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改朝換代Digital
23/04/2018

【玩轉FB創業】雖然只賣一粒榴槤,但請成為一棵榴槤樹

#品牌故事 #創意營銷 #榴蓮BB #數碼營銷

  資深廣告人、社交媒體專家Rudi Leung告訴我一件很有趣的事,他有層樓在吉隆坡雙子塔旁邊放租,租客是一個香港太太,先生是馬來西亞人,太太看房子的時候,太太,覺得好啱心水,二話不說,第一時候從手袋拿出一疊現金出來落訂,這房子我要下來。

 

  Rudi話:「銀紙有一尺咁厚。」

 

  他很好奇,問道:「太太,妳是從事甚麼生意?」「呵,我要照顧三個小朋友,我先生開榴槤加工廠,我是賣榴槤的。」

 

  「呵,咁點賣?」「很簡單,開個Facebook,直接將榴槤賣返香港。很多客戶都是山頂、南區的,我在這邊湊小孩子呀。」

 

  港人愛吃榴槤,馬來西亞的極品「貓山皇」更備受追捧,2015年7月創辦的「榴槤BB」更利害,一個月賣三噸榴槤。

 

  我問創辦人三噸榴槤是甚麼概念?「呵,幾萬個。」「Citysuper最近找我们合作,三噸榴槤在Citysuper要賣2年,哈哈。」

 

 

  2016年及2017年經由「榴槤BB」進口的大馬來西亞榴蓮分別是12噸及25噸。

 

  2014年中,他到馬來西亞公幹期間,在路邊的攤檔首次吃到當地著名的「貓山王」,覺得與別不同,當時,他將一幅吃「貓山王」榴槤的Selfie放上自己講飲食的Facebook及IG專頁,瞬即吸引了1000多個like。不少網友還向他查詢「貓山王」榴槤的售價,啟發他後來創業的意念。

 

  點賣?

 

 

  最初是在facebook經營代購「貓山王」榴槤的業務,託馬來西亞的朋友在當地市面入貨,然後空運來港。後來因為從市面入貨的方式難以保證質量,試驗直接向那個榴槤園購入「貓山王」,然後作真空包裝和急凍儲存,空運來港。產品線更製成急凍果肉以及各種副產品,包括榴槤月餅、雪條、即沖咖啡和拉茶、蛋卷、果乾等,一年四季可銷售。

 

 

  「榴槤BB」近年最大的突破是在香港舉辦「榴槤放題」,以提供了個品種的榴槤、390元任食2小時作招徠。結果,每場50人加到100人、場場爆滿,更吸引到很多報章飲食版和視頻網站報導。短短幾日, Facebook專頁的粉絲,即由萬多人增至3萬人,將會在網上直播藝人吃榴槤的環節,以吸引更多眼球。

 

  咁仲未算好玩,更在吉隆坡開了主題榴槤BB四季果園 ( Durianbb Park) ,日日放題又食又玩,做埋中國、台灣、東南亞遊客生意。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廣告公司、甚麼Digital公司都扮演著調研、產品、策略、創意、傳播等一系列大師的角色,除了賺取著高昂的顧問費之外,更談論「更瞭解消費者」時,潛臺詞其是「我沒辦法提供最能帶動銷售的行銷策略或產品戰略」。

 

 

  但妳如何區分泰國榴槤和馬來西亞榴槤?妳知道甚麼是D197、貓山王、D24紅蝦、D13金包、D28奶油包、D163葫蘆、888純種老樹、D14、D188、甚麼是金鳳、長柄、十三半。

 

  廣告公司真的瞭解消費者選擇購買產品時的真實過程和渠道嗎?

 

  真的瞭解消費者選擇產品時真實需要的功能嗎?

 

  真的瞭解消費者被到底是被哪個元素吸引嗎?

 

  真的瞭解消費者在做分享推薦時心態和話術嗎?

 

  真的瞭解消費者會花多長時間做出購買決定嗎?

 

  真的瞭解消費者怎麼描述品牌嗎?

 

  但很多廣告公司往往只是打著Branding House、專注瞭解消費者的幌子,繼續渾渾噩噩地毫無進步的舊生意,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談論瞭解消費者時,到底該談論些甚麼。

 

 

  實際上,很多廣告公司自詡的瞭解消費者,往往都是吹水而已,從網路上選出幾個,甚至自己寫幾個對品牌的評論就成為了用戶調研,從良莠不齊的文庫中找到幾份不知何時的行業報告就算是瞭解了消費市場,挑幾個有資源的KOL或者明星就包裝成流量,擔當或是天王,這些真的能成為廣告公司的強勢競爭力嗎?真的算是瞭解品牌消費者嗎?

 

 

  廣告公司、Agency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這句話雖然不好聽,但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真正的玩家應包括「消費者理解」、「創意性描述」、「產品深刻理解」三大板塊,其中產品的深刻理解不做贅述,這應該是每家公司必須要做的功課。

 

  雖然只賣一粒榴槤,但請成為一棵榴槤樹。只賣一粒蘋果,但請成為一棵蘋果樹。

 

16/06/2022

擁抱夕陽行業!港男辭職赴英讀「鐵匠」!回港創家具品牌圓夢,高峰期月接40訂單!

#創業 #品牌故事 #鐵匠工藝 #品牌推廣 #冷門工藝 #鐵藝

Home Smith Home創辦人何嘉諾喜歡玩電子遊戲,而遊戲中的鐵匠角色更是他最嚮往的工種,於是赴英修讀鐵匠課程,回港後更創立自家品牌。(曾耀輝攝)

 

  鐵匠在香港相對冷門,甚至是夕陽行業。Home Smith Home創辦人何嘉諾為了實現兒時夢想,辭去穩定工作,到英國修讀3年鐵匠課程,回港後再創立自家品牌,並推出家具,將鐵匠工藝打入本地市場。

 

  至於為何想成為鐵匠?他表示,小時候玩電子遊戲會出現鐵匠的角色,懂得將鐵變成不同形狀,這亦成為他最嚮往的工種。

 

Home Smith Home產品以家品為主,何嘉諾希望從中添加藝術元素。(曾耀輝攝)

 

  Home Smith Home創辦人何嘉諾兩年前在英國完成鐵匠課程後回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以6位數的資金創立自家品牌。然而,創業之路並不平坦,加上品牌只由一人打理,既自由更要自律。他坦言,當工場只有一個人時,只有謹記自律才可以管理好自己,例如每次用完的工具要放回同樣位置、打掃工場、文件方面等,都需要定期處理。

 

借地方免租 感激工場老闆信任

 

  為了增加自己的行動力,他會制定待辦清單,或者把計劃要做的事都寫下來,然後逐一完成。相比起與其他人合作,何嘉諾認為,獨自管理公司最大好處就是一切都由自己決定,無論是營運方向、產品定價、品牌風格,甚至用哪個牌子的電動工具也是由自己決定。但這同時也是缺點,所有決定的後果,需要獨自承擔,每個決策更不能草率。

 

  除了處理日常事宜,創業還需要面對不少挑戰,例如租用地方。何嘉諾指,鐵匠工藝需要不少器材輔助,兩年前回港後,得悉一間訂造家具的公司設有鐵器工場,恰好工場內有一位德國的金屬工匠將要回國,該公司老闆知道他熟悉金屬工序(如燒焊及其他金工技術),於是聘用他。

 

現時鐵器工場以租借方式運作,何嘉諾稱,每星期會工作三天,其餘兩天就在鐵器工場製作產品。(曾耀輝攝

 

  為了完成創業夢,要懂得取捨。當時他與老闆洽談,完成日常工作後,希望利用公餘時間使用工場,而對方亦都答應。但後來發覺投放在品牌的時間不足,於是他再次與老闆商議,建議每星期工作三天,其餘兩天就在工場處理自己品牌的工作。他表示,要在香港租用地方並不容易,故感激老闆對他的信任。

 

  很多人說,創業要做好計劃,處事要小心謹慎,但何嘉諾稱,不能甚麼也算到盡。如熔爐是必需品,無論價錢多少都會購買,坦言很多事不是以金錢為先,而是著重價值。

 

高峰期月接40定單 創作空間大

 

  鐵器藝術品在香港的市場相對較小,要打入市場也需要相關策略應對。何表示,品牌現暫時以家品形式打入本地,因為香港較少人從事相關行業,加上客人有需要,在創作方面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他利用鐵製作一套四款的鐵碟,而未來會推出開瓶器,為家品加入藝術元素;並透露,每月定單數量需視乎每個月工作進度,高峰時期每月可以接到30至40張定單。

 

  至於未來,何嘉諾希望可以為品牌作更多推廣,如舉辦工作坊、與不同機構合作,增加接觸層面。此外,他期望聘請對鐵藝有興趣的人士成為助手或學徒,讓這門冷門工藝得以傳承下去。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