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生財有道
09/06/2021

【生財有道】連租約買入物業 按揭有乜要注意?

#上車 #收租 #置業 #按揭保險 #本港樓市 #按揭

  隨著疫情回落,近月樓市交投轉旺,可供睇樓的鎖匙盤亦大為減少,叫價較低的連租約單位,買家心急入市之下,也成為買家的競購對象。不過,準買家要知道,連租約買入物業,與買入單位自住,在銀行承造按揭時,按揭成數及壓力測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連租約買入物業,按揭究竟有乜要注意?立即拆解!

 

 

代理:新取用按保宗數連升3個月 創10個月新高

 

  近月樓市交投轉旺,經絡按揭轉介研究部及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五月份新批出按揭保險計劃貸款宗數達5774宗,較四月份增加220宗;金額326.68億元,較四月份的增加16.72億元或5.4%,宗數及金額同創有紀錄以來新高。

 

可造按揭成數 連租約盤一般較低

 

  盤源短缺之下,可睇樓的鎖匙盤亦大為減少,不少買家惟有向現正有人租用的物業埋手。對於連約盤,準買家除了無樓睇,難於評估內裡情況、買入後需要繼續承擔單位的租務責任以外,更會在承造按揭上比自住單位受更大限制。根據金管局要求,如果買家希望將連租約的單位作按揭,業主會被視為投資者,非自用單位按揭成數(LTV ratio)比自住單位為低。

 

具體例子(下頁)

 

  具體來說,1000萬元以下的物業如屬自用,在按揭保險幫助下,最多可以承造高達8成甚至9成(要求所有抵押人於申請按保時均未持有物業,及固定收入)按揭,在沒有按保下也可承造6成按揭。不過,非自用單位,按揭便要降低至5成。然而,1000萬元以上物業,不論自用或連租約,均一律只可承造5成按揭。

 

  以一個價值700萬元的物業為例,如果作自住用途,若不打算使用按揭保險,可承造6成按揭,貸款額為420萬元,首期為280萬元,以30年按、P-2.75厘(2.5厘)計,每月供款約為16595元;但同一價位的連租約物業,按揭成數最多只能造5成,貸款額只有350萬,首期有需要增加70萬,但每月供款減少為13829元。因此,所以買入連租約單位前要預備充足的首期。

 

(資料圖片)

 

壓力測試:要求更加嚴格

 

  除了按揭成數要降低,連租約單位在供款與入息比例及壓力測試方面較為嚴格,自住物業則較為寬鬆。自用物業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SR)上限為50%,壓力測試下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為60%,而連租約單位供款與入息比率為40%,壓力測試下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為50%,分別低10個百分點。

 

  再以700萬物業為例,如果自住承造六成按揭(60% LTV)、以按息2.5%及30年按計算,自住物業的50% DSR月入下限為33190元,壓力測試後的月入下限為39745元。不過,如果連租約物業的按揭入息要求則較高,以按五成(50% LTV)計,40% DSR月入下限達34573元,壓測方面則雖然按揭成數低了,但DSR又收緊,五成按的50% DSR和原先的六成按60% DSR此消彼長下沒大變化,為39746元。

 

(資料圖片) 

 

  若買家首期不足,因自住樓可以透過按揭保險最多借九成,先將自住樓加按再套現買連約盤又是否可行?以上述700萬物業例子計,八成按揭,首期140萬元,借盡是560萬。假設業主買入時是借300萬元,累計還本已80萬,現時可套現340萬(700-140-300+80),佣金印花稅裝修要儲蓄搭夠。但因借款額多了,入息要求自然水漲船高,如保費全數加借,貸款額為574萬元,月供22673元,壓測60% DSR之下更達54303元,不要忘記還有收租單位的那39746元(雖然租金可用來抵消)。似乎加按再套現的方式,只適用於本身收入較高,當然還要早年買入物業已升值的一群。

 

  如果本身月入只有39000元,只能通過自住物業的壓力測試,連租約物業則難以過關,因此,打算買入連租約單位前,要充份計算自己的負擔能力。

 

(iStock圖片)  

 

想借盡?方法是...

 

  如果買家希望借盡按揭,買入後業主其實可以嘗試向銀行解釋,當租客退租後,單位將會作自住用途。不過要留意,有關單位的租期須還剩不足6個月,及需要租客願意簽署不續租同意書,才能說服銀行批出較寬鬆的按揭。而如果租期超過6個月,實力較強的買家可考慮先以連租約物業身份申請低成數按揭,當租客遷出後,再向銀行申請加按,銀行便會根據申請人實際狀況,批出額外的按揭成數。

 

撰文:羅駿豪

 

13/03/2024

樓市撤辣,樓價短期難升

#女子愛財 #本港樓市 #撤辣 #樓價 #看透樓市 #置業 #物業 #上車 #按揭利息

  姊妹們,財爺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公布,已經實施十多年的樓市需求管理措施(俗稱樓市辣招),將會全面撤銷(去年10月公布《施政報告》時已經減辣)。

 

  消息一出,令到沉寂多時和相對疲弱的樓市,像打了一口強心針一樣,個別業主也馬上封盤或反價(很久沒有聽過了),而睇樓量和成交也馬上回升。上周一個位於長沙灣的新樓盤,推出首日就全數沽清(發展商馬上加價2%至3%加推第二輪),反映樓市完全鬆綁後,市場氣氛確實轉好了。

 

  我的一位年輕姊妹Judy和丈夫結婚幾年,一直都是租樓住,但置業之心未曾減退。過去兩年,樓價大約從高位回落兩成左右(視乎個別地區和樓宇質素),但對於Judy夫婦來說,這個樓價水平仍然偏高,尤其因為現時供樓利息也相對高,令到他們夫婦不敢輕舉妄動。

 

樓市在撤辣後氣氛好轉,但樓價未見大升。(Shutterstock)

 

  上個周末,我和Judy碰面,大家自不然談起撤辣後的樓市,她最關心的就是未來的樓價走勢。

 

  「我本來以為,等多一至兩年,樓價就可以回到我們較能負擔的水平,誰不知,財爺突然全部撤辣,我擔心樓價又會飆升,我們的置業夢就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實現了。」Judy帶點感慨地向我訴苦。

 

  「明白妳的想法和心情,但我認為,即使樓市辣招全撤,短期內樓價也難升,甚至仍然有可能輕微下跌。」

 

  「是嗎?為甚麼?」Judy馬上精神起來。

 

  「過去的所謂樓市辣招,用政府的說法是『需求管理措施』,但與其說是控制需求,不如說,同樣也控制了供應,所以,實際上,這些措施對於壓抑樓價上升,作用不大。」

 

  「嗯,我也聽過,可以再解釋一下嗎?」

 

  「可以!過去的所謂辣招,主要是以印花稅形式,加重不是香港人買樓,以及香港人買第二個物業的成本,還有就是加重炒樓人士的成本,令他們減少買賣,以免刺激樓價上升。從一方面來說,這確實可以控制需求,但同一時間,也壓抑了供應。」

 

  「因為這些炒家也按兵不動?」Judy回應說。

 

  「是的,如果沒有水位,他們不會願意放售手上的物業,某程度減少了市場供應,因此,樓市需求可能減少了,但供應同時也減少了,那就抵消了辣招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樓價上升的核心原因根本就是供應不足。」

 

  「明白,妳的意思是,現在撤辣了,炒家有可能會逐步放出手上的樓盤,令到供應也增多?」

 

  「是的!不過,我想先要糾正妳,目前來說,樓市已經沒有太多短線炒家,有的只是有實力的投資者,他們的持貨能力較高。他們過去持有物業收租,如果該等物業已升值,不排除他們會趁機放售;當然,沒有升值的,他們絕對不會放售。但同樣地,即使現在撤辣了,他們也不會再買物業。」

 

  「為甚麼?」

 

  「因為利息還是很高!」

 

  「嗯!」

 

  「這一刻的租金回報率仍低於供樓利息,理論上是不宜買樓收租的。因此,我的看法是,真正影響樓價的,不是那些辣招,而是樓宇的實質供應,以及按揭利息的水平。」

 

  「明白了!那麼,妳看樓價走勢會如何?」

 

  「應該會在現水平拉鋸,等到按揭利息真正回落,才有望輕微上升。」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