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經濟

30/04/2024 10:00

《宏觀銓局-馬桂銓》重新定價

  《宏觀銓局》由3月24日至4月24日(截稿日)的一個月內,美國標普500指數下跌了3﹒4%,而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和MSCI歐洲指數分別只是微跌0﹒55% 和-0﹒93%(以當地貨幣計算)。由於市場開始消化利率會長期走高,在首季表現領先與落後的板塊,到了近一個月形勢逆轉。以當地貨幣計算,第一季美國標普500 指數上漲10%,遠遠領先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和MSCI歐洲指數分別上漲2%和5%。  過去兩個月美國通脹意外地居高不下,加上就業數據優於預期,投資者認為聯儲局將會推遲首次減息時間,亦會縮減年內減息次數,市場這種想法與年初形成鮮明對比。今年2月的期貨市場數據反映,當時投資者估計當局有98%的機會在5月開始減息,且年內會總共減息1﹒75厘,但現在期貨市場認為7月份首次減息的可能性僅有30%,即使9月減息的可能性亦只有58%。  至於在次數方面,市場認為今年聯儲局總只會減0﹒25厘至0﹒5厘,結果刺激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2月初的4﹒19%升至截稿日的4﹒99%,漲幅幾近兩成,並觸發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本月迄今下跌2﹒37%,以年初至今計則跌3﹒13%。  美國企業開始公布首季業績。到目前為止,整體盈利超出預期。以市值計算,標普500指數有31%成份股已發表業績,當中有四份三左右的企業業績優於預期,而盈利平均較預期優勝8﹒9%,當中不少美國大型銀行都交出良好業績。市場本來預計第一季企業收入增長3﹒3%、盈利增長6﹒6%。  4月以來美國宏觀經濟數據好壞參半,首季GDP按季年化增速為1﹒6%(經季節調整),低於市場預期的2﹒5%。但拖累首季經濟的兩大因素--貿易和庫存,向來都屬於波動性較大的類別,不排除這兩項數據會在隨後數季逆轉。相較之下,我們更關注國內購買者的最終銷售額(即GDP減去貿易和庫存),而該數據錄得2﹒8%的穩步增長(2023年下半年為3﹒5%)。總括而言,美國首季經濟雖有所放緩,但整體仍保持穩健。  自上一篇專欄文章以來,筆者的觀點至今不變。儘管在息口高企下,未來一兩季美國經濟可能放緩,但整體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健。我們預計聯儲局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減息,貨幣政策的轉向將提振市場情緒。在資產配置方面,未來3至6個月筆者看好美國投資級別企業債券多於股票,原因是這類債券的平均收益率超過5%,當息口回落時料可受惠其中。相反,目前美股的估值已接近20倍,處於較高水平。但由於企業盈利持續改善,一旦聯儲局開始減息,或許會是買入美國股票的好時機。《安聯投資大中華及東南亞基金業務客戶投資策略師 馬桂銓》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03/06/2024 16:37

《楠楠自語-莫灝楠》AI勢不可擋,第四次工業革命?

  《楠楠自語》當前,人工智能(AI)的熱度仍在推動美國股市持續上漲。除了芯片領域的龍頭企業英偉達(NVDA)之外,其他半導體、電子設備、電力設備和發電等板塊也陸續出現升幅。微軟(MSFT)和高通(QCOM)聯合公布了最新的筆記本電腦系列,採用了高通最新的驍龍Elite Pro和Elite X平台,成為第一批真正的AI PC系列。這一系列筆記本的合作廠商包括戴爾(DELL)、惠普(HPQ)、聯想(00992)和華碩等。另一方面,電腦和手機巨頭蘋果(AAPL)雖然沒有自行開發大型語言模型,但預計下一代iPhone將會內置OpenAI的ChatGPT。未來AI應用將會大幅增加,為了每個裝置都有AI的學習功能,手機和電腦的硬件需求將會繼續提高,換機潮可能會提早來臨。市場對AI實際應用場景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對未來將AI直接應用於消費者層面的信心也日益增強。   很多人仍然停留在AI可能是泡沫、終端應用沒有辦法量化的想法當中。但從各大科技公司的資本開支,就可以看到她們對於AI的投資在逐漸增加。我們也許是傻子,但眾多科技公司不可能同時是傻子。她們同時大規模投資AI,那代表甚麼?就是這次也許是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   從估值來說,可能很多AI公司都處於非常高的估值,但部分硬件公司例如英偉達、博通(AVGO)和高通等已經開始從收入方面看到AI收益開始入帳,令公司處於第二波增長曲線,將來的增長仍然可期。筆者明白很多人對於現時追入英偉達可能會畏高,但也可以尋找其他有潛力的硬件公司追落後。在這一波革命當中,不可能只有一家公司獨大。《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 莫灝楠》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