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政情

飛常談
14/10/2022

先發制人,還是以牙還牙?

#烏克蘭 #大國博弈 #俄烏戰爭

  俄國到底甚麼時候扔核武器,固然是俄烏戰爭迄今為止最大的危機和懸念。但對陣的另一方到底該如何應對這個危機和懸念,更是令人糾結。美國和北約能如何應對?至少有兩種軍事手段可供選擇,但兩者不僅有不同的博弈後果,也包含不同的國際法意涵:

 

  先發制人(Preemptive Strike)與以牙還牙(Tit for Tat)。

 

 (Shutterstock)

 

先發制人,反凝聚俄民心

 

  先發制人,這似乎是烏克蘭總統最期望美國和北約做的選擇。反正俄國已經明確提出不排除使用核武器了,那總不能聽之任之,總不能等到俄國真的往烏克蘭扔出一枚核彈之後,美國與北約才有所反應。畢竟是核武器,無論是戰略核武,還是戰術核武,例如低爆炸當量的院子炮彈、導彈和火箭彈等,再怎麼低當量都是核武器,都會瞬間帶來巨大的殺傷,都會帶來嚴重的核輻射塵埃污染(戰術核武會消散得相對快些),最終還是會隨風飄散到歐洲大陸,歐盟和北約各國終究還是逃不了。因此,先發制人的做法好像是合乎理性計算的選擇。

 

  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第一,從國際法角度來看,切莫說烏克蘭不是北約的成員國,就算是北約的成員國,無論從北約的條款內(主要是大名鼎鼎的第五條關於集體防衛和反擊),還是從聯合國與戰爭行為相關的國際公約內,都沒有讓先發制人成為合法而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條文。何況,美國其實在這方面曾經吃過虧。2003年進攻伊拉克,就是以美國和西方盟國將會受到來自伊拉克的大殺傷力武器攻擊為理由,在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前提下,貿然發起先發制人的入侵伊拉克戰爭,不僅為伊拉克帶來人道災難,也讓英美之後成為國際笑柄。第二,從戰略博弈的角度來看,現在面對的不是無核國家伊拉克,而是核武大國俄羅斯。先發制人必定招惹俄國的核報復,那麼等於為了烏克蘭而讓美俄兩國直接奔向相互毀滅。另外,先發制人的核攻擊,反過來會強化俄國的內部團結,這些真的變成俄國反擊西方的「衛國戰爭」了,不僅招來核報復,而且反過來幫助了普京,使其進一步成為凝聚民心、反擊侵略的領導人。正如沒有俄國入侵,澤連斯基本來民望已跌;有了俄國入侵,反而成為民族英雄。因此,其實烏克蘭方面也知道不能指望美國與北約對俄國作先發制人,徒然只作口頭呼籲而已,還不如要求一些更實際更用得上的援助,例如放空武器系統等等。

 

  那麼以牙還牙呢?這裏也涉及一個國際法的原則:合乎比例原則(Proportionality)。中文成語更為精確:以「牙」還「牙」,牙齒對牙齒,而不是以「拳」還「牙」、以「踢」還「牙」。甚麼意思呢?就是當遭受敵人某種程度攻擊時,就還以相同程度的反擊,而不是對方打我一拳,我就打對方十拳來報復,甚至把對方直接打到死。這樣做是避免因為超出比例的報復,帶來過多的無辜平民傷亡,這既不人道,也反過來激發對方社會的憤怒,從而同仇敵愾,促成更大規模的戰爭動員和行動升級。故此,以牙還牙的反擊行動,一般都認為符合相關的戰爭公約和交戰規則(the rule of engagement)之類的國際法,容易得到國內和國際社會的諒解和支持。

 

  那麼在這次俄國核威懾之中,如果美國和北約不採取先發制人措施,改為採取以牙還牙的反擊呢,也的確有不少評論是這樣認為的。筆者對此是抱持非常懷疑的態度:

 

  第一,這相當於成語「魯酒薄而邯鄲圍」。如果俄國用核武器攻擊烏克蘭,那麼有權採取以牙還牙反擊的,應該是烏克蘭(先別說它有沒有對等能力反擊)!而不是美國和北約!因為俄國並不是用核武器攻擊美國和北約啊,烏克蘭又不是北約成員國,那麼北約對烏克蘭就不存在集體防衛的義務,那麼美國和北約無權對俄國實施以牙還牙,至少這種反擊行動的法理基礎是薄弱的。

 

以牙還牙,法理基礎薄弱

 

  誠然,1994年簽署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提供給烏克蘭一定程度核保護傘的效果,但只要細心閱讀備忘錄的具體條文就會發現,備忘錄並沒有直接賦予包括美國和北約成員國在內的任何國家可以採取以牙還牙的反擊權力,純粹只是強調不應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如果有國家對它採取核武攻擊,那麼聯合國安理會應該採取援助行動,沒有任何國家或其他國際組織可以替代安理會的權力。至於身為入侵發動者的俄國同時又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會否使這個保護機制被實際上削弱甚至癱瘓了,這是另一個問題,但至少不能因為存在這種削弱與癱瘓,就等於美國和北約直接可以代行安理會的權力。故此,說句難聽的話,就算烏克蘭真的挨了俄國一顆原子彈,而美國和北約又不願淌混水的話,大可以根據上述的法理依據,而拒絕對俄國採取反擊行動的。

 

  第二,以牙還牙實際上也變成了先發制人!正如上文所言,有權採取以牙還牙的是烏克蘭自身,而不是美國與北約。就算美國與北約「夠義氣」、「仗義執戈」,真的替烏克蘭出頭對俄國採取以牙還牙的核反擊,那麼在俄國看來,這根本就是美國和北約針對俄國的攻擊行動,是先於俄國攻擊美國和北約而攻擊俄國,所以是先發制人!俄國會如此界定先發制人,從而順勢在國內進行政治宣傳和動員,真的把戰爭轉變成反擊美國和北約的「衛國戰爭」了,那麼接下來的俄國針對美國與北約的核反擊就變得正當化了,結果還是滑向了美俄雙方的核大戰!

 

  結論,一來如上期本欄目所言,俄國即使對烏克蘭使用核武,恐怕也嚇不倒烏克蘭的軍民意志,但二來其實美國和北約也沒有多少選擇餘地,很難真的做到以先發制人核攻擊來阻止俄國,也難以做到用以牙還牙核反擊來報復俄國,因為兩者都可能滑向核大戰。那麼會如何發展下去呢?下回分解。

 

25/04/2024

【FOCUS】援助法案塵埃落定,軍火商袋黃金萬兩

#五角大樓 #烏克蘭 #軍火商 #拜登 #軍費 #FOCUS #美國 #俄烏戰爭 #武器 #英國 #歐洲

  自拜登去年10月提出請求,擾攘半年的950億美元一攬子援助盟友法案,周三(24日)終於送到辦公桌讓他簽署;其中「主菜」,當屬610億美元馳援瀕臨彈盡糧絕的烏克蘭(另260億美元援以色列、80億美元援印太)。五角大樓武器庫存中的舊版本武器將於「幾小時」內啟運之際,美國前兩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及RTX(前身為雷神)雙雙公布超預期的首季度業績,積壓訂單分別飆至創紀錄的1590億美元和2020億美元。

 

擾攘半年,610億美元援烏有盤算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誓言「不向普京俯首」的拜登、標榜「想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議長約翰遜,無論如何展示最終勝利,都改變不了年初以來,莫斯科以對基輔10:1的火力,在烏克蘭奪取近350平方公里領土的事實。而即使五角大樓昨日開出的一長串武器清單擬快速運抵前線,也恐難消弭烏軍士兵內心與日俱增的恐懼和絕望。

 

拜登明言,新援助「把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持續下去」。


  援助為何擾攘了那麼久?罪魁禍首是極右翼共和黨,他們對南部邊境心心念念,對援烏抗俄意興闌珊,以至威脅去年10月25日當選的議長約翰遜,若夠膽推進援烏法案,將發動罷免程序。轉圜來自日益嚴峻的烏克蘭局勢,以及特朗普暗示此時通過邊境法案是為民主黨做嫁衣,或許還有約翰遜坦言,「寧願給烏克蘭送子彈,也不願給美國男孩送子彈」(他的兒子9月將入學海軍學院)。


  但最不可抗拒的原因,如拜登所言,新援助「把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持續下去」,「幫助烏克蘭,同時也在投資我們自己的工業基礎,加強我們自己的國家安全,支撐美國各地近40個州的就業」。


雷神、洛克希德積壓訂單刷新紀錄


  根據該法案,美國將從自身的武器庫存中運送彈藥到烏克蘭,然後以美國製造的新武器補充庫存;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就指,此替換相當於利用烏克蘭援助資金來推動美國軍隊的現代化。

 

洛克希德首季飛彈及火控部門營收按年大增25%;圖為其組裝MLRS火炮。


  雖然直白,但卻直指事實。就在周二(23日),美國頭號軍火商雷神公布首季業績,營收193億美元(預期:184億美元),按年增12%;作為愛國者導彈、NASAMS防空系統等的主要製造商,雷神截至首季末積壓的國防訂單高達770億美元(另有1250億美元商業航空訂單),隔夜股價一度刷新高,年初至今漲逾兩成。


  緊隨其後,排名遭雷神爬頭的軍火商洛克希德,昨日亦公布首季營收172億美元(預期:162億美元),按年增14%,其中航空部門(包括F-35戰機)、飛彈及火控部門(包括HIMARS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的營收,分別達68億美元(按年增9%)及30億美元(按年增25%)。


歐洲軍火商股價飆,英國再增預算


  過去3年表現標青的歐洲國防股亦不遑多讓,儘管月初經歷一輪急挫,但德國萊茵金屬、英國BAE及瑞典薩博等軍火商的股價,年初至今漲幅仍高達81%、23%及54%。

 

辛偉誠預告到2030年前,將英國國防開支提升至GDP的2.5%。


  此外,就在拜登簽署援助法案的同日,剛剛訪問波蘭華沙的英國首相辛偉誠宣布,為烏克蘭提供5億英鎊最新軍援,並預告到2030年前,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的2.5%,相當於未來6年增加750億英鎊。


  可以預見,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各國去年創下的2.44萬億美元歷史新高的軍費開支遠未到頂。洛克希德、RTX及萊茵金屬就分別展望,2024年銷售額高達700億美元、790億美元及100億歐元,似應了那句,「槍聲一響,黃金萬兩」。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