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30/04/2024 15:20

《融天納地-溫天納》下半年內地經濟形勢趨樂觀

  《融天納地》內地今年第二季度經濟持續改善,政策因素為主要動力。今年內地政策組合屬積極財政政策,疊加一系列穩健貨幣及促消費政策,再配合地產政策優化,以及結構性改革。在這背景下,對應基建,專項債、特別國債等財政資金到位,明顯加快第二季度基建項目總量的構建。   在製造業投資領域,此前設備更新及高技術投資政策的積極刺激呈現。在消費領域,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仍屬支撐消費復甦的重要因素。在貨幣政策支持上,人行繼續推動重點領域金融服務,以達至降低融資成本的目標,第二季度仍有機會下調存款利率,間接推動融資成本下降。   目前內地通脹仍在底部回穩,但反彈動力仍有待觀察,結構上有待平衡。故此,中長期趨勢仍可能呈現波浪上落的趨勢。在時間節點上,第二季度政策拉動內需擴大、輸入性通脹等,帶動內地價格回穩,但產能利用率仍有待全面復甦,限制了價格上的復甦。至於第三季度,受去年高基數影響,通脹數據有可能會短暫回落。到了第四季度,則需要觀察內生動能復甦的力度、外需走勢、國內外補庫存的需求,以及內地重點領域供應端結構性改革的成效效果,若然有效,主動補庫存會有機會成為經濟拉升的亮點。   展望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居民收入和就業改善將呈現溫和趨勢,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房價和通脹預期仍待觀察,新舊動能切換對經濟影響不均衡,內生性經濟循環有待完善。正是這原因,內地政策仍有進一步釋放的空間。目前,內地庫存增長速度仍處於低位、傳統產能過剩領域最終仍將供給出清、新質生產力將加快發展,在一系列因素下,內地經濟整體仍將呈現波浪式的復甦階段。《資深投資銀行家、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溫天納》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14/06/2024 15:16

【專訪】豐盛生活服務:續物色併購,環保風氣有利回收環保業務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史寒冰14日報道》豐盛生活服務(00331)自2015年上市以來,以併購形式不斷擴大旗下業務版圖,目前集團的業務涵蓋七大範疇,包括物管、清潔及廢物處置、回收環保、保險服務及機電工程等。 *收購後集團為少數同時持中港牌照的保險中介*   集團早前公布,以1﹒43億人民幣向控股股東豐盛創建控股及獨立第三者收購北京新域全部股權,目標今年內完成。北京新域在內地提供保險中介服務,目前業務主要集中在廣州、北京和上海。  新域保險集團董事總經理陳志江接受《經濟通通訊社》訪問時表示,香港的保險中介市場較內地成熟,內地自2000年起才實施發牌制度,而且內地申請牌照的門檻高,保險中介公司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000萬元人民幣。另外,香港的財產保險人均支出達9000元,而內地雖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人均支出僅約900元人民幣。因此,陳志江認為內地的保險中介市場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在完成收購後,北京新域將成為新域保險集團的一份子,集團會成為市場上少數同時擁有內地及香港的牌照的保險中介,北京新域亦可以借鑒香港公司的經驗。 *冀北京新域帶動其他內地業務*   陳志江提到,在內地有不少港資和外資企業,都較為熟習港式的保險中介股務,因此有集團的香港背景支持下,北京新域更大機會吸引內地的外企使用其服務。同時,中資企業不斷進入香港,北京新域亦可介紹其內地客戶,在香港開展業務時,使用新域保險集團提供的服務,產生協同效應。他舉例,新域保險曾協助國企在非洲及印度的項目承辦保險,反映新域保險作為香港的中介更熟悉國外保險業務運作。  豐盛生活服務首席財務官兼公司秘書陳祖偉透露,北京新域的淨有形資產約8000至9000萬元人民幣,與集團原有的香港新域保險相若。收購北京新域後,更有利於整體保險業務的成本控制,而豐盛生活服務作為母公司,亦可以提供財務資源、保險行業的知識等。他又指,北京新域是集團七大業務中,第三個進入內地市場的業務,有助帶動內地物管及機電業務的發展。 *環保風氣提高有利於回收及環保處置業務*   港府早前擱置垃圾徵費計劃,集團旗下惠康服務集團董事鍾偉文形容,從公司角度而言是可惜,但從個人及行業而言則是「鬆了一口氣」。他表示,為了應付垃圾徵費計劃,公司向前線員工制訂不同工作指引,亦增購垃圾車;垃圾徵費擱置後,幸好公司同時中標政府中西區的垃圾收集項目,因此可將垃圾車用於該項目。鍾偉文指,就垃圾徵費計劃後續發展「靜觀其變」,如當局重推再作準備。  雖然垃圾徵費計劃擱置,對公司清潔及廢物處置業務增長有影響,但鍾偉文認為,社會的環保風氣更高漲,例如不同屋苑和建築都增設廚餘機,對於回收配套包括人力資源,以及物流運輸的需求更大,故回收及環保處置業務有更大商機。  合約方面,鍾偉文認為今年的表現不錯,他形容「落標無停手」,除了上述中西區的垃圾收集項目,年初亦獲得3個港鐵的清潔項目,公司同時手持醫管局旗下3間醫院的清潔合約。就比例而言,目前政府及半政府合約共佔整體約53%,而私人企業合約則佔約47%;續約率亦有80至90%。 *未來會繼續併購*   陳祖偉認為,政府積極發展北部都會區,屆時將有科技城、物流項目及大學校園等,令建築、物管等行業可持續發展;而集團亦有把握2050碳中和目標的機遇,例如在管理的物業中增加電動車充電位,與中電合作為建築物實施節能方案等。他希望集團旗下七大業務可交叉銷售,形成生態圈;對企業或機構而言,同時使用集團的不同服務亦有助成本控制和執行。  陳祖偉表示,集團自上市以來,用近20億元進行各項收購,未來會繼續併購,他認為集團過往的併購均屬優質項目,無須孵化,可直接產生盈利為集團貢獻。派息方面,集團的股息政策是將稅後盈利不少於30%回饋股東,而過去幾年的派息率均有約40%。他表示,董事局的派息政策不變,亦會考慮業務發展、流動資金需求等;公司會繼續以審慎態度理財。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