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有種生活
26/06/2020

【愛護動物】好食好住VS自由:前海洋動物訓練員帶給我們的反思

#海洋公園 #動物園 #海洋生物 #海象 #保育 #環保 #教育 #圈養 #自由 #愛護動物 #訓練員

  海象慢悠悠地從玻璃缸上方,游到對角綫下方,再轉身向上畫個半圈,接續向對角綫游去,如同在水底畫出一個「無限∞」符號。一小時後來看,海象仍是那個泳姿;一周後、一個月後、一年後,每次站在玻璃缸前,都能見到海象保持同一個姿勢,游同一條路綫。遊客感覺無甚新意,漸漸不再感興趣,匆匆一瞥後離去。

 

  終於有人抵不著好奇心,問道:「訓練員,為何這隻海象不斷重複同一條路綫?」當時Chris回答:「只是剛巧而已,怎樣游是牠的自由,可能牠覺得這樣舒服呢!」其實,在他心內有另一個真相,他卻不忍道出:海象被困在玻璃缸內,實在太沉悶,只可不斷重複同一條路綫,無止境地游圈……

 

 

那傷痕纍纍的海象

 

  2003年,Chris加入海洋公園,成為哺乳類動物部門的海洋動物訓練員;每日為海洋動物提供護理,為牠們量體溫、抽血、照超聲波等,確保牠們健康無恙;偶爾亦會為海洋動物進行訓練,讓牠們與訓練員合作完成互動表演。與動物相處14年多,他接觸過的動物食物充足、活動空間足夠、生病受傷時得到獸醫團隊的悉心照料,以訓練員角度而言,牠們在園內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Chris(左一)為海洋公園前動物訓練員,照顧過海豚、海獅、海豹;2012年冰極天地開幕後,來自極地的海象、海獅、企鵝、北極狐、雪鴞等動物,成為他的「新同事」。

(受訪者提供)

 

  直至那年海洋公園冰極天地開幕,園方從日本引入一隻太平洋海象Miru,Chris是其中一位將Miru從日本鴨川海洋世界帶來香港的動物訓練員。與700公斤重的海象越過海峽、飛越天際,是難得的經歷,但他憶述起Miru卻語帶遺憾。Miru從家鄉完好無缺地抵港,但入園後卻是另一番景象。Chris說:「牠經常撞到牙肉流血,過一段時間,牠的毛出現脫落,作為當初協助牠進入水池的訓練員,我見到頗心痛。」他指或是環境的改變使Miru感到壓力而出現這些轉變。

 

  明明對動物呵護備至,悉心照料牠們,但牠們的健康卻不如理想。與動物相處近十年,Chris開始質疑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動物利益?「有些人覺得我們提供了好的環境給動物,但在動物的角度去看,你所謂好的、大的環境,牠們心目中是否覺得適合呢?我不肯定。」對工作的質疑如裂痕般愈發擴大,卻無力改變現狀,2017年他決定與14年的訓練員身份說再見,從此離開動物界。

 

圈養動物之悲

 

  其實這種狀況在許多動物園或主題公園時有發生,狀況甚至更嚴重。海洋動物活在圈養的環境中,嚮往自由的天性被抑壓,容易產生刻板行為,如重複一樣的動作、自殘,當壓力過大時甚至會自殺,閉氣沉入水底。Chris曾見過自殘的海豚,牠們不時撞到遍體鱗傷,有時會撞向池邊,使下鄂斷骨,有時會在池邊刨去鋒利的牙齒,將尖牙磨鈍。「可能在野外,牠們沒有機會撞斷下鄂,因為沒有牆,又怎樣自殘呢?」

 

  被困於比大海小很多倍的玻璃缸或水池內,大部分海洋動物都被安排與自己的族群一同生活,每日游來游去,打照面的永遠都是那幾張熟悉的臉孔,有些動物甚至除與訓練員見面外,其餘時間只能聽著空蕩蕩的水聲打轉。「在野外牠們可以有很多選擇,可以玩海草,可以與海龜遊玩,可以去太平洋、大西洋來一場賽跑,但在公園或者永遠都不會有這些機會。即使想賽跑,牠們一秒後就到達終點,因為相比起大海,玻璃缸和水池,實在太小了。」Chris說。

 

 

海豚是高智慧哺乳類動物,智慧約等於六、七歲的人類孩子,在牠們的「笑臉」背後,我們時常遺忘牠們都會有情緒問題。(受訪者提供)

 

「好食好住」是動物嚮往的生活嗎?

 

  動物能生活在大自然,當然最好不過,但現實是大自然或許已不是最理想的樓息地,人為污染、非法捕獵,無一不將海洋動物置諸死地;在保護動物的角度看,將牠們安置於水族館,讓牠們得到訓練員的照顧,過著「好食好住」的生活,不是更理想嗎?

 

  Chris曾聯同其他訓練員與漁護署、海洋公園的獸醫團隊合作拯救擱淺的海洋動物;這些野外受傷的動物,基本上非常虛弱,連浮在水面都需訓練員協助;亦有一些動物佈滿傷痕,來到公園時尾巴上仍黏附著寄生蟲。但他仍羨慕這些活在野外的動物,起碼牠們見過真正的大海,享有自由。

 

  「好食好住基本上不會出現在大自然,可能只是我們圈養牠們,而強加這個概念在牠們身上。」在野外,海洋動物時刻都遇上各式各樣的挑戰,或是大自然的汰弱留強,或是覓食困難、環境污染、非法捕獵等人為挑戰,無一不威脅牠們的生存;「但牠們有自由,假設這個環境不好,這裏沒有充足的食物,牠們可以游遠些,這是牠們的自由選擇。」在圈養環境內,永遠都不會遇上來自野外的威脅,永遠毋須解決以上的困難,但同樣地,牠們亦永遠都不會感受到與其他族群暢泳的滋味,甚至連死亡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中,「因為牠們受傷、生病時,獸醫會救牠們,令牠們的生命不斷延續下去。」到底怎樣才是對動物好?每個人內心都可能有爭扎,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

 

以教育之名作圈養合理嗎?

 

  成長於都市的我們,遠離野生動物棲息地,城內的動物園和水族館,自然成為連接都市人與自然的橋樑。很多人第一次接觸野生動物,都是源自幼稚園或小學時,遊主題公園或動植物公園的經歷。那些記憶總是特別鮮明,因為動物不是在影片內、書本上的平面影像,而是活生生的生命體。在傳統教育中,一般認為聽著導賞員的介紹,配上眼前真實的動物,那些對野生動物的威脅,彷彿更為入耳,萌起保育自然的心,最理所當然。

 

 

與動物互動活動原意能喚醒大眾保育的心,Chris卻認為大部份遊客都僅被動物可愛的一面吸引,未必能成功地灌輸到保育的理念。

(受訪者提供)

 

  然而Chris卻對這種想法有所質疑:「我擔任動物訓練員十多年,從沒有見過一位遊客、學生或市民,在參與過一些與動物互動的活動後,突然有保育環境的醒覺。他們只會覺得動物很可愛,怎會想得如此深入?」相反,Chris覺得若是真心喜歡動物的人,聽完導賞員的講解後,更為愛護動物,長大後當他回想起動物園、水族館的教學體驗,發現導賞員這邊廂教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動物,那邊廂卻用圈養動物作示範,會否與愛護動物的理念有所抵觸呢?「其實我們並不一定要犧牲某些物種一生的自由,來換取些少的教育效果。」他說。

 

  海洋公園上月底獲政府撥款,得以繼續營運,園內七千多隻動物逃過流離失所的危機。回顧海洋公園鬧財困這半年,有關圈養動物的爭議再次帶到鎂光燈下,不少人都走到鏡頭前為動物發聲,為大眾上了一堂反省人與動物關係的一課。雖然公園暫毋須倒閉,但那些圈養動物的討論,很難令人再對這個議題視而不見。或許就如Chris一樣,想清楚工作的本質,在離開後,就再無法以遊客的身分,若無其事地踏足園內。下一次觀看動物,你會有另一番體會嗎?要好食好住,還是自由自在,只有動物內心才有真正答案。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