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陶冬天下
03/07/2018

貨幣政策轉向中性偏鬆

#人行 #貨幣政策 #中國 #去槓桿

  中國人民銀行6月27日貨幣政策會議後的聲明,似乎透露出一個政策拐點。央行對流動性環境的管理目標,由「合理穩定」改為「合理充裕」。兩個字的微妙改變,在筆者看來預示著政策基調的些許移動,未來一段時間的貨幣政策可能從「中性偏緊」轉為「中性偏鬆」。

 

  目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宏觀大環境異常惡劣,中美貿易糾紛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宏觀經濟數據明顯惡化,投資消費同步走軟,資金流動性十分緊張,民間融資成本大幅上揚,企業債務違約愈演愈烈。中國需要宏觀寬鬆政策來穩定下滑中的經濟動能,來平衡上升中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來抗衡襲來的外部壓力和不確定性。

 

  然而,央行的第一次出手卻是半抱琵琶猶遮面的。降準是定向的,目的被稱為是支持股轉債和小微企業,結果資本市場不買帳,股市債市不升反跌,經濟活動也沒有得到太大的實惠,於是政策基調需要進一步改變。

 

  「合理充裕」是否會帶來全面利好?未必。中國的貨幣政策處在寬貨幣、緊信用的狀態,貨幣發行與流動性管理作中性處理,未來可能稍微再寬鬆一點,但是信用環境依然在收緊。去年12月開始的嚴厲監管,打出了一系列的組合拳,對理財產品、大資管計劃、債券代持、保險通道、PtoP等表外信用平台一一收緊,表外並表、非標轉標在大張旗鼓地進行中。表外借貸的收縮,意味著過去倚賴非傳統金融融資的企業突然失去了資金源頭,大批企業面臨債務無法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續借,資金鏈顯現斷裂的警號。

 

  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轉變,應該可以紓緩銀行體系的資金壓力,是所謂寬貨幣。銀行借貸的風險偏好,仍然受到「去槓桿」的大方針約束,未必有能力對民企、部分地方平台作出借款承諾,這些企業的資金鏈依然緊張,而他們恰恰是中國經濟最弱的一環。

 

  中國經濟的債務比率已經超過250%,負債主體主要是國營企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從整體債務比率上看,中國的負債水平從新興市場國家標準看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國際清算銀行將中國列為世界上系統性金融風險第二高的國家(由於中資企業發債借貸,香港為全球之最)。從企業負債比率看,債務基本集中在國企(含地方政府平台)身上,其中相當一部分處在借新債還舊債情況,無法通過自身經營走出債務困境。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經濟的確需要去槓桿,唯有如此才能主動避開陷入債務危機的窘境,才能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這是大格局,意在長治久安。現在所見的流動性政策微調,筆者看來不過是主題曲的一次變奏,乃屬技術性暫時性調整,不改大勢。

 

  筆者相信,中國的貨幣信用周期已經進入下行周期,信用環境緩慢收縮已經開始。下行周期中信用環境趨緊是很正常的,是值得警惕的。中國經濟已經有十五年未見貨幣政策收縮周期了,所以許多人對此相當淡漠,乃至掉以輕心。央行政策言辭上的微妙變化,不過是技術性調整,政策仍在全力去槓桿過程中。投資需要審慎。

 

  本文原載於經濟通,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02/04/2024

阿爺QE?

#財金大勢 #人行 #國債 #QE #人民幣

  上周四(28日)港股曾漲四百點,因傳阿爺買國債,QE了,所以中港股升,但到尾市,上證回軟,逼近3000點,恒亦見回下,但仍能以升市收。投資者普遍問,阿爺真QE了?

 

  對這問,筆者答案是:

 

  阿爺不可能做出如日央行,美聯儲局式的QE。

 

  但阿爺又真「QE」了?

 

  筆者並非賣玄虛,吸眼球,如有此認為,請不要再看下去。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用了三行XXXXXX,就是讓那些不想看下去的人,有時間把眼球轉移,如仍看下去,就得忍受筆者的亂估,因為在執筆之時,上周五(29日)迄下午2時,仍未有任何阿爺QE的消息,故下文是亂估。

 

  首先要弄明白甚麼是QE。不能講央行買國債就是QE,因為全球央行的職責之一,是買賣自家國債,好為自家金融市場提供流動資金,或叫盤活資產。

 

  國家發行國債,銀行買入國債作投資,到銀行需要資金,得有個市場,同業的,央行的,供需資金的銀行去沽出國債,取回現金去作銀行的種種用途,這種阿爺(央行)買債,央行是被動地去買入國債,這不可叫QE,因這是全球央行的必然、必需操作。這對央行言,屬於貨幣政策。

 

  但如果國家經濟很差,息又減到了很低,仍沒有企業家肯借錢去投資,去把差經濟搞好。央行就會主動地大買國債大水漫灌,水浸銀行,逼銀行去找企業家去投,創業,以求刺激經濟向好,這個央行主動向銀行體系灌水就被叫為QE,是個財政政策。

 

  一個不好的副作用是,創業艱難,製造業發達不易,於是不少所謂的「企家」向銀行借了錢後就去炒賣金融資產,是之為務虛離實,結果是有辦法借到錢的有錢人,愈炒賣便愈富貴,借不到錢的窮人,就無得炒賣,財富增長不了,便致凡QE的美、日國家,貧富差距愈拉大,可以醞釀出社會危機。

 

  2008年美國雷曼爆破後,中國為盡大國應有的擔當,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灌水,刺激好國內需求,好向美國買入更多商品(那是2008年不像今時,中國買入美國貨不少),可是這中央的4萬億元,加上地方舉債舉了18萬億元,結果就留下了個房地產價狂升,地方和房企陷入債務危機,至今未解。亦因此阿爺之後多年來每當經濟似陷困境時,儘管市場常喊,阿爺放水,放水,但阿爺仍拒大水漫灌,這可能是受到了2008年大水漫灌的教訓,要阿爺今時作大水漫灌式的QE,機會極微。

 

  再加上美日的QE,是在它兩國利率低到極之時,才QE的(圖一、圖二)。美聯儲局曾言不會讓美利率見負利率,但前美聯儲局長伯南克在未為美聯儲局長前,曾籲日本可以負利率,日本也做了,但成效如何?有眼見,是金融業被炒了上來,實業就跟不上,通脹則來了,金融業是否有泡沫?走著瞧。

 

 

 

  中國利率未如美日這麼低(美國利率不是今時這個已加回息後的水平,而是美國開始QE時的利率水平是近零,見圖一),仍可以有減息,減銀行儲備金的空間時,就去QE,就需要阿爺先改不會大水漫灌的政策。另方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法》,人行目前並不能在一級市場上直買國債,如要,就要先修法。但迄今仍未有公布去改政策和修法呀!所以上周五話阿爺會買國債應是有人老作。

 

為甚麼有人老作?圖利唄。

 

  上周三(3月27日),是A股ETF結算日,亦是港股期貨結算日,又加上今時是季結,亦可能某些公司的年結,如此重要時刻是極易有人揸笠操作,所以27日收市前半小時,A股大跌,並跌穿3000水平,一些中港股市的恒常淡友就大大聲話,托乜吖,又物係散咗?的確,市又散咗,但到28日上證及恆指就憑阿爺QE一句傳言回升了(圖三、圖四),於27日跟風的淡友,如走不及,便被正法。

 

 

 

  今時投資者要問的是:

 

  1. 28日的回升能否企穩或再上?

 

  2. 在27日A股收市半小時就能把上證沽穿3000點的,應非等閒之輩,他們應可判斷出,阿爺QE的傳言,未必可信,若是,為甚麼不堅持續沽,反而是棄沽,以至要買回?

 

  撰文時是上周五(3月29日)下午1點30分,A股未收市,不知下午及周一(1日)的消息和A股走勢,不敢再亂估下去,還是回在下周二(2日),中港股市都有市後再談,但筆者估阿爺是已「QE」了,QE有引號,是因為阿爺用了個迷蹤步,要花些心思去跟這迷蹤步法才成。明天(3日)續。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