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14/12/2020

疫襲彩雲邨東頭邨 僅派樽不強檢 無長期病42歲女入院1周亡

#強制檢測 #派樽 #肺炎 #疫情 #ICU #死亡個案

  【晴報專訊】屋邨「疫風」狂吹,當局被質疑未嚴推強檢。衛生防護中心昨指,彩雲邨明麗樓有3單位共4人染疫,包括同坐向的「樓上單位」,但中心僅派樽,未宣布強檢。前日爆出7人確診的黃大仙東頭邨貴東樓,亦僅向住戶派樽,昨有居民排隊領取。至於「疫邨」葵盛西邨和九龍灣麗晶花園,合共多5人中招,本周五起將進行第2次強檢。有專家質疑當局檢測能力陷樽頸,才以人手需求較低的「派樽」取代強檢。

 

彩雲邨明麗樓同幢3單位共4人中招,均有清潔人員進行消毒。

 

  彩雲邨明麗樓爆疫,同幢3單位共4人中招。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有2個涉事單位在同層,1個是位於上層的「同號碼」單位,當中3人早前確診,昨多1名35歲男住戶中招,中心會聯絡大廈居民派樽。翻查資料,最早發病的55歲女士屬跳舞群組,上月22日已有病徵;其餘2宗源頭不明。

 

東頭邨貴東樓前日則爆出7人確診,均有清潔人員進行消毒。

 

  前日爆出7人確診、4單位中招的東頭邨貴東樓,昨晨亦向居民派樽,一度有30多人輪候,有居民坦言現時疫情嚴重,不明白政府何不強檢;有居民指廁所曾滲水,擔心會播毒。

 

  而最早爆疫的葵盛西邨,昨再有5樓居民確診,同層9單位共15人中招。麗晶花園6座D室再有「偏低層」單位爆疫,2人中招;另有2名密切接觸者確診,同幢最少12人染疫。

 

葵盛西邨麗晶花園 需二度強檢

 

  張竹君預告,葵盛西邨第8座居民本周五(18日)起至下周二(22日)將做第2次強檢;麗晶花園第6座的居民則在下周日(20日)至下周四(24日)亦須再度強檢。

 

  對多個屋苑爆疫是否涉環境污染,張指環境污染「一定會有」,已建議屋邨清潔消毒,而房署亦會檢視單位喉管有無異樣。

 

  而當局未在新爆疫屋邨實施強檢,或設流動採樣亭,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反映當局檢測能力再到樽頸,「強檢需專人採樣,人手需求大,全部屋邨做必吃不消。」他認為現時本港仍有能力及時化驗,惟「入資料」人手不足,「令派樽後等陰性結果都要幾日」,倡港府應檢討整體人手配套安排。

 

 

下一頁 病毒變惡 無長期病42歲女入院1周亡 伊院ICU病患 逾半不足60歲

病毒變惡 無長期病42歲女入院1周亡 伊院ICU病患 逾半不足60歲

 

  確診個案昨再度上升,昨錄95宗新症,多達41宗源頭不明個案再創第4波新高,更有相對年輕患者入院不久的死亡個案。本身「無大病痛」的42歲女患者,體內病毒量高,發病3日已呼吸衰竭要插喉,入院僅1周不治。醫管局透露,現時深切治療部不乏40、50歲患者留醫,伊院深切治療部更有逾半病人不足60歲,再呼籲市民若不適,要盡快求醫。

 

  衛生防護中心指,本港昨多95宗新症,3宗為輸入個案。92宗本地個案中,41宗源頭不明,並有70多宗初陽個案。

 

  病毒致命性愈趨強勁,伊院有42歲女患者,雖然無長期病患,出現病徵後3日卻極速惡化,求醫當日已入住深切治療部,2日後轉為危殆,至前晚不治;連同前晚在瑪麗醫院離世的97歲老婦,全港累計117名患者死亡。

 

急轉直下 3法治療仍回天乏力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指,42歲女死者「無大病痛」,公司早有人確診,而她在本月3日發燒、咳嗽和氣促,本月6日清晨到急症室時已很嚴重,需急救和插喉,後要用呼吸機和人工心肺。她指,女死者體內病毒量高,CT值低於20,入院後迅速進入肺炎期和巨大炎症期,動用雞尾酒療法、干擾素及抗病毒藥仍無力回天。

 

  何形容,上述個案「少見但不罕有」,即使年輕且無長期病患,一樣有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海外也有相似病例。她透露,深切治療部患者不乏40、50多歲,伊院更有逾半深切治療部留醫者不足60歲,「已多次苦口婆心告訴大家,有不適請盡早求醫。」

 

  翻查資料,全港現有46人危殆,64人嚴重;第4波危殆者有7人在60歲以下,當中2男子僅43和47歲。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即使無病徵,病毒亦能在體內開始複製,到病徵出現時病毒量已很高,令病情急轉直下,「若觀察到病徵有惡化,更不應等。」

 

  另醫療系統內再有感染。大埔那打素醫院骨科有矯形及創傷科女護士初陽,8名曾共膳同事要檢疫;屯門醫院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有女服務助理初陽,因她知悉結果前曾回院,1名女文員要做醫學監察。

 

港珠澳口岸小爆發 清潔工中招

 

靈實秀茂坪院舍有員工初陽,院外昨仍有人拉低口罩吸煙捉棋耍樂。

 

  竹篙灣檢疫中心有民安隊隊員初陽,他平日負責接聽熱線電話,毋須接觸公眾。將軍澳天晉滙1期「翹子醫務中心」有診所助理確診,他本月5日最後上班,2日後咳嗽,中心促相關病人盡早檢測。另靈實秀茂坪日間活動中心暨宿舍有工作人員初陽,約60名院友需隔離檢疫。

 

  其他群組方面,亞博館群組昨多2人中招,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多1人染疫。張竹君透露港珠澳口岸有小型爆發,約3、4名清潔工中招,最早在本月2日已發病;而藍田茜發道地盤亦有人初陽。

 

  另外,區域法院則有後勤支援員工確診。

 

 

 

15/03/2022

完善地下渠管數碼資訊,有助抗疫工作!更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增加本港競爭力?

#智慧城巿 #地下渠管 #數碼資訊 #城市管理 #污水樣本 #污水監測 #強制檢測 #地理資訊系統 #科技 #資訊科技

  本港第五波疫情極速擴散,港府以大規模採用污水監測配合強制檢測成功追蹤大量感染個案,可謂高效結合科研成果與實際應用的一大實證。

 

  本港的污水檢測由2020年10月開展,初時渠務署與環境保護署在全港設立了26個固定監察點,包括屋苑的污水沙井、渠務署的污水泵房和污水處理廠,以及醫院的污水沙井,藉以定期抽取污水樣本進行基因測試,監察病毒情況。定點採樣點數目在過去一年更大幅增加至100個,覆蓋約500萬人口。

 

  因應疫情的發展,當局也推展臨時非定點檢測,從上游(即更接近源頭大廈)採集污水樣本,以加強追蹤社區內的隱形傳播鏈,而且多次找出隱藏患者,以二月三日一天為例,當局在總共75個樣本中發現28個呈陽性。

 

  政府實施這個污水監測背後,除了有去年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的香港大學新型冠狀病毒污水監測系統外,更有賴地理資訊系統(GIS)等先進科技。透過污水管網的數碼化地理資訊,GIS有助揀選最佳的檢測渠口位置,同時,GIS更用作把每天檢測結果、採樣地點、相關污水收集區、強制檢測大廈、污水渠網絡等資料組合和分析,以不斷完善檢測地點。不過,在實際採樣時仍有不少挑戰,如不少樓宇未能全面掌握渠圖,令採樣工作變得困難重重。

 

  其實,完整的渠管網絡資訊是促使城市暢順運作的重要元素。據估計,香港地下公用管道總長度達10萬公里,至少是路面長度的47倍。有關當局必須及早完善渠管尤其地下網絡的資訊並數碼化,同時確保更新機制,不但有助抗疫工作,還有助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

 

  例如本港的地下網絡密集,要維修地下喉管有可能需在繁忙的路面進行,影響交通暢順。如地下網絡資訊數碼化,便能有效運用先進科技,令工程的協調工作做得更完善。

 

  美國新澤西州一個人口僅10萬的小城鎮Toms River,它的都市公用事業管理局(TRMUA)在幾年前結合多項技術包括地理資訊系統(GIS)、擴增實境(AR)、微型攝錄鏡頭、運動傳感器和在地下管道可確定準確位置的系統等,令工作人員可以看到混合現實世界與地下管道的走線圖。同時,利用免提操作的智能耳機讓現場人員可與身處辦公室的工程師聯繫,雙方在了解現場實況下,方便作出溝通及給予指引,大大提升工程效率,也能增強工地安全。

 

  而使用這些先進科技的大前提,便需要準繩及數碼化的地理空間數據。雖然本港的基建資訊已大致完好,但仍有不少改善空間。我們應及早填補這些空間資訊的漏洞,加快數碼轉型的步伐,以提升本港的競爭力。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