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報告

22/04/2024 16:30

內銀憧憬派中期息股價連日造好,大行看淡季績仍可吼?

  《經濟通通訊社22日專訊》近日內銀股股價表現不俗,其中建設銀行(00939)、中國銀行(03988)及農業銀行(01288)都已連升4日,可能因內地近月推動上市公司增加分紅頻次,市傳內銀也有可能派發中期股息,令股份吸引力增加。而今日人民銀行公布,4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不變,亦符合市場預期。不過,內銀股將於未來兩周公布季績,由於對實體經濟持續讓利,料其盈利會受蠶食,多間大行亦料內銀首季盈利持續疲弱,淨息差會再收窄,但應可維持可觀息率,內銀或仍可作為市況波動時的收息之選。 *新「國九條」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建行:積極推進中期分紅*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九條」),強調「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要求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一直以來上市銀行的分紅情況備受市場關注,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長期來看,上市銀行在現金分紅、股息率方面表現一直較好,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較為突出,而新「國九條」的出台將促使商業銀行更好地進行利潤分配。  多家銀行管理層早前在其去年業績發布會上就市場關注的分紅問題進行回應,包括推進多次分紅、提高分紅比例等。其中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透露,自2005年以來建行已累計分紅超過1﹒1萬億人民幣,希望繼續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分紅,30%的分紅比例應該不會變,亦正研究結合股東的意願、資本的補充、監管的要求和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多方面因素考慮,爭取依法合規,積極有序的來推進中期分紅。工商銀行(01398)董事長廖林表示,預計今年分紅近1100億人民幣,為股東及投資人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回報。 *高盛料內銀首季盈利持續疲弱,野村料首季盈利平均跌2﹒7%*   值得留意,內銀股將於未來兩周公布季績,高盛發表研報指,預計首季所覆蓋內銀的平均撥備前利潤將按年下跌5%,而淨利潤則平均上升1%。預計由於淨息差疲弱及貸款增長放緩,內銀盈利將在第一季持續疲弱。雖然宏觀環境充滿挑戰,但撥備發放仍將持續推動淨利潤增長,而隨著內銀持有更多政府債券,風險加權資產(RWA)的密度將進一步降低。建行的資產負債表相對於同行更為強勁,從而可維持穩定派息,予「買入」評級,目標價由4﹒62元上調至5﹒19元;招商銀行(03968)雖然有可能持續派息,但其全面估值和收入增長仍面對挑戰,予「中性」評級,目標價由31﹒62元降至30﹒83元。  野村預計,內銀股今年首季盈利平均按年跌2﹒7%,而該行涵蓋的中資銀行今年首季的盈利增長平均按年下跌2﹒7%,主要原因有2024年首季淨息差較疲弱,或會導致2024財年現有的按揭重訂及貸款優惠利率(LPR)下調。該行將其涵蓋的內銀2024及2025年的盈測各下調2﹒2%及3﹒5%,料盈利增長在2024及2025年平均按年維持在1%及3%,主要受惠於減值損失減少及成本和收入比率下降,維持工行「買入」評級,目標價由4﹒73元升至5﹒08元;維持建行「買入」評級,目標價由5﹒93元升至6﹒34元;維持中行「中性」評級,目標價由3﹒23元升至3﹒53元;維持農行「中性」評級,目標價由3﹒26元升至3﹒54元;維持招行「買入」評級,目標價由36﹒44元升至40﹒01元。 *摩通料內銀首季收入及利潤受壓,建銀國際料仍維持可觀息率*   摩通表示,預計該行所覆蓋內銀今年首季的收入和撥備前利潤(PPoP)將受壓,按年料平均分別跌4%和6%。當中四大國有銀行利潤增長或會持平至錄低單位數升幅,而股份銀行(JSB)利潤或會收縮。不過,料中信銀行(00998)及平安銀行首季純利料分別增長3%及2%,招行首季純利料按年持平。在四大行中,中行可能會錄得較理想的收入數字,而農行或會有更好的利潤增長。而由於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企業貸款上升等因素,預期內銀股首季淨息差(NIM)會再收窄,按季收窄5個基點,按年收窄27個基點至1﹒62厘。摩通予建行「增持」評級,目標價由6元上調至6﹒1元,郵儲行(01658)評級為「中性」,目標價由4﹒4元下調至4﹒3元。  建銀國際指,內銀具「中特估」概念,經營表現溫和適度,並具低估值的特色,相信內銀將會小心管理其財務報表,以維持可觀的股息率。內銀H股去年股息率8﹒6%,將於本財年中發放,年初至今絕對回報7%,反映MSCI內銀股跑贏MSCI中國指數8%,但跑輸MSCI全球銀行股2%。當中偏好國有內銀、招行及中信銀行,主要因為其股本回報率及風險加權資產收益率穩定,資本實力充足,股息率具可持續性,相信內銀首季盈利按年持平,仍屬穩健,外部環境具挑戰影響收入增長,非貸款相關減值損失改善,貸款相關減值則持平,在充足資本下,派息水平得以維持。 *匯金增持四大行A股料耗資逾50億人幣,瑞銀季績前看好中行農行*   另外,為提振A股市場,中央匯金去年10月宣布啟動6個月增持銀行A股,早前四大內銀,包括中行、建行、農行及工行齊發公告,交代中央匯金期內增持A股的情況,以百分點計,中行、農行期內獲匯金公司增持0﹒11%,工行獲增持0﹒08%,建行獲增持0﹒03%,是次增持估計共耗資約52﹒3億元人民幣。是次增持後,匯金公司表示,將持續支持農行、中行、建行、工行四大行長期穩健發展。  瑞銀指,中央滙金於今年4月買入國有四大行A股,並沒有披露是否進一步買入,而本輪股份購買的規模比去年10月更大,這並不令人意外。購買完成後,中央匯金對中行、建行、農行、工行的持股比例合計分別上升至64﹒13%、57﹒14%、40﹒14%、34﹒79%,此次公告並未提及中央匯金未來可能購買更多四大行股票,此或意味「國家隊」未來對四大行股票的直接支持將會減少。不過,在內銀股公布今年第一季業績前,更加看好四大內銀,其中給予農行及中行「買入」評級。 *郭家耀:內銀估值低加密派息更吸引,四大行可分段吸*   匯盈國際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表示,內地宏觀經濟表現令人擔憂,內銀近年盈利也只能維持低單位數增長,業績方面難予人憧憬,不過其估值仍低,兼且股息率高,在現時市況下確是不錯的收息工具。而現時內銀一年只派一次息,若能加密派息,如可派發中期息,相信會更吸引。近期內銀股價表現普遍平穩,選買哪一隻都可以,若穩陣計簡單些可吼四大行,現價已可分段吸納。  內銀股今日升跌不一,建行升0﹒62%收報4﹒9元,中行升1﹒19%報3﹒4元,農行升0﹒29%報3﹒49元,工行跌0﹒24%報4﹒1元,交行(03328)升0﹒56%報5﹒36元,招行跌0﹒77%報32﹒3元,郵儲行升0﹒49%報4﹒07元,中信銀行跌1﹒37%報4﹒33元,民生銀行(01988)升1﹒08%報2﹒81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中國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14/06/2024 16:30

美元走強金價急挫惟再獲瑞銀唱好,趁機吸納金礦股或黃金ETF?

  《經濟通通訊社14日專訊》美國昨日公布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按月意外下降0﹒2%,創7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進一步證明通脹壓力正在放緩,但紐約期金昨仍急跌1﹒7%,收每盎司2315﹒4美元,現貨金亦大跌20﹒87美元或0﹒9%,收每盎司2303﹒86美元,美元指數則回升0﹒5%報105﹒2。分析指金價下跌是因投資者獲利了結,美匯走強亦不利金價走勢。金價近期較為波動,上周末曾單日大跌近100美元,觸發點為中國5月停止增加黃金儲備。不過,瑞銀不足1個月再上調金價展望,今年最牛看2800美元,可否趁金價調整吸納金礦股或黃金ETF? *瑞銀:官方機構及散戶或再增持,今年最牛看2800美元*   瑞銀貴金屬策略師Joni Teves近日發表報告,將金價2024年平均預測和年終目標分別上調8%至2365美元和2600美元,而今年金價最牛看2800美元,該預期亦較上次升12%。她預計金價將在未來兩年進一步上漲,預計在此期間金價將突破2800美元。瑞銀最新長期金價預測(按實際價值計算)亦從1750美元上調11%至1950美元。該行指,這意味著儘管預計從長遠來看,金價最終會回落,但現在預計,在調整通脹後,名義金價應會保持在比以前高得多的水平,於2300美元左右。  不過,Joni Teves表示,黃金即將進入淡季,但在此期間出現的任何回落都會為建立黃金倉位提供機會。今年下半年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尤其是考慮到11月的美國大選。事件風險和對美國財赤的日益擔憂可能會在今年稍後成為金價上行催化劑。而該行不足1個月再大幅上調對金價預期,反映市場已發生結構性轉變,即官方強烈買金和具韌性的實物需求,使黃金交易區間上移,這為市場奠定堅實的底部,有助於鞏固投資者看漲黃金的觀點。宏觀不確定性及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官方機構和投資者的黃金多元化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該兩類市場參與者仍有增加黃金配置的空間。 *分析師:金價一旦跌破2300美元,下一目標將是2277美元*   至於金價短期走勢,FXStreet分析師Christian Borjon Valencia指,儘管美國PPI疲軟,但美聯儲預測今年只降息一次,而美元走強也打擊金價。技術走勢方面,由於頭肩形態仍然存在,黃金價格保持中性至下行傾向,暗示金價將進一步下跌。相對強弱指數(RSI)的勢頭顯示賣方在控制,這表明一旦金價跌破每盎司2300美元,更低的價格就在前面。目前金價首個支撐位是每盎司2300美元,一旦有效跌破該位,下一個目標將是5月3日低點2277美元,然後是3月21日高點2222美元。一旦金價失守上述目標,那麼金價將進一步下滑,賣家可能瞄準頭肩形態目標(在2170至2160美元左右)。不過,如果金價突破6月7日的周期高點2387美元,那將為金價測試2400美元水平鋪平道路。  FXStreet首席分析師Valeria Bednarik撰文指,黃金日線圖顯示,看跌破位的風險已經增加。金價在堅定看跌的2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下方交易,而技術指標恢復在負面水平內的下滑,與金價將出現又一波跌勢的觀點一致。本周低點每盎司2286﹒69美元是金價短期支撐位。 *中國5月停增黃金儲備,連續18個月買金勢頭中斷*   值得留意,人民銀行在5月未有買進任何黃金。中國外管局上周五(7日)披露,5月底中國黃金儲備維持7280萬盎司不變,終止連續18個月買金,觸發金價上周五單日曾跌3﹒7%,從2380美元水平急回至2280美元水平。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過去一年中國購買黃金成為金價上漲的主要動力,現時暫停買入,反映央行也認為金價偏高,不願意出手。而美國5月非農新增職位達到27﹒2萬個,遠較市場預期為多,5月平均時薪按年升4﹒1%,按月升0﹒4%,兩者均較預期為高,也拖累金價表現。相關數據打消了市場對更早減息的憧憬,因為工資增長堅韌,而且就業強勁,兩者均需要靠維持高利率以降溫。  不過,Money Metals Exchange的總裁Stefan Gleason指,近期許多「中國央行停止購買黃金」的新聞在財經媒體上曝光,構成金價下行壓力,但人行未報告5月購買黃金的數量,不等於在5月完全沒有購買黃金,可能實際購買行為仍然存在,只是沒有將其見諸報告。人行有可能想要壓低黃金價格,讓黃金變得更容易購買,或者是讓金價承受壓力,以促使美國不會把金價推高得太快。 *熊麗萍:金價未見很大調整空間,黃金ETF較易掌握現價可吸*   資深財經分析師熊麗萍指,金價受兩大因素影響,基本因素方面要看美元走勢及通脹,大家擔心美國未必太快開始減息,美元走強對金價自然構成一些壓力。而金價上一輪急升,是因很多央行因應通脹壓力,過去不斷增持黃金。不過,美元及通脹對金價即時影響應會較大,央行買金只是進一步推動其上升,暫時應多留意美元因素。此外,近期雖見中東局勢稍為緩和,但未必很快得到解決,金價暫時看不到有很大調整空間。而若見金價穩定上升,就可能是央行正慢慢增持。  熊麗萍又指,若見金價跌至近2300美元想投資黃金,買黃金ETF較容易掌握,因其與金價關連度較強。至於個別金礦股雖也會受金價影響,但有時未必跟足金價走勢,例如紫金礦業(02899)既有金礦又有銅礦等,就算只看金礦,也要看其開採成本及黃金質素,這要從個別公司的業績反映出來。買黃金ETF就可不用考慮個別公司毛利率等問題,若對金價看法較正面,其中SPDR金ETF(02840)現價已可分注吸納。  金礦股今日表現各異,紫金礦業升0﹒98%收報16﹒54元,招金礦業(01818)跌2﹒55%報13﹒02元,山東黃金(01787)跌0﹒62%報15﹒94元,靈寶黃金(03330)升1﹒03%報2﹒93元,中國黃金國際(02099)跌1﹒18%報50﹒2元。黃金ETF偏軟,SPDR金ETF跌0﹒18%報1672元,價值黃金ETF(03081)跌0﹒11%報54﹒94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more on etnet.com.hk