩效能有信心。

 

  前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梁煥方昨直指,口罩設計有問題,例如抗菌層含的銅數量少和分布不平均,無法阻隔和殺死病毒,而且銅分子最小可小於0.1微米,有「入肺」風險;化學博士鄺士山亦指,口罩以衣車製作,濾芯會被車穿,飛沫或可穿過口罩,又質疑加入銅一般只為抗菌「防口氣」,但無法殺死病毒。

 

梁子超:一般環境寧用布口罩

 

有醫生指一般環境寧願使用簡單布口罩,可阻飛沫且清洗時限制較少。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則認為,口罩的銅分子較大,吸入風險低,但認為現時天氣熱,出汗沾濕口罩易滋生細菌,不但有機會引起皮膚敏感、發炎,其過濾功能亦可能受影響。他稱,簡單布口罩已可阻隔絕大部分飛沫,在一般環境亦寧願使用布口罩,「清洗時無咁多限制」。

 

  中大物理系高級講師湯兆昇表示,以電子顯微鏡檢視過銅芯口罩結構,銅粒子大小約0.1至1微米,難穿透中間過濾層而被人體吸入,即使有小量從口罩掉落,隨空氣流動速度亦不高,但政府應作進一步測試,如以呼吸機模擬日常使用,檢視微銅粒會否掉下或被吸入,以釋公眾疑慮。

 

  湯亦關注政府聲稱口罩可清洗達60次,但市民每日使用或長達6至8小時,清洗時未必能清除積聚污染物,增加感染風險,口罩透氣度亦可能減少,「重用三數日可能OK,若短時間使用亦不擔心,但(個人)不會持續每天使用。」

 

薛永恒:對過濾效果有信心

 

薛永恒

 

  創科局局長薛永恒昨承認,政府處理過程未夠理想,引起市民誤解和質疑亦屬正常,但相信口罩內含的銅不會被人體吸入,正與原材料供應商確認,會盡量開誠布公,公開所有相關資料,強調對口罩過濾效果非常有信心,籲市民放心,又解釋政府原先擔心公開資料後,令採購原材料更困難,又重申口罩是讓市民在社區使用,並不適合在醫院或診所使用。

 

 

下一頁 擲百萬拍抗疫故事 為港人打氣 港微電影之父:捱得過都係英雄

擲百萬拍抗疫故事 為港人打氣 港微電影之父:捱得過都係英雄

 

何緯豐有感香港被疫情壓得喘不過氣,拍片盼傳遞正能量。

 

  疫情下不少行業停擺,其中常到內地發展影視的「香港微電影之父」、數碼港企業發展顧問組委員會委員何緯豐,就因無法回內地工作,而要留港「放大假」。有感香港被疫情壓得喘不過氣,他遂花費逾100萬元,非牟利地拍攝100個香港人抗疫故事,命名為《疫轉100》,並在YouTube發布,望能鼓勵港人同心抗疫。

 

  何緯豐指,《疫轉100》訪問了各行各業,為他帶來更多體驗,認識了更多朋友,「無這件事,我可能一世都沒機會和一個豬肉檔檔主做朋友」。他透露,《疫轉100》未來會拍攝約10集的「運動員系列」,着觀眾密切期待。

 

將推出運動員系列

 

  何緯豐在內地影圈打滾多年,疫情下只能留港抗疫,暫停內地部分工作,「放空太耐很遏抑,總想做點甚麼為身邊人打氣。」終於在2月,他決定花逾100萬元,利用在香港班底,再外聘多個本地製作人,拍攝100個香港人抗疫故事,命名為《疫轉100》,「我相信700萬人有700萬個故事,捱得過都係英雄」。至截稿時,《疫轉100》的YouTube頻道已上傳了21條影片,其中有豬肉檔老闆、金牌劍擊運動員江旻憓和資深傳媒人葉家寶等。

 

  何透露,運動員系列已約到香港體操隊主力石偉雄、香港七人欖球隊代表姚錦成等進行專訪,希望能用他們的故事鼓勵他人。何坦言,尚未構思到「運動員系列」後的路向,但整體來說,只要能向觀眾傳遞正能量的都可以。他又笑言,拍《疫轉100》不打算賺錢,只希望以前輩身份,與較年輕影視人開拓新事物,令他感年輕了,心理上已賺了。

 

豬肉檔故事最深刻

 

  他續指,今次雖作為監製,但亦參與了多個訪問,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豬肉檔老闆袁志雄,袁指自己簽下了街市豬肉檔的長約,被合約纏身,就算豬瘟還是肺炎疫情如何打擊生意,亦只能靠毅力支撑下去。何說,袁在鏡頭後說了很多,令他大開眼界,「以前買豬貴,以為只係因為豬瘟,但原來本港難入口海外活豬亦是原因,真係唔講唔知。」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