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07/08/2023 10:22

【理財通】香港中資銀行界訪大灣區,金管局料理財通優化有新進展

  《經濟通通訊社7日專訊》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於上周三起一連三天(8月2日至4日)組織「香港中資銀行界大灣區訪問團」,到訪廣州、深圳、東莞等大灣區城市,期間與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南沙區政府領導及監管機構負責人會面,就跨境金融合作、灣區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訪問團有港府財金官員、多名立法會議員及各家在港中資銀行的負責人參與,共約60人。  隨團進行訪問的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陳景宏表示,金管局正加快推動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跨境理財通的優化擴展工作,相信很快將會有新的進展,亦指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至關重要,香港應善用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助力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這次考察團成果豐碩,探討如何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區內跨境金融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發展。(bn) 
17/06/2024 13:50

【FOCUS】經濟重「質」不重「量」,政策望轉向需求端?

  【FOCUS】當5月M1、M2增速齊錄歷史新低,央媽發聲強調「金融數據更實、效率更高」;當首5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額跌幅擴大至三成,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周一(17日)續按兵不動--重「質」不重「量」,勢是解讀中國經濟數據、評估未來政策的第一法則。而眼見5月工業、固投齊遜預期,或令北京更有決心將政策支持轉至需求端。 *重申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中國5月信貸數據、經濟「三架馬車」數據接連揭盅之際,最新一期中共黨刊《求是》雜誌發表最高層文章,題為《開創我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節錄其2017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間有關「高質量發展」的論述。與之呼應,央媽旗下《金融時報》表示,金融數據主動「擠水分」,也是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體現。  此番論調的背景是,央媽周末公布,5月狹義貨幣(M1)連續兩個月負增長,跌幅刷新4﹒2%新低。數據反映居民提前還貸去槓桿,以及存款搬家至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直接結果即是房企銷售回款下跌,商業銀行被動縮表。  此外,國統局今早揭盅,首5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額下降30﹒5%,商品住宅待售面積高達3﹒87億平方米。盡管如此,跟房貸息息相關的MLF政策利率連續十個月原地踏步。 *智囊冀發國債重組地方債務*   政策看起來仍淡定,但實際上卻可能正在接近轉向的臨界點,原因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兩個月低於預期,而城投公司流動性風險進一步加劇;出口雖韌性不減,但貿易保護主義逆風愈吹愈大,令依靠製造業和外需實現增長目標的前景愈加不明朗。  鑒於此,下月召開的三中全會會否轉向需求端發力,勢成最大看點。線索之一是,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長、人行前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上周出席全球化智庫(CCG)午餐會時表示,可能推出的政策包括,中央政府發行相當於GDP30%至50%的國債,用於重組地方政府債務;地方政府以部分來自地方企業的稅收,來激勵汽車、家電等居民消費。  在此之前,「5.17」樓市新政(降首付、取消利率下限、收儲存量房)亦是直指需求端。市場研究公司BigoneLab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當周,其追蹤的140多個城市的現房總成交額按年增53%,而杭州、長沙、西安等新一線城市的現房成交價現企穩反彈跡象。  倘若經濟藥方從徒勞變為有功,何樂而不為?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