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陶冬天下
14/05/2019

談判未果 通脹回落

#貿易戰 #中美關係 #美國經濟 #通脹

  太平洋兩岸的一場貿易糾紛,在上周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震散了風險市場的信心,觸動恐慌指數暴漲,許多股市走出2019年最差的單周表現,哪怕星期五的反彈對提升整周的表現也無濟於事。月度經濟數據,在世界兩大國的紛爭中顯得蒼白,市場擔心的是系統性風險和全球增長失速。美國國債利率過低,拍賣反應低迷,十年期國債利率一度升上2.56%,但是特朗普的推特一出,美債、美元均成為避險天堂。相對於股市,石油及能源價格比較穩定,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在多數時間介乎每桶70-71美元。比特幣連漲兩周,衝上6700關口,黃金在動盪之際則並未顯示出其避險的特殊優勢。

 

  世界最大兩個國家長達十輪的談判協商不果,美國將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到25%,並威脅對剩餘的輸美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中國政府表示遺憾,並稱「如果付諸實施,不得不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兩國貿易協商過程中,雙方對訴求及共識均有修改,談判過程拖得比較長,美方再次祭出極限施壓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美方一方面單方面實施制裁措施,另一方面又拋出橄欖枝;中方既表示會反制、「在重大原則上不讓步」,又擺出積極談判的姿態。的確貿易環境和談判氣氛明顯惡化,但是雙方也在試探中互動。毫無疑問,目前談判結果的不確定性大幅增高,但是筆者覺得特朗普極限談判的第二隻靴子也終於落地了,兩國在6月底之前達成階段性共識的機會未必真的降低了。同時為了確保經濟穩定,預計中國的貨幣及財政政策有進一步放鬆的空間。

 

  美國4月核心CPI環比0.1%,比分析員預期的0.2%為低,折成年率為2.1%。核心服務業CPI中規中矩,核心實業CPI則出現下滑,主要是由幾個行業(如二手車、首飾)的大幅下滑所造成,筆者認為那些因素屬於暫時性的,有些已經出現回暖,其實4月份的PCE應該已經呈現反彈。聯儲高官上周有不少出來發言,主基調是目前的通脹回落是暫時性的,不值得因此而減息。筆者同意美國貨幣當局在此問題上的判斷,相信美國今年不會加息也不會減息,明年則看到時候的經濟形勢。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徵收25%關稅,預計對美國核心CPI直接帶來0.2百分點的拉升。

 

  本周焦點:加關稅的進一步市場反應,澳大利亞大選和OPEC會議。伊朗石油禁運所帶來的中東緊張局勢也值得注意。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08/04/2024

30年前後的香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是甚麼?香港如何面對供應鏈轉換、資本市場移動、地緣政治世界三大轉變?

#數碼營銷 #世界工廠 #世界是平的 #貿易戰 #Friendshoring #Thomas Friedman #太岸外包 #供應鏈轉移 #順差 #關稅 #聯繫匯率 #現金流 #轉口貿易港 #逆差 #Larry Fink #投資者 #BlackRock #日股 #資金配置 #巴菲特 #企業市值戰 #創科 #地緣政治 #數碼 #供應鏈 #資本市場 #etnet30週年特輯 #etnet30週年

  天大地大,總有你不懂的語言,搞不清的規律,自然就有領悟不透的人性,香港的窄度永遠跨不過自己未知的廣度,無論企業經營、投資、個人成長,面對市場必須謙卑,這才是能夠傳承的力量。

 

  30年前,1994年的香港,是人人有機會的香港,香港人敢搏肯做,迅速崛起,不過30年的光景。因為自滿,治理無方,金融制度僵化,各行各業版圖愈縮愈窄,加上地產霸權,社會運動,港中矛盾,終於陷入死胡同。

 

  2024的世界正在出現三大轉變,一個是供應鏈的轉換,一個是資本市場的移動,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就是地緣政治,進入2024年更加劇了這三個變化。

 

  2005年,Thomas Friedman暢銷書《世界是平的》出版,香港人將供應鏈管理玩得出神入化,但從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祭出貿易戰後,拜登總統任命的財政部長耶倫不斷強調「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也就是供應鏈要放在友善的國家,這是催生供應鏈移動的巨大轉機。

 

 

  當時也許大家半信半疑,香港過去數十年前店後廠,買辦角色,憑著背靠祖國廉價的勞動力,不少在珠三角開設工廠的廠佬,靠著歐美訂單奶水養大,令大家以為世界工廠地位不可搖撼,但是該現象在2023年出現了巨大變化。

 

  從2009年起,一直是美國最大進口國的中國,在2023年排名順位退到第三,超越中國的是墨西哥與加拿大。

 

  過去中國產品輸出到美國的佔比最高達21.3%,去年中降到13.3%,墨西哥則以15%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東盟各國加上日本、台灣正逐漸取代過去中國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可見供應鏈移轉效應仍在持續。

 

 

  在關稅層面,由於香港實施聯繫匯率,法律體系與內地不同,政府本身高度自治,因此在WTO(世貿組織)的架構下,香港是一個與中國不同的關稅領域。

 

  事實上,各國對中國的關稅安排與香港是有差別對待的,因此香港作為中國的轉口貿易港,就是在不同的關稅架構下,能夠透過香港轉口物流與金流。尤其當中國本身難以取得一些國際貨品時,往往可以透過香港的轉口,為中國拿到一些現有貿易限制下所無法取得的服務與貨品。

 

  現在的狀況是,美國人已經完全不在乎這方面的順差了,而美國在對中貿易方面的逆差,正朝向轉移供應鏈的方向在努力。美中之間在經濟、貿易、文化的脫鉤,美國是非常認真在執行的。

 

  資本市場的現金流也出現巨大變化,最早出來說話的不是巴菲特,而是BlackRock集團的CEO Larry Fink,他指出資金正急速離開中國,轉入日本、新加坡。日經指數亦於2024年三月份創下40,000點歷史新高,日股持續暢旺其實已經持續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龐大的資金正源源不絕流入日本,為股市樓市帶來從來未見過的活水。

 

 

  全球投資者對資金配置重新調整一直在持續。印度和日本也正在成為替代中國的投資對象。

 

  巴菲特在2020年5月大力加碼日本五大商社,這五間巨型綜合集團已為他進帳超過90億美元,他至今仍然一股不賣,持股增加到9%以上。過去失落30年,市值不斷被邊緣化的日本企業,豐田的市值也超越騰訊,這都呈現未來親美和非親美的不同戰略佈局。

 

  美國企業的合計總市值正在接近全球整體的5成。對美國股票的集中度創出了約30年來的最高水平。在美中科技企業因景氣度的差異和生成式AI開發競爭而產生分化的情況下,資金從中國流向了美國。

 

  這一輪不管是供應鏈,資本市場資金移動,親美或者非親美的地緣政治陣營正在出現極端變化,美國對全球發起的企業市值戰,提升企業資本的競爭力,直接擴大美元資本的霸權,目前全球五百強最有價值的企業當中,美國擁有236家,而中國的企業銳減剩下35家,印度的企業上升至22家,而從貿易順差來看,中國在2022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4,041億美元;到了2023年,則驟降到2,794億美元,這一降減少了1,247億美元。

 

  對美出口受阻,工廠產能過剩,必定帶來嚴重失業壓力,進而影響內需消費,30年靠炒炒賣賣的香港人,在八九十年代確實風光了數十載,但地緣政治戳破過去賴以推動經濟成長的房地產,壓力正隱然成形。

 

  隨著科技的進展,香港嘴巴上的創新,虛幻的獨角獸何時可以變真呢?到美國上市敲鐘的機會也沒有,早期投資者如何變現呢?

 

 

  人們常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歷盡人生窮通榮辱,醒來才知道是夢一場。

 

  人生充滿未知、猶豫不決、害怕拒絕、自我設限、逃避現實、總找藉口,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Pantry熱話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