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FOCUS
25/09/2020

【FOCUS】富時派中債入場券 智庫警示資本開放非零成本

#國債入富 #資本開放 #債市 #中美息差

  吞下去年9月的「閉門羹」,1.5萬億美元體量的中國國債經過一年的改革,周四(24日)終獲富時羅素派出「入場券」,將自明年10月起分批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料吸引逾千億美元流入。

 

  「國債入富」對中國而言可謂穩贏,現時外資9.16%的持有量佔比未來勢續攀升。不過,美國兩大智庫之一的CSIS(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最新發表長達113頁的《中國經濟風險矩陣》報告指,資本帳戶開放無可避免將國內金融壓力與國外市場緊密聯繫在一起,增加金融動盪的可能性。

 

料吸引千億美元流入,攤薄美元債

 

  繼去年4月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今年首季摩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後,全球三大債券指數公司之一的富時羅素,經過兩年觀察考量,終為中國債市開綠燈,將自明年10月起分批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

 

機構估算,中國國債入富料吸引千億美元級資金流入;惟智庫警告,資本開放的同時,或增加金融動盪的可能性。

 

  截至8月,已連續21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的外資,共持有近1.6萬億人幣記帳式國債,佔國債托管量9.16%。據大摩、花旗、瑞銀、貝萊德等機構估算,「入富」將帶來900億-1700億美元資金流入;高盛另預計,中國國債獲納入WGBI後,將攤薄現時美國、歐洲、英國、日本的比重,其中美元債獲將錄得510億美元的資金流出。

 

  「國債入富」意味全球三大債券指數悉數收納中國,無論是吸引資金流入,還是推動制度接軌,乃至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來說都是穩贏。儘管外資持有國債比例不足10%、持有在岸債券總比例更不足3%,但從近日恒大「求助」風波引發美元債殖利率飆升,蔓延至境內存續債債價暴跌,顯示硬幣總有兩面。

 

開放愈多,實際控制決策結果愈難

 

  美國兩大智庫之一的的CSIS,本周發表題為《中國經濟風險矩陣(The China Economic Risk Matrix)》的報告,將「資本市場開放」列為評估中國經濟風險矩陣的5大風險關鍵領域之一(另4個為房地產、銀行、債務、外部壓力)。

 

  報告直言,中國金融市場及經濟對外國參與者開放愈多,當局實際控制決策結果的難度就愈大;而為了保持對承諾實施更大程度開放的公信力,北京必然涉及放棄對該體系一定程度的控制。以債市為例,報告指,倘若外資將來持有更多中國債券,那麼在外部因素的推動下,其行為的變化或觸發境內利率的變化。(對此,國內券商相反觀點認為,外資增持中債的佔比依然低於內銀,對價格波動的話語權仍偏弱。)

 

  目前,中美10年期國債息差徘徊240基點的歷史高位,以及人幣匯率勁升,被視作國債為首的人民幣資產倍受青睞的主因。不過報告就指,北京仍無法「fight the FED」,例如今年3月美元融資成本突然飆升引發國內資金壓力。

 

  報告認為,關鍵問題是,繁榮與蕭條的消長如何、投機性資金何時潮起潮落。鑑於此,確保經濟增長、防止樓市崩盤、一定程度的資本管制至關重要。

 

31/05/2024

【FOCUS】PMI意外再收縮,共振存款搬家

#官方製造業PMI #有效需求 #債市 #PMI

  市場預期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PMI穩中有升之際,實際讀數卻意外跌穿榮枯線,中小企、消費品製造、新訂單等分項指數,不約而同齊由擴張轉為收縮。簡而言之,經濟仍受制有效需求不足,並似與愈演愈烈的存款搬家形成共振,需警惕流動性陷阱。

 

有效需求不足、生產成本上升

 

  國家統計局周五(31日)公布,5月製造業PMI錄49.5(預期:50.4),按月跌0.9個百分點。其中,反映內需的新訂單指數及反映外需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雙雙跌入收縮區間;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製造業企業比重重回六成以上(60.6%)。

 

5月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及新出口訂單指數,雙雙跌入收縮區間。


  有效需求不足之外,生產成本亦加快上升。數據顯示,購進物價指數連升三個月至56.9,且漲幅達2.9個百分點,遠大於出廠價格的1.3個百分點,不利於企業效益持續恢復向好。

 

  兩大逆風疊加,恐令企業對增加投資、擴大產能保持謹慎,4月盡顯疲軟的信貸意願或在5月持續。央媽旗下《金融時報》昨日(30日)就稱,5月金融數據將繼續受到M2增速較快下降的影響。被視作「總存款」的M2,一直是廣義貨幣供應量的風向標,增速節節走低,一大原因即是存款資金向理財產品、債市等領域轉移。

 

債券受捧擴中美息差施壓人幣

 

  看看近期「秒光」和「漲停」的超長國債,以及規模兩個月間膨脹近3萬億元的銀行理財規模,一大後果即是中國10年期、30年期國債收益率迭創新低,與美債息差擴大增加了人民幣貶值壓力。人民幣本月兌一籃子貿易加權貨幣錄今年以來首次貶值後,有交易員甚至預期,兌美元或重現2015年式的一次性貶值。

 

內地銀行理財規模近兩個月間膨脹近3萬億元。


  不過,從人民銀行最新發聲指「必要時將賣出國債(價跌息升)」、「2.5-3%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合理區間(現約2.33%)」的表態看,當局並不樂見本幣貶值,除了事關最高層「強大的貨幣」理念,還有一大原因是貶值恐加劇需求失衡。

 

  儘管央媽料力抗貶壓,但居民和企業一邊坐擁大量現金,一邊抱團收益相對較高的無風險資產,而非消費或投資,要防止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政府帶頭發債和加大投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力度之外,且看7月三中全會在「增收」二字有何大招待出。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