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智叻生活
28/12/2021

環保是生活態度和品味!商家各出奇謀實現「碳中和」︰瑞典有氣候超市、香港有零包裝商店

#求生 #瑞典氣候超市 #生活態度 #品味 #垃圾徵費 #氣候變化 #減廢 #碳中和 #環保 #碳排幣值 #Zero Waste #零包裝商店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氣候讓愈來愈多人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嚴重性。眾多學者不停提醒大家減碳的重要性,「碳中和」也成為2021年的流行詞語。而作為地球的一份子,我們該如何作出行動?

 

  在瑞典出現了全球第一家氣候超市(The Climate Store)。該超市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大街,由瑞典品牌菲力斯食品(Felix)經營管理。 氣候超市的特點是店內商品的定價不依據成本,而是依據對氣候的影響:產品價格由該產品排放的二氧化碳決定,排放越高價格越高。超市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鼓勵更多的購物者選擇低碳植物性食品。

 

(宣傳影片截圖)

(宣傳影片截圖)

 

  超市不僅推廣以 「碳排幣值」的概念來消費,還給每個商品標注了易識別的碳足跡標籤。標籤一共有4個梯度,綠色代表氣候足跡極低,咖啡色則代表氣候足跡最高。食物的「氣候足跡」是利用瑞典國家研究院(RISE)提供的食物及食品碳足跡資料、生產商提供的資訊、所有生產設施的工藝資料以及包裝和運輸行業資料計算出來,涵蓋從原料生產、加工到包裝的過程。

 

(宣傳影片截圖)

 

  大家有無統計過,去一趟超市購物買來幾多包裝垃圾?水果盛器、飲品紙盒、零食複合鋁袋、洗頭水膠樽……樣樣是包裝。不過隨著愈來愈多人提倡Zero Waste ,歐美、加拿大及台灣等地開始出現無包裝商店,鼓勵消費者自備容器購物。

 

(圖片由作者提供)

 

  各店家對環保都有不同的演繹,Lush Naked Shop、Slowood、Pimary 等等,都離不開締造美好生活的願景。香港一間無包裝商店Live Zero已經在西營盤開店, 店內售賣的食物如米、油、鹽、香料、堅果、茶、咖啡等,甚至護膚品、洗頭水,全部都無沒有包裝,顧客自己帶容器去買,按需所買,買$1元分量都可以,不會過度消費,非常之環保。

 

  香港超市百佳已經在幾間大學,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分店,亦曾減少塑膠包裝,將店內大部份新鮮蔬果轉作散裝銷售,沒有發泡膠、膠袋,減少不少垃圾。希望香港多些超市會仿效,一起走膠走塑,出售少包裝、零包裝食品!

 

  而善用開放數據可以整合來自政府、市民、私人機構及學術界的數據,能夠向大眾開放這種更完整、準確的數據,用以智慧城市規劃;但要推動公眾及私人機構參與,需由政府主動提供誘因,並認為現時平台如要開放數據,仍需待存取開放數據的法律釐清。

 

  其實減緩氣候變化的行為會讓你更健康。自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愈來愈多的消費者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公開數據與不同持份者合作,相互分享理念與資源,推動各行各業的可持續發展。 

 

  環保是甚麼?於上一代而言是惜物,是慳家;是美德,於新一代而言,是生活態度,是品味,更是求生!垃圾徵費議題再次引起關注,大家關注塑膠袋徵費之餘,不如從源頭減廢,少用塑膠!只要有決心,就能做到。

 

06/11/2020

【工匠精神】回收廢物做木工、推古典單車導賞團!90後建共學平台教人反思生活

#人物專訪 #工藝 #生活態度 #古典單車 #單車城市 #單車輕騎行 #Common Sense HSK #流動架生房 #社區架生車

  一場疫症,打亂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秩序,但也讓人停下腳步,重新檢視這些因循重複的生活方式,是該繼續,還是該割捨?究竟甚麼生活才是自己最想要?

 

由屯門鳴發工業大廈搬到元朗洪水橋,「流動架生房」仍然本著「將工藝傳承帶入家居日常」的理念,致力推廣升級再造和單車城市。

 

  在元朗洪水橋一隅,有一間隱於市的地舖,位置在路邊不算很起眼,特別的是門口放了一張日本製懷舊理髮椅,還有好幾輛古典單車,住在附近的街坊說:「這是單車店!」編者往裏面探頭一看,發現除單車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木製品和舊玩物,再看深一點,又見到一大張木工工作枱、無數的木工工具,讓人眼花撩亂,難怪亦有街坊說:「這裏是展覽場地!」、「這裏是工作室!」

 

  Stephanie是「流動架生房」的創辦人之一。從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後,她做過社區項目及藝術策展人,期間夥拍機械維修師傅「昌哥」劉偉昌,於2017年建立工藝共學平台「流動架生房」,將現代創意、舊年代美學和手藝結合,不但教人利用舊單車製作可載貨的「社區架生車」(Cargo Bike),更致力推廣「升級再造」和「單車城市」的概念!

 

 

 

往裏面探頭一看,地方不大,但勝在樓底高,可以把單車掛起來。

Stephanie是「流動架生房」的創辦人之一,於2017年夥拍機械維修師傅「昌哥」劉偉昌,建立工藝共學平台「流動架生房」。

 

將工藝融入生活,為舊物賦予新價值!

 

  Stephanie喜愛踩單車,也喜歡做手工藝,曾自設個人工作室「碎念工房」,開班教人做木工,只是從未想過兩件事可以連結起來。直至認識昌哥後,跟著他踩單車四處執「物資」,即是別人眼中的垃圾,又落手落腳學組裝和復修古典單車,終於找到了兩者的交叉點!她說:「昌哥絕對是一個生活藝術家,他對於每一件舊物的背後原理,以至歷史文化,都十分清楚。」雖然跟了個好師傅,Stephanie卻沒有以成為工匠為目標,「這本來就是生活技能的一種。」

 

  時間流去,新的變成舊的,所謂「潮流興復古」,不過是把舊物重新吹捧,然後吸引很多人一窩蜂跑去買古著、買古物,演變成一種人人都渴望追求的生活態度。或許我們可以學習Stephanie,不把舊物視為只可供案頭賞玩的雅物,也不執著於回復它們的舊有功能,甚至大膽一點,嘗試賦予其新的價值,讓其得以重新應用於現代生活。她說:「每一件舊物都是活著的古董,我很想把它們都復修好,或者改裝成有用的家居用品。」例如呢?石磨咖啡衣車!這輛衣車是由勝家衣車、單車齒輪和石磨重新組裝而成,「別人用手磨咖啡粉,我們只要踩動衣車腳踏就可以了,方便之餘,還挺有效率!」夠有趣、夠特別!真沒想到,現代版的「唧唧復唧唧」,「唧」出來的會是一杯即磨咖啡!

 

工房裏的裝潢和物品,幾乎都是昌哥和Stephanie收集廢物後改裝或修復而成,既環保又充滿工業味!

 

  被昌哥吸引來到「流動架生房」的人,並不只有Stephanie!Albert是去年被招攬回來製造Cargo Bike的學徒之一,做傳媒出身的他,因採訪而認識了昌哥和Stephanie,還從他們身上發現,工藝原來並不離地,可以取諸社會,用諸社會! 

 

一手一腳合建生活研究所

 

  「2020年是反思生活的一年,不但多了時間面對自己,也促使我開始思考,工作以外的自己是怎樣的?」於是他離開了傳媒工作,不再趕稿、趕Deadline,也不再以工作量來衡量自己是否過得充實;他全心投入「流動架生房」,學習放慢生活的步調,換來了前所未有的平靜。Albert說:「一年前,這裏仍是家徒四壁,是昌哥和Stephanie帶著我們創建了『Common Sense HSK』。對我來說,這裏既是實驗場,也是生活研究所。」

 

  Common Sense HSK?不是「流動架生房」嗎?Stephanie解釋,Common Sense HSK是今年6月才開始的新工作室平台,地方仍是那個地方,主理人仍是「流動架生房」的班底,不同的是,這個新平台將主打各式各樣的文藝活動,既有舊物小物買賣,也有古典單車出租及導賞服務,甚至放映會、展覽等。「很開心可以聚到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大家的關注點始終會有不同,這樣反而會碰撞出更多火花,令整件事變得更多樣化!」

 

  這樣的一個小地方,到底有多少可能?暫時不知道,因為它似乎仍在流動、仍在轉變,而我們無法定義。Albert說:「空間是死的,它的生命力或個性是由人所賦予,所以我們會不斷挑戰、不斷實踐,就像研究員一樣!」

 

走到工房裏面,最吸引人的一定是這張木工工作枱!

鑰匙、鎖頭整整齊齊地排成一列,就像藝術品一樣。

 

Albert積極推廣「單車輕騎行」,希望讓更多人體驗在香港踩單車都可以好隨心、好自在!

 

最想看見中環OL踩單車上班!

 

  最近天氣微涼,又是單車出動的好日子!Albert作為「單車輕騎行」的團長,已準備好帶團遊走元朗!「我們出租的古典單車,都是來自日本昭和或平成年代的單車,車身甚至還可看到上手車主的名字。」讓人一下子彷彿去到日本,看到當地學生、上班族、主婦如何輕騎上陣,不為做運動,純粹為代步。「這也是新界西居民的生活方式!」不過Albert更希望的是,「中環OL都會踩單車上班,而沒有人會覺得荒誕。」

 

  似乎很難實行吧!未必!Albert最初也以為香港人很難去理解,甚麼是單車文化?甚麼是單車城市?但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輕騎行(有時是鄉村輕騎行,有時是草地野餐輕騎行,有時是桌遊野餐輕騎行),他發現很多人都愛踩單車,只是居住環境不許可「養車」。他說:「哪區踩單車最危險?哪區的單車配套最差?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話題,慢慢由一個單車活動,變成討論城市規劃、社區生活,甚至是對香港的願景。」

 

  一個人的影響力也許不大,但慢慢有了更多人的參與,久而久之或許就能形成一個小社區,有了屬於他們的生活形態。回到開初的問題,過去因循重複的生活方式,我們到底是該繼續,還是該割捨?究竟甚麼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你該有答案了吧。 

 

Albert介紹最正確的上車方法,「先跨過車架,然後單腳踩腳踏,再借力坐上座墊,另一隻腳隨即自動埋位。」

古典單車的單車鈴,鈴聲夠清脆。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