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辦公室政治
18/03/2024

辦公室政治|華資、外資企業文化大不同!點解華人老闆愛拖拉?一個原因養成「職場好人」

#管理 #中西文化 #企業 #溝通 #下屬 #上司 #管理學 #辦公室求生術 #華資企業

  「為甚麼上司每次見面,第一句總是問:『最近忙嗎?』」朋友的兒子問我。

 

  我笑說:「莫非要問你吃飯沒有?」他也笑了。

 

  這是中國文化底蘊,中國人的溝通是不想太直接,不僅是怕被拒絕,而且是讓大家都留有餘地。

 

  在美國公司工作時,人人見面都是「How are you doing?」或「How are you?」絕對不會問人「吃了飯沒有」。東方文化絕少問東方人「How are you doing?」或「How are you?」翻譯過來就是「你過得怎樣呀?」或「你怎樣呀?」

 

  這樣的問題,於外國人來說就是「Good,  I am fine!」 或「I am good, thanks. 」之後多數回問一句「How about you?」然後大家打開話題也好,只打過招呼就走開也好,一切順理成章。

 

  但若換了是我們中國人,我們會不好意思說「我近來很好」或「都不錯」,對嗎?因為這樣說好像自己過得好,令別人覺得不好過;又或者會想他這樣問我究竟甚麼意思?會不會問我借錢?

 

  不如我們先問問自己,假如有人問你下星期周末是否有空,你會先看是否有空立即答覆,還是先問人甚麼事?

 

  絕大部分人都會先問甚麼事。

 

  如果是自己也想做的事,例如BBQ或者甚麼,一般不會先應承對方,反而會追問對方還有甚麼人去,去甚麼地方吃等。

 

  相同情況如果發生在西方,例如問下星期是否周末有空,多數外國人會先看schedule,答了有沒有空,才問做甚麼事。

 

  原因是甚麼?

 

  我們一般不會亦不想直接拒絕別人,因為一口拒絕別人,人家很難堪;同時我們又想太早下決定,希望為自己的最終決定留下最大空間。

 

  例如我有興趣BBQ,但時間不許可,於是會在心裏想想是否可以調整一下時間,兩全其美;又或者我有興趣,時間又可以,但不知有甚麼人去,有我不想見到的人嗎?

 

  我們即使想去,卻因為那個不喜歡的人也去,於是我們可以推說沒有空;又或者先說應該可以,卻又說得不實不在……總之把一切可能掌握在自己手裏,才作決定。

 

  我們生活在香港,西方管理文化濃厚,但中國人骨子裏,尤其是華資企業佔據主導的商業世界,背後運作的模式仍是中國人的一套。只要是中國人,不管老板/上司在外國讀完MBA,在西方社會打滾多少年,都是一個樣子。

 

  例如華資老板/上司即使要下屬做甚麼,都不會單刀直入,他也怕下屬一口拒絕,這樣很沒面子。做下屬的亦絕不會輕易應承,總是顧左右而言他。許多時候,即使自己多麽想接手,也先裝出一副不敢/不能模樣。

 

  他不是真謙虛,而是怕露鋒芒。多數人還把困難先放前頭,好使將來做不到時有藉口。但在西方公司,直截了當,刀來刀往,沒太多的隱藏,亦少打埋伏。

 

  於是在華資企業內,很多時人人表面客客氣氣,實際做事卻拖拖拉拉,因為大家都不是全副心思去做好事情,而只是想做好人。

 

  在西方公司,做事比甚麼都重要;但在華資企業,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24/05/2024

AI對職場影響已無回頭路!相關職缺急增7倍!專家:企業宜助員工了解AI潛力、覓新工作方式

#數碼轉型 #職場 #招聘 #AI #資訊科技業 #管理

  人工智能(AI)浪潮正顛覆各個產業,迫使企業數碼轉型。有報告指出,接觸AI較多的產業,其員工產值增長近5倍;而與AI相關職缺增長速度,更是所有職缺的3.5倍。企業愈趨重視AI技能,也推動有關工作薪酬較其他職位平均多達25%。

 

  專家表示,調查凸顯了人們對AI的樂觀態度。但打工仔需要培養新技能,企業也需對他們的AI策略和員工進行投資。

 

  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PwC)日前發表《2024全球AI職缺動態調查報告》,當中提到AI已大幅提高打工仔工作效率,在接觸AI較多的產業,即AI可以輕鬆用於某些工作和部門任務的產業,其勞動生產力成長了4.8倍。

 

有報告指出,接觸AI較多的產業,其員工產值增長近5倍,而與AI相關職缺增長速度,更是所有職缺的3.5倍。(資料圖片)

 

  隨市場對機器學習等與AI技術的需求大增,相關的職缺隨之增加。自2012年起,AI相關職缺增長7倍,但整體職缺平均只增長兩倍,可見市場對AI人才需求殷切。其中,資訊科技業的AI職缺較其他產業高5倍,專業服務業高出3倍,金融服務業則是高出2.8倍。

 

PwC調查 業界對AI態度樂觀

 


PwC TLS主管Carol Stubbings認為,AI技術代表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和創建新產業的機會。(LinkedIn圖片)

 

  PwC英國全球市場及稅務與法律服務(TLS)主管Carol Stubbings認為,AI正改變全球勞動市場,對經歷人才短缺和生產力成長緩慢的國家及地區而言,調查反映了人們對AI持樂觀態度。

 

  事實上,AI的廣泛應用也令部分打工仔得益。為了搶奪人才,企業大幅提高預算聘請AI人才。報告發現,去年具AI技能的相關職缺薪酬,較非AI技術職位平均多達25%。在美國,以數據庫設計及管理員的薪酬增長最高,其次是律師、營銷經理、金融分析師、應用程式開發員等。

 

  此外,企業在招聘時的條件也與以往不同,部分職缺的舊有技能已被新技能取代。尤其對AI相關職缺,員工個人培育新技能成為必備條件,以滿足工作及產業的多變環境。

 

  AI對職場的影響已無回頭路,為適應AI時代,Stubbings認為,企業「需要新的領導風格、對大膽變革的開放態度,及對人機協作的創造性思維。」並對自身的AI策略和員工進行投資,以加速公司發展並確保他們能適應AI時代。

 

  報告則建議,企業除利用AI提高現有流程的效率,也可以藉此來重塑業務模式或開拓新產品綫。還應將AI視為人類的輔助、對求職者和現有員工採取技能優先方式,以便更有效覓得所需人才和助其適應多變的就業市場。

 

員工了解AI潛力 覓新工作方式

 

  另可透過培訓,幫助員工了解AI如何賦予他們權力,支持員工充分利用AI更加自主地工作,增加其自信,使他們工作變得更愉快。

 

  至於打工仔方面,則需要明白AI潛力,藉培訓和試用找出新工作方式;部分人或需要轉向再培訓或技能提升,而尋求新職業。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