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24/08/2021

暑假狂補課追進度 女生壓力爆煲自殘 今年開學更難適應

#壓力 #學生 #開學 #疫苗

  【晴報專訊】暑假僅剩個多星期,不少學生均有開學壓力,今年更「雙重打擊」,包括疫下長期網課,削弱學校的支援;加上移民潮下,學校有更多學生離校或轉校,令學生復課時更感難適應。

 

每逢開學,學生也要調整生活節奏,今年因疫情及移民潮致環境變化更大,學生倍添壓力。

 

  有精神科專科醫生透露,有學童因需追趕進度而暑假狂補課致心情煩躁,令求助個案增4至5倍,甚至有學生自殘在大腿鎅「書」字並打交叉,以示抗拒學習。學者籲家長勿輕視學童情緒轉變,留空間助學童適應。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表示,以往開學後,學生要調整生活節奏,而升中一及升中四等級別回校要面對新課程等,本身已需時適應;加上疫情下學生長期上網課,容易分心,若本身自我管理較差及缺乏家庭支援,學習進度或落後,過往課後教師及同學可支援,但疫下少回校,且暫停一切活動,削弱支援網絡,如上學年剛升中一,學生甚至未有機會熟悉同學,學習吃力亦難求助。

 

在家學習失支援 朋友離開易孤單

 

  另一方面,近月不少家庭因移民帶同子女離港,吳指或造成「音樂椅效應」,留港學生或轉往心儀學校,以他了解,部分學校新學年有約20至30名學生離校,並有約10多名新來的轉校生,「同學見到一齊玩嘅朋友仔走咗,可能連熟悉嘅老師都走埋,容易感到孤單」;而轉校生因環境大變亦難適應,以往有個案因面對陌生人群而感緊張,上學時即使已到校門,仍在外徘徊,故意遲到,以求能單獨進校。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

 

  開學壓力除影響學習外,嚴重更可能令學童出現精神困擾。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表示,近期接到學童因情緒求助個案增加4至5倍,「以往7至8月夾埋可能只有幾個,但今年每星期都有,上月已有10幾個求助」,有別於過往單純開學壓力,不少個案均感覺自己「失去」暑假,因要追趕學習進度,由早到晚補習,漸見情緒問題。

 

  傅憶述,不少求助學童均感暑假沉悶乏味,變得煩躁、焦慮及未能集中精神,「佢哋形容好悶,話讀咗成年書都無暑假,點解成日都要補習,覺得無人明白自己」,對身邊事物失去興趣。極端者更出現自殘傾向,有13歲、就讀中二女生,暑假期間周一至周六均須每日補習4小時,加上學校補課及暑期作業,周日另有興趣班,父母又緊張學業成績,令其壓力大增,漸拒絕補習及做作業,甚至用碎玻璃在大腿上鎅出「書」字,再打交叉,由社工轉介專科醫生跟進。

 

師長勿心急 留空間讓學童適應

 

  青協上月訪問逾千名中學生,當中多達55.9%人均擔心恢復正常上課後不適應。吳寶城認為,教師開學初期不宜追趕進度,可先讓師生重新適應課堂及建立關係,增強班級凝聚力以減輕壓力,免操之過急造成反效果,並應特別為轉校生或較多朋友離開的學生,提供支援。

 

  由於開學後,仍僅限半日面授課,傅子健預期,師生持續面對壓力,憂影響精神健康。他提醒,家長應留意子女情緒及精神變化,如生活習慣及喜好大變,甚至有自殘迹象,如反鎖房內、大熱天時堅持穿長袖衣服遮蓋手臂等,可能是警號,應及早求助,避免情況惡化至出現焦慮或抑鬱問題。

 

有專家建議教師在開學之初可利用課堂空間,讓同學分享變化和感受。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指,近年因疫情及移民潮,學童的人際關係及周邊環境不斷變化,除短期精神壓力外,長遠更影響個人成長,認為教師與家長不應輕視,並在開學時留有空間讓學童適應,建議教師可利用課堂空間,讓同學分享變化和感受,家長則可藉社交媒體或其他渠道,助子女與移民同學聯繫。

 

  他又指,疫情下除了停面授課,不少基層家庭均面對經濟壓力,學習環境上面對諸多限制,望教師特別關注此類學童,避免因疫情令他無法跟上學習進度。

 

 

下一頁 冀子女接種又憂副作用 家長也添壓力

冀子女接種又憂副作用 家長也添壓力

 

家長願意讓子女接種,主要原因為希望保護他們。

 

  按教育局公布,若師生分別有7成人打齊2針疫苗,可按情況恢復正常校園生活。有臨床心理學家指,近期家長一方面擔心半日面授課影響學生進度,欲讓子女接種疫苗;但同時又憂疫苗副作用,令家長心情七上八落,壓力驟增,不少至今未決定是否讓子女接種。

 

恢復校園生活 45%學生願打針

 

  青協上月5至15日訪問1,097名本港中學生及330名家長,48.3%學生指停課期間感更大壓力;若要恢復校園生活,有44.9%學生願打針,家長則有64.6%願讓子女打針。至於願接種原因,最多家長望保護子女;而相反不願打針,則因為擔心副作用。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的女兒就讀中二,以她自己以至工作時接觸的家長所見,打針與否為不少家長造成很大壓力。父母一方面擔心半日面授課影響學習進度,另當局指打針者下午或可回校活動,故望子女接種,助學校及早放寬限制;但同時見到有青少年接種疫苗後出現心肌炎,又擔憂副作用又對打針有保留。臨近開學愈發緊張,心情「又上又落」,不少至今未能決定。

 

  朱嘉麗指,近年防疫政策常變,家長為子女安排生活已感吃力,長期網課下壓力更大,「佢哋見小朋友成日攞住部電子裝置,覺得佢好似喺度打機或偷懶,驚學習進度落後,就特別緊張」,因而增親子衝突,有家長常責備甚至體罰有學習障礙的子女,但之後亦感自責,需尋求社工輔導。

 

  她提醒,家長應留意自身情緒,每日進行深呼吸練習放鬆心情,並嘗試體諒子女學習困難,「大人自己ZOOM兩個鐘開會,其實都好辛苦,咁長時間好難保持集中」,並應與子女加強溝通,減少雙方摩擦。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