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16/08/2021

美國想霸乜

#美國 #大國博弈 #大棋局 #阿富汗 #塔利班

  中美開片、美俄開片、美伊(朗)開片、美敘(利亞)開片、美伊(拉克)開片,還有美與N國開片,美國為何如此好開片,會不會片到港股?

 

  美國好開片,可以從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所著的一書:《大棋局》得到解答。

 

 (Shutterstock圖片)

 

  美國立國之初,軍、政、經力量都弱,在1860年,其時的美國門羅總統,定出,不理歐洲事,只理自家和北美洲事,是之為「門羅主義」,這基本上是個鎖國政策,跟中國明、清時的禁海差不多。

 

  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基本上沒參與,任你歐洲打到夠。第二次大戰初期,美國也是袖手旁觀,只專心發戰爭財(賣物資予歐洲和亞洲戰場),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始參戰。美國宣布參戰的一天,不少美國傳媒都紛安排人去海外戰場做採訪,但《華爾街日報》則刊文謂:「美國參戰即要幾多幾多輛軍車、坦克車、飛機、大炮、炮彈、軍裝、軍靴、頭盔……」充分反映,不是要保衛國家、灑熱血,而是如何伺機好發財。自此,就搞出了個美國的軍工財閥系統來,這個軍工財閥系統一出現,他們要發財,就一定要有敵人,無論這個敵人是否真具威脅,總之,話有「賊」,就要有「保安」嘛!

 

  布熱津斯基在1928年生於波蘭,1938年隨父母移民加拿大,1953年移居美國,1958年加入美籍,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這個歷程和布熱津斯基所處的美國反共年代,對他的思想應有影響,這在他1997年出版的《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中可以得見。

 

  《大棋局》一書認為美國在軍事、經濟、技術文化方面,使到美國成為一個唯一可統領世界的霸主。美國要如何才可以保證自己長期佔據金字塔的塔尖?布熱津斯基直接地言:對美國來說歐亞大陸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目標!

 

  他這個說法是源自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家麥金德於1904年發表的《歷史的地理樞紐》文章,麥金德的全球戰略思想可歸納為三金句:

 

  誰統治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帶;

 

  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

 

  誰統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圖一)。

 

 

  麥金德的主張,被後人稱為陸權論,而在1900年代,美國海軍上校馬漢就提出個海權論,意即控制海洋,就可制敵,這對於島國為主的美、英、日,都將海權論作為該國海軍建設的指導思想。

 

  所以英國曾有艦隊(今時無了),日本現有艦隊(遮遮掩掩,有7隻準航母),美國則有11個航母群,搞出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去封鎖中國。

 

  70年代,蘇聯想通過打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而可以南下印度洋,免卻黑海被封鎖。不過蘇聯打了阿富汗10年,鎩羽而回,其間美國培植了塔利班和拉登去阿富汗組織當地民眾去抗蘇聯入侵,是與蘇聯在中亞這地上暗較勁,因為《大棋局》話此地重要嘛!

 

  跟著美國就在伊拉克、伊朗搞局,想控制中亞這地。可惜,受CIA培訓的拉登及其阿蓋達組織不肯再聽美國枝笛而反美,美國要求塔利班去拉拉登,塔利班睬你都傻點會咁無義氣,並放了拉登去巴基斯坦。美國見塔利班不聽話,便抹黑美國這昔日合作者,話他們殘暴,並派大軍圍殲之。但美國忘記美國之前訓練了太多的塔利班軍事人員,加上阿富汗與蘇聯苦戰十多年,阿富汗已被打回到石器時代,炸彈,只對已建設了的經濟有破壞性,再炸石器時代的廢墟、石頭根本無用,所以美國炸了阿富汗20年,也要近日倉惶棚尾拉箱。

 

  在這「大棋局」下,中國怎應對?

 

  中國是大陸國,亦有漫長海岸線,海權和陸權是同樣重要。但目前就要用陸權和破解美國的海權,故有一路先行,至於一帶(海權)就要待海軍建立起來後,才可對抗美、日,但如中巴經濟走廊建成,中緬通道又建成,則所謂的馬六甲海峽封鎖(圖二),第一、第二島鏈封鎖都會被廢。

 

 

  美國不是看不到這個,所以現在就心急了,打壓中國這樣那樣,會拉香港和新疆說事,投資者如不將眼界放遠至中俄伊,而只望住報價Mon就會是眼界被狹隘了。

 

  1997年布熱津斯基出版的《大棋局》一書,指出,如「中俄伊」合作對美國威脅大。

 

  2017年,布熱津斯基去世。

  

  2021年3月2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到中國桂林,進行兩天訪問,談乜?無詳情。

 

  2021年3月27日,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和王毅在德黑蘭簽署25年的合作協議。

 

  7月,美國副國務卿舒曼訪天津,中國與之鬥完嘴後,翌日王毅在天津見了塔利班代表,塔利班代表謂,他們會保證中國在阿富汗工程和人員的安全。

 

  看來,布熱津斯基的棋盤是散了。

 

  不少人只看到美國光明一面,看不到其黑暗一面,以下文章可以看看,看後大家就知,為何美國的大棋盤會散了,一句:奸,不擇手段囉。

 

——————————————————————————————————————————

 

The Collective Suicide Machine - By Chris Hedges

 

  The debacle in Afghanistan, which will unravel into chaos with lightning speed over the next few weeks and ensure the return of the Taliban to power, is one more signpost of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empire. The two decades of combat, the one trillion dollars we spent, the 100,000 troops deployed to subdue Afghanistan, the high-tech gadge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yberwarfare, Reaper drones armed with Hellfire missiles and GBU-30 bombs and the Global Hawk drones with high-resolution camera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composed of elite rangers, SEALs and air commandos, black sites, torture,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satellites, attack aircraft, mercenary armies, infusion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to buy off and bribe the local elites and train an Afghan army of 350,000 that has never exhibited the will to fight, failed to defeat a guerrilla army of 60,000 that funded itself through opium production and extortion in one of the poorest countries on earth.

 

(作者是紐約時報駐中東資深記者)

 

30/04/2024

打壓學生導致「星火燎原」,哥大校長難脫其咎

#威少看世界 #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學運 #以巴衝突 #巴勒斯坦 #以色列 #加沙團結營地

  美國大學生為巴勒斯坦人發聲、促請學校停止投資以色列企業的校園抗議活動,最近一周在全國展開,蔓延到幾十所院校。從東北部的波士頓,到西南角的南加州,從南方的得克薩斯,到北方的明尼蘇達,抗議浪潮此起彼伏。手無寸鐵的大學生和平抗議,全副武裝的警察強行將他們與教授一起押上警車,這類暴力執法的畫面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

 

 哥大的學生為聲援巴勒斯坦人,在校園內搭架臨時營地抗爭。(AP)

 

  學運是今年以來美國最大的社會事件,引爆點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4月18日,哥大校長沙菲克(Minouche Shafik)不顧該校大學評議會執委會(學校最高管理機構)的反對,召喚紐約市警察入校,強行清除學生在校園內搭架的臨時營地,當場逮捕百多名圍坐在營地的學生。這是哥大幾十年來未出現過的暴力行動,激起了全美各地大學生的強烈憤慨。他們在校園內發起類似的抗議行動,堅持和平理念,捍衛言論自由,聲援勇敢的哥大同學。沙菲克的決定有如點燃了星星之火,讓學運在美國各地蔓延開來,如今愈來愈難收場。

 

哥大「主動輸誠」,欲免「重蹈覆轍」

 

  哥倫比亞大學是常春藤八校之一,不僅學術水平一流,而且匯聚各路精英。哥大有較多中東阿拉伯裔師生以及專門研究中東問題的院系,同時哥大可能也是美國擁有最多猶太裔學生的大學。《紐約時報》日前的報道稱,哥大有5000名猶太裔學生,而根據官網數據,2022年秋季在校生共有36649人,換句話說,大約七分之一的學生是猶太裔。去年10月加沙衝突爆發後,哥大一直有抗議示威活動,引起各界關注,校方則盡量疏導學生,力求保持校園平靜。但華盛頓的政治風雲,令穩定的局面難以維持。

 

 哥大的以色列裔學生也舉辦遊行,替巴勒斯坦人發聲。(AP)

 

  美國國會眾議院的一個委員會去年12月舉行聽證會,調查三所頂尖大學——哈佛、賓夕法尼亞和麻省理工校園內反猶太主義活動的情況,共和黨籍議員在會上輪番指責三位校長失職,並聲言要將其「拉下馬」。這場聽證會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一些猶太裔富豪隨即決定暫停向賓大和哈佛捐款,導致賓大校長馬吉爾迅速辭職。我當時毫不覺得奇怪,因為「校長的首要任務是籌款」。這是2005年9月我在耶魯大學採訪萊文(Richard Levin)校長時,他告訴我的親身經驗。校長不可得罪捐款人,賓大校長違背了這條「潛規則」,所以只能主動辭職。哈佛校長蓋伊在聽證會後同樣飽受抨擊,但由於獲得哈佛教授們的支持,才得以硬撐了一段時間,最終還是被所謂的「學術造假醜聞」壓垮,黯然辭職離場。顯而易見,外部勢力的政治壓力令校長們難以捍衛大學的學術自主權,也無法保證學生和教員的言論自由,這給同樣要去國會作證的哥大校長沙菲克發出了警號。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詳細記述了沙菲克去國會作證前後的言行。哥大為這次聽證會做了幾個月的準備,聘請了多位有經驗的華盛頓「圈內人」幫助沙菲克做準備,包括前白宮法律顧問、希拉里.克林頓的助手以及國會議員助理等。哥大聘請了華盛頓一家著名律師行做顧問,並在該律師行的會議室做聽證會的模擬演練。哥大還預先將幾千頁文件提交給國會,包括從未公布過的敏感資料,顯示哥大已經勒令15名學生暫時停學(包括民主黨籍國會眾議員Ilhan Omar的女兒)、5位教授暫停教課等候審查(其中3人被指「令猶太裔學生感覺不安全」)。

 

沙菲克在聽證會明確表示,會對違反校規的言行予以嚴厲懲處。(AP)

 

  在4月17日的聽證會上,沙菲克也明確表示,會對違反校規的言行予以嚴厲懲處。沙菲克向共和黨籍議員「主動輸誠」,令聽證會的氣氛比上次「審訊」三位校長時有所改善,坐在台上的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眾議員比因(Aaron Bean)甚至說,「哥大打敗了哈佛和賓大」,意思是沙菲克比已辭職的那兩位校長「識做」。

 

財金官僚掌舵,哥大傳統難保

 

  雖然沙菲克在國會「順利闖關」,但等待她的卻是更棘手的問題。當天一大早,上百名哥大學生在校園內大草坪上用露營小帳篷築起了一個營地,起名為「加沙團結營地」(Gaza Solidarity Encampment)。他們要求哥大從與以色列有關的投資項目中撤資(divest),停止在經濟上支持以色列;要求允許那些被暫時停課的學生復課,並且不再追究他們此前的抗議行動。就在沙菲克準備作證時,哥大校方向學生發出警告,要求他們離開營地。一位高級副校長與學生代表展開溝通,但無法達成一致。當天下午,沙菲克在律師行的辦公室裏與哥大不同學院的院長電話交談,隨後正式通知大學評議會,她決定請紐約市警察局派警員明天進校清理學生搭建的營地。大學評議會執委會明確表示不同意這樣做,但沙菲克堅持要讓警察來清場。

 

哥大的學生要求校方從與以色列有關的投資項目撤資,停止經濟上支持以色列。(AP)

 

  此時此刻,身為校長的沙菲克理應趕回校園坐鎮,盡量與學生溝通,化解潛在的危機或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但她卻留在華盛頓參加一個早就定下的私人晚宴,主辦者是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索斯旗下的貝索斯大地基金(Bezos Earth Fund)。這個不合常理的舉動,為沙菲克的為人作了完美的註釋。

 

  沙菲克不是著作等身的學者,也不是聲譽卓著的科學家,而是國際財金圈內的頂級官僚。她父母是埃及人,她本人出生於埃及,在美國長大,並在英國讀書多年。從牛津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她曾效力英國政府國際發展部,並在多個金融機構中拾級而上,在世界銀行升至副行長,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任副總幹事,在英倫銀行(英國央行)出任主管市場與銀行業的第一副行長,並在多年前被英國女王授勳,成為沙菲克女男爵。擁有美英兩國國籍的沙菲克在金融圈內長袖善舞,華盛頓和倫敦是她的基地。這樣的背景,令她成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長,並在去年被哥倫比亞大學找來擔任校長。校方顯然是希望利用沙菲克在金融圈的人脈關係,為該校籌得更多款項,而保持大學自由開放的傳統和推動學術發展,自然不是她的強項。

 

  沙菲克的前任布林格(Lee Bollinger)教授是知名法學家,以精研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主張言論自由而享譽學術界和司法界。他在哥大掌舵21年,提倡開放創新,反對自我設限,2019年曾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標題是「我不會開始監視在外國出生的學生」(No, I won’t start spying on my foreign-born students)。文章提到,聯邦調查局要求大學加強監視外國出生的學生和訪問學者,尤其是華裔,布林格對此一口拒絕,他說自己50年來一直提倡言論自由,監視學生與美國自由開放的精神不符,且不利於大學的發展。

 

 布林格在哥大掌舵21年,主張開放創新,反對自我設限。(AP)

 

  20多年前,我曾擔任紐約外國記者協會主席,2023年的記協獎學金頒獎晚宴,邀請剛剛就任哥大校長的布林格做主禮嘉賓,因此我與他有過短暫的交流。他問我,他的講話以甚麼作為主題比較好?我說,就講講你面臨的官司吧,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把自己的名字寫在聯邦最高法院的案件名字上,「名留青史」。他一聽就笑了,「好,就講這個」。我讓他講的故事是,一位申請密歇根大學法學院未成的人,批評該校的招生制度不公平,並將大學告上法庭。案件一直打到聯邦最高法院 ,而案件的名字是Grutter v. Bollinger,因為布林格到紐約出任哥大校長之前是密歇根大學校長,所以他作為被告將「名留青史」。

 

  布林格去年6月30日卸任哥大校長時已經76歲,想不到幾個月內就出現了如此的複雜局面,這是無人能事先預料的。如果他還在擔任哥大校長,他對事件會怎樣處理呢?能避免今天的危機嗎?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