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數碼轉型
24/09/2020

【轉型網上】大灑金錢卻未能提高銷量?網上推廣宜先制定清晰目標

#數碼 #數碼轉型 #創業 #數碼營銷 #網上推廣 #網上推廣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愈來愈多企業在網上推廣業務,這需要掌握不同的推廣竅門。

 

  「創業家培訓集團」創辦人梅禮豪指出,近年不少中小企都積極網上推廣,但因未有清晰目標而無法推動銷量。他建議,企業在考慮不同的網上推廣方案時,需要以目標為本。

 

創業家培訓集團創辦人梅禮豪表示,企業在網上推廣時除了關注點擊率或「點讚」(Like)數量,亦應以增加銷量為目標。

 

  該企為不同企業及其團隊提供品牌策劃、網絡營銷、團隊領導、銷售技巧等培訓服務。梅禮豪早在2011年就以團購形式出售首飾,至2014年轉為以樓上舖形式經營首飾,並開始進修及鑽研,如何在Facebook(fb)等平台有效地投放廣告。

 

推廣自家品牌 分享實戰經驗

 

  他表示,當年每月為首飾品牌在fb投放廣告的費用超過20萬元,而生意額可逾100萬元。其後,他決定與友人創辦「創業家」,教導投放廣告的技巧。

 

集團現時以線上工作坊及線下課程等形式為學員提供培訓,每年學員數目約有2000人。(創業家fb圖片)

 

  現時,集團以線上工作坊及線下課程等形式,為學員提供培訓,每年學員數目約有2,000人。梅禮豪表示,不少中小企老闆都抱怨投放了大量金錢在線上賣廣告,卻未能提升業務及銷量,久而久之對線上廣告成效存疑甚至卻步。「事實上,投放廣告需要先制定目標,如提高品牌知名度或是銷量,所需的廣告技巧已截然不同。」

 

  他舉例,曾有中小企希望藉廣告增加銷量,投放線上廣告後獲大量「點讚」(Like)和留言,卻未能成功谷銷量。

 

  他建議,企業在網上推廣時,除了推動點擊率或社交平台的「點讚」(Like)數量,亦應以銷量為目標,帶動業務發展。同時,投放廣告後亦應勤換廣告的文字內容,以不同內容吸引受眾。同時,若單一產品的廣告反應欠佳,應盡快更換以免浪費廣告成本。同時要注意,投放廣告後切忌經常更改受眾目標。

 

  談及不同行業的線上廣告發展,梅禮豪稱其學員以零售業和美容業較多。他指出,近年不少零售業都轉戰網上業務,而美容業競爭大,兩者均對線上廣告有較大需求。

 

多企業轉型 零售美容競爭大

 

  同時,由於今年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都積極轉型,並把資源投放在網上業務。他提醒,現時網上平台眾多,中小企要思考哪個平台較適合。「在2014年時,fb仍是較多人著重的平台,可是現時還有Instagram(IG)和YouTube等平台,企業投放廣告的選擇更多。企業宜先從一個平台著手,穩定經營後再橫向發展。」他舉例,美容業應先由fb起步,繼而再發展IG和YouTube。

 

16/04/2024

台灣網文《千萬不要去香港玩》:徹底影射香港旅遊業深層問題?真正拖垮香港的是甚麼行為?3個原因分析

#數碼營銷 #麥肯錫 #旅遊業 #歧視 #香港旅遊業 #習慣性反駁 #McKinsey #防衛式 #自卑 #空杯心態 #低層次思考閉環 #自大心理 #數碼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千萬不要去香港玩 #網絡文章 #創科

  最近,一篇名為《千萬不要去香港玩》的帖子在台灣的網絡論壇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這不僅僅是一篇簡單的差評,更像是一面照妖鏡,把香港旅遊業的種種奇葩現象照得淋漓盡致,映照出香港的諸多問題。這不僅僅是因為它記錄了一對台灣遊客在香港的種種不愉快,更因為它觸碰到了深藏於香港旅遊業下的冰山一角。

 

  從面對「無處不在的歧視」,到在餐廳中遭遇「服務超差還要收服務費」,再到「飯店超貴質量差」的住宿體驗,這些生動的敘述無不影射出香港旅遊業的深層問題。

 

 

  更為尖銳的是,當這位網友和另一半決定轉戰深圳時,他們所遇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待遇:「東西比香港好吃太多,而且價格香港的三分之一,服務超級好。」

 

  在貼文下面,台灣網友的回應中,滿是對香港旅遊體驗的失望和批評。「香港人本來就討厭、香港人的服務本來就很爛啊、去過一次香港不會再去第二次。」「香港人是不是吃了炸藥啊,怎麼這麼火爆?」「去過一次香港,感覺自己像完成了一場生存挑戰。」

 

 

  而香港網友的回應中,「旅遊業墓地」、「香港已死」則流露出一種自嘲與無奈,似乎對當前的困境既感到無力又缺乏改變的動力。

 

  真正拖垮香港的是習慣性反駁。

 

  每當有一些外國媒體、傳媒、意見領袖、學界批評香港的時候,就有一班九品芝麻官自告奮勇走出來反駁。

 

 

  每個人都有反駁的義務,這是全球頂級諮詢公司McKinsey對所有員工的行為要求,即對於自己不認同的看法和意見,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提出反駁。

 

  麥肯錫認為,不同的意見充分對抗碰撞時,更容易出現深刻、全面、有效的創意和想法。

 

  但現實中不少人卻沒有接受別人意見的雅量,但凡有人對自己提出一點不同意見,就會像一隻好鬥的公雞,發起自己條件反射式的反駁。

 

  一個人「習慣性反駁」的原因是甚麼?這種習慣性反駁是怎麼形成的呢?

 

1.自大心理,缺乏空杯心態

 

  有些人對自己認識不清,總認為自己的經驗、能力,別人無法相比;自己永遠都是一副我懂的多的態度,缺乏空杯心態,對待所有的意見,都缺乏容納的「雅量」。

 

2.防衛式自卑心理

 

  習慣性防衛的根源是懼怕暴露出我們想法背後的思維。防衛性的心理,使我們失去檢討自己想法背後的思維是否正確的機會。對多數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種威脅,因為我們害怕別人會發現它的錯誤。

 

3.低層次的思維閉環

 

  過早形成低層次思考閉環,是阻礙一個人進步提升的重大障礙。對外部一些捅破窗紙的言論、意見非常排斥,習慣性反駁也就成了他維護自身閉環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空杯心態是心理學上的名詞,是說要想不斷進步,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空的杯子,而不是長期處於自滿的狀態。學會傾聽,是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和社交態度。它不僅讓說話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認可,也可以從別人的觀點或意見中,認清自己的優劣,找到自己的不足。

 

  最近有句話非常火,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的,如下: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餐單上。

 

  那就是這個世界最真實、最精準的運行規則,也是對這個世界最高度的認知。如果你的心態是開放的,願意改變自己的事業、孩子的學業、家庭的未來,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更大的天空。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