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政經范局
17/02/2022

特朗普發動「帝國反擊戰」

#特朗普 #帝國的逆襲 #認知測試 #通俄門 #精神衰退 #捲土重來 #拜登 #總統選舉 #共和黨 #鹽湖城 #佔領國會 #正當政治表達 #批評 #莉茲.切尼 #金津格 #希拉里 #刑事調查 #加拿大 #杜魯多 #奧巴馬

  俄羅斯總統普京主動從烏克蘭邊境撤軍,美國總統拜登卻並未能鬆口氣,因為就在他忙於「保衛歐洲」,及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的這段時日,特朗普為首的共和黨人趁他後防空虛,發動了一場「帝國的逆襲」,逼得民主黨人要立即為首都華盛頓解圍。

 

 


特朗普(iStock)


 
  2月4日,即北京冬奧開幕之際,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在鹽湖城舉行冬季會議並發表聲明,直指去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佔領國會的事件是「正當政治表達」。委員會還通過一項決議,公開批評了2名反對特朗普的共和黨眾議員,包括前副總統切尼的女兒莉茲.切尼和金津格。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劃定戰場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麥克丹尼爾在宣讀聲明時說,上述2名眾議員越界了,他們「選擇與佩洛西為伍」,參與了對正當政治表達的普通公民的迫害。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由全美各地的黨支部選舉產生,是該黨最為權威的組織,表態無疑確定了特朗普在黨內的領軍地位,為他在2024年總統選舉捲土重來劃定了戰場。

  鹽湖城會議確定特朗普地位後,38名共和黨眾議員隨即向民主黨領導層發起進攻,向拜登總統發出聯名信,質疑他「精神衰退」,促他接受「認知測試」,以便向全美民眾證明自己仍有能力出任總統。

  不僅是拜登受到挑戰,黨內元老級人物希拉里亦陷入麻煩。美國司法部調查特朗普「通俄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達勒姆,在本月11日呈交的法庭文件中爆出驚天內幕,指希拉里在2016年競逐總統期間及其後,僱請科技公司滲透特朗普大樓及白宮,製造特朗普與俄羅斯勾結的假象。
 


希拉里被「一劍封喉」
 


希拉里(iStock)


  特朗普立即發表聲明,直指事件比「水門案」更嚴重,證明他在競選和出任總統期間,都遭到希拉里團隊的監控,參與者應被追究刑責。親共和黨媒體亦興師問罪,指出特朗普任總統時就不斷指出自己遭到監控,現在證據確鑿。

  有關報道更引發大批特朗普支持者為他抱不平。事發之時民主黨內正在吹風,以希拉里取代民望低落的拜登,出戰下屆總統選舉。然而「通俄門」調查揭出的內幕,使得她面臨刑事調查的危機,可謂一劍封喉,被截斷了參選之途。
 


特朗普支持「自由車隊」
 
  特朗普的「逆襲」並不止於國內,他還高調支持了加拿大的「自由車隊」反疫苗示威。就在共和黨人召開鹽湖城會議期間,特朗普發表聲明,指強硬的新冠疫苗政策摧毀了加拿大,直斥加國總理杜魯多是「瘋狂的極左分子」。

  共和黨人及霍士新聞的美國媒體亦加入戰團,批評杜魯多打擊自由和人權。美國的右翼民眾不僅聲援加國示威者,更為「自由車隊」發起捐款,甚至計劃在美國舉行同類遊行,向華盛頓大進軍。事件激怒加國政府,公開要求美國政客勿干預加拿大內政,並凍結了「自由車隊」的經費。

  聲援「自由車隊」不僅令特朗普贏得了萬千美加支持者,而且還令他與一位企業界猛人有機會合流,就是同樣支持車隊的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後者在推特上發文稱:「加拿大貨車司機太棒了!」他在受訪時表示自己不反對接種疫苗,但反對強制性措施。
 


民主黨傳出「新希望」
 


拜登(左)奧巴馬(右)(CNS)


  馬斯克在拜登上台後已與民主黨交惡,早前更在推特發文,咒罵推動超級富豪稅的眾議員桑德斯是「老不死」。如果他在隨後的政治競選中支持特朗普陣營,顯然會對民主黨造成嚴重打擊。

  面對特朗普在國內外的「逆襲」,拜登卻深陷烏克蘭危機的泥沼。據指他早前在記者會上爆粗罵霍士記者後,連民主黨內人士都不願見到他召開記者會。眼見希拉里復出無望,華府政圈現下正傳出「新的希望」--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拜登的前拍檔奧巴馬已暗中籌謀多時,且即將要出山解救白宮了。

 

23/04/2024

特朗普受審,對他的選情有何影響?

#威少看世界 #特朗普 #陪審員 #拜登 #總統大選 #國際動態 #美國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目前正以被告的身份在紐約曼哈頓地方法院受審,他被指控於2016年讓法律助手科恩向艷星丹尼爾斯支付13萬美元「封口費」,以免她對外公開2006年她與特朗普的性史(特朗普一直否認丹尼爾斯的說法),進而防止失去女性選民對特朗普的支持。此後,特朗普和科恩偽造商業紀錄,將這筆錢計入特朗普公司的「法律支出」欄目,目的是掩蓋此事,因為他們明知付這筆「封口費」是為了影響總統大選。

 

  案件昨天(22日)正式開審,控辯雙方的律師分別發表了開場白。若陪審團裁定罪名不成立或無法達成一致的裁決,特朗普肯定會更猛烈地抨擊民主黨人對他進行「政治迫害」,以吸引更多同情者。如果他被裁定有罪,法官未必會判他即時入獄服刑,一是偽造商業紀錄屬於輕罪,二是考慮到特朗普的年齡。但特朗普的罪犯身份會變成他的政治包袱,很多美國人難以接受一位被法庭裁定有罪的人出任總統。

 

控方「主場作戰」,勝算機會較大

 

  特朗普代表共和黨參選,而曼哈頓是民主黨的大本營,在上屆總統大選中,85%的當地選民投票支持拜登,因此檢察官是在「主場作戰」,這讓特朗普很憤怒但也很無奈。法庭要求挑選「不帶偏見,立場中立」的陪審員,但這非常困難。據美國媒體報道,最初有96位候選人,在問到是否可以保持中立的立場時,有48人舉手表示做不到,於是正好一半的候選人立即被淘汰。

 

曼哈頓是民主黨的大本營,特朗普今次在這裏受審,令他既憤怒又無奈。(AP)

 

  挑選陪審員有固定機制,因為美國沒有居民身份證制度,駕駛執照幾乎可以替代身份證,所以常常按駕照號碼隨機抽出陪審員候選人。我住在紐約時,曾經多次接到法院的相關通知,但非美國公民不符合陪審員條件,所以我從未做過陪審員。有些人不願做陪審員,因為會影響自己的工作;但也有人願意做,尤其退休人士,因為做陪審員是有報酬的,從網上查到紐約目前的報酬是每天40美元。醫生可以獲得豁免,因為他們要隨時準備醫治/搶救病人;警察、律師等某些職業的人也可以獲得豁免,因為他們很難「立場中立」。

 

  「主場作戰」的控方必須讓12位陪審員都接受對特朗普的指控,相信他透過支付「封口費」的方式,避免了相關醜聞曝光,這在客觀上達到了為他助選的效果,屬於選舉舞弊。控方的這個邏輯不會被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所接受,但有一定知識背景、平時看書看報的人可能容易接受,所以在篩選陪審員時,有一個問題是你通過甚麼渠道獲取新聞信息?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12名陪審員和6名候補陪審員中,大多數都透過該報獲取新聞信息,令該報在一眾媒體中獨佔鰲頭。眾所周知,《紐約時報》對特朗普毫不友善,看來陪審員的價值取向可能也差不多,這意味著控方獲勝的機會比較大。

 

是次的陪審員和候補陪審員大多透過《紐約時報》獲取新聞信息(《紐約時報》網上版截圖)

 

12位陪審員及6位候補陪審員的性別及職業(《NBC》新聞報道截圖)

 

辯方爭取「暗粉」,寄望「以少勝多」

 

  特朗普的辯護團隊在對檢察官的指控提出反駁時,首先強調特朗普讓科恩支付的錢本來就是法律支出,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偽造商業文書。同時,他們還準備了各種方案,打擊控方證人的公信力,其中最主要的證人就是科恩。

 

  猶太裔律師科恩2006年就加入了特朗普的公司,後來成為特朗普的法律顧問,幫老闆處理各種法律事務或其他個人事務,逐步得到特朗普的信任,其辦公室就在特朗普的辦公室旁邊。他被稱為特朗普的跟班(fixer),可見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但在聯邦調查局對科恩的逃稅漏稅行為以及有關「封口費」事件展開調查後,兩人的關係轉差。科恩認為他為保護特朗普付出了代價,但特朗普沒有幫他支付法律開支,兩人後來還互相起訴。最終科恩在曼哈頓聯邦法院承認八項罪行,包括逃稅和違反選舉開支法,同時答應做特朗普案的污點證人。

 

  特朗普已經用不同的詞語辱罵過科恩很多次,但那與說服陪審員無關。辯方如果能在法庭上透過盤問科恩本人來摧毀他的公信力,則有希望說服12位陪審員中的一位到兩位,令陪審團無法得出12人一致的意見,這樣特朗普就可以脫罪。辯方的夢想是在曼哈頓這塊「深藍」土地上找到對拜登政府不滿的人,或對政府「濫用權力迫害政治對手」很反感的人,而最好是潛藏在曼哈頓的特朗普粉絲。這顯然是可遇不可求。

 

科恩本來是特朗普的法律顧問,鬧翻後轉為污點證人。(AP)

 

如果主角作證,必將好戲連台

 

  儘管控辯雙方已經「亮出底牌」,將各自的主攻方向公之於眾,但此案仍有一個重大變數尚未揭曉,這就是本案的主角特朗普本人是否會接受盤問。從現在開始,特朗普每周有4天要在曼哈頓出庭,這嚴重影響他去全國各地競選拉票,但不會對他的競選活動帶來嚴重打擊,因為他可以繼續製造「受害者形象」,批評拜登和民主黨人用法律手段打壓競爭對手,同時號召支持者向他捐款(他的法律開支巨大,如今已捉襟見肘)。但如果他本人出庭作證,則後果難料,有可能直接影響總統選舉結果。

 

  有人認為他口才好,加上有律師指點,可以更好地說服陪審團,最終做出無罪裁決。但一些法律界人士則認為,特朗普可能是最差的證人,因為他太自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可能拒不聽從律師的專業建議,隨時即興發揮,一旦證詞前後矛盾,就會被控方抓住把柄,一舉摧毀其長期經營的「人設」(形象、魅力、公信力),從而導致陪審團判他有罪。特朗普在庭上作證,可能會為這場官司增加色彩甚至火藥味,但他的律師團隊一定會堅決反對,因為律師們知道這位78歲的老人向來不聽人勸,只要一句話講錯,就會讓他們的努力全都白費。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