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專欄

時事要聞
04/03/2022

搶購潮未停網店退單 超市補貨慢 運輸業缺人積壓逾10日貨件

#病床 #必理痛 #私院 #袁國勇 #搶購潮 #肺炎疫情 #公院 #HKTVmall #網店 #屯馬線 #港鐵 #全民檢測 #公共交通 #囚犯 #監獄

  【晴報專訊】第5波疫情至今破33萬人染疫,全民檢測詳情未定,市面搶購潮仍不絕,商家補貨不及。政府稱已從陸、海及鐵路維持貨品供應;各類食品供應商亦指貨源充足,籲市民勿再搶購。惟百佳、惠康等超市網購均顯示送貨配額已滿,HKTVmall更要取消部已分付款訂單。運輸業透露,本港積壓貨件量已逾10日,惟司機及派送員確診致無人派送,料陸續有商家退單。

  各區超市貨架連日來仍空空如也,超市因人手短缺,部分補貨送抵後亦無職員上架。本報昨午到惠康、Market Place by Jasons、百佳、HKTVmall及士多網站,實測送貨上門情況,發現惠康、Market Place by Jasons、百佳均顯示送貨配額已滿,未能提供服務;HKTVmall的上門送貨服務更無日子可選,但可在自取點自提,最快要下周三(9日);士多昨落單,最快本月25日才送貨,即足足要等22日。

 

不少超市人手短缺,部分貨品送抵後亦無職員上架。


  HKTVmall昨發公告指,正面對前所未有的營運壓力,前線人手短缺、供應商及商戶未能供貨、物流夥伴服務暫停,以及尚待公布的全民檢測、停市停工及禁足安排等無法控制因素,預期已付款的訂單或被取消。

 

HKTVmall指已付款的訂單或被取消


「貨櫃入到香港都無人運作」

  淘寶亦發公告指因本港疫情嚴峻,包裹會延遲2至3日出庫,到達港口後要等候消毒,需延遲2至3日,即意味最少延遲4至6日。順豐昨宣布,部分地區要暫停或提供有限度上門服務。另近日網傳百佳尋找食材供應商作一次性合作,可於百多間超市上架,百佳昨發聲明澄清為虛假流言。

  香港速遞業協會會長吳江坦言,現時「貨櫃入到香港都無人運作」,估計目前積壓貨件量超過10日,透露業界昨開會商討對策,形容已爆煲,恐陸續有商家退單或取消訂單,促政府盡快公布全民檢測詳情。

  政府昨公布,前日內地進口的冰鮮豬肉貨量約100公噸,為平日的1.9倍;冰鮮家禽貨量升至逾16萬隻,增超過80%;過去一星期雞蛋平均每日供應共400萬隻;食米庫存足夠市民食用1個月。

  上水屠房已關閉近一周,華潤五豐派將38名內地屠宰人員來港支援,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說,估計最快下周三重開。

存貨足 籲市民理智購物

  佳寶食品超級市場老闆林曉毅說,近日生意增1倍,目前至少有3個月存貨,只礙於職員減少30%,加上物流無法應付,故補貨需時,籲市民理智購物。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主席葉本良亦稱,本周午餐肉、豆豉鯪魚等罐頭銷量升3至5倍,本月將有數百萬罐供港,加上原有的2至3個月存貨,供應充裕。香港豐貴堂蛋業商會理事長楊金炎指,現存貨足夠供應2星期,相信只是零售商補貨不及。

  運房局局長陳帆表示,已與超市溝通,確保貨源充足及調配上架及配送,又預告計劃在機場貨運設施、葵涌貨櫃碼頭及屯門內河碼頭,設立非鮮活食品及其他貨物集中接駁場,內地跨境司機直接運貨到場,再與本港司機交班,過程中兩地人員不會接觸,重申會考慮市民生活需要。

 

下一頁 海嘯式搶藥 必理痛「清零」 市民改求診私醫取藥

海嘯式搶藥 必理痛「清零」 市民改求診私醫取藥

 

  近日市民紛搶購藥物「看門口」,其中含撲熱息痛的必理痛更出現存貨「清零」。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昨稱,市民「海嘯式」搶購藥物情況比沙士時更嚴重,其中有專家提到必理痛,導致大量市民指定購買,廠商或要1至2個月後才有供應,惟其他藥廠原則上可補貨。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不是有意製造搶購潮,唯一般急性上呼吸道發燒均是處方該藥。

  家庭醫生楊超發指,部分市民未能買藥因此來求診取藥,理解其心情,若是舊症亦可提供。另一西醫林永和指,撲熱息痛尚有存貨,但兼具消炎作用的布洛芬存貨少,且發燒病人大增,要「慳住用」。他強調,坊間藥物只能緩解病徵,可在最辛苦時才服用,僅長期病患可能要儲備自身用藥。

過百種藥含撲熱息痛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提醒,本港有起碼過百種藥物含撲熱息痛,商標不同只是商業考慮,即使不同配方成分都無大分別,市民可放心購其他品牌,但提醒布洛芬則要諮詢藥劑師才可用。另使用成藥時不要以為「大人分量減半就係小朋友分量」,要看包裝指示或問醫護,特別6歲以下服成藥。

  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指,會提供WhatsApp藥劑師服務,助解答市民查詢,若稍後禁足,亦可提供收費上門派藥等服務。樂信藥業回應指,藥物原材料充足,但近期訂單飈升致供不應求,已陸續補貨,惟廠商和零售商倉庫人手有限,以致延遲出貨。必理痛藥廠葛蘭素史克及幸福醫藥截稿前未回應。

 

 

下一頁 袁國勇:瑪麗成地帆布床 促私院收輕症 確診連續兩日破5萬 料快測陽性10萬計

袁國勇:瑪麗成地帆布床 促私院收輕症 確診連續兩日破5萬 料快測陽性10萬計

 

  連續2日確診破5萬,衞生防護中心推算,快測陽性者以10萬計;連同滯後個案昨再多186人死亡,第5波已奪1,153條性命。公院壓力嚴峻,醫管局承認氧氣樽流轉出現問題。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慨嘆,瑪麗醫院已「成地帆布床」,望私院門診助看輕症者。中大醫院昨宣布擬設24張病床新冠病房,料本月內收症;惟私院整體至今僅接收70名公院病人。

  本港昨多56,827人確診,2宗屬輸入個案。另昨有144人死亡,連同滯後的42宗個案,患者年介42至108歲,再創最高齡離世記錄,當中最少124人無打針,56人居院舍,絕大部分年逾65歲。日本厚生省專家研究指,Omicron致命率較流感高最少4成,倡勿輕視。

  8名較年輕死者中,3人有癌症病史,3人住院舍,有42歲男死者是小欖醫院病人,本身有殘障;另54歲男死者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但相對健康可自理,今年1月才打首針,2月底快測陽性,入院時已氣促及發燒,有肺動脈栓塞,在深切治療部搶救1日後死亡。

  公院持續受壓,累計5,251名員工感染,僅600人康復返回崗位。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承認,明愛醫院因隔離位不足,有腎病患者要「戶外洗肚」,強調因考慮病人情況而換透析液,他現已入院;局方正考慮在社區隔離設施安排點對點交通,送病人到特定醫院洗血。

快測平台技術複雜 推出「要花時間」

  李亦承認,部分患者未能入住有中央氧氣供應病房,需用氧氣樽吸氧,惟氧氣樽流轉出現問題,正理順物流和補充氧氣程序。另數十個收容遺體的冷凍貨櫃已就緒,昨起已有醫院安裝。

  袁國勇指,公院病床嚴重不足,瑪麗醫院已「成地帆布床」,但私院見病人有發燒、咳嗽便不願收症,倡私院應協力在門診診治有病徵患者。李立業指,現僅有70名病人轉送7間私院,無正面回應私院有否要求「限時出院」。中大醫院稱,擬設24病床的新冠病房,本月內可收16至75歲穩定及輕症病人,李指細節仍在磋商,又謂正與私院商討除洗腎等一般病人及輕症新冠患者外,能否安排在門診替快測陽性者看診及處方藥物。

  另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指,待快測平台推出後,料呈報者會「以10萬計」。對平台能否如期本周內推出,他指有複雜技術處理,如需應付大量登入,冀花「一點時間完善」。

累計710院舍爆疫 袁︰長者打針最好時機已過

  全港多21間安老院及16間殘疾院舍爆疫,涉434名院友及132名員工;累計710間院舍傳播,逾4,100院友感染。袁國勇昨日到西環新萬福護理院為長者打針,惟他估計僅2、3成院舍長者未染疫,「接種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相信「老人家要在第5波付出很大代價,死亡數字會很高」。

「死亡數字會很高」

  袁指,過去8個月本是好時機,「若一早接種便可避免今次問題」,現惟有把院舍健康長者「反向隔離」。他指,長者接種前可做快測,避免爭拗是病毒抑或疫苗令身體惡化。

  對康復者應何時打針,袁建議在康復3個月後補針,以提升中和抗體水平。歐家榮則指,專家組會再商討接種間距,又指稍後會向從未入院或隔離的康復者補發證明,便利他們日後打針。徐德義則指出,接種豁免書上現無康復者選項,醫生可手寫證明。

 

 

下一頁 港鐵逾1700員工染疫 屯馬綫再縮班 104巴士綫暫停 專家指規模近禁足

港鐵逾1700員工染疫 屯馬綫再縮班 104巴士綫暫停 專家指規模近禁足

 

  今起5巴多達104條巴士綫暫停,有巴士工會憂班次大減令車廂擠迫,恐有傳播風險。港鐵到昨日累計逾1,700人染疫,屯馬綫上、下午繁忙時間班次都要縮減;有專家指,目前市面人流大減,與禁足相差不遠,籲當局考慮仍要上班或外出市民需要。

  運房局局長陳帆承認,部分替代路綫或有少許迂迴,盼市民諒解。

  九巴、新巴、城巴、龍運巴士及新大嶼山巴士合共104條巴士綫今起暫停服務,暫維持到本月16日;另多條渡輪綫停航。運房局局長陳帆稱,公共交通載客量大跌5、6成,故需考慮減班或停運,承認部分替代路綫或有少許迂迴,盼市民諒解。

 

運房局稱公共交通疫下載客量大跌5、6成,故需考慮減班或停運。(資料圖片)


部分替代路綫或迂迴 陳帆籲諒解

  港鐵屯馬綫最近大量車長染疫,昨晨繁忙時間已再縮減到4至4.5分鐘一班,下午繁忙時間亦要多等40秒,公司指有超過1,700同事染疫。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指,相信逾2,000名同事無法上班,現要靠同事加班或取消休假維持繁忙時間服務,港島綫及荃灣綫開始受壓,但非所有路綫人手皆可互調,倘情況再惡劣,料班次陸續減少。據報港鐵已有關閉個別車站的預備方案,或在有多於一個車站的區推行。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主任黎兆聰亦指,部分路綫停運對乘客影響大,目前不少路綫有限度服務,候車乘客人山人海,上車後更擠迫,加上近日回暖恐冷氣不足,憂增加播毒風險。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特許會員陳嘉朗指,部分停運路綫如尖沙咀區的九巴2號和6號,街坊一般認知「無2號就搭6號」,兩線皆停恐影響未必懂上網查詢的長者,且部分巴士公司建議的替代路綫票價較貴及無分段收費。陳稱,目前市面人流大減至幾近禁足水平,惟始終有市民要上班以維持緊急服務,望運輸署審批縮班時多考慮乘客,要加強說明替代方案。

 

 

下一頁 港大倡高頻率全民檢測 「5合1」化驗 料3個月內遏疫情

港大倡高頻率全民檢測 「5合1」化驗 料3個月內遏疫情

 

  全民檢測執行細節未公布,但港大一項聯合研究指,以高頻率檢測較有效控疫,倡以5人一組混合化驗,將首輪檢測壓縮在5日內完成。按每10萬人口推算,若3日一檢,可望在3個月內停止傳播;若14日一檢,最終恐一半人口受感染。

  港大、清華-伯克利深圳研究院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研究,按照Omicron變種爆發前數學模型,模擬在10萬人口社區傳播情況,以評估混合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效益。

 

港大一項聯合研究指出,以高頻率檢測較有效控疫。


5人一組化驗 每人採兩樣本

  結果發現,假設病毒初始流行率為0.1%,且能1人傳2.5人,10萬人口只要有90%人檢測,每3日一檢便可使社區傳播在2、3個月內停止。惟若將抗原測試延長至每14日一次,料50%人口受感染。

  團隊指,混合核酸檢測可同時化驗多個樣本,惟當感染率上升,便需採用較小的檢測池進行。港大副校長(研究)申作軍建議,全民檢測可5人一組化驗,每人採集2個樣本,1份用於混合測試,另1份留作單獨覆檢,以2%至5%感染率估算,約4至5日可完成首輪檢測;若感染率在2%以下,更可改10人一組檢測,花2、3日便能完成一輪。

  團隊指,港府計劃結合核酸和抗原檢測,短時間內反覆測試,當中快速抗原測試可初步篩查患者隔離,有望降低感染率。團隊補充,本港現每日可驗30萬支單管,料3月中可提升至每日70萬支,以5人為一組計,即單日可驗350萬人;更建議在疫情發展初期,盡早推全民檢測,以深圳1,700萬人口為例,在去年5至6月經全市2輪檢測,及高風險區9輪檢測後,成功結束疫情。


 

下一頁 近千在囚者染疫 懲教院所探訪再停兩周

近千在囚者染疫 懲教院所探訪再停兩周

 

  疫情持續惡化,懲教署指過去兩周累計共約1,000名在囚人士染疫,受影響的懲教人員亦近千人,未來兩周將繼續暫停所有探訪,以調動人力資源協助前?人員工作。另外,懲教署署長胡英明的秘書快速測試結果亦呈陽性。

 

千名染疫在囚人士主要集中在荔枝角收押所、赤柱監獄、羅湖懲教所及壁屋懲教所。(資料圖片)


  懲教署表示,截至前日為止,累計共約1,000名在囚人士染疫,大部分為無病徵個案,主要集中在荔枝角收押所、赤柱監獄、羅湖懲教所及壁屋懲教所;署方早前已將歌連臣角懲教所及沙咀懲教所改為隔離中心,今日起亦會將豐力樓中途宿舍改為第3間隔離設施。

  另外,署長胡英明的秘書做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胡的快速測試則為陰性。

  截至前日,署方有約1,000名職員因確診或屬密切接觸者須在家工作而不能每日上班。

  署方指過去數周已調動人力資源到前線工作,並宣布本月7日至20日將停止所有探訪,以調配探訪室資源支援院所前?人員的羈押工作;又會特別批准在囚人士於期內每周以公費支付寄出的信件由1封增至3封,可獲准接收認可交來物品一次的安排,亦會延長至本月20日。

准在囚者每周寄信增至3封

  關注囚犯權益的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稱,據他了解大部分確診個案出現在通風最差的荔枝角收押所和赤柱監獄,數字亦顯示藉「鎖倉」防控病毒並沒效果,促署方盡快為有意打疫苗的囚友接種,並考慮透過分發維他命等方式提高囚友免疫力。

 

 

19/02/2019

房屋不夠樓價高、病床不足醫生少的背後真相

#房屋問題 #單程證 #新加坡 #人均居住面積 #病床

  上星期言猶在耳,說香港特區政府高官和政黨議員,講話準備不足、不信專業人士、不利用被訪機會影響輿論,怎知今個星期又有人講錯!

 

  這個是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他回應新移民逼爆醫院時,竟然說若沒有新移民,公共服務或更「爆煲」。雖然他說的是事實,但卻不明白當事件已造成嚴重錯覺時,講這話是於是無補,只會火上加油。

 

  過去一星期,特首高官已經醒覺?醒目?「閃」了,少出席活動,出席了也不做stand up……總之是不發言,免得講多錯多。只是林正財是好好先生,政治智慧欠奉,和特首高官議員一樣,他可能以為本著良心說話,便一切OK。

 

  林正財說不少新移民來港,從事多是服務業,例如醫護和飲食等,所以才有若果沒有他們做這些工作,醫院人手更不夠,更加迫爆。

 

  他不知道他的話在另一些人的理解是,來港的新移民都是沒接受過甚麼教育,所以做的都是低下階層工作;香港政府不是說要創科,發展高科技嗎?為甚麼接受這些低學歷人士?

 

  政府高官再解釋新移民的貢獻,就被人認為是defensive,結果是給轉移話題,愈描愈黑。

 

  叻少少的就說,我們也力爭那些高學歷的專才來港啊!好了,他的話在另一些人的理解是,輸入這些人才不是和港人爭飯碗嗎?

 

  於是政府高官又解釋,這些專才將帶來甚麼貢獻,又被人說政府甚麼配套也沒有,國際學校少、樓價高,如何吸引專才,結果又是給轉移話題,愈描愈黑。

 

  就是這些官員,雖受高等教育,卻沒文化修養,加上語言技巧差,又沒政治智慧,更聽不進意見,結果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做事永遠事倍功半。

 

  其實,要「糾正」偏離事實的誤解,尤其是十分民粹的論調時,唯一解䆁是數字。

 

取消每天150個來港單程證,就能解決問題?

 

  因為數字會說話,尤其是當連專業人士,律師和醫生都講問題是新移民引起時……

 

  醫院爆煲,就是新移民,一到香港,就去醫院,還要是長期病患。怪不得醫院這麼多人了。

 

  褔利支出大,又是新移民,一過羅湖,上水站落車就去社會福利署申請綜援。怪不得福利開支年年增加了。

 

  輪候公屋人多,當然又是新移民,一到香港,便入紙排隊,他們生仔又多,搞到條隊好長。怪不得等了那麼久也等不到上樓了。

 

  似乎香港的一切問題,都是新移民惹的禍。好了,這樣便十分簡單,只要取消每天150個來港單程證,問題便解決了,是嗎?

 

  先不去講有多少新移民去醫院輪街症、多少新移民攞綜援、多少新移民申請公屋的數字,先看看新加坡吧!

 

星人口增加比香港多,人均居住面積卻大1倍

 

  新加坡的人口從來(由60年代至千禧年)都是香港的一半,她的土地面積也只是香港的一半左右。

 

  但問題是過去15年,新加坡增加了150萬多的人口,至561萬。她以前的人口是香港的50%,現在則是76%(世界銀行2017年數字:新加坡561萬/香港739萬),這15年內增加了150萬人,她有沒有房屋問題?

 

  沒有。新加坡的組屋,類似香港的居屋,面積大過香港一倍,價錢平過香港一大半,居住環境和配套好好多。

 

  每日150單程證名額,一年365日,香港一年接收150 X 365 = 54750人,但事實是過去多年,名額沒用盡,每年平均只有45000左右。即使過去15年,每年用盡名額,共有821250人,仍比新加坡少一半,但為甚麼新加坡沒有房屋不夠問題,醫院迫爆問題?

 

  一句話,都是新移民的錯,甚麼問題都可以解決?真的嗎?不如說我們的發展規劃不夠全面和長久,所以過去20年才不著力開發土地,所以才出現房屋不夠樓價高、病床不足醫生少的情況。

 

  對,是政府官員沒遠見,即使填了1700公頃,仍遠遠不足夠!那些反對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的人,你可知道,我們人均居住面積161平方呎,而新加坡是323平方呎,剛好是我們一倍。

 

  我們不應該住得好一點嗎?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