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19/06/2020

【有糭生活】隱藏屋邨的上海糭名店!第三代傳人:我們在賣70年前的味道!

#端午節 #老字號 #有種生活 #嘉湖 #嘉湖糭 #糭 #上海糭 #老店 #承傳 #南山邨 #上海 #香港老店 #傳統 #手藝 #飲食文化 #本地品牌

  有些食物,所包含的除了味道外,亦承載著歷史、感情和回憶;糭子,不但承載著屈原的故事、二千多年的傳統飲食文化,也記錄著一個家庭、一個老字號、一班饞嘴老顧客的故事。

 

  在這個「五月糭飄香」的時節,特意走進石硤尾南山邨的上海小店「嘉湖」,看看這個「糭界名牌」,如何靠著一隻聞名食界的傳統手工上海糭,養活三代人。

 

 

隱藏屋邨的老字號

 

  俗語有云「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但今時今日,端午節還未到,酷熱天氣已令人大汗淋漓。在陽光明媚的周末來到南山邨,尋找這間隱身於街市盡頭的上海小店;下了半閘的食店,店前閒置著餐桌與手推車,透過玻璃門可隱約看到店內散發著幽暗昏黃的燈光。

 

 

  推門內進,簡陋的餐廳格局,周圍放滿一盤盤豬肉、糯米、糭葉,幾個人正在埋頭苦幹,猶如一個小工場,就連想走上前跟負責人打招呼,都要步步為營,生怕碰跌食材。

 

 

  「我們本來只賣豆漿粢飯,之後才賣糭。」人稱剛哥、負責店舖管理的區偉剛笑說。

 

  剛哥工作繁忙,但他依然樂意將嘉湖的故事娓娓道來。不過,他在開始前先「戴頭盔」說:「第一代做糭時我還未出世,我都是『聽聞』而已……」之後,隨即引來一番大笑,可能老店的情懷與親切就是由此而來!

 

  嘉湖在1949年由來自上海、剛哥的外祖父創立,原本只是在黃大仙屋邨賣粢飯豆漿,跟賣糭完全扯不上關係。而「嘉湖糭」的起源,就要追溯到七十年前,外祖母把親手包的上海糭送給「麻雀腳」食,每個食完都讚口不絕,之後就愈做愈多,最後直接開始賣糭,一賣就大半世紀了。

 

人稱剛哥,負責店舖管理的區偉剛。

 

姊弟齊心守著半世紀家業

 

  「我們幾姊弟原本做不同行業,之後才回來幫手。」剛哥說。

 

  旁人總認為,幾代老店的負責人好像天生就肩負起承傳的責任,但其實正在守著家業的幾姊弟,也不是從小就立志要賣糭。剛哥說自己以前根本不愛包糭,也沒有特別去學,完成學業外出打拼過幾年,完全沒想過要接手嘉湖。直至眼見媽媽年紀老了,連包糭也變得吃力時,才想到回來分擔媽媽的工作;更希望將從前的味道和手藝都留下。

 

 

  就這樣,賣糉這門生意手藝就由母親傳給剛哥這一代,他主力負責店舖管理、接訂單等工作。除了剛哥,連原本在唱片公司仼職的二姊區愛霞也回來幫手,擔當著「嘉湖糉」的靈魂人物,負責糭子材料與味道,糭子能否煮出七十年前的味道,都靠二姊的手藝與把關!

 

 

全家總動員閉門包糭

 

  「我們今日第一天開始包糭,好忙!但心『囉囉攣』啊!」剛哥來回穿梭於廚房與舖面,還要時常聽電話接訂單。

 

  為了讓客人吃到最新鮮的糭子,店舖會在端午節前關門10至12日作準備;除了接訂單外,不做其它生意。採訪當天正好是他們關門包糭的第一天,全家總動員齊齊包,當中還有一些前老夥計特意向公司請假回來幫忙,目的就是可以在端午前夕出貨,讓客人能夠在端午正日享用最佳品質的糭子。

 

 

  哪為甚麼剛哥「囉囉攣」呢?他表示,每年的首個「包糭日」都會令他忐忑不安;他不是擔心銷情,而是擔心不能如期交貨給客人。嘉湖糭堅持全人手製作,產量有限,每一隻糭都堅守七十年前的原味道,做不好不賣;也許,能流傳七十年之久,既因為獨步糭子好味,還有那以客為先的心,這就是老字號的魅力所在。

 

 

堅持只賣70年前的味道

 

  《說文解字》中提到「糭,蘆葉裹米也」。時至今天,糭子由最原始的白米糭進化至裹蒸糭、鹹肉糭,再演變成松露鮑魚糭、羊肚菌素糭等等,千奇百趣,五花八門。不過,編者的想法是,任何食物只要正正經經地做,不用整色整水,堅持著最原始的味道,就是最好的味道,就像七十年如一的「嘉湖糉」。

 

 

  「包糭有很多步驟,由炒豆沙、配肉、剪肉,都自己做,不容易的!」剛哥一邊說一邊叫編者走上前看看老夥計如何包糭。在嘉湖停業的十多天,所有人由早上九時起開始包糭,洗葉、洗米、切肉、醃料、包糭、綁繩,再上蒸爐,每一道工序,均是人手和汗水,每日逾千隻。

 

  看他們包糭,像個樂團,各人有各人的職責,卻有一種緊密而合拍的節奏;各種材料的分量、擺位分毫不差,包出來的糭隻隻大小相約,完整無缺,形狀工整,是傳統,也是一門藝術。

 

  剛哥說,他們只會做正宗枕頭狀的上海糭,不論款式,大小都相同,每隻四両重;這樣不是偷工減料,而是在傳遞最古祖的口味。

 

 

  「我都想跟你傾偈,蛇王一下,但我還有幾十盤肉要配,怕做不完!」負責配肉的二姊區愛霞一邊剪肉,一邊苦笑著說。

 

  嘉湖糉其中一個特別之處,就是每隻糉都經過「配肉」的過程,七十年來都是這樣做。「配肉」就是將豉油醃過的腩肉,平均分成一份一份,每份有肥有瘦、不多不少,才不會影響糭子的口感。

 

 

  剛哥表示,這個重要任務就落在二姊身上,也只有她才能勝任;因為一個鐵盤可放約五十份腩肉,每一盤都要花一個多小時才能裝滿,而二姊就最熟手又有耐性,所以這個重要步驟就靠她了。

 

 

  聽著剛哥和二姊的解說,編者不禁問了一句:味道真的跟六七十年前一樣嗎?剛哥老實地回答:原材料的確有變,味道或多或少都有點不同,但唯獨是用來調糯米飯的醬油是不變。所以每年他們都花時間調校醬油,試味對了,會先做一少批糭作試味,試到是最接近「原味道」才會大量做;也堅持要試好先做,因為客人就是因為那味道才回來。

 

  試想像,用豉油醃過的糯米裹著新鮮又肥瘦均勻的豬上髀肉,再在頭尾放上兩粒大如荔枝的漏油鹹蛋黃……放爐一烚,腩肉脂香,鹹蛋黃的黃油釋放,滲進醬油米飯中,每一口都是軟糯甘香的滋味!一杯茶一隻嘉湖糉,不就是最佳的端午滋味嗎?

 

 

 

味道是最好的回憶

 

  有人說,味道是最好的回憶,有些滋味更只此一家,別的無法取代。一隻糭、一門手藝,除了養活三代人,也是維繫客人情誼的無價寶。有人因為名氣、味道來幫襯,但更多人是為了回憶而年年重臨。

 

 

  在採訪當天,遇上很多特意來買糭的客人,令編者最深刻的是,有位上海老太太帶著兒子來買糭,她說自己家住大尾篤,趁周末兒子放假才能載她來。一問之下,原來她全家吃了嘉湖糭四十多年,兒子未出世就已開始食,兩代人都要在端午節吃嘉湖糭,才能讓他們有種在家鄉過節的感覺。問有哪些名人、明星幫襯,剛哥三緘其口,編者看看報道,就知陳方安生、已故的沈殿霞、方逸華等以往都是熟客。

 

 

  雖然外界給嘉湖糭冠上「明星糭」的美譽,但剛哥就覺得「嘉湖糭就是嘉湖糭,不是甚麼明星糭」,這一切都是虛榮,靠的只是老顧客的捧場。他們一家人只是在盡力守住家業、守住味道、守住一段又段無法取替的回憶,哪怕有一天光環由明轉暗,他們都會繼續做下去。

 

不想將來,現在「盡做」就可以

 

  「十年人事幾翻新,你遲點再來看看囉!」剛哥帶點輕佻地笑說。

 

  每每採訪老店,總會問一條老掉牙的承傳問題,可能基於害怕小店消失,或只想聽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不過,剛哥聽過問題後,竟表示不解,為何個個人都問這個關於將來的問題呢?他曾經在別的訪問中提到,怕沒有年青人入行而令手藝失傳;但今天的他好像變得更豁達:「說將來的事沒有人知道,可能這裏做多十年就結業,又或者十年後我們有錢可以搬到更大的廠房呢。」

 

 

  不過,剛哥最後也說:「我們都想留住家裏傳下來的味道,看看包得幾耐得幾耐,盡做啦!」的確,十年人事幾翻新,沒有人能預測將來,唯有活在當下,做好本份;至少,在有能力之時為喜歡「嘉湖糭」的人帶來更多美好的味道和回憶,就是對屋企與自己最好的報答;也願編者在十年後,仍能品嘗到嘉湖糭的美味。

 

嘉湖

地址:石硤尾南山邨南豐樓104號地下

電話:2779 1153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