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聞

30/04/2024 12:01

《以舊換新》發改委:希望央企優先選擇能耗高設備盡快更新改造

  《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30日北京專電》國務院國資委28日召開中央企業大規模設備更新工作推進會。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出席會議並介紹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考慮。趙辰昕表示,發改委將進一步匯聚工作合力,推進配套方案出台實施,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希望中央企業「一企一策」制定設備更新工作方案,優先選擇一批能耗高、排放大、效率低、安全隱患大的設備盡快更新改造。  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提升資源回收利用效率;加大資金投入,推進企業技術設備升級和相關產業集群園區發展,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國家發改委將與國務院國資委加強工作協同,打好政策組合拳,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助推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
14/06/2024 11:37

《京城近觀》涉外酒店少,究竟難在何處?

  《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14日北京專電》為境外遊客詬病多年的「涉外酒店」終於得到官方的正式回覆。近期,公安部、商務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經研究確定:旅館業不得以無涉外資質為由拒絕接待境外人員。  港澳台居民並非境內居民,在內地工作或遊玩,也需要到有「涉外資質」的酒店才能入住。多年來,小記可算是擁有豐富的被拒絕入住經驗。不管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杭熱門旅遊地,或是北方省會城巿如瀋陽、南方省會如貴陽,到入住一刻才被預訂好的酒店以沒有「涉外資質」拒絕,慌慌張張再找酒店,匆忙打車過去,至少浪費一兩個小時,可說是旅行中的經常發生的事。 *小城巿和快捷酒店大都沒「涉外資質」,北京僅1╱5酒店能招待外賓*   有外國網友說,「在小城市,或入住快捷酒店更是如此」。根據我的經驗,小城巿的酒店具備「涉外資質」確實少得可憐。記得疫情前,我到北京周邊一個名不經傳的古城遊玩,古城大大小小看起來數十家民宿和酒店,預訂好的酒店又是沒有「涉外資質」,一問之下,古城裏僅有兩家酒店有「涉外資質」。  但要說那只是小城巿的問題,卻又不然。北京作為首都,沒有「涉外資質」的酒店非常多,且不只是快捷酒店。前陣子有香港的朋友到北京出差,本來想入住一家在長安街邊上的四星級酒店,也因為「涉外資質」問題沒法入住。在各大平台上搜索酒店,以「去哪兒」為例,搜索北京的酒店,顯示數量是2﹒4萬家左右,加入「香港客人適用」的條件後,數量大降至5千多家,即北京只有5分之1的酒店能招待外賓。 *上世紀80年代規定,招待外賓手續複雜容易被罰*   「涉外資質」到底是甚麼?1988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評定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規定》第7項曾對旅遊(涉外)營業許可證有過規定:國家對旅遊(涉外)飯店實行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即旅遊局頒發旅遊(涉外)營業許可證制度。所有新建飯店必須得到飯店星級評定機構的預備星級和旅遊(涉外)營業許可證,方能進行旅遊(涉外)營業。  2003年,北京對外宣布取消外國人定點住宿規定。酒店接待外賓沒有了星級、規模等方面的限制,但也需要向當地公安機關申請相關資質、報送登記信息,才能接待外賓。  從時間上來看,規定是上世紀80年代定下的,是一條古早級的規定。當時中國處於改革開放初期,來旅遊或商業活動的外籍人士不多,外籍人士定點住宿,便於管理可以理解。但是三十多年過去,中國不管是在經濟變化、旅遊產業發展、國際文化交流、外國人員之間的商務往來、境外人士入境的管理方法和設備,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來中國經商和旅遊的境外人士都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對放開放是基本國策,守著一條數十年前的古早條例一成不變,顯然非常不合時宜。  既然都是打開門做生意,為何酒店不願接待境外遊客?有酒店員工表示,「接待外籍人士需要當地派出所發放接待資質,否則接待了外籍人士會被罰款。」罰款金額高達數千元。在電子化的今天,酒店早有一套完整的設備連接公安系統,境內旅客入住酒店只須拍一拍身份證,信息輸入便能完成,但境外旅客入住登記信息卻需要手動輸入,輸入的的資料也較境內旅客多,一旦輸入錯誤,便可能被罰,種種因素使酒店不願接待境外遊客。 *提升境外遊客住宿體驗逼在眉睫*   在中國的外籍人士正逐漸增加。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外國人來華數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3倍多,今年「五一」期間,外國人出入境達77﹒9萬人次,同比增長98﹒7%。去年以來,中國政府頻繁發布政策,便利外籍人士入境,吸引更多外籍人士來華。如中國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國家範圍增至54國,不久之前,國家移民管理局決定,在中國沿海所有郵輪口岸全面實施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簽政策。此外,中方延長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12個國家免簽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  提升境外遊客住宿體驗的工作逼在眉睫。公安部、商務部、國家移民管理局三部門已公開回復,正在研究相關措施,商務部已指導中國飯店協會發布《關於便利外籍人員來華住宿服務的倡議書》,推動住宿企業為來華在華外籍人士提供更多便利,公安部正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進一步優化旅館業境外人員住宿登記管理服務工作,便利境外人員住宿登記。  官宣至今,期待中的全面取消酒店「涉外資質」仍未發生,看來,具體落實到執行還需一段時間。以此為契機,不妨重新審視境外遊客的各環節體驗,例如很多景點仍不能使用護照或回鄉證預約,購買車票只能使用內地身份證等,整體梳理一番,將問題集中系統解決,該取消的取消、該簡化的簡化,提升境外遊客的旅遊體驗。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