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29/04/2024 12:46

《豪論國金-李振豪》未來美國減息焦點是GDP而非CPI

  《豪論國金》利率為所有資產定價之本,就算預測甚至吹噓都能令市場波動,尤其利率拐點之時最為敏感,今天各資產價格正是處於這轉捩點之中。   在美國聯儲局最新3月的點陣圖預示年內減息75點子之際,主席鮑威爾及其委員會在4月急忙(又再)推翻「昨日的我」,為市場的減息預期不只降溫,甚至有意滅火;加上各大投行推波助瀾,表示年內應加息至6厘以上云云,刺激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約4﹒8%水平,各資產尤其衝上雲霄的美國科技股終於肯作出調整。   聯儲局朝令夕改並非新鮮事,但各路護航式分析卻令人側目。聯儲局多次強調通脹是利率決策因素的重中之重,參考去年7月,當時核心PCE及核心CPI分別是4﹒2%及4﹒7%,而截至今年4月,兩項數據最新為2﹒8%及3﹒8%。為何去年核心通脹升至4%至5%便決定停止加息,反而今天只有2%至3%卻考慮重新加息?分析於理不合。明白通脹反彈令人擔心,那是否認為年內核心通脹將反彈至4%至5%?有甚麼根據?就算如此,又為何需加息1厘以上?盲測甚至過於極端的分析,是投資界常用的套利操作,在噪音當中,投資者更需冷靜分析。   撇除加息的可能性,減息又如何?參考最新第一季GDP數據,實際增長由3﹒4%降至1﹒6%,跌幅超過五成。急挫原因主要源於政府支出急降、貿易逆差擴大及工業生產跌至負值。反觀消費項目,表現仍然堅挺,反映出與拜登政府豁免學生貸款及資助多場戰線有關。此舉刺激年輕人消費及透過外交政策賺取選票,目標昭然若揭,但後果是嚴重忽視國內商業活動及銀行等的衰退,過於偏袒的結果,正好反映在GDP「腰斬」上。   參考過去50年曾出現六次大型利率拐點,分析顯示由利率見頂至首次減息期間,GDP增長平均下跌約1﹒8%,當中有五次GDP都出現下跌;核心CPI平均值卻上升0﹒1%,當中只有三次出現通縮,反映歷屆首次減息與CPI走勢的相關性不高,或暗示GDP較CPI變化在聯儲局心中佔比更重。   以此分析,如拜登政府堅持偏袒的策略,商業及銀行爆破將拖累GDP增長跌至近0%,屆時聯儲局便有底氣宣布減息。公布第二季GDP在7月下旬,而聯儲局在7月31日議息,歷史的劇本彷彿再次上演。   共勉之。《東亞銀行財富管理處首席投資策略師 李振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07/06/2024 20:00

《再戰明天》美儲局一連兩日議息,歐洲央行管委發表講話

  《經濟通通訊社7日專訊》美儲局一連兩日議息,及歐洲央行管委發表講話,料為下周二(11日)市場焦點。  各國重要經濟活動方面,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召開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下周二本港時間3:00pm,歐洲央行管委暨法國央行總裁維勒魯瓦德加洛發表講話。 *澳洲公布NAB企業信心指數,英國公布失業率*   數據方面,下周日中國公布5月貨幣供應M1,年率跌幅料由1﹒4%收窄至1﹒2%;5月貨幣供應M2年率升幅料維持於7﹒2%。下周一7:50am(本港時間.下同),日本公布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經季節調整季率料由0﹒1%逆轉至下滑0﹒5%;4月國際收支經常帳餘額料由33988億日圓降至16935億日圓。下周二德國公布5月批發物價。7:50am,日本公布5月貨幣供應M2;5月貨幣供應M3。9:30am,澳洲公布5月NAB企業信心指數。2:00pm,英國公布5月失業率。同一時間,日本公布5月工具機訂單。  在本港,下周二公布業績的公司有:鷹美(02368)等。(wa)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