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11/10/2019

【FOCUS】侵侵暫「交卷」 初選再變臉?

#貿易戰 #農產品 #匯率 #人民幣 #局部協議 #市場 #准入 #知識產權保護

  AI科企出口黑名單、中國官員赴美簽證禁令、NBA風波……在多重逆風下啟幕的中美第十三輪貿易磋商,周四(10日)突因侵侵的一條預告「鶴叔周五見」推文而曙光乍現,道指瞬間飆升100點、離岸人幣一度收復7.09關、長短期美債收益率全線上揚。

 

  如無意外,中美料於華盛頓時間周五(11日)晚後,宣布達成包括美國暫緩下周二(15日)關稅升級;中國立即增加對美農產品採購、放寬金融服務及汽車市場准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等內容的共識。不過,鑒於「Trade War Cycle」的魔咒,市場將重燃熱情,直至希望再次破滅。

 

特朗普發推預告「鶴叔周五見」,令中美今次終不再「交白卷」並達成一紙短期/局部協議的可能性大增。

 

關稅升級料暫緩,京加大農產品採購

 

  據白宮公布的日程,侵侵將於當地時間周五下午2時45分,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鶴叔。早前有消息就指,侵侵只會在談判進展「有料到」的情況下才會決定與鶴叔見面;而他於首日約7小時的談判結束後,以「very very good」形容,隨即又發推預告「鶴叔周五見」,令中美今次終不再「交白卷」並達成一紙短期/局部協議的可能性大增。

 

  目前來看,華盛頓暫緩下周二(15日)對2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升級、北京立即加大對美農產品採購,是最有可能的達成共識情景。此外,雙方或約定,若北京於放寬金融服務及汽車市場准入、加強保護知識產權等領域取得實質進展,華盛頓下一步下調對華關稅亦是可能情景之一。

 

  至於坊間盛傳以《美墨加協議(USMCA)》為藍本的匯率協議,反而可能是象徵式居多。皆因根據USMCA文本,美墨加三方就避免匯率操縱的第一條締約即是「實現並維持市場決定的?率制度」,並約定於每月首7天公布對上一個月在即期和遠期?市的干預操作。

 

  但對北京來說,無論是完全放棄「逆周期調節」等手段任由市場決定人幣上落,還是將自己有否干預匯市交由美方驗證,都不符合其核心利益。

 

中美對峙難改,貿談風頭蓋金融泡沫

 

  第十三輪談判料達局部協議的消息,刺激恆指周五早市大升逾500點,但中美對峙大背景下「Trade War Cycle」的魔咒並無改變,長期來看,華府並不會因此而放棄要求中國簽署承諾結構性改革、且可執行量度的「全面協議」。

 

  無論是再次變臉以轉移「彈劾門」視線或施壓聯儲減息,還是回應對手民主黨等對中國執行協議不力的批評,乃至向保守派、自由派展示對華強硬等,侵侵再開戰場恐只是時間問題,關鍵時點料是明年2月美國總統大選初選前後。

 

  另值得一提的是,中美貿易戰的各種好壞消息,似正掩蓋市場對史上最大金融泡沫及全球經濟衰退的關注,並忽視可能到來的雷曼時刻重演的風險。黑石行政總裁蘇世民早前直指中美貿易談判實則是「三方會談(即華盛頓、北京改革派、北京鷹派)」的觀點亦可圈可點;而台灣、南海、香港等議題更是盤根錯節。

 

  勿幻想一紙短期/局部協議即可天下太平!

 

08/04/2024

30年前後的香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是甚麼?香港如何面對供應鏈轉換、資本市場移動、地緣政治世界三大轉變?

#數碼營銷 #世界工廠 #世界是平的 #貿易戰 #Friendshoring #Thomas Friedman #太岸外包 #供應鏈轉移 #順差 #關稅 #聯繫匯率 #現金流 #轉口貿易港 #逆差 #Larry Fink #投資者 #BlackRock #日股 #資金配置 #巴菲特 #企業市值戰 #創科 #地緣政治 #數碼 #供應鏈 #資本市場 #etnet30週年特輯 #etnet30週年

  天大地大,總有你不懂的語言,搞不清的規律,自然就有領悟不透的人性,香港的窄度永遠跨不過自己未知的廣度,無論企業經營、投資、個人成長,面對市場必須謙卑,這才是能夠傳承的力量。

 

  30年前,1994年的香港,是人人有機會的香港,香港人敢搏肯做,迅速崛起,不過30年的光景。因為自滿,治理無方,金融制度僵化,各行各業版圖愈縮愈窄,加上地產霸權,社會運動,港中矛盾,終於陷入死胡同。

 

  2024的世界正在出現三大轉變,一個是供應鏈的轉換,一個是資本市場的移動,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就是地緣政治,進入2024年更加劇了這三個變化。

 

  2005年,Thomas Friedman暢銷書《世界是平的》出版,香港人將供應鏈管理玩得出神入化,但從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祭出貿易戰後,拜登總統任命的財政部長耶倫不斷強調「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也就是供應鏈要放在友善的國家,這是催生供應鏈移動的巨大轉機。

 

 

  當時也許大家半信半疑,香港過去數十年前店後廠,買辦角色,憑著背靠祖國廉價的勞動力,不少在珠三角開設工廠的廠佬,靠著歐美訂單奶水養大,令大家以為世界工廠地位不可搖撼,但是該現象在2023年出現了巨大變化。

 

  從2009年起,一直是美國最大進口國的中國,在2023年排名順位退到第三,超越中國的是墨西哥與加拿大。

 

  過去中國產品輸出到美國的佔比最高達21.3%,去年中降到13.3%,墨西哥則以15%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東盟各國加上日本、台灣正逐漸取代過去中國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可見供應鏈移轉效應仍在持續。

 

 

  在關稅層面,由於香港實施聯繫匯率,法律體系與內地不同,政府本身高度自治,因此在WTO(世貿組織)的架構下,香港是一個與中國不同的關稅領域。

 

  事實上,各國對中國的關稅安排與香港是有差別對待的,因此香港作為中國的轉口貿易港,就是在不同的關稅架構下,能夠透過香港轉口物流與金流。尤其當中國本身難以取得一些國際貨品時,往往可以透過香港的轉口,為中國拿到一些現有貿易限制下所無法取得的服務與貨品。

 

  現在的狀況是,美國人已經完全不在乎這方面的順差了,而美國在對中貿易方面的逆差,正朝向轉移供應鏈的方向在努力。美中之間在經濟、貿易、文化的脫鉤,美國是非常認真在執行的。

 

  資本市場的現金流也出現巨大變化,最早出來說話的不是巴菲特,而是BlackRock集團的CEO Larry Fink,他指出資金正急速離開中國,轉入日本、新加坡。日經指數亦於2024年三月份創下40,000點歷史新高,日股持續暢旺其實已經持續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龐大的資金正源源不絕流入日本,為股市樓市帶來從來未見過的活水。

 

 

  全球投資者對資金配置重新調整一直在持續。印度和日本也正在成為替代中國的投資對象。

 

  巴菲特在2020年5月大力加碼日本五大商社,這五間巨型綜合集團已為他進帳超過90億美元,他至今仍然一股不賣,持股增加到9%以上。過去失落30年,市值不斷被邊緣化的日本企業,豐田的市值也超越騰訊,這都呈現未來親美和非親美的不同戰略佈局。

 

  美國企業的合計總市值正在接近全球整體的5成。對美國股票的集中度創出了約30年來的最高水平。在美中科技企業因景氣度的差異和生成式AI開發競爭而產生分化的情況下,資金從中國流向了美國。

 

  這一輪不管是供應鏈,資本市場資金移動,親美或者非親美的地緣政治陣營正在出現極端變化,美國對全球發起的企業市值戰,提升企業資本的競爭力,直接擴大美元資本的霸權,目前全球五百強最有價值的企業當中,美國擁有236家,而中國的企業銳減剩下35家,印度的企業上升至22家,而從貿易順差來看,中國在2022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4,041億美元;到了2023年,則驟降到2,794億美元,這一降減少了1,247億美元。

 

  對美出口受阻,工廠產能過剩,必定帶來嚴重失業壓力,進而影響內需消費,30年靠炒炒賣賣的香港人,在八九十年代確實風光了數十載,但地緣政治戳破過去賴以推動經濟成長的房地產,壓力正隱然成形。

 

  隨著科技的進展,香港嘴巴上的創新,虛幻的獨角獸何時可以變真呢?到美國上市敲鐘的機會也沒有,早期投資者如何變現呢?

 

 

  人們常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歷盡人生窮通榮辱,醒來才知道是夢一場。

 

  人生充滿未知、猶豫不決、害怕拒絕、自我設限、逃避現實、總找藉口,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