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改朝換代Digital
29/01/2018

【重蹈亞視覆轍?】互聯網玩晒!香港電視業將走入末路?

#創意產業 #電視 #亞視 #互聯網

  亞洲電視復活了,雖然失去免費電視牌照,但打不死的亞視宣布以網絡電視形式經營,將在OTT平台上與無綫電視的 myTV SUPER、Viu OTT及Netflix等分一杯羹。

 

2016年3月3日,亞視落幕,香港電視業從此只剩TVB、Viu、Cable。

 

  其實從2015年4月1日,特區政府決定不給亞視免費電視牌照續期時起,亞視早已活在借來的時間裏,時間一到,註定拜拜。對於曾經喜歡過亞視的人來說,這實在是一種難得的解脫,這樣的結局實在令人心酸。

 

  亞視的失敗說明,娛樂企業和任何企業一樣,不進則退。高層變更與內鬥、節目品質下降、藝人外流等,Hong Kong is dying,you know?

 

  早期的亞視(麗的),的確有大台的氣質,華人影視英才齊聚:汪明荃、李司棋 、劉松仁 、黃秋生、張敏、苑瓊丹、何家勁、黎明、曾江、秦沛、米雪、關詠荷,又有蕭若元、袁和平、程小東、韋家輝、梅小青、劉嘉豪、王心慰等一眾創作精英彙聚,所以才有《霍元甲》、《天蠶變》、《大地恩情》、《銀狐》等精品劇集問世,更是推動了內地的武俠文化熱潮和粵語文化熱潮。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亞視盡管在與無綫的對決中漸漸落於下風,依然能夠培養出張家輝、萬綺雯、楊恭如這樣的新星,他們拍攝出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縱橫四海》、《千王之王重出江湖》即使放到今天,依然是品質一流的劇集。此外,亞視也製作出《百萬富翁》、《今日睇真D》、《亞洲小姐》等具有影響力的綜藝和新聞節目。

 

 

  騎呢的王征也曾立下雄心壯志,誓言將亞視打造成為亞洲CNN,並大刀闊斧地開拓內地市場,但均以失敗告終。失敗的根本,是亞視高層對於時勢的判斷失准,是王征對香港市場的口味拿捏不准,只做那些成本低的訪談類節目。至此,亞視的命運陷入惡性循環,氣數也就到了盡頭。

 

TVB目前的骨幹,陳展鵬、田蕊妮、袁文傑、陳煒,邊個唔係來自亞視?

 

  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由老懵董政府就一直提倡發展文化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更被經濟機遇委員會確認為六項優勢產業之一,為香港具明顯優勢及可進一步發展的經濟領域。

 

  但是,二十年過後,搞出個甚麼大頭佛來?來來去去,不就光一樣「電影工業」稍為有丁點看頭,然而在國際影展的榮譽上,還是要輸給台灣的李安導演、侯孝賢導演、國內的大導演。

 

  歸根到底,因為香港近年太浮躁,欠缺上代人的匠人精神,整個亞洲的電視業都在進步,內地也很厲害,最差就是香港。

 

  健康蓬勃、生氣旺盛的創意產業,除了百家爭鳴,充滿優勝劣敗的競爭性,還有足夠闊度及深度,讓非主流及小眾作品找到生機,不會只有純商業化、大眾化貨色,歐美日台文化工業、娛樂工業,就有這種「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的吞吐量,香港沒有。

 

  年青人從來不缺創意,缺的只是創業精神。那該如何創業呢?我們看看當今兩大門派。

 

  強國的企業分為兩大類,一類是90年代創業的這一批人,如阿里巴巴馬雲、百度李彥宏等。他們在Google模式的運作下,成功崛起,開辟了一個時代。而另一個類別是山寨派,他們模仿美日德模式,今天的領域發展已經走向了全球一體化大融合的階段。他們在創辦一個公司同時,往往創辦了一個行業,也創辦了一個新的創業模式。這代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地球村,他們和Google差不多,也是十倍速成長。這些人,他們創辦的企業都是這個行業的領先者。

 

  馬雲這人,真的是幾千年才出一個,是孫悟空,非常不容易,他是一種持續十幾二十年的激情,雖然今年他的咀臉特別樣衰。他自己說,不懂互聯網,到現在支付寶也不會用,但是他能夠做成這麼一個阿里,能夠把人管好,持續的激情,把股權分配好,這就是他的能耐,這也是團隊的能力。

 

 

  互聯網崛起,推動了Netflix這樣新興玩家的崛起,一套House of Cards就令Netflix飛上天,而傳統媒體人對這樣的怪獸應對和知識儲備嚴重不足,他們慣用的那點估值模型變得沒有價值。

 

  傳統電視人實在是擠不進去對方的會議室。需要廣告代理嗎?根本不需要。這公司市值剛升破1000億美元,會用Big Data去找客戶、觀眾。Sale屎?根本不需要。

 

  用Big Data算出來的電視劇,包含了數千萬用戶的收視選擇、600萬條評論、500萬次主題搜索。最終,拍甚麼、誰來拍、誰來演、怎麼播,都由數千萬觀眾的客觀喜好統計決定,推出前根據使用者資料分析做的模型化定制化產品,還有哪家傳統影視公司可以這麼做?這就是互聯網公司的大數據平台對傳統行業商業模式的顛覆。

 

  命運就是這樣。大家早作準備。

 

  我們現在做任何事情,任何新業務開發,如果不能跟PC互聯網,尤其是不能夠結合移動互聯網,不是說完全結合,但至少是有所結合,那你這個思路、做法就有問題,還得要認真思考、認真考量,否則,下場就是和ATV一樣。

 

10/08/2023

智慧城市易出現文化缺失?數碼轉型為文化藝術迎來新契機,推動傳承與創新!

#智慧城市 #文化 #文化缺失 #文化藝術 #數碼化 #產業化 #創意文化 #政策 #數碼轉型 #就業 #創業機會 #智慧校園 #創意產業

  數碼轉型的趨勢是為香港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帶來新機遇,而且中央政府在政策上也全力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及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必可會讓香港具藝術才能的年輕人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時至今日,智慧城市是世界各國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之一,而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精神在智慧城市建設實踐中很容易被忽略,致出現文化缺失現象,我們應加強智慧城市與傳統地區文化的耦合互動,香港政府必須正視制訂文化藝術政策和發展藍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該以傳統文化之「慧」引領智慧城市之建設,以智慧城市之「智」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進而實現智慧城市與傳統文化的互動互通,達致共融共贏的局面。

 

由作者提供

 

  另外從一個宏觀角度出發,透過從現實生活實踐「數碼化」和「產業化」是最為合適,因創意文化和藝術涉及的內容,將會有更廣更闊的空間,與此同時若能夠配合政府相關的政策,例如開放相關數據和硬件建設,就可讓香港進一步發展所長。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揉合的大都會,從一個小小漁港至今天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其中傳統文化正正是其中這城市的筋脈和靈魂。現今的數碼轉型的趨勢將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帶來新契機,定可讓本港具藝術才能的年青人有更大的發空間發揮,有規律有序地促進整體的生態環境健康發展,並為行業產業化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機會。

 

  香港貿發局電子及電器委員會委員、智慧城市聯盟副會長秦仲宇是Art ID Standard監督團和技術委員會成員之一,他指,Art ID Standard致力促進由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管理的「去中心化身份」 (Decentralised ID,DID)。DID模型與頒發識別企業和電腦伺服器數碼證書的早期概念一致,差別在於現在可以把可驗證憑證儲存在去中心化服務器中。

 

  秦仲宇指,區塊鏈等分佈式數碼技術不應局限於消費端,Art ID Standard其中一個宗旨是建立基本協議來驗證藝術品和收藏品,並保護其創作者或擁有人的知識產權。其中一個準則是讓服務供應商,依賴與關鍵基礎設施相同的元數據定義,進行進一步的貿易、保險、估值、抵押品、部份所有權、資產代幣化或任何流動性或拍賣活動。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數碼收藏協議及 Web3 沉浸式技術,正在推動藝術行業的強勁增長。秦仲宇指出,近年流行藝術和廉價藝術品的數量顯著增加,而香港作為國際旅遊、金融和物流中心,正好是業界捕捉數碼藝術增長機遇的理想市場。

 

  秦仲宇說,ART ID Standard及其元數據定義和虛擬資產的新監管制度將相輔相成,能支持藝術和收藏品的代幣化。資產為藝術品收藏家或基金提供流動性,同時減少盡職調查處理和文書工作成本。這正好抵銷甚至解決了很多在傳統上有價值但流動性差的資產相關問題。

 

  而所謂的生態環境,牽涉到各方各面,這些包括人才培訓和吸納、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和創新、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包括市場擴張,觀眾培養,公眾藝術教育,創意產業及其他產業如旅遊業的互助互補,但目前這種種因素既互相牽引也互相牽制。我們必須找尋突破口,讓整個生態系統健康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而使互相牽制變成互相補足,數碼轉型也為文化藝術帶來「產業化」的契機,這樣的良性循環讓藝術領域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總而言之,在不同的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範疇上,一直有不少有心人在香港這片獨特的文化土壤上,創出一片文化藝術的天空筆者相信,而智慧校園的理念更是要讓科技的活力將一個校園達到所至「智慧化」的境界,不論採用甚麼技術,均至少要具備Learning、Interactive、Automation、Capture、Sensing 、Uniqueness Recognition、Interaction 及communication。

 

  早前由HKtag主辦的智慧校園專題研習活動,看到今天的中學生由參與構思與設計中,他們關注校園內的學生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他們的項目很多從 AI 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的角度解讀,但感恩是他們更會提議在未來的智慧校園更應該以學習者參與(Learner Participation) 為中心,運用各種ICT 科技,創建全體學生樂於參與和分享的環境,透過集體智慧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共同建構出的一個真正讓所有學生樂於互動參與和交流學習的智慧校園社群。他們懂得擷取各種人、事、物、數據,並且根據各種模型進行分析。

 

由作者提供

 

  我深切同意並認同智慧,是往往來自於累積下的經驗,而其中最重要的機制,就是持續學習與反思,往往過於強調「物」與「信息」之間的連接,卻缺乏「人」與「社群」之間的關係。

 

  人與仁之間的平衡才是一切ICT的根本。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