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31/03/2023

居安思危,危中尋機

#美股

  從美國矽谷、標誌銀行爆煲,到瑞信、德銀等相繼「出事」,這些美、歐銀行規模不同、字號有老有嫩,今時都出了「一些狀況」。即使市場仍傾向相信,這些金融亂象並不會造成更廣泛的影響,但很難不令投資者憂慮,世界正重蹈08年融海嘯的覆轍。

 

(AP)

 

  如預視到暴風雨之將臨,通常會有人示警。自去年3月,美儲局啟動加息周期以來,便一直有人警告,經濟未必能夠承受,加息遏通脹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樓市是加息的受害者,如看到經濟學家的警示,便乖乖離開或不進入樓市,應可避過這劫。

 

  去年7月,美政府公布同年6月通脹高達9.1%,是以至去年8月,美國已加息4次,更是連續兩次狠加息四分三厘(其後又再加了兩次四分三厘息,這是後話)。當時,美國樓市便急走下坡(圖一),「冧市」了,在經濟衰退的陰霾下,穆迪更悲觀認為,美國有部分地區的樓價被高估達75%,若一旦出現衰退,這些地區的樓市將首當其衝,並預測今年樓價平均會跌兩成!

 

 

美樓今年跌?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去年5月已看淡美國樓市,指全美413個最大的區域性樓市中,有183個被高估25%以上,有些甚至高估達75%。美儲局加息,不但令美國有陷入衰退的危機,也令按揭成本變得愈來愈貴。房地美(Freddie Mac)數據顯示,去年8月下旬,30年期貸款的利率就升至5.13%。買家不願入市,賣家就難以放售,樓市怎會好?

 

  除了穆迪之外,經濟顧問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同樣悲觀,並指去年新樓銷售量,創近7年來最低紀錄。惠譽則為看好,預計今年樓價最多下跌15%。

 

  美國樓市至今幸未如以上權威所料般大「冧市」。因美30年期平均按揭利率自去年11月份7.08%的高峰開始回落(圖二),稍利樓市。不過,今時只處首季,至年底埋單是否也無風浪,尚待觀察。即使加息未令樓市這個煲未爆,甚至不爆,但眼前美、歐銀行這已爆,似將「更爆」的煲,可如何看待?在已「小爆」,或有「大爆」的煲中,投資者又可如何自處?

 

 

是沽貨 或續存?

 

  獨立投資策略研究機構Evercore ISI的高級董事總經理伊曼紐爾(Julian Emanuel)指出,加息令銀行體系出現壓力,顯示了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很高。他指矽谷銀行倒閉後,2年期美債息急跌:3天內由5.08%降至近期低谷3.99%。

 

  伊曼紐爾說,如果這是貨幣緊縮政策後果的「第一槍」,美國將陷入衰退,但他預測經濟溫和衰退,美股重返去年10月低點。

 

  大摩的策略師威爾遜(Michael Wilson)曾準確預測美股去年下跌並於10月反彈,乃華爾街最看淡的策略師之一。他建議投資者,若美政府支持銀行而令美股上升,便要趁機沽貨,最少等到熊市創下新低,才再作打算。

 

  威爾遜認為,銀行要上調存款利率,存戶才會把資金留在傳統銀行,否則便會將資金投入有較高收益股、債市場,這反過來會導致銀行利潤下降,可能減少放貸,而收緊信貸供應便會對小型股造成更大壓力。

 

  《彭博》引述業界指出,不少存戶因擔心小型銀行危機蔓延,早已轉移存款到美國幾家「大到不能倒」的銀行。摩根大通吸收了數十億美元存款,花旗和富國(Wells Fargo)兩家銀行吸引到的存款也比平日多。

 

應貪婪 還是避險?

 

  錢即使不存入銀行,但避險情緒高漲,散戶明顯會傾向保守謹慎,捨股、債,或轉投貨幣市場基金。那巴菲特趁危機入市,在「別人恐懼時要貪婪」的做法,又可適用?

 

  Smead資本管理創辦人史密德(Bill Smead)說,投資者現在「應該興奮,因為市場動盪會產生贏家和輸家」,又指機會成本會殺死投資者,因為投資者原本可以用一筆資金去投資,若錯失了機會,他們便會痛不欲生。

 

  史密德建議,投資者今時可買入價格划算、過去10年來未被關注的股,例如能源、商場及建房股。他指今時情況有點像1970年代的通脹環境,股、債表現都不佳,而能源庫存量則愈來愈少,遂令他自2019年後,便對能源股改觀。目前能源股雖只佔標普500指數的4.5%,但他預期未來10年,能源股有機會升至10%以上。

 

  對於美國在疫後仍生存的購物商場,史密德認為它們有優勢,因為投資者怯於過去零售市道,短期內不太傾向建造新商場,意味著暫不會有新的對手進入市場競爭。至於史密德推薦的建房股,則指起樓股。他解釋,建造商並不擁有土地,只負責起樓,意味著毋須承受土地資產減值的風險,PE有望提高。

 

  看史密德的選股的原則也不外民生日用、疫後倖存(少了競爭者),以及輕資產,最重要還是性價比要高,今時都很有參考價值。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26/04/2024

【FOCUS】谷歌撒糖派息,惟股息非絕對

#派息 #巴菲特 #科技股 #專欄 #FOCUS #財金大勢 #美股

  派息,不派息,that's a question。強勁的利潤、破天荒派息,推動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周四(25日)盤後股價飆升。相比700億美元回購計劃,以及首季資本支出飆至120億美元,斥約25億美元支付股息無疑只是九牛一毛,但小小甜頭足以推動公司周五(26日)重返2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六巨頭每股收益增長率料放緩

 

  Facebook母公司Meta在2月宣布史上首次派息50美分,以及回購500億美元,令盤後股價一度狂飆15%;如今,「照辦煮碗」的谷歌亦宣布史上首次派息20美分,以及回購700億美元,刺激盤後股價直線上衝13%,一度企上180美元新高。

 

谷歌宣布強勁業績及史上首次派息;圖為執行長Sundar Pichai。


  除了派息幾十年到逾十年不等的蘋果、微軟、英偉達,年初加入派息的Meta,以及最新的Alphabet,市場最新焦點落於從未派息的最後一隻科技股巨頭——亞馬遜。

 

  不過,派息為股東帶去現金流,被視作公司業務穩定成熟之餘,某程度亦被視作公司不再擁有高回報投資選項的標誌。瑞銀就最新下調上述六間公司的評級從「增持」至「中性」,原因是預計其每股收益增長率將從42%放緩至16%。

 

巴郡從不派息,Meta先飆後回

 

  A股一眾從不派息的「鐵公雞」企業屢遭中證監敲打,但令不少人意外的是,「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巴郡亦從不派息(除了1967年的10美分)。對此,他解釋,一家盈利的公司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分配收益,但首先應審查能開疆拓土、提高效率、擴大優勢的再投資可能性。他甚至不諱言,想擁有股息,就直接出售部分股票,這樣會產生更高的複利。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巴郡從不派息


  Meta、Alphabet相繼宣布啟動派息,或是在激烈行業競爭、巨額資本支出之下,拉攏投資者的策略;不過,即使Meta在2月2日宣布派息次個交易日股價飆升20%,但最新股價已較當天回吐7%。

 

股票總回報重要性勝過股息率

 

  此外,從2020年初滙豐突宣布停止派息掀起千層浪,到萬科月初宣布上市以來首次停派末期息觸發股價暴跌,都足見一旦啟動派息,清晰、一致、可預見的原則就至關重要。

 

對投資者而言,核心原則仍是股票總回報遠較股息率重要。


  成長股投資者之父費雪(Philip Fisher)就形容,想經營一家成功的餐廳,可提供招牌漢堡,亦可以中餐為特色,但不要指望在兩者之間隨意切換並留住其中任何一個食客,說明反覆無常的股息政策只會趕走潛在的投資者。


  財力雄厚的科技股巨頭以小小零頭派息固然皆大歡喜,但對投資者而言,核心原則仍是股票總回報遠較股息率重要。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