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5/02/2021

派$5000電子消費券振經濟 最快暑假登記 市民:現金更實際

#退稅 #電子消費券 #財政預算案 #差餉寬減 #私家車首次登記稅 #牌費 #電動車 #股票印花稅 #iBond #銀色債券 #河套區 #科創 #利得稅 #啟德地皮 #旅遊業

  【晴報專訊】港府連續第2年推赤字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宣布,將推總額逾1,200億元逆周期措施,惟未如往年向市民派錢,而推總額360億元的電子消費券,全港720萬成年人每人可經八達通等電子平台獲5,000元消費額,分5期發放,每期千元,不可累積消費,最快暑假起登記,料提振經濟0.7個百分點。餐飲界料可受惠100億元,惟旅遊業擔心「限本地消費」令他們無法受惠。有市民坦言「派錢最實際」,並恐「益晒商家」。

 

消息指移民港人未必受惠於消費券,但留學生料可用,並會顧及因疫情而延後返港的人士。

 

  陳茂波昨指,最快今年暑假向每名成年港人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電子消費券,總額約360億元,正與多個支付工具磋商,當中八達通較便利長者。消息指相關電子支付營辦商,需為符合金管局條例的儲值支付工具,包括AlipayHK、PayMe等。消息指相關行政費約6億元,陳茂波指過去派1萬元時預計行政費約10億,最終只花3.6億,會「能慳盡慳」,並考慮協助無電子支付系統的商戶。

 

不包海外網購 淘寶亦難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參照海外經驗,消費券分期發放、限額使用對振興消費效果最好。

 

  財爺又指,領消費券需「過去一段時間在港」,但因疫情關係未決定時間長短;可購買商品或服務,但使用範圍「一定要在香港」,不可用於海外網購。消息指,料「淘寶」亦不可用,但估計消費券可提振經濟0.7個百分點。對港府去年曾指因手續繁複而「派錢不派券」,今年反其道而行,陳解釋,兩者政策目標不同,今年經濟低迷且失業率高,冀「加把助力」促進本地消費。

 

  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相信,消費券可令餐飲業受惠100億元,而超巿等民生商品業最受惠。一田百貨行政總裁黃思麗相信能帶動消費氣氛,一田將加碼推優惠。友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胡發枝預計,每人每月千元消費額,利好高價的電器及電子產品銷情,料每月銷售額有8成增長,配合優惠可望增至120%。但縱橫遊執行董事袁振寧擔心,「限本地消費」原則或令旅行社無法受惠,「出團會用本地航空公司,不只益外國。」社協幹事吳衛東指,基層最大開支來自水電、租金等,消費券只迫基層「濫消費」。

 

【易多花費】余小姐(24歲)大學生︰最想用消費券買電子產品,但限時限刻用或會買唔等使嘢,變相用多咗錢。

【買必需品】陳女士(60歲)行政人員︰我無任何電子支付工具,最實際是派錢,有自由又彈性,但如有消費券,會買生活必需品。

 

  巿民有讚有彈。自僱人士鍾先生指,消費券用來買生活必需品很足夠,且刺激消費比派錢更強。飲食業陳先生指,消費券未必每個商戶都可用,只令大財團受惠。

 

 

下一頁 紓困減甜 「唔好意思」 退稅差餉寬減縮水 中產添愁

紓困減甜 「唔好意思」 退稅差餉寬減縮水 中產添愁

 

被問到失業貸款計劃是否「阿茂整餅」,陳茂波稱是為個別有財困市民提供多一個選項。

 

  疫情打擊經濟,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減少派糖,退稅、差餉寬減等紓困措施不及從前,薪俸減至最多退1萬元;綜援、長津等只額外發放多「半個月糧」,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對中產人士退稅減少要說聲「唔好意思」。另將推出失業貸款,料月薪1.3萬元的打工仔可借盡8萬元上限,自由職業者亦可申請,料有逾18.75萬人受惠。

 

政府將寬減2020/21年度百分百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但上限由2萬元減至1萬元。

 

  財政預算案宣布,寬減2020/21課稅年度百分百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由2萬元減至1萬元,政府少收114億元;寬減4季住宅差餉,由以往每季上限1,500元,減至首兩季上限1,500元、後兩季上限1,000元,政府少收116億元。

 

  以往綜援及生果金等出「雙糧」,亦減至額外發放多半個月補貼,並取消寬免公屋1個月租金。

 

疫下收入已挫 憂增家庭壓力

 

  消息指,因為財赤故派糖要「睇餸食飯」,但政府理解民困,故仍推出1萬元退稅,187萬名納稅人受惠,料其中55%、約102.9萬人於2020/21年度毋須繳稅。陳茂波稱,未來數年經濟及外圍政局變數大,需預留實力,一旦出現情況仍「頂得住」,「中產退稅少了,唔好意思」。

 

  從商的Gary一家四口月入近7萬元,疫下其酒吧、活動公司等收入大減50%,對於退稅大減,憂慮增添家庭壓力。74歲公屋戶李先生則不滿醫療券金額無「加碼」。

 

  另外,今年政府首次向失業人士提供「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貸款額上限為在職期間平均月入6倍、上限8萬元,即月薪約1.3萬元可借盡8萬元。

 

失業貸款 月薪1.3萬可借盡8萬

 

  貸款計劃首12個月只需還息,其後本金連息最長可分5年還款,年息1厘,如按時還款可全數退還利息,自由職業者亦可申請,總擔保額為150億元,申請期為6個月。消息指,計劃要求申請人提供疫情期間任何3個月的經常性收入證明,及提交失業證明,如解僱信、銀行交易紀錄等,料最快今年第二季可申請,18.75萬名失業人士受惠。

 

  去年10月失業至今的明仔(化名),原為音響維修師傅,月入1.6萬元,疫情下被裁員,曾發出逾百封求職信卻無回音,已向親友借8萬至10萬元應急,他稱會申請有關貸款計劃。

 

  公民黨李予信批評,貸款計劃要失業人士「先使未來錢」;立會議員馬逢國則希望放寬申請條件。公屋聯會對取消公屋租戶代繳1個月租金感失望。

 

 

下一頁 私家車登記稅加15% 買$24萬新車畀多2萬 牌費增30% 業界憂「過辣」

私家車登記稅加15% 買$24萬新車畀多2萬 牌費增30% 業界憂「過辣」

 

電動車「一換一」首次登記稅寬免額將提高至28.75萬元。

 

  為推動綠色運輸及紓緩擠塞,政府即日起上調私家車牌費及首次登記稅,加幅分別為30%及15%,以逾24萬新車為例,首次登記稅將增近2萬元;另電動車「一換一」首次登記稅寬免額則提高至28.75萬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昨預告,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下月公布,長遠目標是2035年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等。環團歡迎新安排,惟汽車業界指疫下加費不合時宜,且加幅「過辣」,令市民養車壓力倍增。

 

  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相隔10年再加,私家車應課稅首15萬元,稅率由40%增至46%,之後15萬元加至86%,再之後20萬元則加至115%,餘額稅率則為132%。但經「一換一」計劃的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寬減額由25萬元加至28.75萬元,一般電動私家車則維持9.75萬元不變。

 

私家車牌費30年來首度調整,加幅達30%。

 

  至於牌費,亦是30年來首度調整,私家車今起首次申領牌照或7月後續牌,汽油車一年牌費為5,074至14,694元;柴油車則為6,972至16,592元,每年須多繳1,145至3,803元不等。電動車牌費按重量計,首1公噸由440元加至572元,及後每250公斤重則收費124元。

 

  預算案同時推出多項減少汽車排放及紓緩擠塞措施,包括研究「擠塞徵費」及中環電子道路收費;並推出71億元特惠資助計劃,2027年底前分階段淘汰歐盟4期柴油商用車等。

 

  交諮會主席張仁良指,過去10年本地私家車數量急增38%至57萬輛,令交通擠塞日益嚴重,歡迎當局控制私家車增長。消息指,加價後料庫房每年多收約12.4億元。但當局強調,政策旨在減少路面車輛,而上次加稅後1年內新登記車輛減少約1.3%。

 

 

電動車普及路線將公布 環團歡迎

 

  香港汽車進出口商會會長羅少雄認為,現時經濟差,無預警下大幅上調車稅及牌費,非最恰當時機,料市場難即時消化,以中價車影響最深。消息昨公布後,有準新車買家為慳錢,馬上轉揀本地二手車。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形容,措施加幅較辣,但未必影響有經濟能力人士買車意慾;電動車牌費加幅與汽油車、柴油車看齊,車主缺乏經濟誘因轉用電動車,認為當局缺乏前瞻,錯失普及電動車良機。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則歡迎當局增私家車牌費,並撥備資源長遠實現2050年前碳中和。綠色和平建議,即將公布的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應列出淘汰各類燃油車的具體時間表。

 

 

下一頁 研累進差餉 大單位買賣或減 股票印花稅擬增至0.13%

研累進差餉 大單位買賣或減 股票印花稅擬增至0.13%

 

  政府今個財政年度面對歷來最高赤字2,576億元,下年度續「見紅」。預算案提出多項開源節流措施,包括檢討差餉制度,引入累進差餉,冀「能者多付」,但自住物業會獲恒常寬減,另建議提高股票印花稅。有業主組織估計,累進差餉未必增負擔,但有學者指,買家入市買大單位時或卻步,發展商可能傾向建細單位。

 

  按最新估算,政府儲備料降至9,027億元,2021/22年度仍要面對1,016億赤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早前收到不少開新稅建議,但認為目前未有條件,不過會進行相關研究。

 

  預算案表明會檢討差餉制度,包括引入累進制及自住物業恒常寬減,考慮將繳差餉的主要法律責任,由物業使用人轉移至業主。

 

陳茂波認為累進差餉可更精準徵收,消息指會設分級制。

 

  現時差餉按物業租值以劃一徵收率5%計算,陳稱,方法簡便有其好處,若引入累進制,如「(樓價)貴啲收高啲(差餉),自住可豁免或收少啲」則可更「精準」,但強調與樓市調控無關。消息稱,檢討方向包括差餉稅率按物業價值遞增,以分級制徵收,料年內完成研究。

 

  財庫局常任秘書長劉焱補充,差餉以往主要支付市政開支,惟市政局已不在,制度26年間未有大變;雖然金額不多,但屬「寬而廣」收入,每次寬免差餉都有人質疑未能惠及有需要者,冀日後可「精準」紓困,並反映「能者多付」原則,海外類似徵費亦普遍按租值或物業價值累進徵收。

 

反映「能者多付」 研自住寬免

 

  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指,差餉涉款不大,相信業主未必太在乎,亦歡迎自住寬免。現時差餉由租客和業主在訂租約條款時決定由誰交,但多為業主「包差餉」。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認為,若針對大單位推累進差餉,有機會影響買家入市意慾,發展商或因此傾向建細單位,爭議大,未必易推行。

 

  另預算案亦建議提高股票印花稅稅率,由現時買賣雙方按交易金額各付0.1%,提高至0.13%。消息指,加印花稅已平衡增收入和股市情況,特別近期股市利好,投資者亦有較佳經濟能力,認為加幅不影響交投,假設市況不變及即時生效,估計可帶來約120億元收入。

 

  但恒指昨幾乎跌足全日,收市報29,718點,跌914點。陳茂波晚上稱,全球投資者都增強在中國投資,而港股有資金自由進出等優勢,對競爭力有信心,「唔會以一兩天升跌,與印花稅扣上必然關係」。

 

  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指,早前已表明反對加稅,質疑得不償失,籲經濟復甦後即下調稅率。港交所代理行政總裁戴志堅指,港交所事前未被諮詢,認為市場需時間消化消息,目前太早判斷對交投量影響,不用反應過大、過快。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環球股市大方向是減印花稅,加稅恐令「北水」都減少投資,目前不少市民靠炒股幫補收入,做法或令股民沾手風險較大的細價股,甚至改為投資無印花稅的海外股市,不利港股發展。

 

  李兆波認為,本港一直面對結構性財赤危機,但一直無正視,今次預算案提多項措施「急就章」難有大幫助。

 

政府續推iBond 銀債認購年齡降至60歲

 

 

  預算案指,由於全球會繼續維持低息環境,不少市民特別是長者都追求穩定而可靠的投資回報。政府計劃在本年度續發行不少於240億元的銀色債券,以及不少於150億元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其中合資格認購銀債的年齡亦會由65歲降至60歲。

 

  另政府債券計劃的借款上限,建議由2,000億元提升至3,000億元,以便有足夠空間發債,達致持續發展債券市場的目標。

 

 

下一頁 河套區建全港最大創科園 創5200職位 擲325億元

河套區建全港最大創科園 創5200職位 擲325億元

 

  疫情加快全球企業數碼化,科研求才若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宣布,動用325億元建立全港歷來最大的創科平台「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下稱創科園),料每年帶來520億元經濟貢獻,並創造5,200個職位;另撥20億元吸納國際創科人才,並恒常化短期創科實習職位。

 

將於河套區建立的創科平台總樓面面積達120萬平方米、規模約為科學園(小圖,曾耀輝攝)3倍。

 

  預算案公布涉325億元的創科園發展計劃。陳茂波指,當局會於落馬洲河套區建立總樓面面積達120萬平方米、規模約為科學園3倍的創科平台,料首批設施會在2024至2027年分階段落成,全面發展後可創5,200個職位,經濟貢獻每年達520億元。

 

理工科生短期實習恒常化 業界歡迎

 

  當局亦會撥款吸納及培育創科人才,包括與馬會慈善基金等合共動用約20億元,今年上半年推出為期5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支持大學邀國際知名創科學者及團隊到港參與創科教研。

 

  消息指,計劃約10億元款項料由政府撥款,獲選的100名創科學者及最多400名研究員的薪金均可獲政府資助,學者及研究員各佔約5億元薪金資助,分別由教育局及創科局提供。政府擬按每名學者薪金的一半提供資助,每人每年最多獲100萬元資助,餘款由大學支付,其他開支則由馬會等支援。

 

  另當局去年以4,000萬資助本地大學理工科學生,參與創科行業短期實習,逾1,600名同學和逾千間公司參與,8成實習生指畢業後會考慮投身創科,當局將恒常化相關實習計劃。

 

  本地醫療機械初創HandyRehab行政總裁張晧程歡迎當局恒常化短期實習計劃,指實習的大學生均工作認真勤奮,可為公司帶來新思維,但指政府資助撥款需時4至5個月,認為應簡化行政程序。他又表示,河套區創科園面積大,有利初創公司之間合作,但他擔心園地選址偏遠,交通或住宿等配套未完善。

 

 

下一頁 醫管局獲撥$824億 新年度增300病床

醫管局獲撥$824億 新年度增300病床

 

  預算案指政府將撥款強化醫療,消息指,港府為醫管局新一個3年周期預留逾1,000億元,2021/22年度預算總撥款為824億元、增4.7%,有1.56億元支援不同年齡組別的精神科服務,包括增聘10名社區精神科服務個案經理,並有1.24億元加強癌症服務。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

 

  消息又指,醫管局新年度增約300張病床,而第一及第二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中,將在每間選定醫院中2至3個普通病房,有需要時可速轉二綫隔離病房,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歡迎措施。另政府年中將批出將軍澳中醫醫院服務契約,料2025年完工,另設5億元基金促進中醫藥發展。

 

  獎券基金受疫情影響收入大減,財爺指會向基金注資11億元,確保急需的社福處所項目,特別是較大型的安老和康復設施可如期設立。

 

下一頁 95億支援企業 寬減利得稅上限1萬

95億支援企業 寬減利得稅上限1萬

 

 

  預算案推95億元支援企業措施,包括寬減2020/21課稅年度百分之百利得稅,上限1萬元,料12.8萬企業受惠,惟比過去2年利得稅可獲2萬元上限寬免少。

 

  而當局亦會寬減2021/22年度4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首2季以每戶每季5,000元為上限,其後2季則以每戶2,000元為上限,料惠及42萬個非住宅物業,政府因此減34億元稅收;同年度商業登記費亦獲寬免,政府收入會減30億元,但有150萬名業務經營者可減輕負擔。

 

  今年4月非住宅用戶75%的應繳水費及排污費將獲寬減,每戶每月寬減上限分別為2萬及1.25萬元,料25萬戶受惠,為期8個月;又會寬減政府物業合資格租戶、地政總署合資格短期租約及豁免書租戶的75%租金及費用,為期半年;而同期因應疫情而關閉的處所,則可在關閉期間獲100%租金寬免。

 

  另「中小企融資百分百擔保計劃」申請時限延長至年底,提高每間企業最高貸款額至18個月僱員薪金及租金總和,上限增至600萬元,最長還款期延長至8年;並將「還息不還本」安排增至18個月。

 

下一頁 預留80億維護國安 供數年開支

預留80億維護國安 供數年開支

 

 

  預算案表明將預留80億元作維護國家安全的非經常性專門款項,但未列出由哪個部門使用。陳茂波指,預算包括需要人手和編制,已獲特首批准,自己在過程中也有參與,但不便透露詳情,僅稱撥款是供數年的開支用,稍後會按國安法要求向立法會披露。

 

警料斥$4.1億 購特別用途車輛

 

  另警務處來年度預算開支約250億元,較本年度經修訂後的233億元增約7.7%,而年度津貼開支由原預算的2.79億增近4倍至13.88億,預留約4.1億元購置及更換警隊特別用途車輛,另亦會更換裝甲車和快艇等裝備。編制上警隊將少16個職位至共38,390人。

 

下一頁 啟德5商用地研改住宅 800伙公屋租置貨尾5月推 最平十多萬

啟德5商用地研改住宅 800伙公屋租置貨尾5月推 最平十多萬

 

  港府致力增加房屋供應,正研究將5幅位於啟德的商用地改劃為住宅發展,提供約5,800伙,不乏海景靚地,其中3幅曾流標。另外,未來5年可供應10.14萬伙公營房屋,消息指,除5月推售2,112伙鑽石山啟鑽苑綠置居外,逾800伙租置公屋貨尾亦會同步推出,最平入場費僅十多萬元。

 

消息指該5幅啟德商用地不乏跑道區的海景靚地。

 

  消息指該5幅商用地不乏跑道區的海景靚地,其中3幅為早前曾招標但流標的用地,共涉逾365萬平方呎樓面,假設維持相若樓面、參考區內過往批地地價,估計市值達400億至500億元。

 

未來5年建約10萬伙公營屋

 

  另外,財政預算案指出,未來5年公營房屋總建屋量約為10.14萬伙,其中逾7萬伙為公屋及綠置居,及逾3萬伙資助出售房屋。私樓方面,未來5年年均落成量超過1.5萬伙,較過去5年的平均數增約5%。

 

  消息稱,啟鑽苑綠置居項目將於5月接受申請,首批800多伙公屋租置貨尾將同期推售,供綠表人士申請,個別單位定價由十多萬元起,料低至市價15折出售,已考慮大廈樓齡、樓層、面積、坐向等因素。據悉暫未敲定按揭貸款安排。目前合資格租戶可付2,500元意向金予業主,毋須付首期,餘額最高可由銀行承造10%按揭,還款期最長25年。

 

  至於新居屋安排,消息指因疫情關係,去年推售的7,047伙最快5或6月才揀樓。

 

 

下一頁 9億元振旅業 擬寬本地遊人數

9億元振旅業 擬寬本地遊人數

 

旅發局獲預留7.65億元,以便在跨境旅遊重啟時,推出促銷優惠吸旅客。

 

  旅遊業在疫下停擺多時,最新一份預算案預留逾9.34億元予旅遊業界,包括1.69億元用作本地文化、古蹟或創意旅遊。另預留7.65億元予旅發局,以重啟跨境旅遊時推促銷優惠吸客。消息人士指,港府擬放寬本地遊人數上限,旅發局最快下月會推出500元酒店住宿資助。

 

預算案預留1.69億元開拓本地文化、古蹟和創意旅遊項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除早前提供近26億元作旅遊業財政支援外,今年預算案亦會再預留9.34億元提升旅遊資源,當中1.69億元將開拓本地文化、古蹟和創意旅遊項目,例如「鹽田梓藝術節」及「城市景昔」等。

 

拓本地文化遊

 

  另外,旅發局亦獲預留7.65億元重振旅遊業,以便在跨境旅遊重啟時設立「Open House Hong Kong」平台,推出促銷吸引旅客。

 

  陳茂波提及,政府將考慮放寬本地遊的人數限制,為本地旅遊業業界爭取營運空間,並會與疫情穩定地區繼續商討「旅遊氣泡」。消息人士指,本地遊放寬人數未有定案,但會參照上回每團上限30人規定。據悉旅發局最快下月會推出「賞你住」計劃,市民在指定本地實體店消費滿800元,即可換領500元酒店住宿現金券,在指定酒店Staycation。

 

  針對本港旅遊業長遠定位,消息指旅發局有意開拓綠色旅遊,料今年下半年有研究結果。

 

 

下一頁 5億元優化郊園 逾3億提升球場

5億元優化郊園 逾3億提升球場

 

 

  預算案將預留5億元優化部分郊野公園設施,包括升級露營和公共設施,亦計劃修葺戰時遺迹作開放式博物館,料未來兩三年陸續落成。另預留5,500萬元,供旅遊事務署及漁護署為10條熱門及具潛力的行山徑推行第二期改善計劃。

 

  同時預留3.18億元提升足球場設施,包括大幅增加符合國際標準的5人足球場,涉及康文署轄下逾70個場地;政府前年起計劃5年內改造康文署轄下170多個公共遊樂空間,未來將安裝更多戶外健身設施;並繼續推展優化海濱工作。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