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經濟

13/05/2024 09:36

《陶冬天下-陶冬》日本到底想不想日圓貶值?

  《陶冬天下》美股在猶豫,美債在顫抖,資本市場在偏弱的最新數據中尋找未來方向和慰藉。美國的消費者信心開始明顯下滑,而消費是支撐經濟的主要支柱,市場預計經濟正在大幅冷卻。股市相信軟著陸,連續第三周上漲,不過有點感到心虛。債市則擔心美國聯儲局礙於通脹而暫緩減息,債券繼續走弱,目前期貨市場預計最快9月減息,高確信第一次減息在11月,第二次在明年1月。相對而言,新興市場的國債更受歡迎。   英國央行暗示距離減息不遠,美元指數略升。被政府之前干預衝擊的日圓匯率,又開始輾轉貶值。工業金屬的價格繼續上漲,在供應瓶頸壓逼下,倫敦銅價突破10000美元大關。黃金、白銀逞強。經濟意外指數(衡量分析員預測與實際公布數據之差)下降到2023年初以來最低,恐慌指數也再次回到12左右的極低水平。   瑞典宣布減息一碼至3﹒75厘,這是瑞典央行8年來首次下調利率。不久前,瑞士、匈牙利、捷克央行也先後下調了利率。上周更大的故事,是英國央行暗示本國利率即將下調。英格蘭銀行在貨幣政策例會上一如預期沒有作出利率調整,但是行長貝利直言:「我們需要在未來幾個季度減息??幅度可能比目前市場定價的更大。」   在幾大央行中,英格蘭銀行的政策自主性更強,在本周期利率也加得最多,所以這次明確轉向意義深遠。被問及為何早於聯儲局行動時,貝利答道:「沒有法律規定,必須讓聯儲局先減息的。」從利率期貨定價看,市場預期英國6月首次減息,今年減兩碼。   與美國不同,英國經濟十分低迷,就業市場也不景氣,所以工資上漲和服務業漲價之間的螺旋攀升並不存在。當能源價格回落後,英國的通脹就直接回落,英國央行稱有信心在未來幾個月,CPI會回到政策目標。   英國在去年下半年經歷了短暫的技術性衰退後,第一季度GDP出現了反彈,按季增長0﹒6%,這對飽受民意低迷困擾的辛偉誠政府是一劑強心針。保守黨在剛剛結束的地方議會選舉中慘敗,今年秋季又可能舉行大選,於是財相第一時間跳出來表示,經濟回暖製造出減稅的空間。央行也不失時機地順手支持一把經濟。   不僅英國,歐洲央行也屢次暗示,減息已經提到議事日程。和英國一樣,歐洲的通脹也主要源自能源危機,工資上漲基本上是工潮爭取來的,內生動力並不大。歐洲可能先於美國下調政策利率,帶來了大西洋兩岸的政策分歧,反映在利差上,折射在匯率上,美元匯率近期仍可能走強。歐元近期偏軟,對當地出口和旅遊有幫助,但是歐洲央行並不希望匯率暴跌,不希望進口通脹死灰復燃。   接下來談談日本,銀座出現了300日圓一份的便當。筆者1993年常住日本的時候,那裏一份便當起碼要賣500日圓。當時日圓對美元匯率是83,如今是155。2022年以來,在全部有信用的貨幣中,日圓是貶值最多的。各國遊客蜂擁而至,旅遊業成為日本經濟走出失去的30年之一個支柱。同時,弱日圓拉高了進口品價格,撬動了通貨膨脹,逼迫日本消費者花錢而不是存錢。   弱日圓,不僅改善貿易收支,還吸引了大量外資湧入日本。日經指數終於衝破了冰封30年的紀錄,股市一片旺暢。海外投資者在這裏得到的,不僅是投資回報,還有匯率所得。不僅證券投資,海外直接投資也開始進入,最著名的便是在熊本縣設立的半導體廠。   看起來,日圓貶值對日本經濟好處多多,但是日本政府最近卻頻頻出口干預匯市,甚至兩次進場買進日圓,打擊市場上一面倒的投機炒作。據報日本政府在兩次干預中投入了9萬億日圓,規模之大十分罕見,但是干預效果卻不理想。   既然日圓弱勢有那麼多好處,為甚麼日本卻要制止其繼續貶值呢?首先,日本是資源貧乏國,能源、原料和食品均依賴進口。日圓暴貶,使得上游成本大增,當局擔心通脹失控。通脹失控的直接後果,是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被蠶食,生活成本上升,帶來社會壓力。其次,對於眾多面對內需的日本公司,能源、原料成本急升,卻未必有能力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壓縮了本來就不高的利潤率,影響未來投資熱情。日圓貶值和提振內需,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剋的。   旅遊業繁榮,原本是好事,但是過度繁榮卻也是煩惱。各主要城市的交通工具上遊客人滿為患,好一點的餐廳都遇到桌位元和價格的瓶頸,至於酒店和機票的價格更讓本國人望而生畏。愈來愈多本土人士開始呼籲徵收遊客稅,以平衡遊客福利和自身利益。   日本政府干預匯市之前,曾經公開呼籲美國不要支持沽空日圓,美國政府則喊話日本不應該干預匯市,這種公開叫板相當罕見。日本擔心的是通脹失控,削弱實質收入,威脅到剛露萌芽的消費復甦;美國則需要強美元,吸引更多海外資金,支持美元資產和政府赤字。80年代之後,日本政府曾經發起多次匯市干預,除非美國和其他工業國家採取同步行動,單邊的日圓干預均不成功。   筆者認為,日本政府並不討厭日圓貶值的方向,只是不喜歡日圓貶值的速度。日圓貶值,是過去10年日本經濟重上正軌的一塊基石,對於消解通縮心態、改善出口企業盈利都是有利的。只是這個過程必須受控,不能衝擊本土消費,不能招惹選民不滿。   本周關注兩項數據:1)美國4月CPI,預計與上期持平,此數據對聯儲局的利率政策有重大影響;2)中國的消費、投資和工業生產數據,預計回暖,本期數據對下半年經濟政策也很重要。另外關注中國房地產政策。《陶冬》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20/06/2024 19:49

《再戰明天》本港公布CPI,美國公布PMI等數據

  《經濟通通訊社20日專訊》本港公布CPI,及美國公布PMI等數據,料為周五(21日)市場焦點。  各國重要經濟活動方面,歐洲央行副總裁德金多斯出席歐洲經濟暨財政事務理事會(ECOFIN)會議。周五本港時間10:15am,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戴利出席小組討論,主題是「人工智能的變革力量: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晚上6:30pm,西班牙央行副總裁德爾加多發表講話。8:30pm,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訪華,在北京發表講話。 *日本公布CPI及PMI*   數據方面,周五7:30am(本港時間.下同),日本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升幅料由2﹒5%擴大至2﹒9%。8:30am,日本公布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6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6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4:30pm,香港公布5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年率升幅料由1﹒1%擴大至1﹒3%。9:45pm,美國公布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料由51﹒3降至51;6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料由54﹒5降至53﹒5;6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料由54﹒8降至54。10:00pm,美國公布5月成屋銷售,料由414萬降至410萬,月率跌幅料由1﹒9%收窄至1﹒1%;5月領先指標跌幅料由0﹒6%收窄至0﹒3%。  在本港,明日公布業績的公司有:華科智能投資(01140)、南南資源(01229)、華盛國際控股(01323)、超智能控股(01402)、現恆建築(01500)、杭品生活科技(01682)、亞洲實業集團(01737)、耀高控股(01796)、東方企控集團(00018)、南旋控股(01982)、譽燊豐控股(02132)、創業集團控股(02221)、德永佳集團(00321)、美建集團(00335)、正利控股(03728)、萬嘉集團(00401)、金山科技工業(00040)、榮智控股(06080)、彭順國際(06163)、建溢集團(00638)、奇士達(06918)、威雅利(00854)、安賢園中國(00922)、米高集團(09879)等。  此外,明日金源氫化(02502)將有基石投資者持股解禁。(wa)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