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數碼轉型
12/08/2022

9成大企制定數碼轉型戰略!人才短缺是阻礙?仲有5大挑戰?政府點幫手?

#數碼 #數碼轉型 #雲端 #電子商務 #科技應用 #管理 #數據分析

  隨著雲端、電子商務等發展成熟,以及疫情所帶來的挑戰,企業數碼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有報告指,逾7成港企制定數碼轉型戰略,當中逾半的受訪大型企業將數碼轉型策略視為企業發展中重要一環。然而,技術及人才短缺仍然是科技應用的一大阻礙。

 

澳洲會計師公會大灣區委員會成員冼君行(左)及王君弼(右)建議中小企清晰釐定其公司及業務的定位,以吸引相應的人才。(澳洲會計師公會提供圖片)

 

  澳洲會計師公會於5月下旬至7月初,訪問共820名來自亞太地區7個市場的會計和金融專業人士,探討企業在適應數碼時代過程中面臨的障礙以及應對這些挑戰採取的策略。

 

增加投資科技 優化應用

 

  調查發現,9成受訪大企業,以及6成的受訪中小企業,已有制定數碼轉型策略。超過9成的受訪者所在企業,在過去12個月內亦採取了各項措施,以提升科技應用水平。當中包括增加投資科技或升級技術(51%)、檢視企業科技應用情況以作優化(48%)、與科技公司或供應商合作以改善業務(42%)、提高員工的科技應用能力(38%),以及向科技顧問或技術人員尋求專業建議(38%)。

 

  澳洲會計師公會大灣區委員會成員王君弼表示,大企業的資源無疑是比中小企多,所以絕大部分的大企業都會願意且有能力跟隨市場的步伐,將數碼轉型視為企業的重要戰略,隨之制定有效的轉型策略,增加科技投資或技術升級。

 

  澳洲會計師公會大灣區委員會另一成員冼君行補充,由於中小企資源較為匱乏,在過去一年中,其首要任務是檢視企業科技應用情況以作優化,其應用的科技較傾向於以提升其生產力為主。

 

  為應對數碼轉型的大趨勢,不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都仍要繼續在科技應用方面下苦功。93%受訪者預計,其所在企業在未來12個月內,將採取積極措施,以提升科技應用水平。增加投資科技或升級技術(33%)亦將會是企業最有可能採取的行動。

 

  除了企業要為數碼轉型做好準備外,王君弼建議,政府推出有針對性的政策,以加快創新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中小企極需獲得數碼轉型方面的幫助,政府應加大資源投放力度,幫他們尋找可供支援、能滿足需求的數碼合作夥伴,例如IT諮詢服務商或數碼解決方案外判商」。

 

倡政府增支援 吸海外人才

 

  他指,人才培訓與產業政策息息相關,「政府期望推動某一個產業時,應清楚了解城市未來發展所需的人才類型。在產業政策及人才培訓互相配合下,才能建立強大的產業生態圈。」當整個行業處於正態發展,不論是本地或海外人才,自然願意留港投身該產業工作。

 

 

  同時,報告又建議,僱員需針對其當前的職務,接受相關科技技能的培訓,好讓自己熟悉科技協作工具,提高數據分析能力及個人整體自我競爭力。

 

16/04/2024

台灣網文《千萬不要去香港玩》:徹底影射香港旅遊業深層問題?真正拖垮香港的是甚麼行為?3個原因分析

#數碼營銷 #麥肯錫 #旅遊業 #歧視 #香港旅遊業 #習慣性反駁 #McKinsey #防衛式 #自卑 #空杯心態 #低層次思考閉環 #自大心理 #數碼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千萬不要去香港玩 #網絡文章 #創科

  最近,一篇名為《千萬不要去香港玩》的帖子在台灣的網絡論壇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這不僅僅是一篇簡單的差評,更像是一面照妖鏡,把香港旅遊業的種種奇葩現象照得淋漓盡致,映照出香港的諸多問題。這不僅僅是因為它記錄了一對台灣遊客在香港的種種不愉快,更因為它觸碰到了深藏於香港旅遊業下的冰山一角。

 

  從面對「無處不在的歧視」,到在餐廳中遭遇「服務超差還要收服務費」,再到「飯店超貴質量差」的住宿體驗,這些生動的敘述無不影射出香港旅遊業的深層問題。

 

 

  更為尖銳的是,當這位網友和另一半決定轉戰深圳時,他們所遇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待遇:「東西比香港好吃太多,而且價格香港的三分之一,服務超級好。」

 

  在貼文下面,台灣網友的回應中,滿是對香港旅遊體驗的失望和批評。「香港人本來就討厭、香港人的服務本來就很爛啊、去過一次香港不會再去第二次。」「香港人是不是吃了炸藥啊,怎麼這麼火爆?」「去過一次香港,感覺自己像完成了一場生存挑戰。」

 

 

  而香港網友的回應中,「旅遊業墓地」、「香港已死」則流露出一種自嘲與無奈,似乎對當前的困境既感到無力又缺乏改變的動力。

 

  真正拖垮香港的是習慣性反駁。

 

  每當有一些外國媒體、傳媒、意見領袖、學界批評香港的時候,就有一班九品芝麻官自告奮勇走出來反駁。

 

 

  每個人都有反駁的義務,這是全球頂級諮詢公司McKinsey對所有員工的行為要求,即對於自己不認同的看法和意見,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提出反駁。

 

  麥肯錫認為,不同的意見充分對抗碰撞時,更容易出現深刻、全面、有效的創意和想法。

 

  但現實中不少人卻沒有接受別人意見的雅量,但凡有人對自己提出一點不同意見,就會像一隻好鬥的公雞,發起自己條件反射式的反駁。

 

  一個人「習慣性反駁」的原因是甚麼?這種習慣性反駁是怎麼形成的呢?

 

1.自大心理,缺乏空杯心態

 

  有些人對自己認識不清,總認為自己的經驗、能力,別人無法相比;自己永遠都是一副我懂的多的態度,缺乏空杯心態,對待所有的意見,都缺乏容納的「雅量」。

 

2.防衛式自卑心理

 

  習慣性防衛的根源是懼怕暴露出我們想法背後的思維。防衛性的心理,使我們失去檢討自己想法背後的思維是否正確的機會。對多數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種威脅,因為我們害怕別人會發現它的錯誤。

 

3.低層次的思維閉環

 

  過早形成低層次思考閉環,是阻礙一個人進步提升的重大障礙。對外部一些捅破窗紙的言論、意見非常排斥,習慣性反駁也就成了他維護自身閉環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空杯心態是心理學上的名詞,是說要想不斷進步,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空的杯子,而不是長期處於自滿的狀態。學會傾聽,是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和社交態度。它不僅讓說話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認可,也可以從別人的觀點或意見中,認清自己的優劣,找到自己的不足。

 

  最近有句話非常火,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的,如下: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餐單上。

 

  那就是這個世界最真實、最精準的運行規則,也是對這個世界最高度的認知。如果你的心態是開放的,願意改變自己的事業、孩子的學業、家庭的未來,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更大的天空。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